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最喜欢的就是角色扮演类游戏,它是孩子通过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它为孩子提供了模仿、再现人与人关系的机会,为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打下基础。而其中孩子对“超市”的情景最为感兴趣,在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更好的游戏,体验生活,那么我们对超市的环境布置,材料投放就要科学合理,贴近生活,操作性强等特点。
一、区域内环境的合理安排
在游戏中多数是以物代物来满足幼儿对材料的需求,替代材料越丰富,幼儿选择余地越大,想象、创造的空间也就越大。
活动的场所比较宽敞明亮,根据商品的种类划分出不同区域,如:饮料区、蔬果区、食品区、生活用品区、玩具区、收银区、操作区等供幼儿活动。场地布局合理,能让幼儿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模仿现实生活中超市的形式,设立“出口”和“入口”及“物品回收处”,以便幼儿养成良好的秩序感。
二、活动材料的投放
(一)贴近生活
选择的材料,一定要来自生活,贴近孩子的生活,孩子才会熟悉并能积极参与。将可以让幼儿参与到收集和投放的过程。如:玩具、盒子、包装纸等。
(二)无毒干净
首先保证收集来的物品无毒,没有接触过有毒有害的物品,没有棱角,边缘光滑,一定要洗干净并做好消毒工作。
(三)提供低结构开放性的游戏材料
虽然现在的成品玩具应有尽有,但是这样的玩具为幼儿留下的自由想象和创造空间相对较小。因此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多为幼儿准备废旧材料制成的成品以及具有开放性的半成品游戏材料,让幼儿动手完成游戏中所需要的物品。
要为幼儿提供可操作的物品,增加趣味性,调动幼儿积极性。如“蛋糕坊”的设立,提供胶泥、一次性纸盘、压模工具、图片、包装袋等物品,让幼儿制作、包装并进行销售。增加幼儿的参与性。
(四)同节日活动主题相符
设立不同的主题,投放相应的商品,增加孩子的趣味性,新鲜感。如:母亲节,可以提供贺卡、花朵销售;圣诞节可以包装平安果销售等。
三、幼儿的心理准备
对参与幼儿分年龄段的进行“培训”“参观”,如,小班幼儿可找在班级进行主题活动,认识钱币,物品种类等。中班幼儿可进行物品的取放,整理及游戏规则的教育。大班孩子可以到超市中去体验,感受,直接获取经验。
如带大班孩子进超市去直接获取经验。带了6名幼儿,与超市联系好后,6名幼儿分别安置在接待处、糖果区、食品区等。
四、组织形式
在“超市”游戏中,针对小、中、大班三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以及生活经验,对幼儿进行了如下引导:
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教师带领幼儿参观了解超市的环境、用途,观察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激发幼儿模仿的欲望。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可以在教师或中、大班哥哥姐姐的帮助下学会付款,并建立起初步的规则意识。
中班幼儿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可让幼儿亲自购物,观察、感受工作人员的工作。游戏中,教师让幼儿商量制订一些简单的规则,如一次扮演一个角色、两人发生争执可以用猜拳的方式解决等等。中班幼儿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与商品价格一致的钱币付款。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教师可以请大班幼儿扮演的收银员来指导帮助他。
针对大班幼儿的发展需求,教师指导幼儿通过已有购物经验商量设施、材料及商品的分类摆放情况,收集废旧材料或自制商品并贴上标签。幼儿可以自己选择游戏角色进行模仿,并制订游戏规则,例如要从入口进、出口出,买了东西要付款等。教师会引导幼儿将数学知识运用到游戏中,知道找零或凑整,练习简单的加减运算;鼓励幼儿学习宣传自己的商品,用绘画等形式为商品做广告。
五、注意事项
首先,教师一定要明确游戏规则,做好幼儿活动的观察反思;其次,要经常更换游戏材料,保持幼儿对材料的兴趣;做好幼儿的心里准备。当然,游戏结束的评价教师一定客觀、具体、以鼓励为主。
