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未必有,情理中未必无

来源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tar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作品的巧合,编织了丰富而巧妙的情节结构,是作家在“艺术的真实”基础上达到的文艺美学境界——人们读上去感觉不合常理,但是文本的有趣有料又离不开这些“巧合”。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巧合就无处不在。由巧合构成的叙事功能既改变了人物的命运,决定了情节发展的方向,又带给读者强烈的情感体验,具有独特的文学美。因此,借助其巧合的艺术手法,进行文本解读,组织课堂教学,饶有味道。
  一、《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巧合解读
  小说中的巧合构成了独特的叙事,这样的巧合使得故事更加翔实,人物更加立体,情节更加曲折。在这个叙事的线性结构上,每一个巧合都巧妙地形成了一個弧线,巧合的解读就沿着弧线发散,并始终驶向线性叙事的终点。
  (一)于勒恰好在船上的巧合,空间拉近,亲情疏远
  余映潮认为故事“发生在巧遇的‘特快号’上,在瞬间的起伏中人物各自绽放出性格的火花”。[1]“我们”一家人的旅游地点——哲尔赛岛是有讲究的。“哲尔赛岛是穷人们最理想的游玩的地方。这个小岛是属英国管的。”所以对于穷人而言,花很少的钱就能“出国游”,满足虚荣心。因此“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然而就是这样的“出国游”,巧合的是碰上了“被打发到美洲去”的于勒。美洲和哲尔赛岛相距这么远,于勒竟然能与“我们”巧合相遇,确实出乎意料;但“我们”只是认出了于勒,并没有“认”他,足见“我们”的冷酷近乎绝情,却也在情理之中。
  (二)二姐对象答应结婚的巧合,见信而结,盼钱而婚
  对于“二姐的对象”,很少有人关注到。本来“老找不着对象”的二姐,却意外地结婚了,而且男方“是公务员,没有什么钱,但是诚实可靠”,这种看似神话故事里才有的姻缘故事,不是一种巧合吗?然而,就连“我”这个小孩子都觉得这个巧合“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所以看似匪夷所思的婚姻,是人人见钱眼开的写照。
  (三)于勒底细被船长道出的巧合,因情而归,因愧而躲
  船长的一番话并不是闲笔,其“不耐烦”“冷冷地”神情和行为,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位高高在上的上层人物形象,他怎么会认识“法国老流氓”于勒呢?看似不合常理。但细思量,如果于勒不曾出入上流社会,船长怎么能“在美洲碰到他”,还恰好“听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呢?所以,船长口中的于勒,比“水手口中的于勒”“船员口中的于勒”更多了一分巧合的真实:于勒发达过。更巧的是,前文同样由一位船长介绍“于勒已经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这个巧合的船长更传递出一句举足轻重的话:“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通过船长,我们得知,于勒的信很有可能是真的,他曾经阔绰过,也曾经跟船长回国;而回国“不愿”回到“我们”身边的矛盾,将“欠钱”的冷冰冰现实放大了。
  (四)“我”去给于勒牡蛎钱的巧合,称呼变化,对比明显
  在西方社会,给服务生小费是一种礼仪,是一种近乎常识的事情。如果父母、姐姐任意一个人去,会不会给“这个贼”“这个流氓”小费呢?如果是怕被于勒认出,为何不让女婿去付款?或者干脆托船员、乘客等陌生人付款?所以,父母破天荒地让“我”这个不谙世事的少年去付钱本就是一个巧合。而“我”又看到了“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又老又穷苦的脸”,于是,“我”出于对一个“满脸愁容,狼狈不堪”的人的同情而给予小费,是一种本能的行为;相反,母亲却连这种“本能的善”都泯灭了。“我”眼中“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竟然是母亲眼中的“那个人”。
  当然,小说中的巧合不止这些,如:“父亲忽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得漂亮的太太吃牡蛎”的巧合,不吃牡蛎就不会遇到于勒,也就没有了故事;文雅的吃法刺激了“我们”的味蕾,有了这个巧合更膨胀了“我们”的虚荣心。又如,于勒最后发财又潦倒的巧合。其实有人提出,这个巧合也有“伏笔”,如果真是发财,为何不直接回家,还要写信?为何“买卖也好”,还要去“南美长期旅行”?这都在暗示于勒处于破产的边缘。[2]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序言中说,“偶然性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若想文思不竭,只要研究偶然就行”。我们不能想象“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是怎样驾驭这些巧合的,但这些巧合无疑给我们解读小说提供了一个切口,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切口。
