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教研是学校在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或学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而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对远离教育专家和名师相对较远的农村中小学来说,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不是“花架子”或‘时装秀”,立足于学校已有的基础,切实抓好校本教研活动,走校本发展之路,是切实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是促进课程改革的有效手段。面临新的教育形势,如何切实有效地搞好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呢?在这里,结合我中心校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情况,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提高教研认识,形成教研氛围
校本教研可以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课改沙龙、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等基本形式,还可以通过教学开放日、教学观摩、教坛新秀献课(上示范课)等形式。校本教研最终还是需要教师来做的,教师才是校本教研的主角,只有让全体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校本教研的重要性,认识到校本教研不搞不行,势在必行,才能发挥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大家齐心协力、发挥潜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消除教师对教研工作片面的认识——一种行政性的指令性的工作。因此,要想形成教研的氛围关键是要教师动起来。由于多年来教师们已经习惯了无研究的教学,所以想要教师进行校本教研并非易事。这就需要想办法提高教师们的认识,使我们教师认识到教学之中需要研究,并且校本教研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好路子。另外,要考虑到我们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由于教育网点的调整,农村小学教师工作量增大;加上,年龄结构也普遍高,教师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校本教研又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能力,因此,目前的教师队伍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但是,我们知道课程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而就的,它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对我们的老师不要失去信心。只要教师认识到校本教研的必要性,加上必要的培训,以及教师们的自身的努力,校本教研的开展一定会逐渐形成良好的氛围。
二、注重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成长
在校本教研初期,学校对教师写教学反思做了硬性规定,要求每课都要写教学反思。自我反思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剖析自己在工作中的得失,很多教师在新的教育形势面前忙不开手脚,空余时间少,同时也没有养成反思的习惯。我们研究后,决定以教学后记的形式入手,教学反思可以形式多样,不一定非要长篇大作。教师用简短的话语记录真实的感悟和思索,然后,经过理性的思考、整理,形成课后反思、周后反思、单元反思、学期反思等,并在同组内进行交流。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过重负担,又调动了教师写反思的积极性。如果定少时定大量地进行反思,势必使教师的反思草草了事或粗糙肤浅,只投完成任务罢了。所以在组织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中,注意考虑时间是否充分,指导和检查是否行之有效,
三、开发课程资源,促使教师学习
资源和智慧是知识的源泉,如果没有更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教学资源,那么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也将会逆水行舟。
目前我们大多数学校已经具备现代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条件,充分利用远教设备进行信息化建设是促使教师学习的最便捷的手段。名师课堂、名师在线、教学评析、课例、案例、教学课件等这些网络资源,为校本教研提供了平台,激活了教师学习运用网上资源的内驱力,丰富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许多教师都做到了在课前搜集、观看名师的教学实录,在自己分析、理解、把握教材的基础上,重新研读名家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比较网络上同课的不同教学设计,通过再加工,将之内化为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
组织骨干教师开发资源,自制课件和教学具,开发校本课程,编制校本课程纲要,建立学校教育资源库,把优质资源及时推荐给教师。但资源是死的,思维才是活动,开发资源要选择教师最需要的、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材,使用资源要有目的地灵活使用,不可滥用。同时开发资源的教师不能为使用者包办代替,课程资源的选择和与学科有效整合主要靠使用者自己。
四、开展课题研究,加强教师互动
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课题研究是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多年来,课题研究一直是阳春白雪,让人望而生畏。在教师中倡导开展课题研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的形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把教学实际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主题进行研究。在农村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是全体教师都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我们将这一问题作为一个研究主题进行研究。首先,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其次,收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如讨论问题冷场、不热烈;发言总局限于几个人;没有把握问题设计的难易程度,等等。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由中年级郭月娘、高年级郑路坤两位教师作了《春天的雨》和《比的运用》两个课题,课后大家进行研讨,并达成了共识:①教师指导要到位,不能放手不问,对小组发言要适当给予评价。②小组成员组合要做到优劣搭配,优势互补。③要明确小组成员的任务,做到分工合理,等等。
