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坐得住”吗?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rs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管理学往往主张管理者要积极“走动”。殊不知万事辩证:走动纵然有助于了解他人、传播自己,但这些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首先能够做到交流自我,修炼自我。为此,要“走动”管理者先要“坐得住”。
  
  最近和采访对象吃饭时,听到席间一个女白领道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最受不了周末自己在家坐着,一定要跑出去找各种事情才行。
  这样的说法似曾相识,以前《中外管理》做春节特刊的时候,也有企业家说:到了假期就坐不住,一定得跑到办公室来。但是坐在没有员工的办公室里,心里还非常难受。
  对于坐不住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原因。但之所以这个问题值得关注,是因为“坐不住”并不是小事一桩,而是一个人总体心理状态的试金石。要说得哲学化一些,坐不住往往是一个人“无心”的表现。
  而特别“坐得住”的人,则往往是一种能过“有心”生活的人:有良好的自主和自控性,同时有一颗宁静而能充分与自我和现实进行“交流”的心。
  这样的一颗心,才是企业管理者应该具备的。
  
  “坐得住”:认识自己的一扇大门
  
  为什么坐不住?因为一个人要能坐住,需要情绪、心境处于相当平衡的状态才行,“坐得住”的背后首先是一种身心的高度协调。
  就此点而言,能否坐得住,也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平衡度测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这么考验一下自己——看看是否能够宁静而踏实地坐上一刻钟。这个安静是指心灵的安静,而不仅是形体,也不是在发呆、做白日梦或是思绪万千地坐,而是心思沉静下来,让思绪与当下的环境和谐相融地坐着。这个内在的安静只有自己知道,只要不欺骗和回避自己的感受,就能推开一扇认识自己的重要大门。
  不过,像文章开头提到的情况,如果坐不住也完全不必有心理负担,只要顺其自然,会发现坐不住只是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已。因为,要从“坐”的视角来看人的话,成长的过程也完全可以浓缩为:坐不住-坐得住-又坐不住-再次坐得住……这样往复循环的过程。并不存在能够永远坐得住的人,那只是理想人格而已。
  只是,每一次又坐得住,都意味着心灵的一次成熟和完善。所以,梳理思路、整理情绪、顺其自然地完成这个阶段的成长过程就通过这扇“大门”了。
  
  “空空如也”:面对难题的佳境
  
  笔者在这样的循环中有过一些感受:坐得比较好的时候,往往是心里空空如也的时候——把心里清空,不装着大量杂事,甚至连时间都忘记掉,连做事的目标感都淡化处理掉。这时候的人就如同一个清空的茶杯,恰恰是能够装下最多茶水的时候。
  这似乎与一些人想像的做事状态不同,人们往往认为掐着时间做事情、紧盯目标是最好的做事状态。但应该说,那样的状态只适合一些复杂度较低的事情。
  记得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心理学试验:试验者让大学生分别解决简单、一般、复杂三种难度的问题。最后发现——学生处在兴奋度较高(类似于掐着时间做事)的状态时,做简单题的效率最高。而值得注意的是——兴奋度较高时,反而是解决复杂问题效率最低的时候。恰恰是学生处在宁静状态下时,解答复杂问题的效率处在了最高点。
  也就是说,对于经常面对复杂问题的管理者而言,让自己处于宁静的、“坐得住”的状态,乃至忘记时间,“沉浸”下去的时候,才是最佳的思考和决策状态。
  据说,乔布斯就有静坐参禅的修身习惯,每到要做重大决定时,乔布斯席地而坐,让工作人员把新研发的产品放在身边,在静坐中思考、完成复杂的方向性判断。
  总之,心里空空如也地坐着的时候,正是吸收和加工信息状态最佳的时候。
  
  “忘”使“坐”升华
  
  哲学史上有两个著名的“坐”的故事,都很值得品味。
  其一是庄子的“坐”——坐忘。
  庄子曾假借孔子、颜回之口说出了坐忘的理念。一日颜回说:“我有进步了。”孔子问:“你的进步指什么?”颜回说:“我已经忘却仁义了。”孔子说:“好,不过还不够。”过了几天,颜回拜见时说:“我又进步了。”孔子问:“这指什么?”颜回说:“我忘却礼乐了。”孔子说:“好,不过还不够。”又过了一段时间,颜回再次拜见孔子,说:“我又进步了,我‘坐忘’了。”孔子惊奇地问:“什么叫‘坐忘’?”颜回答道:“我忘掉了自己的形体、甚至忘掉了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坐在那里,精神和大道合为一体了。这就是静坐、心空、物我两忘的‘坐忘’。”孔子说:“你果然是贤人啊!我愿意来学习!”
  可以看出,庄子的“坐”是和“忘”密切联系的,之所以能“坐得住”,是因为心灵在“忘”中返璞归真、空空如也了。与坐着想事情、越想脑子里事儿越多,完全是相反的思维方向。
  有一种道家非常重视的修炼心性的方法,就非常“简单”:只是坐着或者盘起腿来,没有任何复杂的要求,先“一念代万念”,让心里各种思绪宁静下来,逐渐被忘记。而最后,则连那个“代万念”的一念都忘记了,让心灵彻底空灵宁静下来。这就算是入静了。
  
  “如不成佛,决不站起!”
  
