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诫与警告,从星球的系统性链条看过去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裂开的星球》是作者基于眼下全球性的流行病毒,关于人类与星球、人类与星球上的整个物种系统、以及人类与自身,总体关系和终极命运的追问与思考,并以一位现代诗人的全球性视野和万物平等价值观,给出自己的答案。
  它是一首焦虑的当下之诗,又是一首冷峻的拷问之诗,一首站在诸如彝族的《查姆》等古老创世史诗和中外文化典籍中,带有神喻意味的劝诫之诗。
  “我在二十年前就看见过一只鸟,在城市耸立的黑色烟囱上坠地而亡……
  任何预兆的传递据说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我们部族的毕摩就曾经告诉过我。
  这场战争终于还是爆发了,以肉眼看不见的方式。”
  在这只坠亡之鸟神示的预兆之后,作者对随后而来的这场疫情,作出了这是一场“战争”的严酷指认。的确,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就这场病毒的流行范围、感染和死亡人数而言,无疑相当于一场全球性的战争。但它却突破了传统的战争定义,因为它并不是人类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残杀,而是四分五裂的人类面临一个共同的对手:一个看不见抓不着,却又无孔不入,使整个人类陷入瘫痪与慌恐之中的对手。这是自认为无所不能的人类,空前的狼狈。
  追查这一病毒的起源和寻找对策是科学家们的事,相信灾难总会过去,届时人类将会再次以胜利者的名义证明自己:从“胜利”走向了“新的胜利”。但在诗人的眼中却恰恰相反,它只是人类经歷的无数灾难中,又一次的重大灾难,也因此,人类其实总是从“灾难”走向“新的灾难”。那么,这其中的致命性根源到底何在?从原理上讲,不搞清这一问题,人类必将再一次地重蹈覆辙,以致万劫不复。应该说,这正是这首长诗的写作起因。在这里,一位现代诗人重又回归到部族时代的古老角色,担负起追根溯源和寻找出路的使命。
  因此,当我们孤立地猜测这场病毒的具体来源时,作者给出的描述远比我们想象的怵目惊心——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已经是一个危机四伏的“裂开的星球”。而这场病毒,只是这个星球系统性因果链条上,一次爆发性的恶果,大量的隐患早已伏藏。首当其冲的,便是人类对大自然贪得无厌的索取造成的,地球生态系统的毁坏。为此,作者站在地球全景的视角,做出了不厌其详的细节举证:“在这里为了保护南极的冰川不被更快地融化,海豚以集体自杀的方式表达了抗议”“在这里人类成了万物的主宰,对蚂蚁的王国也开始了占领。/几内亚狒狒在交配时朝屏息窥视的人类呲牙裂嘴”“当狮群的领地被压缩在一个可怜的区域/作为食物链最顶端的动物已经危机四伏/黄昏时它在原野上一声声地怒吼”“雪豹自由守望的家园也越来越小/那些曾经从不伤害人类的肉食者/因为食物的短缺开始进入了村庄”……
  横遭肆虐的地球不会说话,却会以自己的方式作出表达。这一表达经由诗人通灵的耳朵听懂之后再翻译过来,就是人类对“任何物种的存在都应充满敬畏/对最弱小的生物的侵扰和破坏/也会付出难以想象的沉重代价”。是的,这就是我们这个星球系统性的因果链条:今天的这场病毒,正是人类对自己恣意妄为付出的代价。
  但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人类对地球是这么干的,它也并没有放过自己:人类相互之间的以邻为壑和战争仇恨,弱势族群罹受的主权剥夺以及贫穷与饥饿,战火中流离失所的妇女和儿童……而随着现代科技文明的不断发展,古老的和升级换代版的人道灾难仍持续蔓延:“在这里再没有宗教法庭处死伽里略,但有人还在以原教旨的命令杀死异教徒”“在这里货币和网络连接着所有的种族。巴西热带雨林中最原始的部落也有人在手机上玩杀人游戏”“乘夜色吉普赛人躺在欧洲黑暗的中心,他们是白天的隐身人”“在这里每天都有边缘的语言和生物被操控的力量悄然移除/但从个人隐私而言,现在全球97.7(‰0)的人都是被监视的裸体”……
  从人类对于地球和自身已经造成的这两种灾难看,它与眼下的这场病毒灾难其实毫无区别。只不过眼前的这场灾难危及每一个体,且直接要命,所以让人恐怖;而另外的灾难并非不要命,它与这场病毒互为因果,并潜滋暗长地围剿着人类,但人类中的每一个体,只要不大祸临头,他就会认为事不关己,甚至乐于隔岸观火。这无疑是与要命的病毒同样可怕的病毒。
  那么接下来,我们便无法不面对这样两个问题:人类与它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人,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物种?这也正是贯穿于这首长诗中,作者终极性的反复追问:
  是这个星球创造了我们
  还是我们改变了这个星球?
