固守老屋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1月1日早晨,天刚放亮,突然电话铃响了,是妹夫从家打来的,他在电话里告诉我:“母亲居住的老屋后山墙塌了,村里要拆掉老屋给母亲盖新的,不用个人花一分钱,我们都很赞同,唯独母亲不同意。”母亲接着又和我通电话,说:“我不盖新的就住这个房子。”我知道母亲很倔强,父亲在世时都是母亲说了算,母亲认准的事就一条道走到底,九头老牛也很难拉回来,我急着往老家赶,想说服母亲。
  母亲居住的房子是上世纪70年代末父亲在世时盖的土坯房,房子由于年久失修,再加上风雨蚕食、雨水浸泡,四周的墙已经下沉,墙上披着的泥土外衣开始脱落,有的地方已经露出了土坯的身躯,明亮的窗玻璃上也出现了几道裂痕,老屋像一个奄奄一息的老者,可它还很顽强地活着,一直陪伴着母亲度春秋。母亲老了还很健康,随着时光的流逝身体也是一年不如一年,走起路来腿脚显得有些笨重了。
  我早就知道母亲居住的老屋四面透风不暖和,担心有些危险,曾多次劝母亲到县城和我一起住楼房,母亲说什么也不答应。三弟弟、二妹妹和母亲都在一个村里居住(龙安桥镇小河东村),弟弟家是四间砖房闲着两间,妹妹家是三间砖瓦房闲着一间,都劝母亲扔掉老屋到他们家去住,都被母亲拒绝了。儿女们张罗给她盖新房,她百般阻拦,没办法只好顺从了。幸亏妹妹家和母亲家挨着,平时能照看着,我才有些放心。这次房屋墙塌了,是个很好的机会,一定把母亲接到县城来。
  今年家乡被列入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示范点,为了改变村民的居住环境,结合扶贫,村里要进行危房改造,消灭土坯房。母亲居住的房子是要被拆建的,这是个大好事,可母亲就是不同意,经过多次劝说,勉强同意在原来的旧房子周围和房盖上包一层带保温板的铁皮,这样既暖和又不用抹墙。没想到的是,刚包完铁皮,后墙就开始坍塌。村里和母亲再次商量,决定拆掉老屋建新房,母亲还是不同意。天气越来越冷了,母亲的工作做不通,恐怕今年建不成了。
  我驅车百里从县城赶回老家,再一次劝母亲。到了家,看到自己曾经住过多年的老屋,后山墙塌落有两平方米多,快要透亮了,我的心像刀剜一样,暗暗地自责,自己在县城住的是高楼,母亲在农村却身居陋室,如果出现意外,让我的脸往哪放啊!这次我下决心一定把母亲接回家去,免得让她遭罪,好好地跟我享享清福。
  母亲好像知道我的来意,见面第一句话就说:“我谁家也不去,还住这个房子。”我的心像泼了一瓢冷水,一下子凉了。我问母亲为什么?母亲用手指着坍塌屋里地上的一堆土说:“这房子是你父亲给我留下的,包含着你父亲的心血,我住着顺心。”她又指着屋里的一些老物件和我说起来没完:“这个柜子是我和你父亲结婚时你太姥姥给买的,比你还大一岁,六十二年了;那两口敦实的大缸,是我和你父亲结婚的第二年老陶家你的大姥爷给的;地上那台‘飞人牌’缝纫机是你父亲推苇子挣钱买的,已经五十多年了;柜子上那台收音机你父亲是最喜欢的,他病重期间还和我说这台收音机是大儿给我买的。”是啊,我结婚的第二年,也就是1980年,我已分家单过,听母亲说父亲爱听收音机,到别人家一听就是半夜,于是我把自己仅有的积蓄拿出来给父亲买了一台收音机。屋里那眼自吸泵水井还是父亲去世那年打的,好像父亲有预感似的,他走了怕母亲吃水费劲专为母亲打的井。父亲在世和母亲生活用过的一些物品,有的都不能用了,可在母亲的眼里都是好东西,一件也舍不得扔。
  记得,父亲去世前几个小时,他用微弱的声音当着母亲面和我说:“你是老大,我要是走了,你母亲愿意自己过就让她自己过吧!她脾气不好,嘴还好说,怕和你们都过不到一起去。”父亲临终前还想着安排母亲的后事。我含着眼泪安慰父亲说:“父亲你放心吧,你不用惦记母亲,我们会照顾好的。”父亲这才慢慢地合上了双眼,父亲从发病到去世不到三个月时间,就悄悄地离开了我们。
  母亲82岁了,父亲离开我们已经15个年头,母亲守着老屋已经整整15年。让她离开老屋是很难的,她不单单是对老屋有感情,更主要的是怀念父亲。母亲看着西墙上镜框里父亲的老照片,泪水不停地从眼眶里往外流。看着母亲痛哭的面孔,我的嗓子哽咽了,好长时间说不出话来,我很愧疚地对母亲说:“什么都不说了,一切都听你的,你说咋办就咋办。”最后,按照母亲的要求,把坍塌的后墙拆了,两个大山墙不动,后面的房盖用木头支着,在屋子里又砌三面砖墙,等于在土坯房子里又盖个砖房,十多天时间,房子修好了,老屋又焕发了青春,母亲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我当儿子的想尽一分孝心,一心要把母亲接到家来住,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觉得很痛心。但又一想,只要母亲顺心了,高兴了,才是我们做儿女的心愿。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邻居姓屈,名金玉。四十八岁,比我小几岁,我称他老屈。老屈一米七五的个子,脑门秃光,背微驼,脸色红润,不论和谁说话,脸上总带一丝笑意。认识他是在2006年冬季。那一年,我在县城金牛家园买了一套房子,是顶层六楼,老屈住一楼。因为我天天从他一楼门前经过,很快我们就相识了。真正和他打交道是我刚上楼时,花了十多万元,费心尽力装修好房子,人还未搬进去。结果那天晚上一点多钟,有人打电话告知我,说我家新楼暖气管爆
