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豆腐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we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话说:“难过的日子,好过的年!”小时候过年,尽管东西不丰盛,却感到年味十足。
  鸡刚叫头遍,娘就穿好衣裳起来拾掇,准备摊煎饼。她昨晚就泡好了粮食:极少的麦子、碾碎的瓜干、磨碎的玉米糁子。
  她把它们掺和到一起,用清水淘洗了几遍。做完这些,天就快亮了。推磨的活儿谁都不想干,一大三盆子糊子就得推半天。多数时间是,大姐二姐各抱一根磨棍,我和妹妹两个人合抱一根磨棍,娘在一边添磨,二哥在炕上恣个洋地睡觉。
  推下糊子来,娘就得起火摊煎饼。摊煎饼是个技术活儿,女孩子十二三岁就得学,要不做不下媳妇来,掌握摊煎饼的技巧没有三年五载也是学不精的。娘摊煎饼左右开弓,左手拿勺子,右手拿筢子。手起勺落,糊子倒在鏊子中间,“吱啦”的声音还没有消失,娘抡着筢子转着圈往四周摊,摊着摊着,一勺糊子不多不少正好摊到鏊子边。
  娘的另一只手忙着烧鏊子,烧草要均匀,太热煎饼容易煳,太凉糊子不粘鏊子。
  每次摊煎饼都是两大盆糊子,娘要从天明摊到天黑。父亲说让她歇着点干,她说谁家过年不多预备点干粮,她还说穷年要当那富年过,家里就是穷得锅底朝天,也得让孩子过个好年。
  摊完煎饼,娘都站不起来了。捶捶腰站起来,走几步,两腿打飘。
  刚吃过后晌饭,娘就在当门里点了煤油灯。她坐在自己编织的蒲团上,开始骨碌豆子。她两腿间放一个盛着豆子的三盆子,盆边搁置一个簸箕,簸箕里躺着一个盖垫。
  娘拱起腿,拿起盖垫,从盆里铲上豆子,一劂,好的豆子就滚到簸箕里……
  一铲一劂,好的豆子滚出来,孬的留在盆里。滚下来的豆子,个大、体圆,像一个个小胖孩子。
  二姐没有手停的时候,她在忙着做鞋垫。灯芯子刚有点冒高,她手起剪落,屋里顿时暗下去。
  我趁机从手箱子里拿出新方格褂子,穿在身上比量,东看看,西瞅瞅,自顾臭美。
  娘眼神不好,头靠煤油灯太近,鼻子上呛出一圈烟油。她抹一把,拿起一个好黄豆,自言自语地说:“用好豆子,做出的豆腐才好吃。”半个时辰过后,娘站起来捶捶腰,把滚好的豆子泡在二盆子里。刚倒进盆里的豆粒,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你拥我挤。不大一会儿,豆粒的脸儿皱了,慢慢舒展开来……
  娘喊叫大姐、二姐和我起来磨豆沫糊子。我假装熟睡,娘怎么叫我都不答应。娘看看叫不醒我,就给我拽拽被角,爱惜地说:“小孩子睡觉就是死。”
  我醒来时,大姐、二姐已经磨好豆沫糊子。娘去邻居家借来了豆腐床子、豆腐夹子等。豆腐布袋子是娘自己做的,她把新细包袱缝起来,做完豆腐折开再用。
  早晨饭,还是惯常的地瓜粘粥、煮地瓜、煎饼。大家一点食欲没有,只盼着早一点能吃上大豆腐。
  二姐把劈柴抱到锅门口,开始烧火。她爱干活、赶眼色,是父母眼里的红人。她还偷着做鞋子,半夜醒来,我看到她在油灯下飞针走线,稍不小心,就烧着了眉毛。
  娘把磨好的豆沫糊子倒进瓮里,再把开水倒进去,用擀面杖顺时针搅拌,目的是把豆沫糊搅稀,好把豆浆从豆渣里分离出来。豆沫糊子稀得差不多了,大锅上摆好了豆腐床子。
  娘对父亲说攥吧!父亲马上脱了外衣,只穿一个单褂,他把袖子挽到一半,神情严肃。他张开豆腐布袋子,母亲一瓢一瓢地往里舀豆沫糊子,舀滿后,父亲把布袋子一绾,用两个胳膊肘一左一右反复挤布袋里的浆水,直到再也挤不出豆浆为止。
  最后,父亲把豆腐渣倒出来。豆腐渣舍不得做猪食,晚饭时娘滴几滴豆油,撒上葱花、姜,渣微黄时,扔进芫荽段,起锅。