  这个问题似乎并不难回答。我们当即就可给出同时肯定的答案:既是这个星球创造了我们,又是我们改变了这个星球。但随之,这个追问哲学性的复杂开始显现:既然人类是为这个星球所创造的生命体,那么双方之间又是什么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体呢,或星球仅是供人类享用的物质载体?如果改变星球是为了人类更美好的生存,这种改变又以什么法则为依据,其尺度和边界又在何处?反过来,创造了人类生命的星球,对于它的创造物是否持有必然的行为规则约定?突破这一约定后又会如何?
  关于这一系列问题,我们首先可以确认的是,人类改变星球的确是为了更美好的生存,并且它已部分性地实现了自己的目的;但我们看到的另外一个结果正如前边的大量举证,它让星球和自己同时陷入灾难。这也就意味着,人类对于星球的态度仅仅只是利用,为了这一目的,它在改变星球的过程中什么办法都想到了,但唯独没有想到尺度和底线,没有想到它还有必须遵守的规则约定。因此它也就难以明白,一次次的大难临头,正是星球的至高之手,对于其毁约行为的惩戒。在另外的语境中,这种惩戒又被称作神的震怒,或者直接就是“天谴”!
  因此,紧接着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物种?它拥有这个星球所有物种中的最高智商,它什么道理都懂,它还知道敬畏神明,每当灾难降临时它都会“苍天呀、大地呀”祈求神灵的保佑。然而,它在这个星球上依然肆无忌惮。这显然涉及到人性的根本症结。对此,诗作中有一个极为刺眼的表述:“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明确的罪行”,然而,我们却是被那只类似于星球法老式的神秘老虎,因放心不下而一直紧紧盯视的“善恶缠身的人类”。没有“明确罪行”的另一面,便是“隐性罪行”不言而喻的存在,也就是“善恶缠身”。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表达,一个包含了自审性质的人类自查结论。正是这一自审的带入,穿透了人性魔障中的一个死结:迄今为止我们对于这个世界上所有问题的指责,都是指向他人,从来都不会带入自己,不会认为自己有问题。尽管他们乐于宣称一场雪崩的到来,每一片雪花都不是无辜的,但从那种发现了真理般的得意口气看,这话只是在指说别人,只是为了表现自己高人一等的清醒,而所有雪花中的任何一朵,都不包括他自己。   这正是人性中最大的魔障,来自人类天性中一个先天性的死结: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思维和习性。在对于地球的态度上,它奉行人类中心主义;在族群与族群、族群与个人、个人与个人的利益关系中,它永远是以我在之群的我自己为轴心。尤其是在这个由强势集团掌控的世界,尽管它们发明了无数的高尚道德律令,并在通常情况下乐于表达这种高尚,但一到关键时候,它们信奉的则是社会丛林法则。既是在这场大祸当头的共同灾难中,正在上演的剧本仍是对于他者各种口实的指责。
  聪明绝顶的是人类,执迷不悟的也是人类;发明了雪崩论的是人类,唯独把自己撇除在雪花之外的也是人类。
  当穷尽性的追问最终仍指向一个死结,作者显然已忧心如焚,为此展开了多种角度上晓之以利害的劝诫和警告:
  “当东方和西方再一次相遇在命运的出口
  是走出绝境?还是自我毁灭?左手对右手的责怪,并不能
  制造出一艘新的诺亚方舟,逃离这千年的困境。”
  “哦,人类!这是消毒水流动国界的时候
  这是旁观邻居下一刻就该轮到自己的时候
  这是融化的时间与渴望的箭矢赛跑的时候
  这是嘲笑别人而又无法独善其身的时候
  …………
  就是在这样一个时候,就是在这样的时候
