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rs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的逐步改革体现的是教育的进步,因为社会一直在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变化,那么在小学这一基础教育的阶段,我们也要能够发挥人才培养的作用,遵循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来开展教学工作。本文就从语文这一学科出发,来探讨一下关于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够真正的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将落后、低效的教育理念逐步淘汰。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小学语文这一学科的教学是基础性的教学工作,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让他们在综合素养的培养上有很好的提升。所以从新课改的背景下来说,教师要能够从教学的准备、教学情景的创建和不同方法的应用当中,来培养学生更加高标准的素养建立,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进行学习,实现自我成长上的巨大进步。
  一、创设更多学生参与的情境与活动
  课程改革一定程度上就是要淘汰落后的,不合理的教学方法,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教师要淘汰“专制”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来,与教师对话、沟通。所以教师要能够从不同的教学内容当中来设置一些灵活性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展开探究、学习等,将语文课堂也呈现的形式百变,带动学生综合能力的构建。
  对于课文的阅读教学工作来说,要让学生能够更多地展示他们对语言文字内容的理解、想象,然后再展开进一步的教学引导,这是一方面。以《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首先,要让学生展开自由阅读。阅读的方式可以是多样,既可以是大声朗读,也可以是低声默读,再让学生展开对应的课文朗诵。朗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多地渗透情感,建立良好的情感态度,将作者所描写的内容以饱满的情感抒发出来,那么同时也能带动学生思想的专注与集中。其次,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自主预习,从而回归到课堂当中,让学生首先来对课文当中所不理解的问题进行举手提问,或者是由课代表在课前来总结问题,在课堂当中将问题展示出来,再进行进一步讲解。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同时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也是有积极推动作用的。另外,还可以组织一些游戏活动,如让学生就本篇课文所描述的内容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最后在多样的情境的组织下,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对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确立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有积极影响作用。
  二、引导学生做好自主学习与拓展
  语文的学习,其实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如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与他人交谈,也需要表达自我思想;书面的写作也需要有一定的文采主题,所以语文教学不能够将学生框架住,更应该让学生从生活层面来展开自主学习,从其他途径中来拓展对语文的认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
  首先,在当前信息技术较为发达的情况下,学生对于信息获取的渠道也是较多的,不仅可以走进图书馆来展开图书的阅读,在网络当中也可以获取信息、学习知识,所以教师要能够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当中引导学生在课下多加拓展。如在一些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的学习当中,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拓展阅读一些此方面的内容,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另外,还有一些古诗词的学习,学生也可以多阅读一些唐诗、宋词等内容,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在生活中,学生也要拓展打开自己获取知识的渠道,多与他人交流,多对话,也能够丰富自我的思想境界,这样的教育方式体现了开放性的特点,这也是我们教育改革的方向。
  三、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塑造
  语文是语言知识的学习,文字内容能够充分反映一个人的思想,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更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能力,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当中放飞想象,培养更加创新性的思维,突破框架禁锢。那么这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综合素养的拓展有积极影响作用的。
  想象力和创新力的培养,我们可以以写作教学为例。在学生开始学习的起始阶段,他们的思维是没有被框架禁锢住的,他们的表达是自由自在的,所以在写作当中,经常会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没有一定的知识逻辑,但是并不是说不好。而是教师要能够在教学活动的开展当中,让学生学习一定的规范性的文体,同时也要保留学生的想象力。如以“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这一习作题目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尽情尝试。因为透过社会所展示给我们的表面的事物,学生可能会看见一些成人看不到的东西,这一部分是非常珍贵的。教师在点评学生习作的过程中,要能够对学生的想象力给予一定的表扬,不能以现实主义的眼光来对待与批判他们,包容学生的想象力,也能够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建立,这对于他们个人成长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基础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认识到语文教学的地位,在新课改的逐步带动下,实现教学工作方法的转变与创新,真正的以学生为本来组织各样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更加自由、开放的氛围中收获更多,成长更多。
  参考文献
  [1]刘梅.论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贏),2020(12):.
  [2]侯丽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创新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08):.
其他文献
摘要:在核心素养被广泛探讨的大背景下,专家学者们开始将核心素养聚焦到某一学科领域,其中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是指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等方面的有机结合。主题阅读教学是指教师围绕某个主题将多篇文本进行融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有利于促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本文所探析的小学主题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就是基于语文核心素养而提出的,主要包括:谨慎确定主题、强化教学目标、丰富教学策略。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
期刊
内容摘要:学历史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历史学习一定会事半功倍。那么如何学好历史?我长期从事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学好历史四字诀:多、快、好、省。  关键词:多快好省;兴趣;历史材料;习题;复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正文:  很多同学认为历史学习只是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甚至“谈史色变”。其实是没有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没能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爱因斯坦说过:“成功就
期刊
摘要:学习焦虑对学生学习效果、考试成绩及综合素质培养等均有重要影响,它是造成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学习焦虑是个人心理,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多方面共同产生的。对此,建构家校协同,社会支持的制度体系,才能有效长效的缓解和消除学习焦虑。  关键词:学习焦虑;焦虑原因;焦虑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学习焦虑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考试成绩、学业水平发挥及综合素质培养等均有
期刊
摘要:不同的语言观会指引不同的教学主张,但不少教学模式也已过时或不妥。本文将从土化的体认语言学出发,结合该语言观的三种知策略--“互动体验”、“转隐喻”、“象似性”,拟探讨体认视角下的外语语法教学新招,以期为英语语法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关键词:体认语言学;英语语法教学;认知语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认知语言向体认语言学转变  认知语言学自20世纪80年代90至年代提出后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通过梳理2010-2020十年间关于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文献发现,文献研究的范围主要集中在中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原则、专业设置影响因素方面。  一、中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原则  专业设置原则指的是在专业设置方面应秉持的价值观念、遵循的基本宗旨,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体现院校的办学特色,决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发现,关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原则基本包括
期刊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历史积淀,也是我国伟大民族的象征。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整合,一方面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也利于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培养。本文围绕二者整合教学的意义展开分析,并指出了将传统文化与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整合的建议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历史;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
期刊
摘要:课余时间体育锻炼是初中开展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行,我国更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初中开展课余时间体育锻炼是有效的措施之一。但是,为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锻炼,需要对其进行精细化管理,使体育锻炼运动有序开展。基于此,本文将从课余时间体育锻炼的意义展开论述,而后讲述影响初中生体育锻炼的因素,最终提出初中生课余时间体育锻炼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关键词:初中生;课余时间;体育锻
期刊
摘要:“懂事”、“听话”是中国父母,中国教师普遍喜爱的一种教育期待,蕴含着父母、教师对孩子成长的期许。但这从外在注视下美好的表现却不一定使孩子快乐,容易忽视孩子本身的内心世界,使“懂事”、“听话”教育变成了一种教育期待的担忧。因此,本文对现今中国父母、教师眼中所谓的“懂事”、“听话”教育论述其影响,化解其教育隐忧而得出结论,孩子的天性不可被埋没,用孩子喜欢可理解的语言使其明白事情的道理,学会判断是
期刊
[主要内容]:主题阅读“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通过研究主题阅读“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研究 导学 提质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新的教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采用个别测验法对180名5-6岁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的特点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在表情的命名上,女生对伤心命名的能力显著高于男生,非留守儿童对高兴、伤心和害怕的识别显著高于留守儿童;在表情再认上,非留守儿童对害怕的再认显著高于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在七种不同情绪理解任务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留守儿童。  关键词: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情绪理解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