  二、《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巧合教学
  以“巧合”为主线,可以设计如下课堂教学活动:找一找文中的巧合,理清文章的情节思路;分析一下巧合发生的必然性,把握人物形象;探析巧合的表达效果。
  (一)遇见“巧合”,理清情节
  巧合之于情节,历来论述不菲。“恩格斯说过,文学作品要有‘情节的巧妙安排’,鲁迅先生也曾将构思中的‘巧’列为创作的经验之一。”[3]第一个教学活动定位于感知课文,理清情节,因此,可设计这样的教学任务:浏览全文,找出文中的巧合,这些巧合在情节发展上给你带来了哪些独特的阅读体验?结合下面的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突转”是指情节突然急剧变化,发生大起大落的转变。
  “断续”是指一部分看似中断的情节又从另一方面延续,带来强烈的阅读刺激。
  “催化”是“围绕主要功能间的次要描写,它不改变核心的选择性质”[4],却构成了叙事序列。
  学生浏览文本后,不难找出文中的巧合,可能会有许多零散的见解,此不赘述。师生细致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明白不同情节之间的关系,上一个情节与下一个情节是怎样为故事主线服务又串珠式地完成波折叙事的,然后教师相机板书,将课文框架理清。


  借助此框架图,学生清晰地理清了小说的情节:于勒赚钱写信,菲利普一家人欢欣鼓舞;却来了一个急转直下,于勒十年间未再来信;偶然间,一个诚实善良的公务员向二姐求婚,故事逐渐催化,菲利普一家人乘船出游的计划得以实现;正是这次出游,菲利普一家人在船上巧遇于勒,羡慕他人吃牡蛎;在虚荣即将得到满足的高潮,又跌落谷底,品尝牡蛎见到于勒,船长确认是于勒,最后催化出打发“我”付钱这个结局。情节在巧合中跌宕起伏,学生也加深了对情节中的“巧合”的印象;明白了正是有了这些巧合,小说才得以突转、断续和催化。   最后,让学生结合板书上的关键词,组织语言,用“于勒”“钱”“信”等词汇概述故事情节,了解无论怎样的巧合,无论如何突转与断续,最后所有的巧合都催化着故事情节朝向一个方向发展。
  (二)“巧合”的必然性
  对于巧合情节而言,它必是人们意料之外的,然而又因为人物性格因素、场景渲染因素,成为“命中注定”发生的事情,而这个“命中注定”,经过了前期的充足准备,随时可能“发生”在某个时刻。有论者指出,此文最大的特点是“将人物置于自然而奇崛的事件过程中,并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独特方式表现人物”[5]。所以,巧合有一定的必然性,它直抵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人物的思维品质、举手投足、言语表情都牵动着情节的变化。第二个课堂活动旨在通过细读文本,把握人物形象。可设计如下教学活动:结合语境,咀嚼字词,分析巧合发生的必然性,把握人物形象。
  学生可用下面的句式组织语言:
  “前文说……,我通过(某个语气词、动词等词语,人物的相关描写,某个标点……),认为该处写出了xx人物的……特点(情形、性格),所以,下文的……巧合就是情理之中了。”
  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看法:结合文章第二段,我通过“节省”“以免回请”“减价”“底货”,可以看出菲利普一家当时的拮据情况,所以,下文母亲不让“我”吃牡蛎;得知于勒的惨状,“我”付了小费等巧合情节后,母亲克拉莉丝生气就在情理之中了。
  结合父亲常说的那句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通过“唉”这個语气词,我们可以读出父亲内心的遗憾、失落,通过“竟”这个词,我们也能得出,下文于勒不会带着钱财回来“赔偿我父亲的损失”,下文的船上偶遇穷于勒也就在情理之中。
  在找船长确认于勒身份后,菲利普和克拉莉丝的对话情形是这样的:
  父亲突然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很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与菲利普的“狼狈”“低声嘟哝”“大乱子”不同,克拉莉丝直接“暴怒”;由此可以看出,面对没钱的于勒,克拉莉丝更是毫不留情。这也就有了下文克拉莉丝“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去代付牡蛎钱的情节。为什么不派大人呢?大人容易认出于勒,“出乱子”。
