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摊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ianv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市上有个麻花铺子,打理铺子的是一个女人,大人小孩都管她叫徐姐,她每天不多不少就做五百根,卖完就收摊,生意特火。
  徐姐说,炸麻花要把好三关:一关是醒面关。徐姐每天中午给孩子做完饭,然后就搬出来她家的两个大陶泥盆,装好面,开始和面,醒面,这些面正好够做五百根麻花的,然后放到阴凉处醒上。说到这里得补充一句,徐姐用的面粉那可是上好的雪花粉。二关是放料。往醒好的面里加入食用矾、蜂蜜等其他配料,这可是技术活,放多放少就看面醒到什么程度。三关是油炸。炸麻花油的热度很关键,太热太凉都不行。炸的时间长短,也有学问。炸时间长了,麻花就炸过劲了。炸不到时候,麻花不酥,口感会不好。炸麻花的油要定期更换,徐姐炸麻花的大豆油用的是小榨豆油,而且用上一两次就全部换掉了。豆油更换频率高,炸麻花的成本就上来了,所以别人家炸麻花都舍不得换豆油,反反复复地使用。徐姐说,豆油如果炸麻花炸的次数多了,时间长了,那豆油就乏了。她说,炸麻花是良心生意,得用心去做,面要好面,油要好油,心要好心,这样才能做出来好吃的麻花。徐姐还跟人解释说,我个人的力气做五百根麻花正好。每根麻花挣三角钱,一天下来,就能赚上一百五十多块钱;一个月下来我和孩子的花销就够用了。徐姐丈夫在孩子八九岁时,在车祸中死了。徐姐怕孩子受气,始终没有迈出那一步,一直领着孩子自己过。徐姐孩子上初中时,家附近的中學被撤并了。要上中学就得到镇上,镇里离徐姐家得有三十多里地。徐姐家是个女孩子,她不放心,就把孩子转学到城里。徐姐租房陪孩子读书。刚来时,徐姐在饭店后厨干活,挣不了几个钱,还得贪黑起早。孩子中午吃不上饭,徐姐很心疼孩子。徐姐有个表婶会炸麻花,她就跟表婶学会了这手艺,而且做出来的麻花,比她表婶做的还好吃呢。
  徐姐麻花铺子,放了两张简易的桌凳。最多时也就够容下八九个人坐下吃。大多数来吃麻花的,要不搭个桌角站在那里吃;要不买了麻花、豆浆,拿着回家去吃。铺子北角的架子上,是徐姐自制的免费小咸菜,有三四样,用一个个小碟装着。咸菜架子旁边是装钱的匣子,是用一个铁制的月饼盒子改装的。钱匣子上写了“零钱自找”。这个麻花铺子有几年了,钱匣子里面的钱,天天回家数,钱还从来没少过。徐姐炸麻花忙不过来,也就腾不出手来收顾客的钱,都是顾客吃完了,根据自己吃的多少,自己算账,自己往钱匣子里面放钱。多了的钱,自己到钱匣子按格里的零钱数自己找回来。一元钱一根麻花,一碗豆浆一元钱,这些年就一直是这个价。大豆涨价了,面粉涨价了,豆油涨价了,别人炸的麻花涨价了,徐姐的麻花刮来多大的风,都没吹动过,就是老价格,纹丝不动。徐姐回家查钱时有时钱要多出来,这些多出来的钱,是有些顾客算账时故意不往回找零钱积存下来的,他们或许不在乎那点零钱,或许看到徐姐一个寡妇带着一个孩子生活不容易,主动放弃了自己多余的零钱。如果钱匣子里面有了多余的钱,第二天徐姐再回答顾客付钱时,就会又添上一句:“别忘了拿你自己余下的零钱啊!”徐姐在油锅前忙碌,旁边是排着长长的像蛇一样买麻花的长队。等排到前头的客人喊道:“徐姐,麻花一根,浆子一碗。”客人声落。徐姐声起:“好哩。”不一会儿,那黄澄澄的大麻花,就被徐姐从锅里挑了出来,放到给客人准备好的盘子里面。
  早晨来吃麻花的人,大多数是附近的居民,上学的学生,出门赶车图个方便的过路客,还有附近工地干活的农民工,闻名而来的外地客人,他们都喜欢吃徐姐的大麻花。常来徐姐这里吃麻花的有个腿瘸背驼的妇女,她带个五六岁小女孩,徐姐常常不收她们的钱,而且还炸些麻花鬏,用塑料袋给孩子装上,拿回家去吃。孩子的妈妈一来,就帮徐姐拣拣盘碗筷子,收收钱,收拾桌子干些零活,一来二去她跟徐姐处得跟亲姐妹似的,家里有啥大事小情的都跟徐姐商量商量。
  有一天,县红十字协会的同志抱着募捐箱子,利用早市人多,组织募捐活动。募捐的同志介绍说,县城有位十一二岁的小学生得了白血病,家里非常贫困,治不起,动员大家捐点钱,帮助帮助她。募捐的同志刚到徐姐小摊前,徐姐就迎了出去。徐姐说,我捐出一天的收入,给您一百五十块。募捐的同志说徐大姐您炸麻花不容易,捐一百就行了,早市商户大部分人家都捐五十块。
  徐姐很坚决:“我就捐一百五十块,您收下吧,微薄之力,一点意思。”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年前母亲生了一场病。  母亲从没有住过院,这一次住了半个多月。头一个星期,母亲基本上糊糊涂涂,搞不清东西南北,身在何处。急性肠胃炎引发高烧,侄儿背着母亲半夜看急诊。母亲一直坚信她是穿着皮鞋到医院的,怪我们弄丢了她那双非常合脚的皮鞋,为此,父亲专门从家里拿来皮鞋让她看到,才放下心来。母亲舍不得扔东西,不管是旧物还是剩饭菜。  前年父亲生病,从濮阳转到郑州,做了两个大手术。我陪护的时候上街买东西,一个
