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亲近文本、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主体作用的同时,用心灵去触摸那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从艺术美中去领略那纯美的精神,提升思想境界。
关键词:审美教育;教师形象;诵读;情境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0 -02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美育总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社会文化在同步发展的,是促进人类自身美化的科学,是整个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从各种自然美、社会美以及艺术美中领略到纯净的精神,涤荡心灵尘埃。审美教育不仅可以调节人的精神状态,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使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均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审美教育还可以辅助智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亲近文本、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的同时,生用心灵去触摸那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从艺术美中去领略那纯美的精神,提升思想境界。
一、以教师自身形象之美感染学生,催发其审美心灵之花的开放
常言“为人师表”,一个好的教师,是学生的表率与楷模,甚至可以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教师的知识水平、自身的道德、情操、仪态都起着榜样的作用。健康的仪表、充沛的活力、美好的教态与优雅的语言,循循善诱的耐心与一丝不苟的责任心,高尚的情操与良好师德必定在课堂上,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影响是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一束阳光。
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操来唤起学生的情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
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指出:“在让学生感受形象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的确,美感的产生不是靠传授得来的,教师的熏陶和感染无疑会起到激励和唤醒的作用。教师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爱岗敬业精神在学生心中享有美的形象。学生希望老师关心他们,成为他们的导师、朋友。因此,教师和蔼的微笑、亲切的表情,就是给学生的肯定、鼓励和关怀。有时,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起着传递美的作用。总之,教师自身的仪态之美、举止之雅、谈吐之得体、风貌之精神,都会给学生美的感染。
罗曼·罗兰曾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首先得自己心里有”。辛勤耕耘、为人师表,是教师美的生活写照。教师应以“身教”为本,用美的仪态、教态、语言以及责任心让整个教学洋溢着美的内涵,催开学生审美心灵中的蓓蕾之花,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二、诵读,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
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开放式的,尤其是语文课。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学到字、词、句等
基础知识,还要学会感受语文学习中“美”的存在。对于一首诗、一首词、一篇文章,我们学习的过程必然是先进行诵读。古人读书讲求抑扬顿挫,富于激情,这就要求在朗读时一定要大声。其目的就就在于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因为只有在读的过程中,才能无感受它的节奏,它的韵律,它的意境。特别是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尤其要让学生感受那些文质兼备的千古美文。
苏教版必修四中李白的《蜀道难》,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空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心灵的强烈震撼。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捭闽,变幻莫测,处处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高一的学生,阅读的古体诗并不多,加上诗歌本身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心理,对课文不感兴趣,读不下去,或者虽能读下去,却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而已,难以抓住重点,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基于学生对诗歌的诵读及理解上的困难,我将这堂课定位为诵读教学课。
我上这篇课文时时,先播放此文朗读,提示学生注意听其语意的停顿及情感基调的把握,并且让学生边听边跟读,激发学生对古文的朗读的兴趣。其次,学生自由朗读诗篇,疏通文意,把握诗篇的节奏并要求一边读一边把认为该掌握的一些生字词或有疑问的字词句划出来。然后让学生进行朗读竞赛,其他同学注意听,后作一点评价。请一同学朗读第一小节并结合注解大致疏通文意,教师进行指导补充,最后学生齐读第一小节,剩余时间自由朗读,争取课堂上背出。
诵读并不是简单的朗读和阅读,它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调气韵入手,体会作品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却又不像朗读那样富有表演性。这一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
三、营造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语文美育不是单纯的说教,更不是让学生提炼概括中心思想,美育是自由的,发展的,它渗透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之中。教材选文中所描绘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等,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这无形中使学生和审美对象之间产生了距离,这个距离极有可能影响学生对审美对象的感知、感受和判断。
大自然是绚丽多彩的,它的美千姿百态,简直是个万花筒。它的美,仅凭文字,学生是无法完全体会出的。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来创设审美情境,借助多媒体,将美好的事物真实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审美内容变成形、声、色结合的审美对象,充分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让他们情不自禁地去感受、想象、思考,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睹其状,顺利进入意境,进而也从一名旁观者身份转变为当局者,与作者一起遨游在作品的精神世界中,自觉地去追求美,发现美。
我在教授《荷塘月色》时,将我在杭州西湖拍的有关“曲院风荷”的照片制作成幻灯片,并配上《荷塘莲语》的音乐,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展示出荷塘的美丽与月色的轻柔朦胧,让学生从中去体味荷塘的韵味。这种声情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审美对象,很适合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我在教授《琵琶行》一课时,以《琵琶语》为背景音乐,配合适当的人物场景图片,尽可能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以教师范读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去体味作者的感情。
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作者内心深处,用心灵与作者交流共鸣,让学生获得真挚的情感体验,这也是审美教育成功的关键。
总而言之,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离不开美育,美育的贯彻也需要语文教学,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美已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同样,美的教育也不只是局限于课堂上。它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造就和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师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都要重视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美的社会风气形成,以真正达成素质教育的目标。