  还有同学可能会对不同人物对于勒的称呼变化及前后对比、菲利普语言描写中的省略号的韵味、不同人物语言对话时的句式等等进行阐释分析。随着近几年研究的细致和深入,基于特定时期和特定环境的人物性格分析逐渐进入研究视野,“就是因为窘迫的家境,在游船上与穷困潦倒的于勒相遇时,逃避成为他们的唯一选择”[6]。所以,学生对“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冷冰冰的金钱关系”带来的人物形象分析可能会有“类型化”倾向,教师不妨引导学生继续回顾前文对菲利普家庭拮据、生活节俭、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的大段描写,加以深入探究。
  (三)“巧合”的今生情缘
  巧合“在叙事层面则能够在读者心中引发悬念和强烈的感情共鸣”[7]。第三个课堂活动可如此设计:(教师补充课文删掉的开头和结尾)结合课文中的巧合情节,探索讨论,谈一谈,未来的约瑟夫会不会变成父母那样的人?
  学生讨论后,可能会持有同意或不同意两种观点。
  未来的约瑟夫会变成父母那样的人:其父母见到穷于勒时的“躲”、其姐夫答应结婚对其有深刻的影响,他可能会变得麻木;其家庭贫困,于勒又碰巧“破产了”,短时间内无法改变,他对金钱的看法可能会趋同于父母;碰巧遇到的“船长”也是个势利眼,过早地了解、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可能会影响他;其母禁止他品尝牡蛎和让他付钱的细节,可能会促使他建立金钱至上的观念;社会现状如此,于勒发财又破产,我们可以推想原本善良的约瑟夫会在现实失败面前沦落成为势利小人。
  未来的约瑟夫不会变成父母那样的人:在这次巧遇中,菲利普的语言、神态与克拉莉丝形成对比,他对于勒尚有同情和亲情,可能会给幼小的约瑟夫以榜样。通过补充的开头,可以看出,“我”碰巧看到约瑟夫保留着对穷人施舍的习惯,可以看出,他还保留善念。菲利普夫妇选择躲于勒是特殊家庭的无奈之举,但我们依然能看出菲利普一家人多次“衣冠整齐”地去海边等于勒、乘船旅行、计划用钱置别墅,虽然种种巧合并未促成良好结局,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一家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我们将美好的期待寄托在约瑟夫身上,未尝不可。
  巧合的美无处不在,《初刻拍案惊奇》卷九云:“可见天意有定,如此巧合。”作家巧夺天工的情节设计,在我们的细致解读下,或能变得“于情于理皆相宜”。
  注释:
  [1]余映潮:《<我的叔叔于勒>说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年第8期,第21页。
  [2]曹海彬、张祖涛:《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从于勒的“福音书”说开去》,《中学语文》,1993年第1期,第27页。
  [3]王明涛:《浅谈文学作品中的“巧合”、“突转”和“断续”之“曲法”》,《阅读与鉴赏》(下旬刊),2011年第6期,第28页。
  [4]何平:《寻找隐藏的叙述结构——叙述学、叙事序列、行动者和<我的叔叔于勒>》,《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09年第4期,第30页。
  [5]姜毅、胡根林:《趋于多元化与多样化的经典阅读——<我的叔叔于勒>综述》,《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5期,第59页。
  [6]娄宏亮:《解读作品<我的叔叔于勒>中人物形象》,《语文建设》,2014年第2期,第39页。
  [7]陈广兴:《论文学中的巧合》,《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9年第1期,第321页。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二中)
其他文献
孙绍振先生说:“对于文章的分析来说,最为重要的不是段落大意,而是在全文中找出比较关键的语句,发现矛盾的端倪。”“有了矛盾就不难体悟个性的反差性,有了个性的反差性就不难把语言的学习和心灵的塑造、鉴赏能力和情感丰富的培养结合起来。只有有了个性的反差性,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才会产生一种迷恋、一种爱好。”[1]矛盾是文学作品创作中常见的手法,好的文学作品的情节一定是充满矛盾的,形象也一定是矛盾性的。所以语文
期刊
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终极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一路走到哪里才算终点?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地方是永远不可能到达的,那么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却有永远不可能碰到的东西,永远不可能看到的风景,永远不可能做到的事,一想到这个,我就悲伤。  如果这时候有一个什么人,朝我走过来,要告诉我所提出的问题的全部答案,我想我不但不会感激他,我还会恨他;如果这个人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我想他会说,
期刊