  另一个有关“坐”的著名故事,与佛祖释迦牟尼有关。
  释迦牟尼放弃苦行后,到一个叫作菩提伽耶的地方,坐在菩提树下,发出誓言:“如不成佛,绝不站起!”
  我们可以想像此时作为哲学家的释迦牟尼,是虽然苦恼但已经隐约捕捉到光亮的阶段。据说他足足坐了48天,早期佛教的基本理念就形成在这个时候。研究佛教史的季羡林老先生根据记载认为,佛教根本性的“因果关系”学说,大体轮廓就源于这次“绝不站起”的静坐。
  一次许下大愿的静坐,成就了佛教的一个伟大瞬间。
  所以,“坐得住”不仅是一种无为的修身,也完全可以成为一种有为的“逼迫”——在无为的宁静中找到处理复杂信息的状态,又在有为的“绝不站起”式的逼迫中约束好自己的潜意识,就是完美的静坐了。
  责任编辑:杨 光
其他文献
如果考虑到商学院  不仅是教育机构,  同时也是盈利机构,  难道你会对它的  商业模式不好奇?    商学院该有自己的商业模式吗?MBA学员到底是商学院的客户,还是产品?  ——类似问题也许比MBA教育成功与否更能让人提起精神。因为,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作为一种教育方式,MBA都已经在世界上存在了103年,即使EMBA,也已诞生63年之久。  传统上,学校收入当然不该倚赖学生的学费。然而放眼看
期刊
成熟了的中国企业家们拒绝平庸,他们有能力、有水平、也有信心自立门户,与世界上最强大的互联网公司一竞高下!    3月30日,我一直在看奇虎IPO的股价变化。到收市时,股价34.5美元,总市值达到39.6亿美元,周鸿祎个人身价达到7.31亿美元。按此保守股价,奇虎上市后1000多员工中将有30%左右的人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这是多么令人震撼和自豪的消息……  我和鸿祎是十几年的老朋友了。十几年前,我
期刊
垄断,是所有成功者的梦想;而垄断后的狂妄,则是所有成功者的头号敌人!如果说成功前,我们应该坚信“我能够”,那么成功后,我们则一定要警惕“我可以”。    百度又一次受到挑战。这一次的挑战者是几乎中国所有的知名作家以及他们的代理人。  百度的上一次风波来自于其对搜索结果的人为干预。那些治疗性病和牛皮癣的医院诊所、卖假药和保健品的商家,只要出了广告费就可以在关键词搜索中排在搜素结果的前面。在一番表态和
期刊
全球化对企业各个层面  提出挑战,  但是更大的挑战  还在于人——  能力卓越的  跨国业务领导人,  才是成功全球  商业模型的核心。    一个商业领袖们的共识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各种差异逐渐消融,个体之间无论是发展上的差距还是地理位置上的遥远都不再构成阻挠因素。中国企业仍在加快其“走出去”的步伐,外资企业也一如既往地“进中国”,世界各地的企业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  随着中国商业的
期刊
管理故事    除掉杂草最有效的方法  只知斗恶,并不能除恶  哲理的故事:  有一天,哲学家带着弟子们来到了平原。“你们已经不用再学什么了,这里有很多杂草,而我想要知道除掉这些杂草的好方法。这就是我的最后一道试题!”弟子们面面相觑,他们知道老师一直在研究深奥的真理,因此乍一听到如此简单的问题,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办。  片刻后,其中一个弟子率先答道:“用手拔掉就可以了。”另一个弟子说道:“利用锄头的
期刊
网络时代,懂营销是第一步,懂网络营销是第二步,懂得整合营销才是王道。    最近一段时间,赶集网一则电视广告非常吸引观众:颇有喜感的姚晨赶着一头毛驴去赶集,代言的广告词为:“赶集网,啥都有”。整个广告画面清新,卡通形象可爱,广告词干练简洁。不过那头驴子太抢风头,结果造成了很多人都记住了驴子,没记住赶集网,甚至把赶集网记成了“赶驴网”。于是“赶驴网”这个关键词火了,每天搜索量上千,甚至一度达到2.5
期刊
究竟是资本运作失误,还是集资诈骗?这是一个典型的  “庞氏骗局”,还是中国民间资本尚且不能触碰的雷区?    此时的吴英,已经丧失了坐拥38亿财富、荣居胡润女富豪榜第六位的底气。  当时隔两年之后,这个名字的主人再次成为国人关注焦点的时候,同样丧失的,还有她对自己未来的把握。  早在2009年12月18日,金华市中级法院认定吴英非法集资7.7亿元,以集资诈骗罪一审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
期刊
与适用于任何行业的爱迪思“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不同,彭罗斯“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对象聚焦于“产业型企业”而非金融型或投资型企业。“产业型企业”,是通过整合资源并运用管理能力向经济市场中贡献产品和服务的一类组织,它作为经济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任务是对经济效益的追逐。彭罗斯分析了企业边界扩张过程中,内部集体知识与管理经验通过“继承”的方式得以积累的重要性,将内部资源作为企业边界不断扩张的核心推动力量
期刊
编者按:连40年的星巴克都不得已开始了品牌重塑。随着消费者的迅速变化,企业进入了一个  品牌重塑的时代。因此,本期将以星巴克破题,用两篇文章揭示究竟是什么规律在品牌重塑中  发挥关键作用,进而结合中国企业当前急需的品牌转型需求,进行最实用的品牌重塑思考。    这是一个品牌重塑的时代。  连星巴克这样的企业,也进行了成立40来的最大转型——与全球单杯咖啡机领袖绿山公司合作,冲击包装咖啡的零售市场。
期刊
现场的5S活动,  实际上需要公司  战略、机制,  甚至价值观的  切实转变,  建立合理的  管理流程和管理标准,  否则5S活动无从谈起。    曾经去日本参观和学习的企业人士,往往都会有同样的印象,无论是大企业的工厂还是小企业的工作间,都显得那么竟然有序,一尘不染,大家也常常发出感叹:“日本的工厂、车间太干净了!”、“日本的工厂管理水平太高了”。  很多人由此总结:日本这个民族,太整齐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