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毓山:用尽一生,呈现不同的雕塑创作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shp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叶先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雕塑家,在其近60年的雕塑创作历程中,他用心去体验生活、用生命去感悟艺术,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成为中国现代雕塑史的代表人物。
  【关键词】:叶毓山;雕塑;杜甫
  叶毓山生逢革命年代,纵观其一生的雕塑创作,不难发现,他的作品基本与中国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虽然他的作品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并不是简单的依附于时代,而是在艺术表达上又具有自己的独特性。现将近60年的创作归为以下几类:
  领袖人物创作
  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随北京人民大会堂等一批建筑拔地而起,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征稿毛泽东雕像,此时就读央美研究生对的叶毓山从众多雕塑家中脱颖而出,拿到该项目,成为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毛泽东雕像的制作者,也从此开始走向毛主席雕像创作之路。
  虽然叶毓山在中央美术学院师从雕塑家刘开渠,学习西方与苏联的创作方式,但是在这件《毛主席立像》创作中,并没有完全拘泥于西方大型纪念性雕刻程式,而是在形体和空间处理上把握住了中国古代雕塑中的整体与气势。创作追求朴素、单纯的艺术效果,并且舍弃了过多的衣纹细节,利用石材随形就势追求大的块面和贯穿上下的线条,形成稳重浑厚的视觉效果,更好的服从于主题。
  在1977年《毛泽东主席坐像》创作中,叶毓山一改“文革”时期“毛主席挥手我前进”的巨像模式,让毛主席坐了下来。虽然“文化大革命”余波还影响中国论坛,但这个方案在众多的稿件中被选中,说明当时政治风向已发生变化。作品不仅体现叶毓山独出心裁的创作理念,也反映出他过人的政治智慧。在艺术个性被概念化淹没的年代里,坚持了个性。
  1979 年以后,许多雕塑家转向了对形式的探索,但叶毓山仍然继续领袖人物的创作。只是这一时期的创作更加注重领袖性格特征和内在精神的表现。1979年创作的《中国人站起來了》,巧妙地利用了胸像的表现形式,均衡适度的构图裁剪和朴素自然的塑造手法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1993年叶毓山为毛泽东的母校——长沙第一师范学校创作的《青年毛泽东》中,人物形象饱满概括,形体起伏和缓而趋向单纯,明显受到中国古典雕刻造型观念的影响。对中国古典雕刻中“线”的运用使作品更趋向写意的表达。
  重大历史革命题材
  表现重大历史革命题材是叶毓山创作的主要题材之一。1977年的作品《飞夺泸定桥》是为泸定县革命纪念馆创作的纪念性雕塑,写实的手法、情节性的刻画以及别样的构图样式进行创作。同期的《娄山关胜利纪念碑》则采用了纪念碑雕塑典型的柱体形式构图,人物被巧妙的安排在柱体形四个不同的方向,不同动态的人物呈螺旋式上升,直至达到最高点。《娄山关胜利纪念碑》中体现的这种构图样式奠定了叶毓山下一个时期纪念碑基本的图式。
  1984年创作《遵义红军烈士纪念碑》,作品采用了一种合围的构图形式,利用点、线、面组成相对闭合的“场”,有效地烘托了纪念碑所传达的主题氛围,除了对现代构成风格的一些利用,还能够看到在环形浮雕墙内的浮雕表现形式上借鉴了汉代画像石的表达方式。但1989年创作的《忠魂曲》则一扫这种集大成似的表现手段,呈现出一种单纯、洗练的视觉效果。作品取消了基座,头像直接随意置放在草地上,与大地、观众融为一体,打破了纪念碑雕塑和观众之间的人为界限。同时,也改变了观众对雕塑的观看方式和角度。
  90年代的《红军突破湘江纪念碑》则集中体现了叶毓山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艺术高峰。艺术家依然继承了之前纪念碑的表达方式,头像的穿插、错落布置形成似连续似分散的空间组合,但吸收了摩崖造像的手法,将浮雕、圆雕很好的组合在一起,形成虚实、大小等对比关系。同时更加注重雕塑与环境的关系,纪念碑依山而立,从整个纪念碑雕塑的中轴线看,雕塑群与纪念碑取得了金字塔式的构图,庄严、稳定。
  批评家孙振华说:“叶毓山的雕塑创造了一种刚劲、雄强、充满英雄主义气概的崇高风格,这是一种极富个人魅力,充溢着阳刚之美的中国现代雕塑的新样式。他的这批具有强烈精神震撼力的雕塑承接了中古之前的中国文化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空间表征。”而这批具有强烈精神震撼力的雕塑正是这批描述重大历史革命题材的创作。
  优雅、抒情、诗性的雕塑
