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策展成为一种制度

来源 :文艺新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hk19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我的策展经历看,我觉得我经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我在这两种方式中的作用,一种像调味手,一种像炒锅者。是否策展人都得面对这样两种方式?本文试图探讨之。
  2005年,我接受首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组委会的委托,为即将开始的连州摄影节策展。
  我当时面对的问题是:一,十年前的连州政府决定连续投资十年做一个国际规模的摄影节,以提升连州的知名度,并同时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双重目标;做为总策展人,我必须顾及连州市政府的这一基本诉求。他们是投资者,是摄影节能否顺利举办的决定性因素。二,既然是摄影方面的策展,我想我必须提出一个能够概括那个时候中国摄影界需要的概念,而且,这一概念既希望能激活中国摄影界众多摄影家的想象,同时又能对整个摄影界的状态有所描述。通俗点说就是,是否能够有这样一个概念,以及对这一概念的描述,让摄影界找到某种感觉,以便能够对此有所响应。
  毫无疑问,两个都是难题,都难以解决。
  十年前的连州除了部分广东人知道外,中国摄影界中人大多都不会知道这个位于广东北部的县市。当年问几乎所有我的摄影朋友,他们对连州没有印象,更不知道其历史与状况。这说明在我的策展设想中,解决第一个问题不太容易。第二个问题说起来也很难,难道中国摄影界真的会认可一个什么概念,承认它能概括这个领域的发展?这肯定是不可能的。众人品味难调,这是谁都知道的事实。
  调味者的意思是,让原先似乎不太强烈的口感,通过调味品的介入,而变得印象深刻。我的方法是,硬是把一个不可能的问题放在大题目中,给予命名。如果大家对有兴趣,那就一定对命名有印象;参加了展览,那命名就会成为一种记忆,一个具有历史含义的显著路标。这个命名就是一种调味品。于是,我把展览主题定为“从连州出发”。连州是目的,连州既是展览的场所,更是展览的命名。但是,这样一个题目,需要对其作了合理的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说,为什么“摄影”要“从连州出发”?这就是“双重视野”的意思,意在通过众多的展览揭示摄影的一个特性,那就是它本身所具有的双重性,既是摄影家的个人观察,同时又是对现场对象的物理性纪录。正是两者的合力,造成了摄影对社会与历史的重大的影响。在这里,对概念的解释是具有巨大的包容性的,以至于这概念就像一个可以容纳不同风格的容器,把几乎所有需要都放在这容器里,再端出来给社会观赏。由于摄影的广泛性,以及大众对摄影的介入,使得任何一种具体解释,都有可能成为局限,限制了某种独特风格的进入。展览的目的恰恰是要造成一种非限制性的参与效果,然后才能让展览“成功”,并通过“成功”而让连州扬名。
  事后看,我的目标应该说是达到了,连州终于成为中国摄影界的一个响亮的名字,除了它坚持十年的努力外,就是一开始所定位的这个地域概念。
  人们可以看得出来,我在策划第二届连州摄影年展时,同时遵循了这样一条逻辑,继续让概念本身具有空前的包容性,从而使展览丰富多彩。
  很多年以后,当我回顾这一段经历时,我发现我就像是一个调味师,制作一个可以放进许多不同的调剂的容器。在这里,展览就是一只容器,而不是简单的展览本身。
  与摄影这样一种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展览不同,艺术展览需要有更好的专题性质。如果艺术展览也变成一只无所不包的容器,那么展览的针对性可能会因此而受到损失。
  我一直希望策划一个非功利性的艺术展览,而且要加强主题的意义。我选择了广州美院以黑白木刻为主要创作方式的三代人,他们分别是王文明、宋光智和刘庆元,前后相承,均以黑白为其色调。这三人的作品,恰好对应黑白木刻中的三种潮流,分别是表现主义、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并在现代批判性方面达到一个令人难忘的高度。同时,黑白木刻以具有这样一种时代特征,这一画种曾经是现代艺术运动中的先锋,但后来又逐渐被人忘却,尤其是艺术市场窗前繁荣的今天,这一画种日益边缘化,几乎到了无足轻重的程度。
  这就是今年七月份在广东美术馆开幕的“黑白的现代性:王文明、宋光智、刘庆元黑白木刻展”,展览获得很大的反响,而且,这个的反响有一种暧昧性存在:黑白木刻既非先锋的,但放在美术馆里,却又分明非常的先锋;黑白木刻似乎不再成为主流,但展览却强有力地提醒人们,正因为这种表面的非主流性,证明其主流的意义非同凡响。
  回想起来,在这一策展中,我发现自己像是一个爆炒的高手,通过加强火苗与热度,对象的原味空前放大出来,让人们一开始就嗅到其中的辛辣,以至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一次展览不仅针对性明确,而且,作品与主题高度吻合,迫使人们在一个似乎已经边缘了很久的作品面前,重新思考现代性的意义与价值。
  以上是对我的有限的策展经验的回顾,并试图从中引伸出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策展人的作用,自从策展制度成为一种推动艺术发展的主要方式之后,对于策展本身就争论不休,在一个艺术现场,究竟是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重要,还是策展重要。表面看,当然是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重要,但是,从制度层面看,却是策展人在决定重要与否,这样一来,制度就超越了艺术创作,而凌架在艺术家之上,成为决定艺术发展的权力来源。我试图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提出这个问题,在一个制度决定一切的时代,艺术家及其创作的重要性应该如何体现,才具有最大的合理性。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其他文献