曹丕《典论·论文》有云:“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1]高考优秀作文虽出自于青年学子之手,源自其五十分钟左右的考场建构,但能在恒河沙数的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令阅卷者击节赞赏,获取高分,并垂范后学,仰止无数,一定有其共性与个性。本文将对2019年部分高考优秀作文进行分析,归纳出其共性与个性特征,探寻优秀考场作文的建构规律,以供广大师生资鉴。  一、高考优
期刊
【教材分析】  虽然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几经调整,但朱自清先生的《春》一直作为重要散文篇目被保留。在当前使用的部编本教材中,这篇课文仍以其独特的魅力被编排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样重要的位置上。《春》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巧妙地运用了写景技巧,极具艺术性地体现出了散文的诗意之美。而对于这篇脍炙人口的颂春名篇,我们应该如何展开阅读教学,以更好地落实单元目标,让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期刊
绘本阅读是一种从图文符号中获取信息,再将图文信息解码,内化成自己语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获是多元的。2020年防疫期间,“赣教云”播出的绘本故事课,从语文的角度去讲述绘本故事的精彩,显示出别样的色彩。这些别样的语文课,它的语文味儿潜藏何处呢?  《蚯蚓的日记》是一本容量大、内涵丰富的绘本,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蚯蚓的开心、调皮、害怕、难过的生活场景,也展现了生活里的诸多乐趣。故事的蝴蝶页中,前页
期刊
【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能力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它一方面强调语言文字能力的习得和运用,另一方面强调个人思维、思辨能力的发展与提升。与此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遵循语文作为人文性学科的独特性质和规律,要求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与人格。因此,要结合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充分利用语文课程中的优秀文化资
期刊
一、教材、学情分析  父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至六年级的统编教材中,父亲的形象应该说还是丰富多样的。[1]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9课吴冠中的《父爱之舟》,以叙述为主,用工笔细描与白描相结合的写法,疏密有致地刻画了一个父亲的形象,体现了一个画家的独特视角与写作功力。作者记忆中的那几个场景,那几个场景中的细节,读来让人感觉有一种脆脆的生香味。因为他有一个卖了茧子买枇杷给儿子吃的父亲,他有一个
期刊
张志公先生作为影响中国20世纪的语文教育大家,在其一生的实践探索中不断深化“语言教育”思想,力求为语文教育的现代化揭示本质规律。从性质界定,到课程改革,再到教改教法,张老探索出了一套贯穿现象本质的学理体系,其熠熠生辉的教育思想至今依旧不失华光。然而,华光之下的张志公教育思想研究大多将视点聚焦于“性质观”“课程观”和“教学观”,对于“教材观”的分析却离散浅化、寥若晨星。为此,审视张志公先生的语文教材
期刊
【阅读导引】  节选内容选自雨果的《悲惨世界》,在这部分内容中,议论替代叙事成为了主要内容,而“夹叙夹议”正是雨果长篇小说的特色之一。一般在每一卷甚至每一节的情节展开前,雨果首先展开议论,通过议论抒发自己对政治或某一社会现象的看法,并试图通过篇幅不短的议论介绍孕育故事情节的时代与社会背景。  节选内容出自第四部第七卷第一节,雨果在这一节中探讨了“俚语”这一社会现象并引出了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
期刊
“思辨”最早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即要博学多识,要详细地询问,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思辨”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1)哲学上指运用逻辑推导而进行纯理论、纯概念的思考;(2)思考辨析。简而言之,“思辨”就是理性思考辨析。  著名作家狄马说:“一个人如果真的养成了独立、自主、理性和思辨的习惯,那他已经是个现代公民了,语文教育的任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