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阶段上承小学阶段下接高中阶段,是学习生涯中较为重要的一环,由于初中科学科目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学生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导致有部分学生难以学好科学学科。因此,本文就目前科学中化学课堂的开展情况,对基础薄弱生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相应对策,希望对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些许思考。
关键字: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基础薄弱;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科学是一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认识自然现象的学科,学生若能掌握相关知识,就能较为轻松地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问题。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有一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这部分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进而出现偏科现象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大力提倡教育平衡的环境下,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基础薄弱学生的教学,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科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方式传统
科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忽视学情与课外拓展,重视课本知识的传授,部分教师上课只讲考点,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进而影响学习效果。即便是成绩较好的学生,长期接受这样的教育方式,也难以真正理解科学的内涵。
2.课堂互动性不够
在初中科学课程中有部分知识需要与相关的实验、教学视频相结合,调动课堂气氛,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友好互动,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但由于教师未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方式,部分教师甚至为了抢进度、唯分数论搞题海战术,导致课堂枯燥无味,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不愿与科学教师进行互动,课堂气氛较为僵硬,难以保证教学效果。
3.学生缺乏延伸学习
在初中科学课堂中普遍存在的情况是学生局限于课本知识,忽视了对科学学科的延伸学习和科学素养的培养。由于初中涉及的学科较多,学生难以有多余的精力来对科学知识进行延伸学习,仅掌握书本知识以应付考试。初中科学教师此时应该在授课过程中就相关知识进行拓展延伸讲解,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4.基础较差的学生后续难跟进
初中科学各知识点之间关联性不是十分强,即便前面一部分知识学生没有掌握,也不会影响后面知识的学习。但是有部分学生由于最初的知识没有掌握,使其对科学失去兴趣,若教师此时不进行有效干预,就会对后续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最为直观的表现就是上课不听成绩迅速下滑。
二、提升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立足于学情设计导入内容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意味着一堂课的开始,科学教师需要利用课堂导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若科学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就讲解理论知识,会让学生觉得课堂气氛较为枯燥,降低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科学教师要重视课堂导入内容的设计,立足于学情,使用科学的方式将导入环节设计得较为吸引学生的眼球。例如:在“核能”这一章节的学习中,科学教师首先可以提问“核能是如何产生的?”“人们可以如何有效地控制和利用核能?”,再给学生播放一段有关核能的科普视频,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精确定位课程性质,优化教学方法
科学学习首先是对科学产生好奇及兴趣,其次是对科学方法的掌握及运用,如:观察、测量、实验设计等,最后才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因此,为了提高基础薄弱生学习兴趣,科学课程在课程内容上不但要有趣,同时在问题设计上,也必定要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我们很难想象一堂设计贫乏、只有理论没有生动内容的科学课抑或一堂晦涩难懂的科学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一旦学生听不懂,则必然丧失学习科学的兴趣。
3、引入竞争机制,展开小组合作竞赛
目前,有较多的科学教师将小组合作运用在课堂教学之中,但由于部分教师盲目分组,导致教学效果难以有明显的提升。因此,科学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性格进行分组,做到优劣互补。即:每个小组当中都必须有成绩较好与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中和。可以照顾基础薄弱的学生,优劣互补,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促进教学的发展。使小组内的学生互帮互助,交流学习方法。有效减少班级基础薄弱生的数量,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4、有效提问,及时给予评价
教师有效的提问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使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解决。学生在科学的学习中主要是以思维为支柱,有效的提问,问题在设计上就要注意有多类型、层次性,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以及思考能力呈螺旋式的上升,引导学生的思维向高阶上升。 每个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不一样,所以教师的提问设计就要关注提问对象的差异性,让学生们各尽所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自信。教师所提问题必须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回答,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提的问题是自己都能回答上来的。教师在平时上课时就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认知基础能力的差异,对每一个学生都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再根据问题的难易水平,进行选择回答问题的合适学生。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找准评价的时机和选择合适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反馈来刺激学生的反应。每个人都是渴望被肯定与赞扬的,而薄弱生更是这样,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给予薄弱生生鼓励和肯定,让他们有获得学习科学的成就感以及解决科学问题的信心。
结束语:综上所述,科学学科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因此,初中科学教师应该注重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深入浅出關注基础薄弱生的学习情况,促进教学全面发展。初中科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严禁脱离实际,在进行导入设计与课堂内容设计时要立足于学情,采用多变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同时,初中科学教师要合理地将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科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刘平祥.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基础薄弱生课堂教学研究[J].求知导刊,2021(04):47-48.
[2]周文平.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基础薄弱生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180-181.
