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游万物 笔起波澜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lun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格简述
  鲍尔吉·原野是成吉思汗的后裔,野性而有童心。当下散文“类型化”写作比比皆是,大文化、私语化、网络化……他却不受任何羁绊,文字如野马破阵,云过山峰。其坦诚自如,使各种流行显得可笑,庄子说“大巧若拙”,最终他以自己的朴素单纯赢得时间的认同。
  这位从大漠风尘中走来的蒙古族汉子,令人惊异地将并非自己母语的方块汉字摆弄得十分纯熟,没有一点儿矫饰做作,雅洁素朴,美妙如行云流水。他总是带着与众不同的思考“上路”,许多篇章都精美凝练深刻到如箴言一般。
  无论什么时代,文学都是人类灵魂的守护神。文学之于读者,是人类精神得以寄托与憩息的殿堂,读者走进这殿堂是在寻找自我。好的作家,会让不同的人在自己修筑的殿堂里找到恰当的座位,让每个人都心甘情愿地走进去流连忘返。也就是说,读者在那里找到的可能是自己的形骸,也可能是一束思想、一点灵光、一把可以拾得起的记忆……而原野,正是可以构筑这华美殿堂的超凡圣手。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吧!
  
  美文品读:
  
  刀
  ■ 鲍尔吉·原野
  我相信“刀”在汉语里的寿命已有千年,和房子、土、犁杖、马蹬一样,带着原初的音韵。
  刀是唯一和肉相对的词。
  刀子,是寒冷的、缺乏怜悯的一个词,又透露着刚烈和坚定,而它常常使人安下心来。
  对我来说,刀子意味着远行,意味着硌脚的石路,密林里腐殖质的气味和草尖上的露水。
  刀的音韵呈现上声,是元音,只有古人才把这么响当当的声音赋予它,可以在嘴里亢亮唱诵。
  刀是男人的兄弟。逢临大事之际,在腰间握刀的手,血脉贲张,具有最丰富的表情,像齐口短髭一样威严。刀的道理是:勇者胜,热血者胜。
  刀是男人的饰物,他们把女人的柔情置放在刀柄、刀鞘上。云朵是白银和黄铜的包边,包在花梨木和铁梨木的鞘上。刀柄上的绿松石是刀的独眼。蒙古工匠在镶鞘的时候,一定嘶哑着嗓子唱一支情歌:
  七个飘带的荷包呀
  是在七月的庙会上万姐送给我的
  ……
  刀的产房在火星飞迸的黑铁匠铺里,炉火疯了,纷纷舞蹈。刀第一眼见到的是铁匠的脸、头发和眉毛上挂着的汗滴。淬火的时候,刀烫哭了水。
  佩刀的人腰间要有酒壶,有一根柔软的马鞭。他的肺里灌满了草香,齿间噙一枝野花想昨夜的事情,醒后发现脸正对着太阳。如腰带一样拐过来的额尔古纳河边,牛群如祷告那样一齐低下头饮水。回家的时候,马背上的男人一耸一耸,晚霞合唱,一切能反光的东西都变得亮晶晶的,湖泊、马的眼睛,还有腰间的刀。
  
  赏析
  本文读后给人的感觉一如秋日蒙古的草原,古朴苍凉,坚实厚重。
  一般人眼中的刀是一种凶器,往往与仇杀和血腥联系在一起。刀因此沾上了一些暴戾之气。但在原野的笔下,刀却是另一番面目,仿佛具有了某种灵性,变得侠肝义胆,古道热肠。
  刀,本身就不是一个软弱的字眼,铿锵的音节中透出的是不屈与坚忍。原野朴实而纯净的叙述一如刀的性格,在毫不张扬的文字中,刀只是一种象征,一种坚实的存在。刀锋虽利却不轻易出鞘,刀只代表一种抗争或一种命运。
  刀是锋利,刀是无情,刀是暴烈坚忍,刀是漂泊远行。
  刀是铿锵,刀是热血,刀是勇敢无畏,刀是如水柔情。
  “刀的产房在火星飞迸的黑铁匠铺里,炉火疯了,纷纷舞蹈。刀第一眼见到的是铁匠的脸、头发和眉毛上挂着的汗滴。淬火的时候,刀烫哭了水。”刀的诞生过程被作者描述得如此惊心动魄,生动鲜明。拟人化的描写方式使刀的锻造带上了一丝神秘的色彩,仿佛正在举行一场原始的仪式。刀与火共舞并最终浴水而生,至刚与至柔完美结合才诞生这把刀,这刀也早已非刀,而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生活方式。
  在草原上,男人们握住手中的刀,也就握住了生活,握住了命运。温热的掌心暖热了冰冷的刀身,一如激情的岁月驱散了生命的苍凉。蒙古男人们握紧手中刀如同汉族男人们握紧手中犁,无数鲜活的日子在他们深沉的耕耘下,生生死死,地老天荒。
  因此,本文在写刀时,写的并非刀的本身,而是刀的灵魂。
  
