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门实用性特别强的学科,学习数学可以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由于数学的逻辑性比较强,小学生的思维理解力不够完善,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他们对一部分问题无法理解,学习的难度比较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内容,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7-287
常言道“知易行难”,对小学学生而言,学习数学知识虽然算不上简单,但相比之下能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学习、生活无疑难度更大。即便如此,应用数学知识始终是数学教学绕不开的重要目的之一,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对数学知识应用投以足够的重视,通过生活化数学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现实联系起来,促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积极发现数学问题并结合数学知识通过自主思考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推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提高。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目标的形式主义
数学在生活中的功能主要是为日常生活服务的,所以对于在小学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则需要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完成。虽然这个教学目标是需要小学教师来完成的,但是迫于升学的压力,一些教师往往会把教学任务依旧引入应试的机制之下。当下教师与家长都认为分数才是衡量能力的标准,所以在这种教育环境之下,教学的方式对于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能力无法达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并且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
(二)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首先,教师在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中。对课堂中的理论知识过于重视,而对这项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却会忽略,教师为了使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通常会让学生对记忆点死板地加强记忆,而忽略了要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所存在的联系。其次,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过程没有与相关理论相结合。由于教师没有很好地对数学生活化的教育意义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对数学思维与数学研究中所存在的严谨性的意识不彻底,所以使得在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总是流于表面。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引入生活情景,增强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与实际生活过程中接触到的种种事物与事例能够促进生活化教学的发展,并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同样地,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也对生活化数学教学有很大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积极借助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生活情景创设数学情境,促使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对数学应用产生更加深刻独特的认识。例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一课时,在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特征、主要要素与绘制方法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生活中使用折现统计图的具体场景与情境,比如,记录、比较某病人一段时间中的体温情况、某商品在不同时期的价格波动等,引导学生了解折现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与重要意义。教师也可以就相关的情景设置条件请学生自主绘制折线统计图,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巩固知识。这种在数学教学中设置生活化情境的教学方案一方面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拓展思路,推动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优化与提高。
(二)在生活中融入数学,强化数学意识
在上课之前,教师要认真备课,根据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相结合,设计出符合小学生的数学教学内容。让小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来源于生活实际问题,而那些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抽象概念的知识点,数学教师需要根据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设立情景,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得学生更加容易理解。通过以上教学实例,学生不仅掌握了課堂中的重要知识点,还获得了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更加认识到这门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而重视这门学科的学习。
(三)关注数学作业设计,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带进生活
数学教学内容不仅限于教材与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数学教学也不能止步于数学课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视线投向课下、投向生活,拓展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这也将对学生的个人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在课堂之外,教师需要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与逻辑思维,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当然,小学学生心性、学习状态并不稳定,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作业的形式督促学生更多地在课堂之外关注数学。以“折线统计图”一课为例,除常规作业之外,教师可以请学生观察记录一周的温度状况,据此自主绘制关于一周以来最高温度变化的折线统计图,从而推动学生将数学知识带进生活,实现知识巩固与阅历丰富的双重效果。而在教学其他内容时,教师也可以设计类似的作业内容,主要引导学生去观察、了解、记录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事物与知识,促使学生通过完成这些带有充分发挥空间的作业得到数学能力的锻炼,也有助于刺激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结语
通过上述的内容,教师对小学生数学课堂中使用生活化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提高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的前提下,同时他们对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增强。这种方式使学生在生活能力提高的同时,也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在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学习与运用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实现,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在生活中自主探究的能力,并培养其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高爱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应用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41.
[2]曾立新.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56.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7-287
常言道“知易行难”,对小学学生而言,学习数学知识虽然算不上简单,但相比之下能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学习、生活无疑难度更大。即便如此,应用数学知识始终是数学教学绕不开的重要目的之一,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对数学知识应用投以足够的重视,通过生活化数学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现实联系起来,促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积极发现数学问题并结合数学知识通过自主思考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推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提高。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目标的形式主义
数学在生活中的功能主要是为日常生活服务的,所以对于在小学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则需要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完成。虽然这个教学目标是需要小学教师来完成的,但是迫于升学的压力,一些教师往往会把教学任务依旧引入应试的机制之下。当下教师与家长都认为分数才是衡量能力的标准,所以在这种教育环境之下,教学的方式对于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能力无法达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并且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
(二)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首先,教师在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中。对课堂中的理论知识过于重视,而对这项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却会忽略,教师为了使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通常会让学生对记忆点死板地加强记忆,而忽略了要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所存在的联系。其次,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过程没有与相关理论相结合。由于教师没有很好地对数学生活化的教育意义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对数学思维与数学研究中所存在的严谨性的意识不彻底,所以使得在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总是流于表面。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引入生活情景,增强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与实际生活过程中接触到的种种事物与事例能够促进生活化教学的发展,并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同样地,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也对生活化数学教学有很大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积极借助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生活情景创设数学情境,促使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对数学应用产生更加深刻独特的认识。例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一课时,在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特征、主要要素与绘制方法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生活中使用折现统计图的具体场景与情境,比如,记录、比较某病人一段时间中的体温情况、某商品在不同时期的价格波动等,引导学生了解折现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与重要意义。教师也可以就相关的情景设置条件请学生自主绘制折线统计图,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巩固知识。这种在数学教学中设置生活化情境的教学方案一方面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拓展思路,推动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优化与提高。
(二)在生活中融入数学,强化数学意识
在上课之前,教师要认真备课,根据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相结合,设计出符合小学生的数学教学内容。让小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来源于生活实际问题,而那些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抽象概念的知识点,数学教师需要根据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设立情景,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得学生更加容易理解。通过以上教学实例,学生不仅掌握了課堂中的重要知识点,还获得了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更加认识到这门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而重视这门学科的学习。
(三)关注数学作业设计,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带进生活
数学教学内容不仅限于教材与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数学教学也不能止步于数学课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视线投向课下、投向生活,拓展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这也将对学生的个人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在课堂之外,教师需要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与逻辑思维,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当然,小学学生心性、学习状态并不稳定,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作业的形式督促学生更多地在课堂之外关注数学。以“折线统计图”一课为例,除常规作业之外,教师可以请学生观察记录一周的温度状况,据此自主绘制关于一周以来最高温度变化的折线统计图,从而推动学生将数学知识带进生活,实现知识巩固与阅历丰富的双重效果。而在教学其他内容时,教师也可以设计类似的作业内容,主要引导学生去观察、了解、记录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事物与知识,促使学生通过完成这些带有充分发挥空间的作业得到数学能力的锻炼,也有助于刺激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结语
通过上述的内容,教师对小学生数学课堂中使用生活化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提高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的前提下,同时他们对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增强。这种方式使学生在生活能力提高的同时,也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在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学习与运用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实现,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在生活中自主探究的能力,并培养其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高爱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应用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41.
[2]曾立新.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