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杜月笙强制张学良戒毒

来源 :现代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pti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亡,张学良由于执行“不抵抗政策”,备受国人指责,朝野人士纷纷要求他下野。热河沦陷后,张学良只好引咎辞职。
  1933年3月12日,张学良悄然南下上海,夫人于凤至、女秘书赵四小姐等一大批人员陪同前行。
  杜月笙和张学良并无深交,现在见张学良处在倒霉的时候,觉得正是个结交的好机会。他知道张学良30岁不到就主政东北,后来又担任陆、海、空军副总司令,本事是不得了的。现在倒霉,必然还有东山再起的时候。而这个时候拉他一把,他将来是不会忘记的。
  当时,杜月笙把福煦路181号的赌场关了,以示自己金盆洗手,告别黑道。就在这时,他得到了张学良一行将抵沪的消息,便把福煦路181号装饰一新,请张学良入住。
  张学良从高位上跌下来虽然不久,却也饱尝了世态炎凉。如今见杜月笙如此仗义,心中十分感激。住下来后,张学良偕夫人于凤至,亲到杜公馆拜访、道谢。
  杜月笙拿出全副手段招待张学良,身处逆境的张学良,受到如此隆重的接待,心中对杜月笙的感激之情,无法言表。就在这时,福煦路的大门口,出现了一颗炸弹,不过,炸弹的引信拆除了,不会爆炸。和炸弹在一起的,还有一封信,信上说:“请张学良这个卖国贼即日离开上海,否则,第二颗炸弹送来,定叫他粉身碎骨。”
  杜月笙看信后怒骂道:“哪个不要命的吃了豹子胆,我要先让他粉身碎骨。”
  杜月笙觉得,这是对他公开的挑战。张学良到上海来,由他负责出面招待,上海尽人皆知,现在公然扔炸弹,并留言警告,这不是目中无杜月笙吗?再说,这炸弹要是真响了,伤了张学良,他杜月笙今后在上海滩还能混吗?
  杜月笙吩咐手下,这件事一定要先瞒住,不要让张学良一行知道。他一声令下,几百个徒子徒孙一起出动,各方査询。几天后,有手下来报,这件事是王亚樵干的。
  事不宜迟,杜月笙马上叫来手下的“大金刚”之首顾嘉棠,让他设法去见王亚樵,探探口风。
  顾嘉棠和王亚樵接上了头。
  王亚樵(字九光)说:“你回去告诉杜先生,此事与他无关。王九光这么做,只因为张学良是国家民族的罪人,只要是炎黄子孙,人人得而诛之。”
  就在这时,张学良也得到了有关炸弹的消息,他问明白王亚樵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后,心中不由得有些恐慌。他忙把杜月笙找来,说:“杜先生,能否请你出面跟王九光先生商量一下,如果他的组织活动需要经费,我一定全力帮忙,给予适当的接济,只要能保证我在上海的安全就行了。”
  杜月笙笑了笑说:“请少帅放心,我早就派人去和他们谈判了。即使需要花点钱消灾,你是我的客人,一切就由我出面了,怎么能让少帅你破费呢?”
  “不,这钱应该我来出。”
  “少帅,这事就别争了。如果那样,我杜月笙在上海滩还有面子吗?”张学良听杜月笙如此一说,也只好作罢。
  然而,王亚樵是个死硬分子,再多的钱也解决不了问题。他郑重声明,此举是为国家民族大义,立誓分文不取。通过顾嘉棠,他让杜月笙转达张学良,要么马上回到北方去,重整兵马,向日本人开战;如果不战,请返回东北,自杀以谢国人。如果既不愿战,也不肯死,那么,请将全部财产交出,购买军火,接济关外的义勇军。
  “以上三条,张学良必须择一而行,否则的话,我的第二颗炸弹就扔出来。”王亚樵一点儿商量的余地也没有。
  杜月笙听了,微微一笑,让人转告王亚樵说:“九光先生,话不能这么说,凡事不可逼人太甚。张学良如果有罪,国家自有法律。你在上海私自行动,张学良是我杜月笙的客人,我有保护之责。在九光先生面前,我不说大话,我让我的手下全部出动,一夜扫平上海滩不成问題。我只是觉得,我们之间,不必要有无意义的牺牲。”
  王亚樵一听,觉得要真和杜月笙抗衡,他还是有些力不从心的。
  顾嘉棠说:“这些年在上海滩,杜先生敬重的人不多,九光先生是一个。所以,他常对我们说,凡是王九光的事,你们不要问,要做到井水不犯河水。九光先生,他这些话,不是怕你吧?”
