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老师应该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的这优越性,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用好语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德育 渗透
语文教学,就老师而言,既是教学生语言文字功夫,又是教学生做人;就学生而言,不仅是学语言文字这个工具,而且更是学做人的道理。这就是说语文学科是兼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基础学科。它的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还要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远大理想教育、精神文明教育、道德情操感染。因此,语文德育教育是语文教学固有的属性,是它的本质任务和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现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体会,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 教学前把握好教材,找准德育切入点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或是对真、善、美的颂扬,或是对假、丑、恶的鞭笞,或是作者高洁品性、高尚人格魅力的写照,或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热情洋溢的赞美。无一不是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渲泻,其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容。这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教书育人的有利条件。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的这优越性,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用好语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既不能空泛,枯燥地说教,也不能人为地拔高,因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并不等同于政治课程中的思想教育。要避免在教学实践中走极端:不能光讲授语文知识,也不能一味强调思想教育。要寓教于情,寓教于理,做到有的放矢。如在教学《画杨桃》时,结合一个学生将杨桃画成五角星惹来同学们的哄笑,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这些学生终于知道了坐在不同的位置观察杨桃,其形状是不相同的这一深刻的道理,让学生明白在做事做人中要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教学《古井》时让学生学习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示儿》时,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脍炙人口的爱国诗句,从而理解诗人陆游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道德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的人格逐渐完善,成熟起来,明白要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深刻道理。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做好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工作。
2. 教学中把德育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
小学生的认知以感性认识为出发点,小学语文教材中则蕴含着真挚丰富的情感。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以情引人,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让每节课堂教学都成为学生的一次情感体验过程。而有情就会触动学生的心灵,促使其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去寻根求源,探索情感产生的原因,由情悟理,由情明理,情感体验的过程进而也成为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例如:教学《难忘的一课》,教师在初步感知时让学生注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并划下来,为整篇文章的学习定下了感情基调。然后在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三次出现给"我"的感受为主线,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台湾教师的爱国之情,最后再结合"这里原来画的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这句话,介绍日本以前对台湾的奴化教育,使学生明白了台湾教师产生这种强烈感情的根源。这样教学,课堂自始至终充满动人的情感,使学生情趣盎然地经历阅读过程,在强烈的感染中产生情感共鸣,感动于热爱祖国和崇尚民族精神的情境之中。这种经历情感体验而受到的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学生会终生难忘。
3. 在指导朗读中渗透德育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指的是通过反复朗读,就能明白文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文教材中有些意境优美、情感浓郁的文章特别适合用多读的方法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只有把课文读通、读熟了才能很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人物的思想感情。如《再见了,亲人》一文的语言是充满感情的。作者有意识的在陈述的语气中,较多地运用了祈使句、感叹句,以及设问、反问等句式,表达了赞美、感激、关切、崇敬等感情内容,字里行间洋溢着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厚意。为了让学生体会这种感情,我让学生弄明白朝鲜人民给志愿军做了哪些事情,为此而付出了什么代价以后,指导学生朗读重点句、重点段,从多次反复的朗读中激发他们的感情,使他们产生共鸣,从而体会到中朝人民的友谊确实是比山高、比海还深,是用鲜血凝成,使学生受到崇高精神的熏陶和伟大人格的感染。
4. 在课外社会实践中延伸德育
学生的德育培养,最后都要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停留在书面上的道德只是镜中花,水中月,经得起社会实践考验的思想才是真正的品德。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必须要和社会实践有效结合起来,达到育人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游子吟》这一首诗后,不能仅仅让学生停留在感受母爱的伟大,学会感恩这个层次上,而是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用实际行动来感恩。比如,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父母过生日时,送上一份祝福;父母生病,精心照顾……在教学《掌声》这一课后,不仅是让学生学会关心、鼓励、尊重残疾人士,还要让学生用实际行动去关心、尊重生活中的弱势群体。例如:在公车上主动为残疾人,让座位;盲人过马路的时候,要伸出关爱之手,牵着他们过马路;平时不围观、侮辱残疾人……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祖国语言文字学习的同时进行的心灵净化的过程,它不比思想品德课那么直接,它是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之中的,是在对文章开展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和感知的。它与教师的发现、挖掘、利用、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学生的学习、感悟、体验与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与新课程标准、教材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着密切的关系。要真正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搞好德育工作,只有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材编排体系,深挖文章中的思想教育点,捉摸透学生,着眼于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活动中去,将品德培养与语文知识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材中刻化的一个个鲜明的形象,讲述的一件件具体的事例,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在语文素养提高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也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德育 渗透
