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与比喻的异同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ster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象征是一种表现手法。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叫比喻。
  象征与比喻的相同点:
  它们都是通过选择一个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形容或表现另一个事物,即二者都要借助具体形象表现其他的事物。比如,红旗往往象征革命,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常被比作老黄牛——前者借助的是“红旗”这一具体的事物,后者借助的是“老黄牛”这一具体的形象。
  虽然象征和比喻都是增强文章表达效果的艺术手段,都能让隐晦变得明朗,都能让深刻变得浅显,都能让平实变得典雅,都能化无形为有形,都能化抽象为具体……但这两种艺术表现手段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1.二者的范围不同。
  象征属于技法范畴,一般贯穿在某一句群、段落甚至是整篇文章中。比喻属于语言范畴,仅仅是为了使要描写的事物更加鲜明生动,一般只局限在某一具体的句子中。如高尔基的《海燕》、陶铸的《松树的风格》、茅盾的《白杨礼赞》等,就是象征贯串全文。
  2.二者的表现不同。
  象征讲究象征体与本体之间的“神似”。比喻只讲究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形似”。
  3.二者介绍的对象不同。
  象征是以物示义,即不把意思直接说出,而让读者去理解。象征往往以某一具体的事物表现一个相似或相近的抽象事物,如概念、思想和感情等。而比喻是以物比物,比喻的对象一般是让人看得见、听得见或摸得着的一种具体事物、具体人。比如,高尔基的《海燕》就是以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而且正是这一“战士”的光辉形象展现了1905年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前夕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宏大图景和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无私无畏。
  4.二者的格式不同。
  象征中连接象征体和本体的,通常是句子和段落。它主要是用复句或几段话的文字来点明象征意义的。而比喻中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借喻除外)一般有比喻词。如用“像”“似的”“是”“仿佛”等连接。
  当然,也有一种情况是象征与比喻是合二为一的。比如,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中的梅花就既可以当作象征也可看作比喻。再一种情况是一个比喻因为经常出现且被反复运用因此也就变成了象征。比如,我国古代将竹、梅、兰、菊称为“四君子”就是因比喻的反复运用而变成了象征。这类象征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积淀,而且是反复出现的频率越高,越能体现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所以,面对这些特殊情况时,我们应该特殊对待,做好具体分析。
  跟踪练习
  1.《海燕》全文用了象征手法,分别指出下列形象(或情景)各象征什么。
  (1)海燕——
  (2)海鸥、海鸭、企鹅——
  (3)乌云、雷鸣、闪电——
  (4)大海、波浪——
  (5)暴风雨——
  (6)整个海上景象——
  2.《海燕》一文不少地方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看下列比喻句,在句后的括号内注明是明喻、暗喻还是借喻。
  (1)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
  (2)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
  ( )
  (3)它飞舞着,像个精灵。
  ( )
  (4)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
其他文献
有一个人,当我1岁的时候,她天天喂我吃饭并给我洗澡,作为报答,我整晚哭闹不睡。当我3岁的时候,她给我做了丰盛的饭菜,作为报答,我一口都不吃。当我5岁的时候,她给我买了彩笔,作为报答,我把家里洁白的墙壁画满了抽象画。当我9岁的时候,她请了老师教我学素描,作为报答,我从不练习。当我11岁的时候,她给我报名参加夏令营,作为报答,好多天我没给她打过一个电话。  今天晚上,她一回家就又开始冲我唠叨,作为报答
期刊
