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语文教育论传统文化的回归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su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曾在五四之后至今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遭遇冷落。人们为什么反对文言,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文言中有许多封建思想糟粕与现代中国一段时期的政治思想相悖;
  2文言是僵死的东西,禁锢学生的思想与精神;
  3文言在这个崇尚“学以致用”的时代已经不用,不用的何必去学?
  实际上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关于学会做人的丰富内涵,涉及到人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式等,具体表现为爱国、自尊、知礼、遵规、反省、改过、诚信、持节、厚仁、贵和、求新等。而这些作为国人的发展应具备的内涵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教育,是很难把握住根基和实质的。并且,文言中有许多文字的精华,对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内涵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首先,要明确的是:我们追寻传统语文教育的回归,不是它的精神实质,而是它的一些教学方法。毋庸置疑,千年的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精神实质上是灭绝人性的,是“非人道”的,与真正的“人文精神”背道而驰,与“人性、真实、自由、多元”相悖,这是我们应当并早就摒弃的内容,同样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原则。
  一、“举一反三”与“举三反一”相结合
  现代的语文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运用了“举一反三”的思路。“举一”:一篇文章讲究求甚解、深解,不厌其渗透、不厌其细微。“举一”的目的在于“反三”,让学生通过此“例子”,看语言怎么用。“举一”是数量少,“反三”是数量多,其妙谛就在于“以少胜多”。在一定程度上说,“举一反三”确实对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有一定的成效,但在语文上,一味的采用此法无疑是将语文学习走上模式化、程序化 、理科化的路子,从而丢弃了其固有的人文化、精神化的内涵。长此以往,必然使语文教育在少、慢、差、费中徘徊。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我们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注重丰富学生的阅读量。而传统语文教育就“重视积累”,语文教育必须强调积累,并且是文言的积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传承传统文化,紧靠现在的对几篇文章的分析理解完全不能内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内涵。而举三反一则是:积累三(多的意思),才能在学生自身言语能力与素养上反刍“一”,形成“一”。从现在的语文教学实际上看,我觉得“举一反三”和“举三反一”有效的结合,才能达到学生语文素养内外兼修的目的。
  二、着力于言语的原则
  传统语文教育有一个原则:“在言语上下苦功”。语文教育毕竟是言语的教育,它不属于政治教育,也不属于历史教育。紧紧抓住语言进行“讨究、鉴赏、体悟”,这是语文教育的学科生命所在。传统语文教育是极其重视字词句的“斟酌、推敲、鉴赏”的,并且这方面在传统语文教育中有着辉煌的历史。文字的灵魂着意于精神,而精神着力于言语,最终提升为素养。所以,我认为抓言语教学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而当今有不少语文课堂脱离文字,尤其是在文言文教学上,若想通过文言的途径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不从文字的根本上对学生的知识形成积淀和内化,就不能够教给学生真正的学习方法,也不能拓宽学习文言的领域。对于文言教学而言,我认为不仅要重视精神内涵,而且更要注重词义,词的用法等基础知识,这样才能“授之以渔”而得文言之精髓。
  三、诵读与讨究相结合
  当今的语文课堂在一定程度上重分析、轻朗读,重讨论,轻感悟。实际上,只有在吟诵中才能感悟出文字中的精神内涵,进而升华到理性的高度,才能碰撞出作者及文本中极富感性的精神世界。只有读得懂,才能悟得透,只有悟得透,才能辩得深。所以说,诵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脱离了诵读的探究,也是脱离文本的探究。
  总之,我们呼唤并追寻传统文化的回归。但是,我们要找到正确的渠道,选择正确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
其他文献
一、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性作用  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性作用。一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师的指导帮助是分不开的,如果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选择时机不当、分组不科学不合理、规则不明确等都会导致课堂失去合作学习的效果和意义。当然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信任、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善于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善于激发学生的最佳心理状态,及时
期刊
背景  在讲读《拿来主义》时我发现学生并不像我一样喜欢鲁迅先生的作品,也不能真正的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于是我思考:我们的语文课是不是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没有。这些问题往往被我们有意无意的忽略了。  描述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针对文化遗产的态度问题写出的一篇文章。当时,面对西方文化一部分人(反动政府)媚外求荣,持全盘吸收的态度;另一分部人(爱国青年)极
期刊
发展性教育理论中,首要地就提出了教育要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经过近十年的论证与实践,教师普遍都已经意识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但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实践中有的效果明显,有的效果却不明显。我认为不明显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教师虽然在意识上有所转变,但在行动上还放不开手脚,不相信学生,不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二是轻易放手,把自主学习与自由学习混淆了。当学生还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就把课堂全教给了学生,
期刊
改变学习方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而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通过几年来的学习,我在实践中发现,充分发扬学习小组优势,是创建课堂教学情感场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一、构建合理的学习小组,是培养课堂情感交流的前提  小组构建原则:互补互助,协调和谐,特别要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帮助、监督、竞争、合作。  二、充分发挥小组长作用,是培养课堂情感交流的条件  1选一名成绩优异、思想要求上进
期刊
人生境界的培养攸关做人做事的根本,不啻为人生学习的首要任务。对于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的中学生更是如此。基于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利用好与学生接触的每一个机会进行强调。让学生们明确人生境界的培养是人的生活中最值得珍重的不可承受之轻,具体原因如下:  1人生境界是人生意义的表现形式  我们所谓的人生境界正是以意义为其内容的人的生命表现形式。它不离乎日常的人生,但超越日常的人生,使人生从一种单纯的生理
期刊
喜欢提问题本来是学生的天性,现在我们学生的这一天性却要被我们的教育扼杀了。现在我们的学生想的只是中考、高考,缺乏问题意识,创新精神萎缩,难怪日本人说“书是你们厚,题目是你们难,但最新的科技产品却是我们生产的”, 这是多么痛心的现实啊!  反思我们现在的教育,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因素是多样的。首先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问题意识淡漠,都是为考试而学习,只学如何回答问题,不想如何提问题,教师问取代学生问,扼杀
期刊
从教八年,一路走来,心中的梦想却被一点点磨损:当我滔滔不绝、耳提面命、甚至声嘶力竭时,学生却心不在焉;当我自认为反复练习,命他们倒背如流的知识,学生却依然错误百出;当我放弃大量的休息时间,辛苦备课,满以为学生能够听得聚精会神、津津有味,学生却是左顾右盼,搜集一点点无聊中的乐趣而嗡嗡作响……无情的现实一直摆在我的面前,无可奈何的我总觉得身心俱疲。这离我理想的教育成就,可是越来越远了。  曾经百思不得
期刊
中小学教育科研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先导和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通过系统严谨的课题研究和开展切实有效的科研活动,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切实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  多年来,我县中小学教育科研坚持奉行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的宗旨,以强化职能,提高科研管理和
期刊
教师作为新课程的直接实施者,在教学活动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尤为重要。我在语文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做了有效的尝试。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形成创新能力的起步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这是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创新能力的起步点。发问来自观察,观察引起思考,思考引发问题。  我在教学中,往往引出课题后,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鼓励学生针对本课教学目标提问题,学生的问题如潮水般
期刊
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的教学过程,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其教学观念、教学能力,对教育效果的影响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为此,我们一线在教师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只有树立创新意识,提高授课艺术,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首先,要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和教学观。  我们都知道,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人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