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爱你不容易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1072298534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毋庸讳言,品德课不是学校课程中的“宠儿”,其一,它不是主科,不能享受语文、数学科被师生们垂青的待遇;其二,它不是艺术科,限于各种条件,很少有专职教师将“品德”进行到底。于是,久而久之,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视品德课为可有可无的课程,加上语文数学这些“主科”在小学教学中占有绝对的地位,兼科教师们对品德课也就“想说爱你不容易”了。
  那么,兼科教师究竟会给品德课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呢?
  主次分明,厚此薄彼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由此可以看出,塑造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生命个体是品德课的宗旨,而像语文、数学这些文化课程,也只是塑造生命个体中的一个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品德课与文化课之间本应一视同仁,甚至品德课的意义胜于文化课程。但是,品德课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地位的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这种负面的影响归根结底,是因为教师的兼职教学带来的。
  对于老师来说,身兼数“职”却要面面俱到,的确有些为难。毕竟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及教学质量的考评中,基本上是以语、数学科为主。教师们自然懂得其中轻重,教育管理者也心中默许,有了思想上的“主次分明”,行动上的“厚此薄彼”也就不足为怪,品德课的地位也就不可能“咸鱼大翻身”了。于是兼科老师认真备课的,是语数,研究教材的,也是语数,学校的教研活动,也还是以语文、数学为主,很少有老师把时间花在品德课的备课或教学研究中。
  笔者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询问了几个兼科教学品德课的老师,问他们语文或数学的课程标准理念时对答如流,但问到是否知道品德课程标准中也有三维目标时则知之甚少。可想而知,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七八个年头的今天,尚且有未阅读过《品德课程标准》的老师在上品德课,是一种多么可怕的事情。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不只是在阅读教材上的忽视,不只是在课堂教学上的忽视,也不只是在教学研究上的忽视,更为严重的是,品德课成为了这些主科教师们修起的一个个“栈道”。在这样的品德课中,教师们往往偷梁换柱,把语文或数学悄悄地搬到品德课堂中来。兼科,倒是为这些主科教师提供了一个极为方便和有利的占课和挪课的时间和空间。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还是一条:都是主科惹的祸。听课是主科,考试是主科,评比还是主科,有了这些指挥棒,教师们想不占课都难。
  当前,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每周安排3课时,语文8课时,数学4课时。相比之下,语数的课时似乎有些不足。在考试、评比的压力下,加上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不能提高。因此,很多老师需要除了规定课时外的时间来完成教学任务,或者让学生进行练习、作业等等。即使品德课堂没有完全被占用,那也只是“蜻蜓点水”而已,教师心中早已“预谋”好了,几分钟之后便“鸟枪换炮”。学生心中即使有所不愿,也碍于老师的“权威”,或者“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不再做声。此中玄机,老师们是“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一厢情愿,照猫画虎
  显然,兼科为主科教师带来了占课、挪课的便利。但也有“不贪小便宜”的老师,还品德课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空间。只不过,这品德课是不是真正的品德课还有待考证。
  其一,主科教学方式对品德课教学方式的影响深刻。
  这种影响是普遍存在的,笔者听过很多品德课,都发现其他科目的影子在品德课中表现明显,比如语文教师,便会把品德课上成语文课。一教师在上《诚信是金》(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课时,对课本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分析,还进行朗读名人名言的比赛等等,看起来热热闹闹的,却未免有点上语文课之嫌。事实上,大多兼科教师都是如此,凭着自己在主科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直接迁移,照猫画虎地进行教学,才会造就这样“没有品德的品德课”。
  新课程改革以来,品德教材比起先前的教材来说,改变很大,很多品德课的学习方式都融入到教材中去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必然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如果教师课前没有充分准备,课堂中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歌德说过:“才能可以在独处中培养,品格最好还是在世界上的波涛汹涌中形成。”新课程理念下的品德课(包括《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都与社会生活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使得品德课堂不仅要保证课内40分钟的学习时间,还要让学生走入生活,走进社会。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在社会生活中成长,在社会生活中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而这些时间,都可能因为所谓的“主科”而被淡化,甚至取消,对品德课程的发展是影响极大的。
  要想改变当前这种局面,首先必须是学校教育管理者的重视,不能只想把它作为附属品简单地强加给教师,最好是配备专门的、专业的教师。其次是要重视品德课教学方面的培训,让教师能够充分理解课程新理念,把握课程目标,吃透教材思想内容,在思想和行为上真正重视起来。再次,在教师业务考评等方面,也适当地加入品德课教学的评估等等。唐朝魏徴说过:“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看来,只有正本清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改革我们的品德课堂。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促进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为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达成“三维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一、认识理解    (一)“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知识与技能”既是目标,又是一个重要的载体,所以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仍然
“数学课标”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将学生熟悉的蕴涵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从而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一、了解学生生活背景,搭起数学生活桥梁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各种数学现象、数学问题,这些数学知识虽然
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对于儿童的学习过程影响是深远的。在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基础上,根据现行新课标教材和学生特点(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以及课堂教学第一手经验,我决定从创设情境人手,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从而愿意接近数学,喜欢数学。    一、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交给学生思维的主动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个人潜能,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主动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谈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动机    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根据这一特点,组织课堂教学时要结合教材,创设情境,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如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
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亲近语文。因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亲近语文,以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一、师资引领,让学生亲近老师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是一个充满童心的人。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纯真。童心,表现为淳朴、真诚、自然、率直,而这些也正是人民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品质。生活阅历赋予我们成熟,社会经验赋予我们练达,文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音乐课堂教学中展示新观点、新理念的现象比比皆是,音乐课内容丰富了,形式多样了,聆听、演奏、绘画、朗诵、手工、表演等都有机会登上了音乐课的舞台,新课程确实改变了原来封闭的传统音乐教学。可是也不难发现,由于对新课程的精神和理念把握不准,好多音乐课堂的音乐味却明显少了,一堂课中,学生获取音乐信息量不多,教学实效性不高的问题凸现出来了。然而,音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感受生活,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由此可见,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表达生活的习惯与能力。    一、让学生感受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换言之,生活就是习作的源泉,离开生活实
一次家长会上,一位年轻的妈妈悄悄地把我拉到一边说:“周老师,你上次给过小寒一颗糖作为奖励,是吧?”  我愣了愣,才想起是有这么一回事。当时我叫了几个读不出单词的学生来办公室训练,他是读得较好的一个,所以我就给了他一颗糖。我好奇地问:“有什么问题吗?”  “小寒回到家,他就迫不及待地向我们炫耀,说老师奖励他了,不仅如此,他还逢人便说,那高兴劲就别提了。”小寒的妈妈继续说道,“之后,我便发现他学习变自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广阔的空间,减少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新的作文教学思想: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引导体验,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好的习作应该浸染着浓郁的情感色彩,也正是这种情感驱动的力量,推动学生进入“神思飞扬”的状态,创造出一系列新的审美意
童年的经历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童年将奠定孩子一生发展的基础。储存童年精神食粮的方法有很多,如参观大自然,参加各种社区活动,与同伴玩游戏等,除此之外,最好的途径就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一、课外阅读:重在激趣,让孩子爱上阅读    1.创设一个好的环境很重要  首先,要布置一个具有浓厚书香气息的教室。教室是孩子最初的阅览室,后黑板可改造成阅读交流的园地,建立图书交流站,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