巴西戏剧家奥古斯特·博奥的记录剧场观念在当代戏剧界广受关注,博奥理想中的戏剧是普通民众走上舞台,亲自再现自己的命运、经历和境遇,获得与文化精英对等的表达权,揭开被精英趣味和乌托邦理想淹没了的现实人生世相。从某种程度来看,香港话剧团创排的《最后的晚餐》,可称是非纪实版的记录剧场。尽管不是亲历者的现身说法,但是大幕拉开,细微毕至的舞台布景,就像是白描一般地展现了遍布在香港“下只角”的蜗居陋室,依然让人
期刊
2010年网络电影《老男孩》一经推出,引发全民普遍关注,昭示着“青春怀旧”成为一种新的电影生产力;2011年台湾影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接连打破台湾和香港票房记录,随后中国市场出现了一大批诸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1、2、3)》《同桌的你》《匆匆那年》等一系列以青春怀旧为主要叙事题材和内容的影片。在市场化背景下,它们不像传统类型电影那样能够建立起相对稳固的类型规范
期刊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篇讲话对报告文学作家尤具针对性和启发性。他说,我们广大的文艺工作者要自觉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张春燕的长篇报告文学新作《向东找太阳——寻访西路军最后的女战士》令人感到特别惊喜。这部作品实际上就是写下了一种“崇高之美、信仰之
期刊
一  尽管西方的古典美术与中国传统的“传神写意”美术有明显的差异,但它们在不遗余力地压制美术中的自然主义的过度蔓延与发展方面表现出了一致性。十七世纪的荷兰绘画有着较为深入的自然主义尝试,不过在古典与学院的标准看来,这种艺术过于在乎现实细节,会妨碍宗教、神话思想的叙述与诠释。在十九世纪,一种类型的自然主义以“现实主义”的名义,掀起了对古典主义“专制(贵族的)”艺术的反抗,获得了“民主”(表现底层大众
期刊
叙事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活动之一,是人认识世界、组织社会活动的重要方式。生活中处处在叙事,而叙事又天然地与时间保持着联系。“故事”本就是指按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发生的事件。所以,叙事学自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正式诞生后,首先专注于其时间维度的研究,而其空间维度的研究则相对薄弱,直到20世纪末,在“空间转向”这一大的社会文化背景的推动下,叙事学研究中的空间问题才开始凸显。青年学者龙迪勇凭借敏锐的学术眼光,
期刊
诗歌这种文学体载是令人着迷并且痴迷的,同时它也是最令人不可随意断定存在意义与价值的。在浩荡的文学史上,诗歌始终以或柔婉或刚烈或缅怀或呐喊的作用贯穿着,不曾有过片刻缺席。它的身影在文字史上最为蜿蜒绵长,也最为引人注目。其间谈论最多的,莫过于如何写好一首诗歌,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这个问题与别的体载最大的区别在于,诗歌的文字性格与形态一度被打上极多的流派标签,成为各个年代不同阶层不同品格的人的书
期刊
作为中华民族瑰宝的戏曲艺术,从它初具雏形到形成完整的艺术体系,历经千百年的淬炼传承,成为了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无论是在穷乡僻壤还是在繁华喧嚣的大都市,都能听到它的旋律、看到它的舞姿,戏曲艺术也因此被盛誉为“国宝”或“国粹”。由此可见,戏曲艺术在国人心中影响之深、根基之厚、传播之广早已远非其它文娱品种可攀比。然而,近些年来,戏曲艺术却在观众的视线中渐行渐远,甚至门庭冷落。于是乎,自上而下
期刊
作为先锋诗评家的刘波,在当代诗歌的理论阐释与文本细读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一点从其学术专著《“第三代”诗歌研究》时隔一年就获得再版即可见端倪。其新著《当代诗坛“刀锋”透视》[1],就是刘波这些年对当代先锋诗歌的深度聚焦。面对层出不穷的当代诗歌,作为先锋视野下的个体解读论文虽多,但以先锋视角来透析当代诗人诗作的著述还不多见,该书正是这样一本以先锋视角来解读当代诗坛的力作。作者以时代主题之变迁为经纬
期刊
一、文化景观概念及解析   文化景观是指在特定文化背景和具体的自然环境基础上,在人的作用下形成的地表文化形态的地理复合体。它是人类活动所塑造并具有特殊文化价值的景观,它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个长期过程,每一历史时代人类都按照其文化标准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并把它们改变成文化景观。文化景观的内容除一些具体事物外,还有一种可以感觉到而难以表达出来的“气氛”,它往往与宗
期刊
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的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最为明显的是计划经济让位于市场经济得到了体制上的确认,由此中国从一个注重政治意识形态的泛政治化社会逐渐过渡到一个以经济形态为主潮的商业化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变了社会公众的消费观念和价值取向,追求物质利益的世俗欲望和大众消费的精神愉悦弥漫了整个社会,精英文化的神圣性和崇高性日渐萎顿,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状貌“呈现出一种多元的走向,形成精英文学、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