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和性法制水平均处于快速发展中,对此,学校教育要做的不是“拦截”,而是要因势利导。本文以《人的生殖》一课为案例,基于核心素养的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详述如何通过探究活动消除学生羞怯的心理,因势利导,巧妙地渗透性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
【关键词】核心素养;青春期;人的生殖;性健康教育
初中生物教材对性健康教育知识的介绍非常有限,《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本)》关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指导内容更少,特别是性道德和性法制方面的内容,仅在课标七、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中找到:“上述内容中涉及的有关伦理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而初中生正处于性生理的发育高峰,健康的性心理、性道德和性法制观急需培养,但教材中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加上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教育,大家谈“性”色变,青春期性教育的缺失不仅影响学生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学生在以后的道路上避免因无知而犯错。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顺利开展性健康教育的渗透呢?《初中生物学新课标》的主旨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4个方面,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因此,本文以《人的生殖》一课为案例,探讨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渗透。
一、教材分析和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选自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部2012年审定通过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本课以人体生殖系统的组成为学习基础,为后面“人的个体发育”模块的学习进行铺垫。《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借助本节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以下核心内容:人体的生殖系统可以产生两性生殖细胞;人通过受精作用产生新个体;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胚胎发育的过程。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认识自我、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并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分别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描述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本节的学习,初中生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珍爱生命,孝敬父母。
三、性健康教育的渗透点
根据本节内容和七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将在教学中渗透以下内容:
(1)性生理知识:掌握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受精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2)性心理知识:青春期学会悦纳自己,接受自己的性别和缺点。
(3)性道德知识:“感恩教育”: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孕育和诞生的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为人子女要感恩父母,敬爱父母;“生命教育”:让学生领悟到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充满着冒险和挑战,每一个人能健康、平安降生都是非常幸运的,我们应该珍爱生命。
(4)性法制知识:渗透性侵犯性骚扰的知识,提醒学生自尊自爱和保护自己。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创设生活情境,聚焦核心问题
(1)养鸡蛋孵小鸡活动
每班分为8个小组(6人/组),第1-4组开展“守护鸡蛋”的活动,要求24小时内鸡蛋不能离开身体,不能给鸡蛋任何保护措施;第5-8组提前准备受精鸡蛋和未受精鸡蛋,小组合作完成小鸡的孵化活动,小鸡整个孵化过程严格按照孵化条件(温度37.8℃,湿度60%,孵化时间21天)进行。
(2)提出核心问题
为什么有些小组的鸡蛋可以孵化出小鸡,而有些小组的鸡蛋不可以孵化出小鸡?
(3)问题转化
在其它条件完全一致的条件下,小鸡是否能被孵化取决于鸡蛋的差异(有没有受精),可见受精非常重要,那么,受精的具体过程是什么?受精的场所又在哪里呢?
设计意图:对于该游戏活动,学生普遍认为蛋生鸡,只要鸡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就可以孵化出小鸡,但结果出人意料。这一活动的设计,既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能确定本节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2.课内——强化感性认识,学习新授知识
(1)导入新课
展示某明星的龙凤胎照片。提问:他们谁是男婴、谁是女婴?生: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大多数学生通过观察生殖器官来分辨新生儿的性别,可是现实生活中,生殖器官往往遭受“器官歧视”,有的学生很关注本课内容,但又感到難为情,甚至不敢面对,其实生殖器官与其它器官一样,都是身体的组成部分。只有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功能,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另外,生殖器官也是人类延续后代、传递基因的基础,大家要理性对待。
(2)两性生殖系统
六人一小组,进行“叮叮热”(“保护豆豆”旗下的一种游戏牌)游戏,游戏结束后开展小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1)男性和女性体内的生殖细胞分别是什么?(2)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别是什么?(3)产生精子和输送精子,产生卵细胞和输送卵细胞的器官分别是什么?胎儿在母体内发育和产出的器官是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两性生殖系统的相关知识,学会正确看待人体的生殖器官,并且在游戏中认可自己的性别,接纳自己的优缺点,使每位学生在与异性相处的过程中,都可以提高自尊自爱的心理。
(3)受精过程
小组代表分享小鸡孵化失败的原因是鸡蛋未受精(其它原因暂不做拓展讨论),教师强调受精的重要性,播放视频《受精过程》并提问:①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叫什么?②受精的部位在哪里?学生回答后教师拓展双胞胎(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受精的过程看似很简单,但是新生命形成的第一步就非常不易,每个人在生命开始都是两亿五千万分之一的胜者,所以,我们生来都是优秀的、幸运的,每个学生都要自信面对未来,珍视自己的生命。
(4)胚胎发育和分娩
活动一:播放《胚胎发育和分娩》的视频。提问:胚胎发育到第几周开始出现人的形态?学生尝试区分胚胎、胎儿和新生儿;并且结合教材归纳出新生命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活动二:小组代表分享照顾鸡蛋的心路历程。
设计意图:课前除了开展孵化小鸡的活动,部分小组也開展了守护鸡蛋的活动,一个小小的鸡蛋只有60克,但是想要守护成功却谈何容易,而我们的母亲整个孕期都要经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并且忍受分娩的巨大痛苦。因此,我们作为子女要心怀感恩,做一个顶天立地有责任心的人。另外,自然界中的动物妈妈同样很伟大,我们也要学会关爱小动物。
(5)保护自己,预防性侵