语文教学,就老师而言,既是教学生语言文字功夫,又是教学生做人;就学生而言,不仅是学语言文字这个工具,而且更是学做人的道理。这就是说语文学科是兼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基础学科。它的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还要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远大理想教育、精神文明教育、道德情操感染。因此,语文德育教育是语文教学固有的属性,是它的本质任务和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现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体会,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 教学前把握好教材,找准德育切入点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或是对真、善、美的颂扬,或是对假、丑、恶的鞭笞,或是作者高洁品性、高尚人格魅力的写照,或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热情洋溢的赞美。无一不是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渲泻,其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容。这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教书育人的有利条件。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的这优越性,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用好语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既不能空泛,枯燥地说教,也不能人为地拔高,因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并不等同于政治课程中的思想教育。要避免在教学实践中走极端:不能光讲授语文知识,也不能一味强调思想教育。要寓教于情,寓教于理,做到有的放矢。如在教学《画杨桃》时,结合一个学生将杨桃画成五角星惹来同学们的哄笑,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这些学生终于知道了坐在不同的位置观察杨桃,其形状是不相同的这一深刻的道理,让学生明白在做事做人中要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教学《古井》时让学生学习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示儿》时,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脍炙人口的爱国诗句,从而理解诗人陆游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道德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的人格逐渐完善,成熟起来,明白要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深刻道理。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做好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工作。
2. 教学中把德育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
小学生的认知以感性认识为出发点,小学语文教材中则蕴含着真挚丰富的情感。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以情引人,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让每节课堂教学都成为学生的一次情感体验过程。而有情就会触动学生的心灵,促使其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去寻根求源,探索情感产生的原因,由情悟理,由情明理,情感体验的过程进而也成为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例如:教学《难忘的一课》,教师在初步感知时让学生注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并划下来,为整篇文章的学习定下了感情基调。然后在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三次出现给"我"的感受为主线,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台湾教师的爱国之情,最后再结合"这里原来画的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这句话,介绍日本以前对台湾的奴化教育,使学生明白了台湾教师产生这种强烈感情的根源。这样教学,课堂自始至终充满动人的情感,使学生情趣盎然地经历阅读过程,在强烈的感染中产生情感共鸣,感动于热爱祖国和崇尚民族精神的情境之中。这种经历情感体验而受到的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学生会终生难忘。
3. 在指导朗读中渗透德育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指的是通过反复朗读,就能明白文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文教材中有些意境优美、情感浓郁的文章特别适合用多读的方法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只有把课文读通、读熟了才能很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人物的思想感情。如《再见了,亲人》一文的语言是充满感情的。作者有意识的在陈述的语气中,较多地运用了祈使句、感叹句,以及设问、反问等句式,表达了赞美、感激、关切、崇敬等感情内容,字里行间洋溢着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厚意。为了让学生体会这种感情,我让学生弄明白朝鲜人民给志愿军做了哪些事情,为此而付出了什么代价以后,指导学生朗读重点句、重点段,从多次反复的朗读中激发他们的感情,使他们产生共鸣,从而体会到中朝人民的友谊确实是比山高、比海还深,是用鲜血凝成,使学生受到崇高精神的熏陶和伟大人格的感染。
4. 在课外社会实践中延伸德育
学生的德育培养,最后都要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停留在书面上的道德只是镜中花,水中月,经得起社会实践考验的思想才是真正的品德。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必须要和社会实践有效结合起来,达到育人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游子吟》这一首诗后,不能仅仅让学生停留在感受母爱的伟大,学会感恩这个层次上,而是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用实际行动来感恩。比如,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父母过生日时,送上一份祝福;父母生病,精心照顾……在教学《掌声》这一课后,不仅是让学生学会关心、鼓励、尊重残疾人士,还要让学生用实际行动去关心、尊重生活中的弱势群体。例如:在公车上主动为残疾人,让座位;盲人过马路的时候,要伸出关爱之手,牵着他们过马路;平时不围观、侮辱残疾人……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祖国语言文字学习的同时进行的心灵净化的过程,它不比思想品德课那么直接,它是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之中的,是在对文章开展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和感知的。它与教师的发现、挖掘、利用、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学生的学习、感悟、体验与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与新课程标准、教材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着密切的关系。要真正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搞好德育工作,只有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材编排体系,深挖文章中的思想教育点,捉摸透学生,着眼于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活动中去,将品德培养与语文知识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材中刻化的一个个鲜明的形象,讲述的一件件具体的事例,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在语文素养提高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也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