期刊
母亲生于上世纪初,母亲说她只上过一天学,没学过“老”字,不会写“老”字,更不用说知道“老”字的含义。  不知道是啥原因,母亲一生说话用得最多的偏偏是这个“老”字,用得最多的地方也是在喊叫人名字时。我在姊妹六个中排行老五,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妹妹。在第一次记忆中,我和村里孩子出去玩,母亲饭做好了,看我没回来,就到村子找我,边找边拉着长长的话腔喊:“老——生!在哪里?快回来吃饭!”  当时我还小,也不在
期刊
父亲是个老兵,随大部队转业后扎根新疆兵团,对执行上级的命令有着近乎偏执的坚决。可是为了我,这个家里的“老幺”,父亲却有几次违背了自己的原则。  记得,1979年的秋天,我们刚从南台子煤矿整体搬迁回到团里的第一年,勤劳的军垦战士(当然也有尚未平反的“劳改犯”)很快就在一片戈壁滩上站稳了脚跟,把个曾经遍地风沙的荒芜之地侍弄得风生水起,当年就获得了大丰收。秋天到了,我跟着父亲去看场。说是晒场,其实就是在
期刊
2002年,我在西安渭水河畔的一所小型国际学校给韩国学生教汉语。当时有两个汉语班,而元章焄就是我负责的汉语班里的韩国学生。  我们第一次的见面并不美丽。我初到班里时,免不了要做自我介绍。其他学生都在看,在听,有的还在笑,在闹,可他却一直埋头趴在桌子上,以“海拔”最低的姿态宣告着不一样的 “存在”,仿佛周围的世界和他没有任何关系。课间,我把手插在裤子口袋里,走到他跟前。我试图叫醒他,用关切的话语,用
期刊
十二生肖轮来狗年了!  我想起了大巴山乡村一带关于狗的俗语: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喂好一头猪容易,养好一条看家狗难……  在家乡一带,百姓谈到自己的儿女时,相互夸奖自己儿女们的口头禅: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作为互相表扬鼓励教育子女的谚语。孩子们和狗并列称呼,说明在乡村狗和孩子都十分重要。乡村的人们特别呵护孩子,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养育孩子,养儿防老,日后孩子们会孝敬报恩。
期刊
在我生活的江汉平原,腊嘎菜的确不是什么稀奇物,可能是因为它的贱生贱长,但我要说,腊嘎菜,是最具乡土意味的一种野菜。  野菜自有野菜的野法。你瞧,腊嘎菜的叶子虽然不大,却疏密有致地长满了毛亮亮的刺,叶子的两边皆为巨齿,好像要防着什么似的。关键是那个绿,绿得有深度,绿得有质感,那种娴静,那种淡定,往往在第一时间抓住你注视的目光。嘎菜,还有一长串的别名,什么芥、大芥、皱叶芥、黄芥、雪里蕻、冲菜、霜不老,
期刊
今年秋末的一个黄昏,夕阳斜照,秋蝉幽鸣。我抛却一切繁事,在公园里漫步,想解一解闷感。忽然一片枫叶在我眼前飘落,我双目一愣,拾起那片枫叶,久久不愿丢下,这不就是那片枫叶吗?  24年前,张家界风景区还是养在深闺人未知时期,我受县政府的委派,出任索溪开发小组组长。索溪,是张家界的腹地,它像一个巨大盆景,将整个奇山异水都浓缩在一起集中展现出来。当考察初告一段时,湖南画报社计划拍摄一本索溪山水画册,可是摄
期刊
我七岁那年,村子里发生了一桩大事,麻叔家的大门被摘。我说的是摘,而非砸。像摘辣椒摘茄子一样,被摘了去。  摘大门的是邻村的四疯子,他有备而来,拉了架子车,麻叔蹴在一边,由着四疯子摘门。麻婶疯了样阻挡,没用。四疯子把灰泡泡的两扇门扔在架子车上,头也不回地拉走。车胎吃上了劲,瘪了一半,门扇有分量。  麻叔推牌九,把大门输了。抢天呼地的哭闹声,从黑洞洞的门豁里冲出,麻婶尖锐,麻叔沉闷,倒像是没有伴奏的二
期刊
邻居姓屈,名金玉。四十八岁,比我小几岁,我称他老屈。老屈一米七五的个子,脑门秃光,背微驼,脸色红润,不论和谁说话,脸上总带一丝笑意。认识他是在2006年冬季。那一年,我在县城金牛家园买了一套房子,是顶层六楼,老屈住一楼。因为我天天从他一楼门前经过,很快我们就相识了。真正和他打交道是我刚上楼时,花了十多万元,费心尽力装修好房子,人还未搬进去。结果那天晚上一点多钟,有人打电话告知我,说我家新楼暖气管爆
期刊
1962年上半年,我上小学六年级,7月就要考初中了。  5月下旬是铲头遍地的时候。星期天,父亲因事不能和我一块儿去山里,问我自己能不能去,我说能去。我随摆渡社员的船过了辉发河,走了一段路,就来到了山里。  玉米苗都长一拃多高了,田垄上长出了一些小草,真的该铲了。我把装干粮的兜子挂在树上,站了一会儿就铲了起来。没有别人,一个人干活没意思,不一会儿就觉得有点累了。但我没休息,把锄头杵在地上稍微站了一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