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衣试酒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aini0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槅。
  ——周邦彦《六丑·正单衣试酒》
  周邦彦的词给人光阴虚掷、无所着落之感,然更耐人寻味的是词的发端“单衣试酒”这一文人形象。春服既成,去冬未远,于料峭寒意中初尝新酒,这分明是以颓唐心行少年壮士之举,更是要以身暖春,先动己情而后知春情。如苏轼诗“春江水暖鸭先知”,还只是一个对春的观看与想象,“单衣试酒”则是要用自己的身心先感知到时间与历史洪荒般的存在,然后再道说出自己,这一形象也成为一个文人起兴动念最初的形象。读于明诠的诗集,也能感到字里行间不时跳荡出“单衣试酒”的形象,以及对古典文化执迷的兴趣,他的酒是历史与古典诗文的陈酿,他的酒友是屈原、李白、白居易、八大山人等,然而酒的仪式却是新的。他在自己的书房和书页之间,用自己的新诗把他们重新召唤聚拢起来。
  沈从文《抽象的抒情》里写“生命流转如水的可爱处,即在百丈高楼一切现代化的某一间小小房子里,还有人读荷马或庄子,得到极大的快乐,极多的启发,甚至于不易设想的影响。”于明诠的诗也是从读史、读诗、看戏、阅世开始的,不易设想的是,在对这些久远人物的人格关照里他又重写了自己。这不只是一种诗学态度,还是一种文化态度。他有意拆解掉那个历史上美化和雅化的文人,反以文人的老实和朴讷现身。《屈原》中捻着倔强胡须的屈原,《八大山人》中翻着白眼的朱耷,《单衣试酒》中不解风情的陆游……这些形象的某个侧面也是他对自己的期许和返观。正如他把写文章描写为“兴奋、苦恼、难受、失望地一次次掏弄刮削自己”,是真体会到了写作的甘苦,但又不肯说半句风月和违逆自己的酸话,只一味诚实地说出当下的所感所思,所以他诗歌中的象喻较少,更多的时候是与历史、文人的对谈,或自我驳诘。有人说他的诗幽默,其实是一个老实文人的苦恼,说得古雅一点是一怀清愁。
  但就是这点真切的清愁,支撑起了一个文人面对世界的方式。于明诠用诗的方式重新打捞起他心中那个过去的时代,再用那个时代打捞出自己。读于明诠的诗,密集的古典诗文意象扑面而来,尽管如欧阳江河所说,他始终秉持着古典诗文的优雅语态,但他还是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化解这一庞大的文化背景,让他真正和当代形成对话关系。一方面他用口语的语式,有时甚至是戏曲和方言的掺杂,来调和历史叙事的浓度;另一方面,他用一种反讽和文化解构的方式重述历史人物和生活样式在当下的境遇,如《西江月》;再者,它用一种禅意的空白间离出古典意象的距离,如《中秋的月亮》、《白鱼在春天的睡姿》。诗人引用古典意象是为了说出那个已经消逝的古典情蕴世界与当代生活的对抗,并试图用新的情境化开古典意象的密集和传统文化隐喻的强悍。
  在现代社会的技艺分工里,文人这个词正在被渐渐抹去,文人形象里包含着软媚、知识、工具化等种种附加,人们对专业有种奇怪而盲目的心理,过分相信专业的诗人、专业的画家、专业的音乐人,但不相信完整生活意义上的文人,艺术被狭隘化为一种技艺的秘密,文化成为艺术的装饰,甚至连文人这个词都外化为一种身份和姿态,而非精神,艺术批评中所谓的文人书法、文人画,其落脚亦在作品而非文人的忧患之心。登临有诗,离别有诗、思乡有诗、大悲大恸时有诗,听雨默坐时亦有诗,人需要一种诗的形式温润自己,绘出自我心灵的纹理。从这个层面上看,写诗作为一种行动是对现代时间粗暴的抵消,这已经超越了诗歌作品本身。当然,有时写作会让人难堪,把自己呼唤出来的过程并不比写字更容易,且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大多背负着个人清寒的命运,再者一旦开始使用语言写作就必然包含着技艺的较量,有比较就有高下。但纵观古典诗论,古人并不纯以技艺论人,还是以境界和情怀为上,他们更重视那个完整人格和生命意义上的文人,而未必是专业诗人。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于明诠的诗显然是朝向文人形象而去的,它的意义并不在于其诗歌技艺是不是足够引起当代诗人的侧目,也不能一味用现代诗艺的法度来衡量,而是他以写诗的方式重建了自己作为一位文人的当代生活,一种诗与书合流的生活,一种写或不写都足够振作自己的生活。
其他文献
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写过一篇《诗云》,大意是说科技文明极端发达的外星人控制了地球之后,唯一不能控制的东西就是人类创造的诗歌,于是外星人取笔名“李白”,把所有的文字资源加以排列组合,延伸成为几百万亿米的星云,但是,在其俘虏的人类面前,这个庞大的文字星云仍然不是诗歌。  外星人搞不懂何为诗歌,读诗的人也很少穷究诗歌的确切定义,对于绝大多人愿意读诗的人来说,重要的是面对诗歌时能够感受到什么,如果继续深究,那