  哦,人类!只有一次机会,抓住马蹄铁。”
  而对于人类之于星球的关系,作者在一连串的忠告中又发出了这样的终极性的警告:
  “但是人类,你绝不是真正的超人,虽然你已经
  足够强大,只要你无法改变你是这个星球的存在
  你就会面临所有生物面临灾难的选择
  这是创造之神规定的宿命,谁也无法轻易地更改”
  的确,虽然人类早已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但只要它仍然从属于这个星球,就必须遵守这个星球的规则和约定,这是“创造之神规定的宿命”。
  而作者在这里包括整首诗篇中发出的这种声音,在我们已经习惯了的当下诗歌语境中,听起来无论如何都有些恍惚。它是一首用现代汉语书写的诗篇,但其主体基调中又杂糅了诸多陌生的、仿佛来自几个大陆丛林山地的古老声调——其故乡大凉山彝族毕摩(祭司)式的神喻声调,南美大陆印第安人忧郁的声调,非洲黑人族群通灵式的声调。而整首诗篇中密集的意象群表明,作者虽然与我们处在同一个时代,却并不完全处在同一个“现场”,虽然他的现场也包括我们这个此在的现场,但其神魂更多的则是沉浸于以上的现场和语言系统中——那是现今这个星球上仅有的,世世代代的原住民和他们的山林神明一体化的现场;人能清晰地听懂神的语言,因而隨时校正自己并得到神佑的自足性现场。而在这一时空,人的语言编码系统则以抵达“天听”、接受垂训为法则。因此,其语义指向是明确的、唯一的,毫不含混的。而我们流行的现代语言——无论汉语或是英语,已经在不断的智能软件加载中,充满了诡辩的、强词夺理的、怎么说都行的利己主义圈套。也许正是基于这一点,作者才以这种来自神喻的箴言和启示录式的古老语言系统,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发出劝诫和警告。
其他文献
从壁画上下来,就再也  没能回去。  拾柴,吹火,煮粥。  到了正午,  又诞下了一群儿女,  放入羊圈。  剩下的事情,就是  一灯如豆,  在傍晚穿针引线。  石窟是黑的,  人世上也没有一扇  轻松的门。  从壁画上下来的  菩萨,早已  是我的母亲。  ——原载《扬子江》2018年1期  推荐语  叶舟一直在与故土有关的词汇里打捞和打磨。时光静下来,又慢下来,又回到很久远的日子里。那是人们
期刊
一  诗人是怎样的一类人?在我眼里,诗人是与众不同的一群人,诗人是特立独行的一群人,诗人是永远不甘寂寞的一群人。他们惯于在喧哗之中寻觅幽谧,在寂静之中追寻喧腾;他们惯于将日常话语处理为超常的言说,又让超常的话语向日常性转移。换言之,诗人就是从不“安分守纪”的人,就是有话不好好说的人,就是表情达意遮遮掩掩、吞吞吐吐的人,就是对语言游戏乐此不疲的人。二  隐喻修辞无所不在,比如“这位少女正值人生的春天
期刊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诗歌氛围,与现在传说的理想描述并不一样,也是什么都有的。虽然写诗读诗在不少人那里受到了尊重,但是在更多人那里还是会受到讽刺甚至打击的,否则就不会有流产的诗歌朗诵会以及种种打压的事了。  在学校和中文系,写诗其实是不怎么受到鼓励的。不过写诗的人并不在乎这个。  考进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之后,我很快就和寫诗的同学走到了一起,主要人物就是伊沙和徐江。侯马虽然是后来才写诗的,但是也经常和我
期刊
响与不响,小僧依然敲着木鱼  大殿里的烟火,冲破屋顶上的云  燃五炷,三炷,甚至一炷  只是途中的命题,占卜  卷起行走人的膜拜  跪下去,膝盖与石板对接  众生一势,而分辨的是,从钟声里飞出的一只鸟雀  早已熟知这种姿势  我来与不来,香火依旧  放下与拾起  寺庙里的钟声,依旧  ——原载《诗刊》2019年第4期下半月刊  推荐语  小诗独特之处,就是利用视觉、听觉、想象的交错融合,营造出思辨