  美文品读:
  
  鸟群
  ■ 鲍尔吉·原野
  观鸟群飞,最倾心它们集体转弯的悠然。
  鸟群飞在天空,特别是秋天的时候,像头顶飘散的一层落叶,旋转着、摇晃着,然后齐齐转弯,隐没在楼群之后。
  鸟群,譬如说鸽群,纷纷把头低下,翅膀频率加快,倾斜着身子,再高高地升起来。我以为它们在戏耍,有意失去平衡,栽下去,之后骄傲地上升,让地面的观者长出一口气。
  它们转弯再升起,宛如航行在海上,仿佛躲避一个打过来的浪头。可是天空没有汹涌的潮水,明净得连一丝云都没有,就不禁为它们的嬉戏而惊喜。鸟儿如水墨画家,在无尽的虚空里作出背景,如云,如雾,如夜,如水。而它们把翅膀倾斜并急速扑拍时,使人们感觉如站在海底仰望。
  当城市的天空被烟尘蔽翳,所谓“夏云峥嵘,秋云闲散”早已看不到了。城市的天空像一个纸盒上面永不开启的盖子。而鸟儿群飞,让我们想起这是天空。鸟儿在空中转折,那是仰面看到的唯一的美丽,恍然想起了乡村。那时有鸟儿飞过,让人感到乡村的天空是活的,不仅有星星、月牙儿,还有鸟。鸟用飞翔告诉你四季与晨昏。在城里,就是常常有乌鸦飞过也令人愉快。乌鸦除了出声粗俗以及伫立枝头的姿态令人诧异之外,飞起来也有一些鹰的苍劲。也许它一直是模仿鹰的,但人类不知为什么并不认同。于是乌鸦比任何鸟儿沉思的时间都长,在无人迹的野山的秃枝上。
  鸟群在空中盘旋,使我们看清了翅的全部。每一根翎像扇骨一样排列着,精美而健劲。它们一遍一遍抚摸着城市的天空,仿佛这样可以把天擦干净,把梦想还给人们。
  
  赏析
  庄子曾经说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每次读到原野的文章,第一时间浮现在脑海里的总是这句话。也许只有一个真正放低做人的姿态的作家,谦卑而真切地去感受生活,感受自然,才能发现这天地间的大美。原野就是这样一个谦卑而真诚的写作者。
  本文的语言一如既往的朴素单纯,干净明快,而又不失深刻与厚重。
  有鸟群的天空才是真正的天空,而城市里的天空“像一个纸盒上面永不开启的盖子”,已经被废气和烟尘污染得面目模糊,城市人也就在这样的天空下面目模糊地活着。所幸的是城市的天空中偶或还有鸟群飞过,鸟群在空中旋转、飘舞、嬉戏,把天空当作一个自由自在的游戏场,而地上的城市人从鸟群中又看到了过去天空的影子。鸟群在空中盘旋,其实是代表城市人对明净高远的天空无限的向往,那样的天空城市过去也曾经拥有过,现在却把这些唾手可得的享受驱逐到乡村去了。人类建造了城市又污染了城市,人类向往美好,可在追求美好的过程中总是悲哀地发现离美好越来越远,尤其是那些原始的,本真的,能够直接触动我们灵魂的东西正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并将最终淡出我们的记忆,例如鸟群。在城市里连乌鸦的飞过都是一种愉快,虽然我对乌鸦并没有偏见,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们已经丢失了多少婉转的歌喉和精美的羽毛。
  但愿城市的上空一直有鸟群在盘旋飞舞并将越来越多,因为,天空需要它们擦净,而人类蒙满尘垢的心灵更需要它们来擦净。
  