期刊
南 鸥:本刊栏目主持人。  徐敬亚:海南大学诗学研究中心教授。1949年生。1976年写诗,《今天》理论撰稿人之一。主要著作有《崛起的诗群》《圭臬之死》《隐匿者之光》《重新做一个批评家》等。2004年起先后在《特区文学》主持“批评家联席阅读”、“十大网络版主联席阅读”。2006年发起并主持海南大学“诗歌月读”活动。2006年11月在黄山第三代诗歌纪念会上获“终身成就奖”。  南 鸥:我想朋友们一定
期刊
一  批评家谢冕曾经表达这样的观点:“袁可嘉先生在‘九叶派’诗人中,素以理论著称,他被认为是这个诗人群体中始终高举理论精神旗帜的一位。……人们读‘九叶派’诗人当中的袁可嘉,在内心深处更愿意接受他作为理论家、批评家和翻译家这样的身份,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他的创作。也许别人没有这样的看法,但至少在我个人内心曾是这样认为的。”(见方向明主编《斯人可嘉:袁可嘉先生纪念文集》(以下简称《斯人可嘉》)序二)我相
期刊
面对李海洲《一个孤独的国王》这本诗集,我开始有些不以为然,我甚至觉得李海洲和这本诗集的题目完全是两回事,李海洲是否有某种不可告人的忧伤?没关系,先不考虑这些,反正先读下去,毕竟李海洲的文字是值得一读的。  事实上,接下来的阅读一方面印证了我的期待,另一方面改变了我当初的不以为然。说印证我的期待,是因为李海洲对待汉语写作的驾轻就熟,始终都在挖掘发现汉语缭绕燃烧的火焰,另一方面我发现李海洲的孤独真还是
期刊
诗人鱼跃,浙江慈溪周巷镇天元元甲人,初闻其字号“鱼跃”和“海阔堂主人”,映入眼帘的便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句诗,他在诗中缔造了一个极为宽广且个性的艺术世界。充满个性色彩是衡量一切文学的价值标准,在“鱼跃”诗中,我们可以聆听诗人内心的的律动。六十年代尾巴出生的鱼跃,童年在文革中渡过,又亲历经改革开放,有着丰富多彩的生命体验。在浮华又喧嚣的年代,在诗歌被挤压的仅剩一片狭小空间的年代,难能可贵的
期刊
中国新诗诞生百年之际,世界正在用惊奇的眼睛关注着一个东方大国的复兴。中国新诗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正是在一百年前世界大变革的风暴中,迎着世纪的曙光冲向天空的雏鹰。一百年的中国新诗对于有悠久历史的中华传统诗词,今天仍是一只雏鹰,但在东方文明的天宇,百年风雨,每一次历史重大的变革中,我们都看得见中国新诗的身影。中国新诗也用优秀诗人的名字和不朽的诗篇,构筑了中华民族精神殿堂复兴与重建的基石。从另一
期刊
一  1936年,辛笛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创作了《挽歌》。这首诗,可以说是新诗三十年代“活用典”的经典之作。  青年辛笛不仅酷爱李商隐的诗歌,深受影响;而且在清华大学期间,就开始读《荒原》,随后在爱丁堡大学留学时,曾聆听艾略特演讲,倍受启发。辛笛后来自述:“……旧诗歌中爱谴词用典,只要运用适当,往往能增加不少韵味,我常为之赞叹不已。后来我研究艾略特时,发现他爱在比喻中运用典故乃至以典来加强修辞,这种手
期刊
在包括鲍勃·迪伦在内迄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30位诗人中,瑞典诗人哈瑞·马丁松(Harry Martinson,1904-1978)的名字显然并不在最响亮的梯队行列。甚至提到瑞典文学,我们首先想起的也是奥古斯特·斯特林堡、塞尔玛·拉格洛芙、阿丝特丽·林德格伦或去年刚刚离世的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等人。正如瑞典本土学者乌尔夫·拉尔森(Ulf Larsson)博士所指出的,诺奖并未给马丁松带来很高的国际声
期刊
个人的经验和感知始终是一位写作者最真实的知识,也是写作者的写作得以继续的某种内驱力,我们时常会把这种知识明晰化,譬如性别的、族群的、地方的……从而作为其写作的独特面相或者表征。但是,更多的时候写作者会把这种“真实的知识”抽绎成一种隐喻、一种象征或一种修辞。在抽绎的过程,眼耳鼻口舌这些感性器官似乎总是与负责语言的神经中枢有着密切的相关,文字就像某种必要的物理器官,处理了我们在抽象印象方面的弱点。如此
期刊
灵山,灵氛。阳刚或阴柔、傲然或冲淡,但写这篇小文要绕过它。我是说,还有五座山和灵山并峙,那是上饶诗歌的山,需要我慢慢地阅读。  熊国太:给你一滴露水,就得回赠歌谣  首先来到灵山脚下的湖村。那里有一位白发苍苍的母亲在守望,她总从袋里掏东西,始终掏不出来,因为三十多年前就丢了,丢在了城里。是的,熊国太长期生活工作在南昌、温州,在诗中,他总纠结于自己被乡村丢了的惴惴。  因此在他的诗歌里总是燃烧着乡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