活动:观看青少年屡次被性侵的热点新闻,小组讨论完成以下三个问题:①什么是性侵犯?②区分哪些行为属于性侵行为?③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性侵犯可以分为非身体接触的性侵犯和身体接触的性侵犯,在此基础之上正确区分性侵犯的各种行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鼓励学生能够勇敢地向不法行为说“不”,如果有坏人侵犯时要及时制止并告知长辈或者教师,也不要与异性有过于亲密的身体接触。
3.课后——活动延伸,提炼升华感情
感恩作业:每位学生选取一种方式(手抄报,一封信或者一件家务)表达对父母浓浓的爱意;生命作业:每位学生给三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交由生物教师保存,三年后归还。
设计意图:初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与之相伴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十分明显,这些变化使得他们和父母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感恩作业有利于缓和亲子之间的关系,教会学生心存感激,用同样的爱意和热情去回报周围的人。生命作业将引导学生通过书信好好认识自己,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对自己负责任的初中生。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并未直入正题,而是利用孵鸡蛋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授内容,并且通过课前守护鸡蛋的体验活动,避免学生的尴尬,引导学生从正面思考问题,用心感受生命的伟大之处。本次课程感触最深的是来自一位妈妈的反馈,她家孩子自从上了初中,不爱表达,但是学完本节课后孩子选择了用手机短信表达爱意,他给妈妈发了一条长长的感谢信,诉说自己青春期的一些难言之隐和对妈妈的愧疚,这位妈妈感动地大哭,感叹自己贴心的孩子又回来了。既然这位妈妈和学生可以走出沟通的第一步,也就说明性健康教育的种子在悄悄发芽。所以,性健康教育知识需要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每位生物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坚持下去。
当然,每个学生青春期到来的时间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接触的伙伴和所处的环境不同。因此,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需要联合家长在课后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特别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不少中学生由于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会产生想了解甚至是模仿的想法,这无疑给青春期性健康教育造成了不小的难度。因此,仅仅通过教师的努力还远远不够,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薛仕静.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以“神经调节”一节为例[J].中学生物教学,2018(8):36-38.
[2]王克林.基于感恩教育的“人的生殖”(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J].生物学教学,2020,41(4):30-31.
[3]陈雪娇.犹抱琵琶半遮面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的生殖”教学片段[J].中学生物教学,2014(12):66.
[4]吕涛,李玲.在人的生殖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7(10):71-73.
【关键词】核心素养;青春期;人的生殖;性健康教育
初中生物教材对性健康教育知识的介绍非常有限,《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本)》关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指导内容更少,特别是性道德和性法制方面的内容,仅在课标七、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中找到:“上述内容中涉及的有关伦理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而初中生正处于性生理的发育高峰,健康的性心理、性道德和性法制观急需培养,但教材中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加上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教育,大家谈“性”色变,青春期性教育的缺失不仅影响学生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学生在以后的道路上避免因无知而犯错。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顺利开展性健康教育的渗透呢?《初中生物学新课标》的主旨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4个方面,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因此,本文以《人的生殖》一课为案例,探讨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渗透。
一、教材分析和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选自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部2012年审定通过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本课以人体生殖系统的组成为学习基础,为后面“人的个体发育”模块的学习进行铺垫。《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借助本节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以下核心内容:人体的生殖系统可以产生两性生殖细胞;人通过受精作用产生新个体;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胚胎发育的过程。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认识自我、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并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分别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描述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本节的学习,初中生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珍爱生命,孝敬父母。
三、性健康教育的渗透点
根据本节内容和七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将在教学中渗透以下内容:
(1)性生理知识:掌握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受精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2)性心理知识:青春期学会悦纳自己,接受自己的性别和缺点。
(3)性道德知识:“感恩教育”: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孕育和诞生的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为人子女要感恩父母,敬爱父母;“生命教育”:让学生领悟到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充满着冒险和挑战,每一个人能健康、平安降生都是非常幸运的,我们应该珍爱生命。
(4)性法制知识:渗透性侵犯性骚扰的知识,提醒学生自尊自爱和保护自己。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创设生活情境,聚焦核心问题
(1)养鸡蛋孵小鸡活动
每班分为8个小组(6人/组),第1-4组开展“守护鸡蛋”的活动,要求24小时内鸡蛋不能离开身体,不能给鸡蛋任何保护措施;第5-8组提前准备受精鸡蛋和未受精鸡蛋,小组合作完成小鸡的孵化活动,小鸡整个孵化过程严格按照孵化条件(温度37.8℃,湿度60%,孵化时间21天)进行。
(2)提出核心问题
为什么有些小组的鸡蛋可以孵化出小鸡,而有些小组的鸡蛋不可以孵化出小鸡?
