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育学科为例构建“研究共同体”框架下的评课模式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stal19900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让评课走向专业化。
  崔允漷教授指出,评课是专业化工作,需要范式转型,转变思维方式,实现三个“走向”:从简单走向复杂、从对立走向理解、从业余走向专业。但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会忽视评课的学术价值,缺乏对评课的深入研究和有效组织,评课的随意性较大,缺乏对课堂教学的引领。
  (一)价值观比较狭隘,有功利性倾向
  通常情况下,评课往往浮于形式,即出现就评课对象而评课的现象,有的人挖空心思找优点,轻描淡写说缺点,惟恐影响人际关系;有的人揣摩主办方的意图,附和专家的意见,人云亦云;有的人只为记录一些新奇的教学方法,或者只看问题和缺点。即使权威发言也视课的性质而定,评课的目的性比较功利。
  (二)评课缺乏互动性,单向性的评说形成权威的个人观点
  由于教研活动组织形式的限制,大多数的评课者课前没有充分了解上课内容和设计意图,也没有与上课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课后没有安排上课者的反思性交流。评课时评课者说,上课者听,最后权威总结,对课的评析便形成以个人观点为主的单向性评论。
  (三)评课者的专业水平比较单一
  大多数情况下评课者的专业水平呈“金字塔形”,即在评课者中只有个别专业水平较高的。然而即便是专家,他研究的领域和学术思想也是相对单一的。因此,评课便进入就课论课,就人论课的低层次研究状态,上课者和评课者很难从中获得发展。
  “研究共同体”框架下的评课
  (一)关于“研究共同体”
  英国现代思想家齐格蒙特·鲍曼认为,“共同体是指社会中存在的、基于主观上或客观上的共同特征而组成的各种层次的团体、组织”,“既包括有形的共同体,也有无形的共同体。”由学科专家、跨校教师和本校教师通过“为学习、研究和发展而自愿组合”的方式组成的学习团队即为“研究共同体”。 本文中“研究共同体”参照对象是本地区的体育学科“名师工作室”,就评课实践而言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二)“研究共同体”的人员构成
  本文所指的“研究共同体”的核心成员为6人,其中领衔人是“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其他成员来自本校和本地区几所学校,教龄在8年以上,在专业发展上有一定的成果,有较强的实践与反思能力。
  (三)“研究共同体”评课的模式
  1、确定研究方向
  本文所指的评课强调学术性,因而在时间上涵盖课的前后。即课前先确定研究方向,例如 “合作学习中的分组问题”、“课堂拓展的利弊”等。确定研究方向后,所有成员通过前期学习对该研究领域做全面了解,从而找准一两个专题展开教学实践。上课老师围绕研究专题,选择教材设计并组织教学活动。这样上课者和评课者在课前已经对所研究的目标和内容达成共识,上课和评课便从传统的两个对立的领域整合成一个领域。
  2、评课形式及分工
  确定研究方向后,评课者事先分工,选择各自的关注点,以便活动时能有的放矢。评课为“课堂诊断”的方式,评课者基于教情和学情对研究专题的把握、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教学能力、学生学习效果、教学过程的整体实施情况、教学风格等教学方面展开探讨,并以书面报告的形式评析,对呈现的问题提出建议。最后由领衔人综述,形成完整的书面报告。
  3、上课者充分表达观点
  “研究共同体”的评课拒绝随机与随意,强调有价值的研究。上课者不是被动地接受评点,而是全程参与研讨。上课者根据研究方向设计教案,在向其他成员说课,阐述设计理念后综合成员的观点修改和完善教学设计;评课时,上课者在全程参与研究框架内的探讨和辩论。这一评课模式使上课者改变了传统的“被评课”的角色,并在开放的互动中形成了更广泛的交流空间,有利于促进研究的不断深入。
  4、看课与评课
  在明确研究目的并详细分工之后,听课者就会带着问题听课,听课的针对性会提高。“研究共同体”的课堂教学一般采用借班上课,不试教,确保课堂的原汁原味。课后按照流程在领衔人的主持下评课,并在互动中形成某个研究领域里的阶段性研究结果,为下阶段的研究做准备。
  “研究共同体”评课的反思
  (一)“研究共同体”的评课应避免“曲高和寡”
  作为校本教研的评课,其最基本的层次是教师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三者互为依存。由此笔者认为“研究共同体”的评课模式不能一味追求所谓的“高端研究”,要把提高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作为首要目标,为此,笔者所在的工作室举行评课活动时特别关注普通老师的参与和习得,努力促进和带动其他老师进入研究状态,由此推动了一群教师的发展。
  (二)“研究共同体”的评课应追求“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是“研究共同体”的评课最难把握的境界。“和”体现在对研究的价值观、目标的认同;“不同”是指实际评课时的不同声音、不同见解和学术争鸣。笔者所在的工作室提倡“兼容并包”,只要有思考、有依据,所有的言论都可以发表。在不断倡导和尝试中,工作室的评课气氛热烈,观点鲜明,领衔人只判断方向是否正确,对大家的观点不作标签式的评价。
  (三)“研究共同体”的评课应“理论联系实际”
  评课是一个载体,它的目的在于提高“研究共同体”全体成员的研究水平与实践智慧。“研究共同体”的评课活动强调“实践出真知”,使经验与理论得到了很好地结合。笔者所在的工作室在每次研究活动前都事先确定研究主题,并印发相关学习资料,成员须提前学习有关的文献,为上课、评课寻找理论出处和依据。通过反复的磨练与互动,成员对学科前沿理论与理念有了较深刻的理解,课堂实践有了全面的提升。
其他文献
“家、园、社区协同教育的方式、途径的研究”是2008年1月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批准我园立项的省级课题,根据江苏省教育学会下达的通知,批准立项后要尽快明确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将实施方案和开题情况及时报告省学前教育学会及市幼教专业委员会,我们认为这样做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们就课题开题的各项准备工作,请各位专家和各位领导予以论证并对课题计划提出调整与修改意见。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989年在北京召开