昨天,打开电子邮箱,收到作文周刊社初中版一位编辑的约稿。她希望我能为报纸写一篇文章,内容是写我和报纸之间的故事。对于编辑的厚爱,自然不敢推辞。  《作文周刊》的主要受众群体是中小学语文教师和中小学生,致力于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素质与写作水平。因为编校质量较高,《作文周刊》先后获得诸多奖项,而这些荣誉的背后满是编校人员辛勤的付出。  一直以来,我对《作文周刊》是心存感激的。  十几年前,一个偶然
期刊
1.请以“这就是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600(诗歌不少于16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写作点拨  (1)幸福含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作为学生,考出好成绩、拥有一帮知心朋友是幸福;作为老师,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是幸福;作为领导人,上下团结、事业蒸蒸日上是幸福。  (2)幸福来源。幸福可以来源于大自然,一朵盛开的鲜花、一缕醉人的
期刊
在古人看来,下雨这种自然现象是由雨神操纵的,雨神在古籍中常称为雨师。如《楚辞·天问》:“蓱(píng)号起雨,何以兴之?”王逸注:“蓱翳,雨师名也。”《山海经·海外东经》:“雨师妾在其北。”晋郭璞注:“雨师,谓屏翳也。”另外,还有的古籍中称雨师叫“玄冥”“毕星”等名字。可见古人认为雨神不止一个,而是有几个。“雨”与人们的生活及农业生产的关系实在太密切了,中国从原始的农耕时代开始就有祈天降雨的习俗,
期刊
近些年在同学家的喜宴上,我与不少同学久别重逢。有时瞅着微信朋友圈中的相册,一一辨认着同学们的变化,于是便在脑海中点亮一盏记忆的小油灯,思绪回到了20年前的响水县二中校园。  那是1995年,那是二中,那是初三(1)班……  懵懂的我带着行李坐上开往县城的三轮车,结识了初三(1)班。  那时候是晨起做操,早晚自习。课程与现在基本一致,无外乎语文、数学、外语等。要说当时的二中生活与乡下中学的最大不同,
期刊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名句赏析  全诗苍凉悲壮,大气磅礴。诗人运用时空交错、对比反衬、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自己登幽州台时的失意、悲伤之情,在深沉的感慨中寄寓着报国立功的思想。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瞩目于广阔的空间,诗人想天地茫茫,岁月悠悠,知音何在?谁又能赏识和重用自己?于是,生不逢时的感伤、仕途失意的郁闷、才略难施的悲愤、知音不遇的寂寥
期刊
大自然说,真正理解她的人能够听见她内心深处的歌声。于是,我开始尝试去听懂自然之声。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片朦胧之中,一群采莲姑娘从远处飘然而来,木屐踏在青石板上发出“嗒嗒”的脆响。叮咚的泉水和潺潺的小溪构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曲。凉风习习,莲叶和着清风摆动着自己的腰肢,身下荡漾着绿色的海洋……置身于世外桃源般的江南,我的整个身心都陶醉了。只见那群姑娘扯下一片荷叶罩在头顶,转身俏骂着离开。在
期刊
气候宜人的温哥华海岸,是个钓螃蟹的好地方。沿着长长的栈桥,站满了悠闲自在的钓友。他们身后都有一个小篓子,里面装着张牙舞爪的野生海蟹。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每个篓子都没有盖子,就那样大大方方地露着口,那些刚猛有力、野性十足的螃蟹竟然爬不出来。钓友们只管盯着蔚蓝的海面,对身后是否发生“越狱”事件满不在乎。  相比气定神闲的温哥华钓友,山东东营的蟹农则“狼狈”得多。东营位处黄河入海口,是养殖黄河大闸蟹的天然
期刊
小时候住过一个村庄,四季有鸟的倩影。热闹时,鸟鸣声整天都响彻在大地和天空。  开春了,祖父甩下棉袄,开始耕种,犁铧尖头明亮,在沉寂的大地表层行走,泥浪翻滚,如军舰在海上航行。黑色沃土里翻开埋藏一冬的草根,各色小虫苏醒过来,浮出地面,浓郁的油菜花香和清新的麦苗香接纳它们。刚翻过的地,一群小鸟像机灵、欢乐的小姑娘,脖子一伸一啄,一观望,一低头,神态天真可爱至极。  一片苜蓿地,红、紫的花茂盛地开放着,
期刊
散文诗兼具散文与诗的特点,独特之处在于:语句不分行,不押韵,却精练、形象、优美,表现出诗的音乐美和绘画美;气势磅礴、情感激越,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海燕》一文中便创造了具有勇敢、乐观、坚定的战斗精神的革命先驱者——“海燕”的形象,作者用多种修辞手法描绘了它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在大海上欢呼的豪迈雄姿,高度赞扬了它的勇猛、自信和敢于献身的精神。  【妙语品味】  1.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