  美文品读:
  
  烤火
  ■ 鲍尔吉·原野
  在大雪飞落的冬季,烤火成为一个甜美的词。
  人们出去、进来,仿佛是为了接近烤火而做一些准备。
  烤火的姿势最美。伸出手,把手心与动荡的红焰相对。你发现手像一个孩子,静静倾听火所讲述的故事。
  我爱看烤火的手,朴实而温厚,所有在劳动中积攒的歌声,慢慢融化在火里。抓不住岁月的鸟翼,在掌心留下几条纹,被火照亮,像羽毛一样清晰。
  烤火的男人,彼此之间像兄弟。肩膀靠着肩膀,脸膛红彤彤的,皱纹远远躲在笑容的阴影后面。用这样的姿势所怀抱的,是火。像他们抱庄稼迈过田埂,像女人抱孩子走到马车边上。
  烤——火,这声音说出来像歌声结尾的两个音节,柔和而亲切。说着,火的伙伴手拉着手从指尖跑向心窝。
  你在哪里看过许多人齐齐伸手,在能摸未摸之际,获取满足。这是在烤火,火。
  在北方,田野只留下光洁的杨树,用树杈支撑着瓦蓝的晴空。雪后,秋天收回土地上的黄色,屋舍变矮,花狗睡在炕梢,玻璃窗后睁着猫的灵目,乌鸦飞过山岗。
  雪花收走了所有的声音,河封冻了。这时,倘若接到一个邀请,倘若走进一个陌生的人家,听到的会是:
  ——来,烤火,烤烤火。
  