总之,校本教研工作是一项常态工作,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钻研、改革创新,坚持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推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一、提高教研认识,形成教研氛围
校本教研可以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课改沙龙、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等基本形式,还可以通过教学开放日、教学观摩、教坛新秀献课(上示范课)等形式。校本教研最终还是需要教师来做的,教师才是校本教研的主角,只有让全体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校本教研的重要性,认识到校本教研不搞不行,势在必行,才能发挥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大家齐心协力、发挥潜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消除教师对教研工作片面的认识——一种行政性的指令性的工作。因此,要想形成教研的氛围关键是要教师动起来。由于多年来教师们已经习惯了无研究的教学,所以想要教师进行校本教研并非易事。这就需要想办法提高教师们的认识,使我们教师认识到教学之中需要研究,并且校本教研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好路子。另外,要考虑到我们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由于教育网点的调整,农村小学教师工作量增大;加上,年龄结构也普遍高,教师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校本教研又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能力,因此,目前的教师队伍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但是,我们知道课程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而就的,它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对我们的老师不要失去信心。只要教师认识到校本教研的必要性,加上必要的培训,以及教师们的自身的努力,校本教研的开展一定会逐渐形成良好的氛围。
二、注重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成长
在校本教研初期,学校对教师写教学反思做了硬性规定,要求每课都要写教学反思。自我反思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剖析自己在工作中的得失,很多教师在新的教育形势面前忙不开手脚,空余时间少,同时也没有养成反思的习惯。我们研究后,决定以教学后记的形式入手,教学反思可以形式多样,不一定非要长篇大作。教师用简短的话语记录真实的感悟和思索,然后,经过理性的思考、整理,形成课后反思、周后反思、单元反思、学期反思等,并在同组内进行交流。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过重负担,又调动了教师写反思的积极性。如果定少时定大量地进行反思,势必使教师的反思草草了事或粗糙肤浅,只投完成任务罢了。所以在组织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中,注意考虑时间是否充分,指导和检查是否行之有效,
三、开发课程资源,促使教师学习
资源和智慧是知识的源泉,如果没有更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教学资源,那么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也将会逆水行舟。
目前我们大多数学校已经具备现代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条件,充分利用远教设备进行信息化建设是促使教师学习的最便捷的手段。名师课堂、名师在线、教学评析、课例、案例、教学课件等这些网络资源,为校本教研提供了平台,激活了教师学习运用网上资源的内驱力,丰富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许多教师都做到了在课前搜集、观看名师的教学实录,在自己分析、理解、把握教材的基础上,重新研读名家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比较网络上同课的不同教学设计,通过再加工,将之内化为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
组织骨干教师开发资源,自制课件和教学具,开发校本课程,编制校本课程纲要,建立学校教育资源库,把优质资源及时推荐给教师。但资源是死的,思维才是活动,开发资源要选择教师最需要的、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材,使用资源要有目的地灵活使用,不可滥用。同时开发资源的教师不能为使用者包办代替,课程资源的选择和与学科有效整合主要靠使用者自己。
四、开展课题研究,加强教师互动
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课题研究是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多年来,课题研究一直是阳春白雪,让人望而生畏。在教师中倡导开展课题研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的形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把教学实际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主题进行研究。在农村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是全体教师都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我们将这一问题作为一个研究主题进行研究。首先,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其次,收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如讨论问题冷场、不热烈;发言总局限于几个人;没有把握问题设计的难易程度,等等。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由中年级郭月娘、高年级郑路坤两位教师作了《春天的雨》和《比的运用》两个课题,课后大家进行研讨,并达成了共识:①教师指导要到位,不能放手不问,对小组发言要适当给予评价。②小组成员组合要做到优劣搭配,优势互补。③要明确小组成员的任务,做到分工合理,等等。
总之,校本教研工作是一项常态工作,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钻研、改革创新,坚持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推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