有效的游戏指导策略对游戏的顺利开展有重要的意义。幼儿园应该指导教师不断反思、学习、总结经验来提高指导水平,从而让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促进幼儿发展,帮助幼儿体验童年的幸福。
作者简介:王雪(1984.2-),性别:女,民族:汉,籍贯:黑龙江,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一、区域内环境的合理安排
在游戏中多数是以物代物来满足幼儿对材料的需求,替代材料越丰富,幼儿选择余地越大,想象、创造的空间也就越大。
活动的场所比较宽敞明亮,根据商品的种类划分出不同区域,如:饮料区、蔬果区、食品区、生活用品区、玩具区、收银区、操作区等供幼儿活动。场地布局合理,能让幼儿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模仿现实生活中超市的形式,设立“出口”和“入口”及“物品回收处”,以便幼儿养成良好的秩序感。
二、活动材料的投放
(一)贴近生活
选择的材料,一定要来自生活,贴近孩子的生活,孩子才会熟悉并能积极参与。将可以让幼儿参与到收集和投放的过程。如:玩具、盒子、包装纸等。
(二)无毒干净
首先保证收集来的物品无毒,没有接触过有毒有害的物品,没有棱角,边缘光滑,一定要洗干净并做好消毒工作。
(三)提供低结构开放性的游戏材料
虽然现在的成品玩具应有尽有,但是这样的玩具为幼儿留下的自由想象和创造空间相对较小。因此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多为幼儿准备废旧材料制成的成品以及具有开放性的半成品游戏材料,让幼儿动手完成游戏中所需要的物品。
要为幼儿提供可操作的物品,增加趣味性,调动幼儿积极性。如“蛋糕坊”的设立,提供胶泥、一次性纸盘、压模工具、图片、包装袋等物品,让幼儿制作、包装并进行销售。增加幼儿的参与性。
(四)同节日活动主题相符
设立不同的主题,投放相应的商品,增加孩子的趣味性,新鲜感。如:母亲节,可以提供贺卡、花朵销售;圣诞节可以包装平安果销售等。
三、幼儿的心理准备
对参与幼儿分年龄段的进行“培训”“参观”,如,小班幼儿可找在班级进行主题活动,认识钱币,物品种类等。中班幼儿可进行物品的取放,整理及游戏规则的教育。大班孩子可以到超市中去体验,感受,直接获取经验。
如带大班孩子进超市去直接获取经验。带了6名幼儿,与超市联系好后,6名幼儿分别安置在接待处、糖果区、食品区等。
四、组织形式
在“超市”游戏中,针对小、中、大班三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以及生活经验,对幼儿进行了如下引导:
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教师带领幼儿参观了解超市的环境、用途,观察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激发幼儿模仿的欲望。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可以在教师或中、大班哥哥姐姐的帮助下学会付款,并建立起初步的规则意识。
中班幼儿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可让幼儿亲自购物,观察、感受工作人员的工作。游戏中,教师让幼儿商量制订一些简单的规则,如一次扮演一个角色、两人发生争执可以用猜拳的方式解决等等。中班幼儿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与商品价格一致的钱币付款。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教师可以请大班幼儿扮演的收银员来指导帮助他。
针对大班幼儿的发展需求,教师指导幼儿通过已有购物经验商量设施、材料及商品的分类摆放情况,收集废旧材料或自制商品并贴上标签。幼儿可以自己选择游戏角色进行模仿,并制订游戏规则,例如要从入口进、出口出,买了东西要付款等。教师会引导幼儿将数学知识运用到游戏中,知道找零或凑整,练习简单的加减运算;鼓励幼儿学习宣传自己的商品,用绘画等形式为商品做广告。
五、注意事项
首先,教师一定要明确游戏规则,做好幼儿活动的观察反思;其次,要经常更换游戏材料,保持幼儿对材料的兴趣;做好幼儿的心里准备。当然,游戏结束的评价教师一定客觀、具体、以鼓励为主。
有效的游戏指导策略对游戏的顺利开展有重要的意义。幼儿园应该指导教师不断反思、学习、总结经验来提高指导水平,从而让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促进幼儿发展,帮助幼儿体验童年的幸福。
作者简介:王雪(1984.2-),性别:女,民族:汉,籍贯:黑龙江,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