(3)问题转化
在其它条件完全一致的条件下,小鸡是否能被孵化取决于鸡蛋的差异(有没有受精),可见受精非常重要,那么,受精的具体过程是什么?受精的场所又在哪里呢?
设计意图:对于该游戏活动,学生普遍认为蛋生鸡,只要鸡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就可以孵化出小鸡,但结果出人意料。这一活动的设计,既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能确定本节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2.课内——强化感性认识,学习新授知识
(1)导入新课
展示某明星的龙凤胎照片。提问:他们谁是男婴、谁是女婴?生: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大多数学生通过观察生殖器官来分辨新生儿的性别,可是现实生活中,生殖器官往往遭受“器官歧视”,有的学生很关注本课内容,但又感到難为情,甚至不敢面对,其实生殖器官与其它器官一样,都是身体的组成部分。只有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功能,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另外,生殖器官也是人类延续后代、传递基因的基础,大家要理性对待。
(2)两性生殖系统
六人一小组,进行“叮叮热”(“保护豆豆”旗下的一种游戏牌)游戏,游戏结束后开展小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1)男性和女性体内的生殖细胞分别是什么?(2)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别是什么?(3)产生精子和输送精子,产生卵细胞和输送卵细胞的器官分别是什么?胎儿在母体内发育和产出的器官是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两性生殖系统的相关知识,学会正确看待人体的生殖器官,并且在游戏中认可自己的性别,接纳自己的优缺点,使每位学生在与异性相处的过程中,都可以提高自尊自爱的心理。
(3)受精过程
小组代表分享小鸡孵化失败的原因是鸡蛋未受精(其它原因暂不做拓展讨论),教师强调受精的重要性,播放视频《受精过程》并提问:①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叫什么?②受精的部位在哪里?学生回答后教师拓展双胞胎(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受精的过程看似很简单,但是新生命形成的第一步就非常不易,每个人在生命开始都是两亿五千万分之一的胜者,所以,我们生来都是优秀的、幸运的,每个学生都要自信面对未来,珍视自己的生命。
(4)胚胎发育和分娩
活动一:播放《胚胎发育和分娩》的视频。提问:胚胎发育到第几周开始出现人的形态?学生尝试区分胚胎、胎儿和新生儿;并且结合教材归纳出新生命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活动二:小组代表分享照顾鸡蛋的心路历程。
设计意图:课前除了开展孵化小鸡的活动,部分小组也開展了守护鸡蛋的活动,一个小小的鸡蛋只有60克,但是想要守护成功却谈何容易,而我们的母亲整个孕期都要经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并且忍受分娩的巨大痛苦。因此,我们作为子女要心怀感恩,做一个顶天立地有责任心的人。另外,自然界中的动物妈妈同样很伟大,我们也要学会关爱小动物。
(5)保护自己,预防性侵
活动:观看青少年屡次被性侵的热点新闻,小组讨论完成以下三个问题:①什么是性侵犯?②区分哪些行为属于性侵行为?③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性侵犯可以分为非身体接触的性侵犯和身体接触的性侵犯,在此基础之上正确区分性侵犯的各种行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鼓励学生能够勇敢地向不法行为说“不”,如果有坏人侵犯时要及时制止并告知长辈或者教师,也不要与异性有过于亲密的身体接触。
3.课后——活动延伸,提炼升华感情
感恩作业:每位学生选取一种方式(手抄报,一封信或者一件家务)表达对父母浓浓的爱意;生命作业:每位学生给三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交由生物教师保存,三年后归还。
设计意图:初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与之相伴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十分明显,这些变化使得他们和父母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感恩作业有利于缓和亲子之间的关系,教会学生心存感激,用同样的爱意和热情去回报周围的人。生命作业将引导学生通过书信好好认识自己,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对自己负责任的初中生。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并未直入正题,而是利用孵鸡蛋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授内容,并且通过课前守护鸡蛋的体验活动,避免学生的尴尬,引导学生从正面思考问题,用心感受生命的伟大之处。本次课程感触最深的是来自一位妈妈的反馈,她家孩子自从上了初中,不爱表达,但是学完本节课后孩子选择了用手机短信表达爱意,他给妈妈发了一条长长的感谢信,诉说自己青春期的一些难言之隐和对妈妈的愧疚,这位妈妈感动地大哭,感叹自己贴心的孩子又回来了。既然这位妈妈和学生可以走出沟通的第一步,也就说明性健康教育的种子在悄悄发芽。所以,性健康教育知识需要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每位生物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坚持下去。
当然,每个学生青春期到来的时间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接触的伙伴和所处的环境不同。因此,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需要联合家长在课后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特别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不少中学生由于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会产生想了解甚至是模仿的想法,这无疑给青春期性健康教育造成了不小的难度。因此,仅仅通过教师的努力还远远不够,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薛仕静.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以“神经调节”一节为例[J].中学生物教学,2018(8):36-38.
[2]王克林.基于感恩教育的“人的生殖”(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J].生物学教学,2020,41(4):30-31.
[3]陈雪娇.犹抱琵琶半遮面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的生殖”教学片段[J].中学生物教学,2014(12):66.
[4]吕涛,李玲.在人的生殖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7(10):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