  吃的时候,用煎饼卷着豆腐渣,噎得我们眼一白瞪一白瞪的。
  老话说世上有三苦:行船、打铁、做豆腐。此时的父亲尽管穿着单褂,也使得汗流浃背,细心的大姐站在一边用手巾给他擦汗。父亲吭哧吭哧地把最后一袋子豆浆攥完,锅底下的柴火早就等得不耐烦,风箱一拉,它马上疯狂地燃烧起来,噼噼啪啪的火舌蹿出灶口,烤红了二姐的脸。
  北风大起来,娘闭上屋门。过不多时,锅里的豆浆开始躁动,翻着豆浪往周边漾着,娘用黑铁勺子不停地搅动,防焦了锅底。
  锅里的咕噜声越来越大,如万马奔腾。父亲提醒二姐,说:“细点儿烧,不要往锅里加凉水,这样做出的豆腐不会有苦味。”
  豆浆慢慢变黄,屋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豆香。猫和狗闻着香味,一齐跑过来。
  母亲说,差不多了。
  父亲说,再烧。
  微黄的脂皮浮上来,父亲说好了。说着,他拿过大瓢把豆浆一瓢一瓢地舀进大瓮里;然后,他拿过卤水,用铁勺子小心翼翼地往豆浆里搅拌。父亲屏着呼吸,平端着铁勺,慢慢地下沉进浆里。他脸上的汗水越来越多,脸越来越红。
  最后,父亲从瓮底捞出一勺,仔细地看了看,说中了,接着就盖上盖垫。
  一切就绪,他才蹲在当门里吃起老旱烟。望过去,他不动声色、胸有成竹,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微笑。
  母亲把用完的豆腐布袋子洗净、拆开,立即还原成四四方方的大包袱,她把这个包袱熨熨帖帖地铺在大细筛子里。在一边观看的我们急得抓耳挠腮。父亲却不急,他揭开盖垫,舀出一勺又仔细地看了看,豆花一朵一朵地绽放在浆水里,然后他说,成豆腐脑了,好了。
  父亲刚说完,娘摸过大瓢,把豆腐脑一瓢一瓢地舀进细筛子里,浆水透过包袱哗哗地流出来。舀满后,娘把包袱四角系起来,压上盖垫,再压上青石板。
  不大一会儿,一方不老不嫩的豆腐成功出炉。娘在细筛子里就把豆腐一方一方地切好,然后她切一块放在小钢盆里,滴了酱油,对我们说:“吃吧!吃吧!”
  迫不及待的我们,几双筷子扫过去,一碗豆腐就光光的了。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父亲是个老兵,随大部队转业后扎根新疆兵团,对执行上级的命令有着近乎偏执的坚决。可是为了我,这个家里的“老幺”,父亲却有几次违背了自己的原则。  记得,1979年的秋天,我们刚从南台子煤矿整体搬迁回到团里的第一年,勤劳的军垦战士(当然也有尚未平反的“劳改犯”)很快就在一片戈壁滩上站稳了脚跟,把个曾经遍地风沙的荒芜之地侍弄得风生水起,当年就获得了大丰收。秋天到了,我跟着父亲去看场。说是晒场,其实就是在
期刊
2002年,我在西安渭水河畔的一所小型国际学校给韩国学生教汉语。当时有两个汉语班,而元章焄就是我负责的汉语班里的韩国学生。  我们第一次的见面并不美丽。我初到班里时,免不了要做自我介绍。其他学生都在看,在听,有的还在笑,在闹,可他却一直埋头趴在桌子上,以“海拔”最低的姿态宣告着不一样的 “存在”,仿佛周围的世界和他没有任何关系。课间,我把手插在裤子口袋里,走到他跟前。我试图叫醒他,用关切的话语,用
期刊
十二生肖轮来狗年了!  我想起了大巴山乡村一带关于狗的俗语: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喂好一头猪容易,养好一条看家狗难……  在家乡一带,百姓谈到自己的儿女时,相互夸奖自己儿女们的口头禅: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作为互相表扬鼓励教育子女的谚语。孩子们和狗并列称呼,说明在乡村狗和孩子都十分重要。乡村的人们特别呵护孩子,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养育孩子,养儿防老,日后孩子们会孝敬报恩。