  改革开放以后,叶毓山除了创作崇高风格的雕塑,也创作了一系列形式美、人性美、人情美,优雅、抒情、又充满诗性的雕塑作品,具有丰富的启示意义和美感。既体现了叶毓山多样性艺术面貌,又保持时代精神和现代艺术理念。
  1979 年,叶毓山创作了重庆长江大桥雕塑的小稿——《春》《夏》《秋》《冬》。作品中四个青春的男女以优美、抒情的动态传递着青春的活力,但因为裸体问题而遭到大家的争议,最终只能在蒙一层纱的折扣下立在重庆长江大桥。
  在2000年创作的《风·花·雪·月》标志性装饰雕塑中,艺术家将浪漫主义艺术风格和唯美形式的象征手法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人体依然是重要的视觉元素和形式载体,将抽象、象征的表意符号结合使用,使作品更加浪漫抒情。
  这类作品有《大地》、《春》、《南山花神》、《蹈》、《春天的旋律》、《川西牧歌》、仿铜浮雕《荷香千里》、《莲藕童子》等。孙振华谈到“在中国现代雕塑中,能像叶毓山这样,同时兼具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两种创作风格的大家可谓凤毛麟角。叶毓山以自己的大量作品,证明了中国现代雕塑的各种可能性,并为中国现代雕塑风格的多样化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土化的现代雕塑
  在20世纪西方现代雕塑引进中国以来,在中国的现代雕塑的建构中一直面临着其与本土文化的关系问题。在叶毓山的雕塑创作生涯中,除了学习、借鉴西方现代雕塑体系,也一直尝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雕塑创作中,并成功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雕塑。
  1963年,叶毓山研究生毕业时创作的木雕作品《杜甫》,以写实的手法重点刻画了人物的头部和手,而在躯干和衣纹的处理上采用了中国古代雕刻的意象手法,将其统一在大的形体当中,省略了不必要的细节。开启了叶毓山个人创作中对中国古代文化名人系列创作的开端。
  而另一类对本土文化的借鉴是从生活感受出发,表现生活中或间接生活中的典型形象、生活情趣,选择优美的形式。例如1980年创作的木雕《子趣》,既具有个人生活经验,也是上世纪 70 年代末中国雕塑界一种革新体现。这种革新在雕塑创作中多表现为小动物以及对民族、民间题材的偏爱和公众都能接受的情趣。
  1995年创作的《八仙》系列,作品吸收了中国古代尤其是霍去病墓石刻的“循石造像”的手法和审美意向,创作出具有东方美感的浪漫飘逸与肃穆沉雄精神取向的雕塑。在人物创作中,叶毓山循石造像,以大块面等创作人物,贯穿大量线的运用,已经完全摆脱了西方雕塑造型手法的影响。创造出一批具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富于民族性、地方性、原创性的雕塑作品:《汨罗江》、《空山新雨后》、《大江东去》、《黄庭坚》、《桃园结义》等。
  叶毓山受导师刘开渠“艺术是不同”观点的影响,一生都在追求不同的创作,叶毓山认为创作要不同于他人的雕塑,更要不同于自己其他的雕塑,这样才会创新,这也是叶毓山雕塑艺术呈现多样性面貌的原因。同时叶毓山对创作、对生活的热情都值得大家借鉴与学习。
  参考文献:
  孙振华,《叶毓山的贡献》,【Z】,2017年
  张宇,《中国当代著名雕塑家叶毓山雕塑艺术研究 》,【D】,2009年
其他文献
20世纪后期,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改革发展,我国在思想文化领域超前解放,外国教育理论的引进,促进了我国教育教学思想的新认识,教育界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各种阅读教学理论、策略、模式相继呈现。其中,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在进入人们的视野之后,对语文阅读教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巴赫金认为,对话“是同意和反对关系,肯定和补充关系,问和答的关系”。对话理论是关于引导人们如何遵循平等、
期刊
【摘要】:20世纪20年代,中国创立了国立北京美术学校。民国初年,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得社会迫切需要设计人才,而传统的师徒制已无法提供符合现代生产需要的设计师,因此,各类美术院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北京美术学校就是于1918年4月15日在梁启超的倡导下成立的,也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的美术院校。  【关键词】:美术;中国近代设计;教育模式  一、中国近代设计教育的起源  我國自古以来的设
期刊