  王亚樵说:“以杜先生的实力,我王九光怎能企及?不过我的为人你也是知道的,向来说一不二。既然是杜先生的面子,那我就放宽一点,请张学良限期离开上海。不然,拼了我这条命,我也要履行诺言。”
  听了顾嘉棠的汇报,杜月笙放心了。他又让顾嘉棠去对王亚樵说:“你放心吧,张学良在委员长的教诲之下,已经在奋发振作,洗心革面了。他现在正在请美国疗养院的米勒医生帮着戒毒。戒毒完成,最多不出一个月,他就要出洋考察。”
  王亚樵不知道张学良还有吸毒的毛病。开始,张学良只是吸吸鸦片,后来,诸事不顺,他就借毒消愁,毒瘾越来越大。如今,他正在扎吗啡,胳膊上扎得全是针眼。有的地方肌肉已经变硬,针都扎不进去。连老烟枪杜月笙见了,都不禁为之骇然。他便把自己力戒鸦片,如今毒瘾渐去,身体恢复健康的经过告诉张学良,希望他也能戒除毒瘾,再现青春活力。
  张学良听后,颇为动心。宋子文、吴铁城等人都和张学良来往密切,听杜月笙如此一说,都跟着劝张学良,让他戒毒。张学良也觉得这几年来,焦头烂额,如同梦中一般,的确应该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他给蒋介石写了一个报告,表示决心戒毒,然后出国考察、休养。不久,张学良的澳籍顾问端纳专程去拜访上海疗养院院长、美籍医生米勒,正式请他为张学良戒毒。
  王亚樵听了杜月笙的话后,未置可否。他对张学良的戒毒言行,采取了密切观望的态度。
  张学良中毒太深了。平均每15至20分钟就得注射一针,如果不注射,他就无法入睡。在这种情况下,想戒断,谈何容易?除了医生的药力作用之外,最主要的,还是靠他个人的毅力。
  米勒医生是美国人,却是个“老上海”。他是美国教会医院毕业的,1903年来到上海,1918年开办上海疗养院,成为上海著名的外国医生。杜月笙和米勒也多有交往。为了随时掌握情况,杜月笙让自己的私人医生庞京周当米勒的助手。   由于有庞京周在张学良身边,张学良戒毒的情况就随时为杜月笙所掌握。通过庞京周,杜月笙随时向米勒提出意见。当然,这些意见只是管理上的,而不是治疗上的。
  这样一来,不但张学良要戒毒,米勒医生还提出,要他的夫人于凤至和女秘书赵四小姐一并戒毒。米勒还坚持由他来指挥张学良的卫队和亲随,并且赶走整天围在张学良身边想方设法为少帅减轻痛苦的张学良的私人医生。
  三项要求经杜月笙向张学良提出后,张学良完全照办。米勒便先替他灌肠,请他吃麻醉药,使他安静地入睡。漫长的第一天过去了,竟然风平浪静,张学良一点反应都没有。米勒十分震惊。他细细想想,就明白了,这里面一定有鬼。
  米勒把这件事吿诉了杜月笙,杜月笙想了想,笑道:“请少帅换张床睡。”
  米勒高兴地照办,立刻给张学良换了一张床。他亲自检査旧床铺,终于发现了秘密。原来,被褥、床单、枕头等里面,塞满了毒品药丸。这些全是张学良的私人医生临走时留下的,以便他熬不住时摸两片吞食。
  这些私人医生以为他们是关心张学良,实际是在害张学良。他们见药片被搜出后,还想方设法给张学良送。张学良是个明白人,说:“米勒医生是真正为我戒毒的,你们不要搞这些把戏了。”
  杜月笙也侦知了这些私人医生的鬼把戏,他找到宋子文,讓宋子文下了一道命令:“如果有人胆敢干涉米勒医生的治疗,或者私递药物经查出,立即枪毙。”
  这样一来,张学良就告诉自己的私人医生和护士说:“今后你们任何人不准接近我。”
  戒毒工作终于全面展开了。
  两天以后,张学良出现了难以忍受的痛苦,大喊大叫,鼻涕眼泪流个不停。当米勒按照惯例推门入内时,张学良竟发疯一般挥起拳头,把身强力壮的米勒打倒在地。
  米勒作为医生当然知道张学良所受的痛苦,他见过许多戒毒人的痛苦,如同是万箭穿心,又如同是在烈火上燃烧,又好像是每一根骨头都在碾子上碾。米勒积累多少年的经验,告诉杜月笙说:“此时只有下狠心,才能解决问题。”
  杜月笙同意。米勒便停止使用镇静剂、麻醉药,把张学良捆在床上,任他挣扎,一直到筋疲力尽。
  就这样,经过个把月的时间,张学良终于戒去了毒瘾,身体迅速康复,整个人变得红光满面,神采奕奕。为此,杜月笙为他举行了庆贺宴。宴会结束后,张学良送给米勒医生5万块现大洋。
  许多年后,张学良才知道,为了他戒毒,一些不明真相的东北军将领,以为杜月笙要借机除掉他,竟派了代表到上海来,扬言如果情况不妙,就武力解决杜月笙等人。
  好在杜月笙提前得到消息,好言把代表打发走了。
  (摘自中国青年出版社《上海教父》 作者:贾鸿彬)(图片 21 (2).jpg 图注:杜月笙 21 (3).jpg 图注:王亚樵 21 (1).jpg 图注:张学良戒毒)
其他文献
能源是经济发展和国家成长的动力。当常规能源的勘探开发达到峰值后,非常规能源的勘探开发将拉开序幕。国际能源署在《世界能源展望2010》中态度鲜明地指出,世界常规石油的开采早在2006年就已经达到峰值。峰值点的到达预示着常规石油产量已进入下降趋势,且开采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必将逐渐发生转变,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大势所趋。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非常规能源的勘探开发已然
期刊