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亲近文本、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主体作用的同时,用心灵去触摸那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从艺术美中去领略那纯美的精神,提升思想境界。
关键词:审美教育;教师形象;诵读;情境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0 -02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美育总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社会文化在同步发展的,是促进人类自身美化的科学,是整个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从各种自然美、社会美以及艺术美中领略到纯净的精神,涤荡心灵尘埃。审美教育不仅可以调节人的精神状态,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使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均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审美教育还可以辅助智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亲近文本、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的同时,生用心灵去触摸那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从艺术美中去领略那纯美的精神,提升思想境界。
一、以教师自身形象之美感染学生,催发其审美心灵之花的开放
常言“为人师表”,一个好的教师,是学生的表率与楷模,甚至可以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教师的知识水平、自身的道德、情操、仪态都起着榜样的作用。健康的仪表、充沛的活力、美好的教态与优雅的语言,循循善诱的耐心与一丝不苟的责任心,高尚的情操与良好师德必定在课堂上,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影响是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一束阳光。
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操来唤起学生的情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
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指出:“在让学生感受形象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的确,美感的产生不是靠传授得来的,教师的熏陶和感染无疑会起到激励和唤醒的作用。教师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爱岗敬业精神在学生心中享有美的形象。学生希望老师关心他们,成为他们的导师、朋友。因此,教师和蔼的微笑、亲切的表情,就是给学生的肯定、鼓励和关怀。有时,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起着传递美的作用。总之,教师自身的仪态之美、举止之雅、谈吐之得体、风貌之精神,都会给学生美的感染。
罗曼·罗兰曾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首先得自己心里有”。辛勤耕耘、为人师表,是教师美的生活写照。教师应以“身教”为本,用美的仪态、教态、语言以及责任心让整个教学洋溢着美的内涵,催开学生审美心灵中的蓓蕾之花,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二、诵读,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
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开放式的,尤其是语文课。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学到字、词、句等
基础知识,还要学会感受语文学习中“美”的存在。对于一首诗、一首词、一篇文章,我们学习的过程必然是先进行诵读。古人读书讲求抑扬顿挫,富于激情,这就要求在朗读时一定要大声。其目的就就在于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因为只有在读的过程中,才能无感受它的节奏,它的韵律,它的意境。特别是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尤其要让学生感受那些文质兼备的千古美文。
苏教版必修四中李白的《蜀道难》,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空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心灵的强烈震撼。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捭闽,变幻莫测,处处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高一的学生,阅读的古体诗并不多,加上诗歌本身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心理,对课文不感兴趣,读不下去,或者虽能读下去,却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而已,难以抓住重点,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基于学生对诗歌的诵读及理解上的困难,我将这堂课定位为诵读教学课。
我上这篇课文时时,先播放此文朗读,提示学生注意听其语意的停顿及情感基调的把握,并且让学生边听边跟读,激发学生对古文的朗读的兴趣。其次,学生自由朗读诗篇,疏通文意,把握诗篇的节奏并要求一边读一边把认为该掌握的一些生字词或有疑问的字词句划出来。然后让学生进行朗读竞赛,其他同学注意听,后作一点评价。请一同学朗读第一小节并结合注解大致疏通文意,教师进行指导补充,最后学生齐读第一小节,剩余时间自由朗读,争取课堂上背出。
诵读并不是简单的朗读和阅读,它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调气韵入手,体会作品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却又不像朗读那样富有表演性。这一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
三、营造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语文美育不是单纯的说教,更不是让学生提炼概括中心思想,美育是自由的,发展的,它渗透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之中。教材选文中所描绘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等,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这无形中使学生和审美对象之间产生了距离,这个距离极有可能影响学生对审美对象的感知、感受和判断。
大自然是绚丽多彩的,它的美千姿百态,简直是个万花筒。它的美,仅凭文字,学生是无法完全体会出的。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来创设审美情境,借助多媒体,将美好的事物真实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审美内容变成形、声、色结合的审美对象,充分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让他们情不自禁地去感受、想象、思考,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睹其状,顺利进入意境,进而也从一名旁观者身份转变为当局者,与作者一起遨游在作品的精神世界中,自觉地去追求美,发现美。
我在教授《荷塘月色》时,将我在杭州西湖拍的有关“曲院风荷”的照片制作成幻灯片,并配上《荷塘莲语》的音乐,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展示出荷塘的美丽与月色的轻柔朦胧,让学生从中去体味荷塘的韵味。这种声情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审美对象,很适合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我在教授《琵琶行》一课时,以《琵琶语》为背景音乐,配合适当的人物场景图片,尽可能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以教师范读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去体味作者的感情。
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作者内心深处,用心灵与作者交流共鸣,让学生获得真挚的情感体验,这也是审美教育成功的关键。
总而言之,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离不开美育,美育的贯彻也需要语文教学,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美已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同样,美的教育也不只是局限于课堂上。它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造就和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师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都要重视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美的社会风气形成,以真正达成素质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