后现代观念是从现代观念中发展出来的,并对现代文明产生了很大冲击。后现代观念也是对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科学文明及理性文明的全面反思。启蒙时代的基本思维方式是以二元对立的哲学认识论为基础构建起来的。20世纪中国音乐和音乐教育所遵循的音乐文化模式,也是以二元对立的哲学认识论为基础建构起来的。但20年来,中国思想界和学术界用后现代的理念对传统的哲学、艺术、教育及文化理论体系进行了重新解读,这也是对现代文化进
期刊
【摘要】:《蒙德里安:抽象画中的秩序与无序》是《现代艺术:19与20世纪》一书中关于抽象艺术的文章。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认知“纯粹关系”,展示它们与之前艺术中的再现结构之间的连续性,实现论述蒙德里安绘画的秩序与无序感的观点。因为整篇文章是对蒙德里安百年诞辰画展研讨会上讲话的一个扩充,所以在行文上稍微有些不严谨,但是这并不影响夏皮罗对全文观点的论述。  【关键词】:秩序;无序感;纯粹关系
期刊
1.背景  葫芦在中华文化中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因其浑圆的外形和多籽多产的特性被人们视为吉祥的象征,而葫芦的装饰工艺就是在葫芦文化基础上衍生出的民间艺术。当刺绣,陶瓷和剪纸这些主流的传统工艺越来越被大家重视时,还有一些工艺,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及丰富的文化底蕴,却鲜有人知。我想介绍的就是这样一种工艺,被后人誉为“汾河之宝”的山西曲沃葫芦工艺。  在历史上曲沃县曾是“武公据之以兴晋,文公依之而称霸
期刊
【摘要】:以我院外训系一年制培训班的外军学员汉语教学为例,探寻合理的初级对外汉语教学设计。以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遵循“学以用,用中学”的教学理念,使教学活动化、任务化,将教学内容与运用实践紧密结合。以“少即是多”的原则进行课堂教学目标、内容的设计,依托多样化的交互活动开展教学过程,构建开放立体的教学氛围,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对外汉语 口语 教学设计  
期刊
【摘要】:中国花鸟画发展到明代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期,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大写意花鸟画的兴起,代表人物则是徐渭。他是中国明代文化史上的一位奇才,绘画、诗文、书法无所不能。他开创了笔墨纵恣的大写意画派,从根本上完成了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变革。他的写意花鸟画在笔法、意境、和墨法都达到了新境界,并将中国写意花鸟画推向了一个高潮,成为了中国写意花鸟画发展的里程碑。徐渭创立的水墨大写意花鸟画风对后世画派大师
期刊
【摘要】:从人类有了文明以来,服装的进化也就开始了。服装作为人们的生活用品,反映人类的物质文明;服装作为人们的美化形式,反映人类的精神文明;服装作为人们的生存状态,反映人类的文化现象。总之,服装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是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的融合体。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繁荣,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当今消费者对服装市场的流行判断更趋于理性化。  【关键词】:高品质设计;服装设计 ;设计师品牌
期刊
【摘要】:在我国的文化体系中,传统文化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着许多的传统元素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之中,尤其是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设计行业是一个创造性的脑力活动的行业,研究中国传统元素在视觉传达领域的应用,不仅可以向世界展示我国的传统文化,还能够带给人们更多艺术美的享受,从而推动设计行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元素  一、引言  视觉传达设计是艺术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精神追求逐渐的加强,舞台艺术是我国民众们比较喜欢的表演艺术。舞台艺术的艺术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例如话剧、相声等等,想要将这些舞台艺术完美的呈现出来就一定要各种因素相互的配合,这些因素包括演员、布景等等。其中舞美灯光是一种比较重要的因素,良好的舞美效果是能够让舞台艺术得到升级的。就此本文结合实际,浅谈舞美灯光在舞台艺术中的应用及发展。  【关键词】:舞美灯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