读到美国蒙塔纳州大学教授拉杰的新著《纳粹的竞赛:1936年的奥运会》,与以前读过的门德尔的《纳粹奥林匹克》和哈特戴维斯的《希特勒的竞赛》两本关于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专著相比,此书无疑有它超越先行研究的长处。  拉杰的新著有两个特点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其一,利用了从欧美各国几十所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和档案馆收集的、前人未曾发掘和利用过的、浩瀚的史料,把1936年奥运会这样一个历史事件深入到各个细
期刊
(引言)《大宪章》是785前,英格兰的国王与贵族之间的一个协议、一份合同书。  13世纪初,由于英格兰国王约翰长期对法兰西保持战争状态,英国各地的分封贵族负担逐级加码。到了1204年,约翰国王失去了在法兰西西北部的土地。约翰国王在国内加征税收再征兵。  这一次各地的贵族不同意了,开始拒绝执行国王的命令。与此同时,英王约翰又和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发生纠纷,教皇宣布对英格兰动用褫夺教权的禁示令,不再提供
期刊
(引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的丹巴县,据说,西夏王朝灭亡时,大批西夏皇族后裔避难至此,重新开始了繁衍生息。这里也称碉楼寨房,它将寨房与碉楼结合而建,形成了独特的建筑特色。丹巴,“千碉之国”,岩巅上的城,其连绵起伏的山峦、星罗棋布的湖泊、无边无际的森林,都是浑然天成,就像当地的绝色美女,不施粉黛,素面朴实,让人倾情迷恋。这里的最佳旅游时间是每年的4~5月和9~10月。  来丹巴之前,就听说丹巴有
期刊
原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由捷克和斯洛伐克两大民族組成,它于1918年在奥匈帝国解体的废墟上宣告成立,“二战”前它是世界上10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简称“捷共”)于1921年建立,在资产阶级共和国时期是合法政党之一,“二战”期间曾领导人民以各种形式进行反法西斯斗争。  1945年苏军解放捷克斯洛伐克。1946年5月通过议会选举,捷共获得38%的选票,在300个议会席位中占有114
期刊
(引言)我们对我们的时代很了解吗?我们能谈出对于这个时代的印象吗?我们能非常条理清楚地说出这个时代的问题吗?在汗牛充栋的出版物中,这一类型的书籍少人问津。本来是一个非常需要思想的时代,结果失去了思想,失去了思考。  在每一年结束的时候,“好书榜单”、“阅读报告”充斥了我们的视野。但一个又一个的数字在任何关于阅读的议题上,除了提醒国民阅读量已经显著减少的同时,还在告诉我们什么关于阅读的真相?记者就此
期刊
早上8点,同事们一道去伦敦。他们去法国使馆签证,我则径直沿着Charring Cross Road 逛书店。  25年前就来过伦敦,今天免不了做一番今昔对比。不仅80年代就来过这里好几次,90年代也来过。印象中,这是一个十分冷清的地方。可是今天看到的伦敦,尤其是Trafalgar Square 一带,比80年代初热闹得多。商店、食店、歌剧场、影院、书店、收藏品店、赌场鳞次栉比,密度极高,人流量之大
期刊
韩国是一个半岛国家,全国70%是山地和丘陵,一马平川式的平原面积很少。北部和东部多有连绵的高山,西南部逐见平原和稻田,具有东北高、西南低的地形特征。人在韩国行,所乘之车经常是在两侧的丘陵或山峦的中间穿梭往还,很像山中的水流在两山之间的低谷处流动。只有向南走,到了庆尚北道或全罗北道地域,才逐渐看到大片大片平坦的农田。韩国境内丘山起伏,峰峦叠翠,河流纵横,风景秀丽,素有“三千里锦绣江山”之称。  这样
期刊
“我带头自我革命,希望对打破学术头衔终身制有所推动。”88岁的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首次公开表白他请辞资深教授的初衷。  其實,就连院士主动请辞的也不少。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是其中一位,只不过他申请退休时,却被所在学校以“你是我们学校的旗帜”为由予以婉拒。无论是“资深教授”还是院士退休,到了一定的年龄,精力有限了,全身而退,本是顺应自然规律和学术规律。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
期刊
父亲已经去了15年了,窗外的杨树在那个春天被雷电击中,如今又重新长到了5楼我们家的窗口。  那天早上,父亲乐呵呵地在院子里等班车,那阵子他特别开心,每天回家还来不及放下公文包就大叫着:“爷爷回来了,等不及了吧小乖乖。”那时我孩子还不到1岁,是他的心肝宝贝。  谁也不曾料到父亲这一去就不会再回来了。下午他突发脑溢血,送医院抢救无效。那天晚上下雨,倒春寒,雷电交加。  父亲去了以后,母亲两年没有迈出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