期刊
当前儿童的心理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认知、情感、行为、个性、社会适应等方面,这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本文剖析了家庭教育的主要误区:重溺爱、高期望和轻身教,并提出了
修辞的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在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中,大量的修辞的运用使语言更加的丰富饱满,充满诗情画意。我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借助课文中的修辞让学生品读,品味,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一、通过体味文中的修辞,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有许多课文正是用了恰当的修辞,使文章言虽尽而意无穷,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
期刊
摘 要:幼儿体育学校,顾名思义,就是传授幼儿运动技能、从小开发其运动潜能的专业的学校,这种学校将以科学合理的运动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为省队、国家队发现苗子,继而挑选人才、训练人才,为国争光。在另外的一种层面上,这种学校也为幼儿的健康做出极大的贡献,以一种良性的训练方式,不断加强幼儿的身心健康,鉴于现在的人们对于这个领域还存在着相当大的空白,运用参考文献、人物访谈、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等多种科学的研
摘 要:为了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能切实为其自身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也应是有利于学生不断发展的评价,在评价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更好进行体育学习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评价 内容 方式 时机  课堂使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及价值观的
圆圆是我姐姐的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班上准备以“感恩的心”为主题,开展一个家校活动。姐姐接到圆圆的班主任给她布置的一项“作业”:写一篇发言稿,要求写出妈妈“十月怀胎
期刊
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能力培养、特色教学,有效地促进教与学的互动相长,能提升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体育的自信心,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和谐的发展。  一、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体育教学的情感,是指教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所产生的与个人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关联的心理体验。积极的情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发展个体,提高活动能力和创造力。反之,消极的情感必然会降
期刊
摘 要: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在对现代诗歌的诵读品味中,抓住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嚼”出词语的诗味,在学生心中呈现课文的思想美、情感美、意境美、人性美,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审美教育,陶冶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本文以两个短小的案例加以剖析,以窥一斑。  关键词:诗歌;词语;诗味  翻开苏教版新教材,扑面而来的除了那淡淡的墨香,便是那清新明丽的现代诗歌,她们或激越或曼妙
摘 要:语文的学习与其他学科有着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它对人的文化底蕴要求很高,在课堂能否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能否把学生引进知识的殿堂,就要求语文就是在语文课堂上面,老师要充分地利用语文教材,学生要轻松地学,不再漫步于苦海之中,做那种低效的甚至无效的事情。本人就是从这样的动机出发,为了提高效率,就如何创设高效的语文课堂,用语文素养来提高学生的素质,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语文素养;学生素质;思考  
校本教研是学校在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或学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而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对远离教育专家和名师相对较远的农村中小学来说,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不是“花架子”或‘时装秀”,立足于学校已有的基础,切实抓好校本教研活动,走校本发展之路,是切实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是促进课程改革的有效手段。面临新的教育形势,如何切实有效地搞好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呢?在这里,结合我中心校开展校本教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