期刊
在我生活的江汉平原,腊嘎菜的确不是什么稀奇物,可能是因为它的贱生贱长,但我要说,腊嘎菜,是最具乡土意味的一种野菜。  野菜自有野菜的野法。你瞧,腊嘎菜的叶子虽然不大,却疏密有致地长满了毛亮亮的刺,叶子的两边皆为巨齿,好像要防着什么似的。关键是那个绿,绿得有深度,绿得有质感,那种娴静,那种淡定,往往在第一时间抓住你注视的目光。嘎菜,还有一长串的别名,什么芥、大芥、皱叶芥、黄芥、雪里蕻、冲菜、霜不老,
期刊
今年秋末的一个黄昏,夕阳斜照,秋蝉幽鸣。我抛却一切繁事,在公园里漫步,想解一解闷感。忽然一片枫叶在我眼前飘落,我双目一愣,拾起那片枫叶,久久不愿丢下,这不就是那片枫叶吗?  24年前,张家界风景区还是养在深闺人未知时期,我受县政府的委派,出任索溪开发小组组长。索溪,是张家界的腹地,它像一个巨大盆景,将整个奇山异水都浓缩在一起集中展现出来。当考察初告一段时,湖南画报社计划拍摄一本索溪山水画册,可是摄
期刊
我七岁那年,村子里发生了一桩大事,麻叔家的大门被摘。我说的是摘,而非砸。像摘辣椒摘茄子一样,被摘了去。  摘大门的是邻村的四疯子,他有备而来,拉了架子车,麻叔蹴在一边,由着四疯子摘门。麻婶疯了样阻挡,没用。四疯子把灰泡泡的两扇门扔在架子车上,头也不回地拉走。车胎吃上了劲,瘪了一半,门扇有分量。  麻叔推牌九,把大门输了。抢天呼地的哭闹声,从黑洞洞的门豁里冲出,麻婶尖锐,麻叔沉闷,倒像是没有伴奏的二
期刊
邻居姓屈,名金玉。四十八岁,比我小几岁,我称他老屈。老屈一米七五的个子,脑门秃光,背微驼,脸色红润,不论和谁说话,脸上总带一丝笑意。认识他是在2006年冬季。那一年,我在县城金牛家园买了一套房子,是顶层六楼,老屈住一楼。因为我天天从他一楼门前经过,很快我们就相识了。真正和他打交道是我刚上楼时,花了十多万元,费心尽力装修好房子,人还未搬进去。结果那天晚上一点多钟,有人打电话告知我,说我家新楼暖气管爆
期刊
1962年上半年,我上小学六年级,7月就要考初中了。  5月下旬是铲头遍地的时候。星期天,父亲因事不能和我一块儿去山里,问我自己能不能去,我说能去。我随摆渡社员的船过了辉发河,走了一段路,就来到了山里。  玉米苗都长一拃多高了,田垄上长出了一些小草,真的该铲了。我把装干粮的兜子挂在树上,站了一会儿就铲了起来。没有别人,一个人干活没意思,不一会儿就觉得有点累了。但我没休息,把锄头杵在地上稍微站了一会
期刊
早市上有个麻花铺子,打理铺子的是一个女人,大人小孩都管她叫徐姐,她每天不多不少就做五百根,卖完就收摊,生意特火。  徐姐说,炸麻花要把好三关:一关是醒面关。徐姐每天中午给孩子做完饭,然后就搬出来她家的两个大陶泥盆,装好面,开始和面,醒面,这些面正好够做五百根麻花的,然后放到阴凉处醒上。说到这里得补充一句,徐姐用的面粉那可是上好的雪花粉。二关是放料。往醒好的面里加入食用矾、蜂蜜等其他配料,这可是技术
期刊
跳跳鱼,学名弹涂鱼。在我们家乡,人们叫它滩虎龙或干脆就叫滩虎。反正又是龙又是虎,挺神乎的,家乡人很少去逮它吃它。这种在家乡原本随处可见的小鱼,如今已濒于绝迹。  滩虎是一种两栖鱼类,体长约十来厘米,通身泥灰色,像泥鳅一样圆滚滚的身形,生长在海边和近海滩涂的河沟里。别的鱼离开水很快就会死掉,可它不一样,能长时间离水,在岸滩上生活,靠胸鳍和尾巴在泥滩上爬行、跳跃,弹跳力十足,不亚于青蛙。  我小時候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