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送子留学不能陷入口水之争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x19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熊丙奇在2014年11月25日《北京青年报》撰文指出:胡润研究院22日发布的《2014海外教育特别报告》显示,有80%的中国富豪计划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海外读书。这一数据,旋即引来争议。有人认为这一数据有些虚高,样本有些问题,虽然中国富翁送子出国留学的逐渐增多,也不至于高达80%。这属于学术范畴的探讨,准确掌握中国富豪究竟有多少计划让子女出国留学,对于把握我国的出国留学需求和分析这背后的原因很有必要。
  但还有一部分争议,就把问题讨论弄偏了。对于富翁送子出国留学,一些网友斥责他们不爱国,有的则称他们的孩子在中国读不下去,当然只有出国混文凭了,还有的表示“热烈欢迎”,富翁的孩子都出国留学,国内的寒门弟子就有更多机会进北大、清华等名校了,最好他们都到国外留学去,也免得国内大学弄出招生丑闻。这完全是不理性的情绪化讨论。让出国留学热的讨论,变成了口水之争。口水之争可能会转移话题焦点,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只会制造情绪对立和矛盾——这种环境,恰恰会进一步加剧出国留学热。
  出国留学是个体的选择,与爱不爱国没有关系——用爱国与否来评价是否出国留学,或者回国工作,这是多年前就过时的论调。现在还拿出这种论调,足见一些人还活在过去。千万富翁的子女中,或有部分确实在国内读书不好,可是,不要认为这些人选择出国留学,就为逃避中国教育。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为选择更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至于富翁子女留学会一定程度减少内地升学竞争,这可能不假,但还要分析这背后的教育问题,内地学生争相进的“名校”,在国际范围看,其实是教育理念很落后的学校,并不能给学生高质量的教育,那只会降低我国高等教育的竞争力,从而深远影响我国经济、社会未来的长远发展。
  对于富翁送子女出国留学,之所以讨论会走偏,大致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教育部门、学校拒绝就此进行教育问题反思,不认为出国留学热是中国高等教育、高考制度、基础教育出了问题,而是一些人盲目选择,甚至是逃避国内教育——自己不适应中国高考制度,却把问题推给教育制度,因此,会对出国留学热进行曲解。二是民间社会,对出国留学热让内地高校成为二流、甚至三流学校的舆论氛围有诸多不满,他们还希望用国内的一流,来激励孩子努力上名校,而不希望教育问题的揭示,影响学生上大学的选择。
  富翁送子女出国留学的实质问题是,我国有经济条件的家庭绝大多数已经在做送子出国留学的打算。这是对教育的以脚投票。我国教育部门、学校必须反思我国高考制度、大中学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改革加以解决。如果不改革中高考制度,不改革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局面,不提高大学办学质量,越来越多的有条件的家庭会送子出国。这给我国教育和社会发展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于教育而言,内地学校会流失大批优质生源,从而减弱学生对内地教育的认同,而且随着优质生源的流失,内地教育改革的动力会进一步减弱,富翁们已经不关心内地教育改不改了。于社会发展而言,出国留学不但意味着教育需求的流失——每年40万之多的出国留学生,将带走至少800亿元的教育消费,还牵涉到投资的流失、优秀人才的流失。
其他文献
鲁延安在2013年1月16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两种途径,二者方法各异,分进合击,共同完成德育的目标和任务,功能不可替代。但在现实操作中,显性德育教育由于其直截了当的“有形”教育,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主动性和系统性,备受推崇。一些不适宜进行显性教育内容和主题也通过这种方法进行。比如,在一些高校,学生社团越来越像官方组织,实践活动越来越像课堂教学,德育教育越来越像运动等
教育者就是“燃灯者”,就是点燃学生求和欲的那盏灯的人。作为班主任,应首先与学生擦亮知识的火花,因为班主任是与学生走得最近的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从中可知,教育学生追求真知真理并做一个“真人”,是一个教育者工作的终极目标。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身心健全的“真人”,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总结出 “引”“营”“因”“赢”四个字的教育管理法则,与同仁