期刊
1962年上半年,我上小学六年级,7月就要考初中了。  5月下旬是铲头遍地的时候。星期天,父亲因事不能和我一块儿去山里,问我自己能不能去,我说能去。我随摆渡社员的船过了辉发河,走了一段路,就来到了山里。  玉米苗都长一拃多高了,田垄上长出了一些小草,真的该铲了。我把装干粮的兜子挂在树上,站了一会儿就铲了起来。没有别人,一个人干活没意思,不一会儿就觉得有点累了。但我没休息,把锄头杵在地上稍微站了一会
期刊
早市上有个麻花铺子,打理铺子的是一个女人,大人小孩都管她叫徐姐,她每天不多不少就做五百根,卖完就收摊,生意特火。  徐姐说,炸麻花要把好三关:一关是醒面关。徐姐每天中午给孩子做完饭,然后就搬出来她家的两个大陶泥盆,装好面,开始和面,醒面,这些面正好够做五百根麻花的,然后放到阴凉处醒上。说到这里得补充一句,徐姐用的面粉那可是上好的雪花粉。二关是放料。往醒好的面里加入食用矾、蜂蜜等其他配料,这可是技术
期刊
跳跳鱼,学名弹涂鱼。在我们家乡,人们叫它滩虎龙或干脆就叫滩虎。反正又是龙又是虎,挺神乎的,家乡人很少去逮它吃它。这种在家乡原本随处可见的小鱼,如今已濒于绝迹。  滩虎是一种两栖鱼类,体长约十来厘米,通身泥灰色,像泥鳅一样圆滚滚的身形,生长在海边和近海滩涂的河沟里。别的鱼离开水很快就会死掉,可它不一样,能长时间离水,在岸滩上生活,靠胸鳍和尾巴在泥滩上爬行、跳跃,弹跳力十足,不亚于青蛙。  我小時候生
期刊
老话说:“难过的日子,好过的年!”小时候过年,尽管东西不丰盛,却感到年味十足。  鸡刚叫头遍,娘就穿好衣裳起来拾掇,准备摊煎饼。她昨晚就泡好了粮食:极少的麦子、碾碎的瓜干、磨碎的玉米糁子。  她把它们掺和到一起,用清水淘洗了几遍。做完这些,天就快亮了。推磨的活儿谁都不想干,一大三盆子糊子就得推半天。多数时间是,大姐二姐各抱一根磨棍,我和妹妹两个人合抱一根磨棍,娘在一边添磨,二哥在炕上恣个洋地睡觉。
期刊
下班的路上,看到有水果摊在卖青橘。我放下车子,问了一句,酸吗?不酸不买,我喜欢吃酸的。小贩回过神来说,随便挑,这种青橘就没有甜的,不酸不要钱。我挑最青的买了五斤,小贩很高兴,觉得我够意思,买得挺多的,他却不知道这些只够我吃一两天的。  是的,我爱吃橘子,尤其爱吃酸涩的青橘。这种习惯或许是与生俱来的。母亲告诉我,那时候她还怀着我,一次在医院检查回来,一向不怎么喜欢吃酸的母亲,却偏偏想吃酸的。于是,父
期刊
农村娃书读得迟。7岁的时候,我才背起书包对父亲说:“爸,我要走了。”  乡考之后,我就离开村子到十几里外的地方去读初中,这是一段去时完全下坡、回时完全爬坡两头都黑的路。父亲为我舂米磨面,备足一个星期的口粮,说:“村口有几条不识字的狗,专门咬那些识字的人。”于是常常脚跟脚地把我送到那排柴篱笆村口。我站在篱笆墙外说:“爸,我要走了。”父亲就站在篱笆墙内,两眼有些茫然和空落,却努力地从底层衣兜里拿出几块
期刊
我两岁半时,出麻疹,出到腰部,那红红的疹子死活不肯再往下走了,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母亲年纪尚轻,并不知我已经并发了肺炎。就在那天中午,我父亲要出差远行。他看了看帐子里的我,还是走了。我们随父亲落户到一个叫“文成”的农机修造厂,在那个交通闭塞的山区,我们举目无亲,二弟才五个月大。  我发高烧,抽搐,鼻翼一扇一扇的,喘不过气来。母亲抱着我去掛急诊,见我抽得那样,医生叫所有排在我面前的急诊病人让开,
期刊
“呼啦啦”旋转着飞过来,敲打着骨头。北京的风硬,碰上后,想脱身都难。  我生长在西北,感受过西北风。对于西北风的熟悉,就像左手熟悉右手一样清清楚楚,不用伸手就能感知。风在黄土地、黄土高坡、黄土塄坎刮过立春,春天就来到西北;吹过立秋,秋天就来西北填空。刮过一年时令,一年光阴就没了。年末,我去了趟北京,遇到北京的风,感觉北京的风就像是刀子风,一种细细的刀子刺肉的感觉隐隐而来,却又那么的想极力尝试。  
期刊
那是2003年冬天的一个深夜。  当我改完最后一本作业,已是凌晨两点钟。我舒了一口气,许多人都以为当老师轻松,但谁会知道这么晚了才开始休息。我洗了脸,熄了灯,走到窗前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准备平静一下发热的脑袋,希望等会儿有好睡眠。  突然,我看到窗外十多米远的大街上一条人影从阴影处慢慢地走出来,格外注意地向我的窗口张望,边向我的窗口张望边走向垃圾桶。走到垃圾桶边时,停下脚步专注地望了我的窗口几秒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