  赏析
  《烤火》行文简洁,短小精悍。以区区数百字道尽人间至情,真是纳天地于方寸之间的大家手笔。文章用平实的语言描述了“一个甜美的词”——“烤火”。这篇文章是如此朴素单纯,就像一首无腔无调而又自然天成的民歌,它是从作者内心深处荡漾出来的,只有用心灵才能感受其中的真谛。
  文章在行文结构上毫无特殊之处,就像一条平凡的小溪缓缓地流淌,意趣天然又生机勃勃。文章中写到男人们兄弟一样靠着肩膀,怀中抱着火焰,生活的艰辛因为这一刻的温暖而被远远抛开。人们珍惜这一刻,抱着火焰如同抱着维系生命的庄稼、抱着自己的孩子。他们的灵魂在这一刻如同受到上帝的眷顾而无比满足。这种幸福厚重朴实得就像他们耕耘的土地。
  原野是在用最纯的心灵娓娓倾诉,所以,才会有了这样的句子:“你发现手像一个孩子,静静倾听火所讲述的故事。”“我爱看烤火的手,朴实而温厚,所有在劳动中积攒的歌声,慢慢融化在火里。抓不住岁月的鸟翼,在掌心留下几条纹,被火照亮,像羽毛一样清晰。”这样的句子如非拥有一个澄澈、明净的灵魂,如非拥有一双纯真如水的眼睛,是谁也想不到、写不出的。从这些句子中我们一定会读出普通劳动者在艰难生活中展现的善良与乐观、平凡与伟大。
其他文献
《时光村落里的往事》是一篇一读到就让人爱不释手的佳作。    独具文采 饱含哲思    读过不少周国平的文章,其文字独具文采,饱含哲思,非常惹人喜爱。  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文采主要通过其优美的语言表现出来。因此,适当地修饰语言是可以达到增加文采的目的的。那么,周国平的这篇文章斐然的文采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整齐的美。句式整齐匀称,多用整句。先不要说整篇文章的板块整齐美,我们先看看文章各段各句
期刊
很早,便在描绘西湖的诗文中沉醉,便想变作那风景中的一只鸟、一株树,静静地守望她。站在西湖边上,方觉出那些美文的局限乃至艳俗,因为那时我已被西湖的品格所征服。是啊,古往今来,谁能比得上西湖的博大与深邃呢?西湖不是湖,西湖是一个灵魂。  天地何时孕育出这般奇美的景观呢?竟然把可以使人联想到的所有关于美的东西都汇聚到这里。这时我不得不叹服造化的神奇。远望湖面,会使你产生远甚于凝望情人的眼眸给内心带来的震
期刊
安静的考场内,同学们都在认真地答题。教室东北角,有一位腼腆的小男孩却在抓耳挠腮,显得焦灼不安,并不是因为遇到了“拦路虎”,而是因为他需要上厕所。但是,生性害羞的他又不想告诉老师。他宁可憋着:在老师和诸多同学面前,仿佛身体排泄这个功能的存在有些羞耻。他想等交卷后,再冲向洗手间。小男孩忍得大汗淋漓。忽然,他最担忧也是最尴尬的事情发生了。他的裤子尿湿了。小男孩羞愧极了,泪水在他的眼眶里直打转。他不知道如
期刊
传说中,“年”是魑魅猛兽,每到冬尽春来,它就出来伤人,所以,有了过“年”一说。为对付凶猛的“年”,老百姓采取的办法之一就是张贴门神。歌剧《白毛女》中,就这样提到过门神:“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由此可见,门神在人们心目中是主持正义、驱恶护善的。  腊月二十四后,家家户户忙于“年”事,过“年”的气氛就越来越浓了。在我的记忆中,性子急的人家,总在这个时候,就开
期刊
管窥一斑    著名作家林清玄的《木炭与沉香》中有这样的文字:  青年把香味无以比拟的树木运到市场出售,可是没有人来买他的树木,使他非常烦恼。偏偏在青年隔壁的摊位上有人在买木炭,那小贩的木炭总是很快就卖光了。刚开始的时候青年还不为所动。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使他的信心动摇,他想:“既然木炭这么好卖,为什么我不把香树变成木炭来卖呢?”  第二天他果然把香木烧成木炭,挑到市场,一天就卖光了,青年非常高兴
期刊
解题技法指导    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如果不理解这些句子,就难以理解文章。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尤其是2007年高考考查了“重要句子含义”的十套语文试卷,我们可以发现通常考查的语句有结构解说类、内涵丰富类、文眼主旨类等。为此,在复习备考中,我们要学会对结构解说类的句子通过减除句子不必要成分,从而准确解说重点词句,进而理解全句;还要加强对内涵丰富且含有修辞格语句
期刊
“上帝是牧羊人,我们是信仰下的羊群。”在英语中,“黑羊”一词代表着不合群者,害群之马,是人人得以驱之而后快的异类。可当我们漫溯历史的长河,发现伟人的星空中闪耀的竟大多是这些“黑羊”的星座,难道这离群中才有真理?这离群中才能孕育出生命的辉煌?  当屈原披发吟游江边时,是否也唱出了黑羊们的辛酸?“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黑羊被烙在皮肤上洗刷不去的颜色,是他们浸灌在灵魂中伴随一生的宿命。信
期刊
秋去冬来,凛冽的北风开始渐显威力。  夹着肩,穿过喧闹过后一片狼藉的菜市场时,我看见几个老婆婆正弯着腰捡拾地上的烂菜叶。换作以往。我该是径直走过去的,而今天,这个充满冷意的日子,我看着那几双枯槁的手在肮脏的地面上抓扒着。恍惚间。一种久违的情愫漫散开去,像青草一般在我心里滋长开来……  初中时,那个瘦而高的语文老师给我们诵读了朱自清的《背影》:“……他用两手攀在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期刊
题目展示    常有人勉励青年要无所畏惧,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也有人教诲青年,人生在世,也当有所畏惧。  有人天不怕地不怕,敢说敢做;有人畏首畏尾。谨小慎微。  有人说“无私者无畏”,有人说“无耻者无畏”,还有人说“无知者无畏”。  对于以上问题,你有什么样的经历、思考和感悟?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写作范围比较宽泛。以下思
期刊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用唯美的文字,描绘了一幅见仁见智的唯美画卷。这一美景,不仅成为诗人记忆中难以磨灭的印记,也感动了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读者,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墨客,沉醉在这个虚拟的场景之中。  《春江花月夜》我读了很多遍,感动我的主要是那醉人的明月,那滟滟的湖水,那洁净的天空,那汀上的白沙。今天重读有种顿悟的感觉,突然发现诗人言的“志”倒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