“人前教子”是国人的教子俗谚,它是在特定语境下发生的行为,对于儿童掌握人际交往中的规则有重要意义。在现代心理学视角下的“人前教子”,则是成人有意识地在人前对幼儿的行为予以赞赏性评价,对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极其重要。  “人前教子”的传统意义及根源  “人前教子”“当面教子”,意为在人际交往中,孩子会出现一些不当行为或错误做法,家长不要碍于有外人在场而忽略,而应该当着外人的面进行指正。这种提法是有
赋予学校灵魂和思想  主持人提示:《专业标准》是学校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灵魂,应该以自身的文化价值领导力引领学校的建设、教师的发展、学生的成长。  江苏省海门市城北初中校长王猛:专业化的校长应该准确定位学校发展的新战略。以学校价值观体系建设为标志的学校文化建设,包括核心价值观(如办学理念、校训等),以及学校其他方面工作的基本理念与思想,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课堂观等。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德星小学
3月底,广州公派出国留学的“菁英计划”再次启动,继过去两年选派87名优秀学子到国外知名学府留学后,今年的“菁英计划”预计将再助60名学子出国圆梦。据了解,“菁英计划”每年选派广州地区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科研院所的在册优秀学生赴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等名列全球前300强的国外大学,攻读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专业,主要涵盖国际商务、金融、物流、电子产品、汽车制造等优势产业,以及信息
屠海鸣在2013年1月18日《新闻晨报》撰文指出:不能说热衷事业编制的青年就没有梦想,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渴望有更稳定的收入、更可靠的保障,甚至更丰厚的福利、更体面的身份,也许就是某些青年的梦想,也无可厚非。稳定的事业编制,也并非一定意味着不能发挥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求稳的思想,发生在个别青年身上,也可理解。但是,当稳定成为人生的目的,事业编制作为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并且由苗头蔓延成一
死神又一次造访了这片寂静的墓地。  他已经整整两个月没有带走一个像样的灵魂了。在人间游荡的灵魂很多,但不是每个灵魂都愿意就此离开,他们多多少少都会因为尘世中的一些未盡之事而懊悔,抑或是有眷恋的人想多看几眼……只有心中未宁的心绪散去,他们才会自愿跟着死神走。  可死神并不能直接插手人间的事情,很多时候,他都只能百无聊赖地在人间四处闲逛,偶尔也能在市井之中收走几个孤魂野鬼。  其实,那些灵魂能遇见死神
当下,学习已成为一种常态。对于学校这样一个以学习为主的环境,身为教育工作者,学习更应该是首当其冲、责无旁贷,否则就会捉襟见肘,误人子弟。但是,读书学习真正成为一个人的自发和自觉行为,这样的境况已经渐行渐远了。如何有效开展学习并学以致用,是管理者需要研究的问题。  管理离不开学习  学习是时时必须伴随着思考的。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透了思与学的关系。笔者认为,务实、真实、踏实、节
李妍在2013年4月2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相亲时的主导观念,是社会价值观念的铺陈。只有先拥有了人格的独立自省与感情的纯粹,才能真正做到诚意先行。  前不久,南京大学一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报纸上做了半版征婚启事,用中、英、俄、德语四国语言,交织表达了自己的爱好和追求。他渊博的学识,强大的学术背景以及“不凡呈现”,瞬间激起千层浪,引起人们强势围观。这位博导的征婚之所以让人感觉强势,一方面是因为征婚
高校教授从普通讲师通向教授的路上充满了曲折和坎坷。能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而不倒,顺利走完全程的人并不多。这过程有多难呢?  “我教的是课程而不是学科”  课时少,学分低。大学语文在高校地位尴尬,大学语文授课教师的处境也尴尬。在湖北大学工作了十几年的教师李南说:“我兢兢业业干了十几年,现在还只是个讲师,连副教授都评不上,真是觉得苦闷。”  作为一名大学基础课授课者,李南的日常工作中几乎没有科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