[3]黄薇.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基础薄弱生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J].考试周刊,2019(44):162.
[4]冯建锋.帮助初中科学基础薄弱生走出困境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04):55-56.
关键字: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基础薄弱;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科学是一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认识自然现象的学科,学生若能掌握相关知识,就能较为轻松地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问题。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有一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这部分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进而出现偏科现象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大力提倡教育平衡的环境下,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基础薄弱学生的教学,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科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方式传统
科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忽视学情与课外拓展,重视课本知识的传授,部分教师上课只讲考点,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进而影响学习效果。即便是成绩较好的学生,长期接受这样的教育方式,也难以真正理解科学的内涵。
2.课堂互动性不够
在初中科学课程中有部分知识需要与相关的实验、教学视频相结合,调动课堂气氛,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友好互动,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但由于教师未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方式,部分教师甚至为了抢进度、唯分数论搞题海战术,导致课堂枯燥无味,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不愿与科学教师进行互动,课堂气氛较为僵硬,难以保证教学效果。
3.学生缺乏延伸学习
在初中科学课堂中普遍存在的情况是学生局限于课本知识,忽视了对科学学科的延伸学习和科学素养的培养。由于初中涉及的学科较多,学生难以有多余的精力来对科学知识进行延伸学习,仅掌握书本知识以应付考试。初中科学教师此时应该在授课过程中就相关知识进行拓展延伸讲解,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4.基础较差的学生后续难跟进
初中科学各知识点之间关联性不是十分强,即便前面一部分知识学生没有掌握,也不会影响后面知识的学习。但是有部分学生由于最初的知识没有掌握,使其对科学失去兴趣,若教师此时不进行有效干预,就会对后续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最为直观的表现就是上课不听成绩迅速下滑。
二、提升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立足于学情设计导入内容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意味着一堂课的开始,科学教师需要利用课堂导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若科学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就讲解理论知识,会让学生觉得课堂气氛较为枯燥,降低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科学教师要重视课堂导入内容的设计,立足于学情,使用科学的方式将导入环节设计得较为吸引学生的眼球。例如:在“核能”这一章节的学习中,科学教师首先可以提问“核能是如何产生的?”“人们可以如何有效地控制和利用核能?”,再给学生播放一段有关核能的科普视频,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精确定位课程性质,优化教学方法
科学学习首先是对科学产生好奇及兴趣,其次是对科学方法的掌握及运用,如:观察、测量、实验设计等,最后才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因此,为了提高基础薄弱生学习兴趣,科学课程在课程内容上不但要有趣,同时在问题设计上,也必定要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我们很难想象一堂设计贫乏、只有理论没有生动内容的科学课抑或一堂晦涩难懂的科学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一旦学生听不懂,则必然丧失学习科学的兴趣。
3、引入竞争机制,展开小组合作竞赛
目前,有较多的科学教师将小组合作运用在课堂教学之中,但由于部分教师盲目分组,导致教学效果难以有明显的提升。因此,科学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性格进行分组,做到优劣互补。即:每个小组当中都必须有成绩较好与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中和。可以照顾基础薄弱的学生,优劣互补,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促进教学的发展。使小组内的学生互帮互助,交流学习方法。有效减少班级基础薄弱生的数量,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4、有效提问,及时给予评价
教师有效的提问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使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解决。学生在科学的学习中主要是以思维为支柱,有效的提问,问题在设计上就要注意有多类型、层次性,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以及思考能力呈螺旋式的上升,引导学生的思维向高阶上升。 每个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不一样,所以教师的提问设计就要关注提问对象的差异性,让学生们各尽所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自信。教师所提问题必须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回答,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提的问题是自己都能回答上来的。教师在平时上课时就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认知基础能力的差异,对每一个学生都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再根据问题的难易水平,进行选择回答问题的合适学生。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找准评价的时机和选择合适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反馈来刺激学生的反应。每个人都是渴望被肯定与赞扬的,而薄弱生更是这样,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给予薄弱生生鼓励和肯定,让他们有获得学习科学的成就感以及解决科学问题的信心。
结束语:综上所述,科学学科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因此,初中科学教师应该注重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深入浅出關注基础薄弱生的学习情况,促进教学全面发展。初中科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严禁脱离实际,在进行导入设计与课堂内容设计时要立足于学情,采用多变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同时,初中科学教师要合理地将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科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刘平祥.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基础薄弱生课堂教学研究[J].求知导刊,2021(04):47-48.
[2]周文平.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基础薄弱生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180-181.
[3]黄薇.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基础薄弱生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J].考试周刊,2019(44):162.
[4]冯建锋.帮助初中科学基础薄弱生走出困境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0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