期刊
描述丢失之物  它从来就没有名字,  我也记不起我是怎样找到它的。  我把它像一颗丢失的纽扣  携带在衣兜里  除非它不是纽扣。  吸血鬼电影,  通宵营业的自助餐厅,  黑暗的酒吧间  和弹子房,  在雨水冲洗光滑的街上。  它就像梦中的影子,  钉在别针上的天使,  过着安静而寻常的生活,  然后我把它丢失了。  岁月路过自己的  那一排无名车站,  直到有人告诉我这就是它。  我真傻啊,  
期刊
在闪光。  被金子环绕并在暮色中  洗去尘灰的  一只手  在闪光。风从  你的身旁吹过,风在闪光  树上,落下来的  是一粒松果。  松果  在闪光。他牵着  你的手  整个夜晚  牵着星星的手。  星星,在闪光。而母亲  坐在一枚  戒指上,白发  在闪光。  ——原载《处州晚报》2020年7月15日  推荐语  诗歌从“闪光”切入,围绕“闪光”两字递进,最后又停在“闪光”两字上,像是六个齿轮
期刊
转眼就是公历2020年了,被称为中国新诗改革开放时代“黄埔军校”的“青春诗会”过去整整40年了。当年和阿来、雨田、杨然一起在徐州第9届“青春诗会”的日子即刻浮现,仿佛如昨,只是我们都老了。与“青春诗会”相关的人,有人老了,还有人走了,此时想到更多的是“青春诗会”的发起者、组织实施者,前《诗刊》一编室主任王燕生先生,所以便以“青春诗会”的名义,把一些值得珍藏的记忆记录下来,因为王燕生之于我,是前辈,
期刊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新诗空前繁荣的年代,全国各地诗歌流派蜂拥,民间诗刊诗报层出不穷。八十年代中后期,我还在故乡邛崃。深秋的一天下午,我从西郊造纸路去县文化馆里的图书馆借书,一位名叫罗华平的馆员便向我推荐新到的几种文学期刊。在《北京文学》杂志上,我看到一组洪渊先生的诗。作为当期重点推介的作者,组诗专门配发了一幅洪渊先生的速写肖像,面颊瘦削,目光如炬,一看便知是一位人格高标、铮铮铁骨的诗人。结尾处的“
期刊
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曾在他的诗歌《风很静》中写道:“在这宽广的寂静中/我可以忘记一切——/甚至我难以取消的生命/在我承认的事物里也无处容身。”《扫雪记》也拥有这样的魔力,使我恍然置身于雪花纷飞的寂静之中,忘记了一切。微漾兄在诗集中赋予121首诗歌的内在张力和向度,让我身处其中,在诗人大气磅礴的情思浪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追寻、思索和升华。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初读《扫雪记》是在一个晚
期刊
路东堪称当代诗坛的“隐者”和“异类”。最近,他积四十余年创作之精华的首部个人诗集《睡眠花》(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公開出版了,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多年来,他拒斥诗潮更迭的裹挟,苦心孤诣地独自寻索着写作的奥秘,“潜心于思与想的练习,对语言之于生命和事物秩序的微妙关系尤为关注,倾向于各种交互性文本的创造性书写”,终于达至某种诗的化境。  大概少有人知道,路东其实是“新时期”之后中国当代诗歌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