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琳:隐在邓小平身后的女人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in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卓琳比邓小平小12岁,两人都属龙。两人是一对性格迥异的夫妇,但他们心心相印、相伴走过58载春秋。可以说,家庭的温暖,是帮助邓小平从容应对政治逆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邓小平两次主动找上门来
  卓琳比邓小平小12岁,两人都属龙。在北京景山后街的一条胡同里,有一个两进的普通院子,灰砖灰瓦,方方正正,院内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这就是“邓小平生前的生活世界,全家是1977年搬到这里的。他们住的院子里,有两棵靠得很近的油松,一棵高大挺拔,一棵婀娜多姿,并肩矗立,好像两个人相依相伴。于是,孩子们称这两棵树为“双龙树”。
  卓琳,原名浦琼英,1916年出生于云南省宣威县,父亲浦在廷曾是宣威赫赫有名的民族资本家,经营闻名遐迩的宣威火腿,曾追随孙中山参加北伐。
  1936年,卓琳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大学物理系。不多久,卢沟桥事变爆发。卓琳决计要去延安投奔八路军、投奔革命。1938年4月,卓琳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因工作需要而改用现名。
  1939年秋,邓小平与卓琳相识在延安。卓琳说:“他(邓小平)是从前方回来的,和邓发住在一个窑洞里头。我是在公安部工作,他们经常到公安部来,因为公安部女同志多。有时候也叫我们到他们住的地方去玩,他大概在那个时候就对我有意了,我不知道。他就找跟我一块儿到延安的女朋友,让这个女朋友来跟我谈,说他想跟我结婚,问我同不同意。那个女朋友和我谈了两次,我不愿意。我说我年纪还轻,不想那么早结婚,于是我拒绝了。”邓小平当时是八路军129师政委,卓琳是一个年轻女生。对这位从前方来的长征干部,卓琳自然缺乏了解。
  据卓琳讲,当时她很怕跟一个工农干部成家,因为去延安的那些干部多是工农干部,“怕他们没有知识,跟他们说不到一块儿”,因此她不敢同这些人谈情说爱。后来,邓小平两次主动找上门来,卓琳听了他的有关情况和介绍后,觉得他还不错,是个知识分子。“我想,反正早晚都得结婚,那个时候自己已经23岁了,我说算了吧,凑合吧。”
  卓琳跟随邓小平转战南北
  不多久,在延安杨家岭毛泽东住的窑洞前,战友们以淳朴的方式为卓琳夫妇举行了简朴的婚礼。几天后,卓琳便随丈夫离开延安奔赴前线。婚后,快言快语的卓琳慢慢适应了同沉默寡言的邓小平相处,也渐渐理解了丈夫的心,她默默地支持着丈夫。
  从太行山到大别山,从抗日战场到解放战争,邓小平率领部队每解放一个地方,卓琳随后就带着孩子们也赶到那里。“以前都是他们在前方打仗,我们家属都在后头住的地方;打完仗休整的时候,他们再接我们去。后来,进军西南时,他下命令不准任何人带家属。我不干,不能把我们‘丢’了不管,是共产党员的我一定要跟着你去,你砍我的头也要跟着你去。他没办法了,只好向我‘投降’,带着家属。”
  卓琳是1952年带着全家从重庆随邓小平来到北京的。当时,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邓小平对自己的妻子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不要到外面去工作,言行要谨慎。这一要求也非常符合卓琳的性格,她本来就是一个不爱出风头的人。
  进京后,卓琳多次谢绝了一些单位、团体请她参与工作的邀请,专心致志地为邓小平当秘书、整理日常文件。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又有一些组织请卓琳出面工作,她还是谢绝了,她说:我的任务就是把家管好,把孩子管好,不让小平操心,让他专心致志地干好工作。
  夫妇俩心心相印
  在家里,卓琳是“中心”,而邓小平是“核心”。家里开支都是由卓琳计划、执行,邓小平从不过问,当然卓琳总是尽量将开支向丈夫倾斜。“三年困难时期”,邓小平爱喝龙井茶,比较贵,也爱抽点烟。一向精打细算、省吃俭用的卓琳对丈夫舍得开支。每天上午下午,她都给丈夫泡上一杯浓浓的龙井。邓小平喝完后,她自己则接着喝剩下的茶根。
  卓琳为保证丈夫吃得好一点,要他单独吃,不再一大家人在一块吃饭,可邓小平不干。后来,她就派次女邓楠陪着老爷子吃。可不久,老爷子又不干了,坚持要跟大家一起吃。卓琳没辙了,只得单独给他炒一个菜。结果,就这一个菜,到了饭桌上也叫老爷子“给你点、给你点”而分了。最后,卓琳没办法了,就让大家都吃一样的,谁也不再享受“特殊待遇”了。
  在生活上,卓琳给予邓小平无微不至的照顾。邓小平一年四季穿什么衣服,盖什么被子,每天晚上吃几粒安眠药,都是由她来安排。夫妇俩心心相印,患难与共,几十年来从没红过脸。
  多年的共同生活,使卓琳十分了解邓小平爽直、真诚的内心世界。因而,无论政治风云怎样变幻,始终不能改变她对邓小平的一片深情,丝毫动摇不了他们夫妻间多年建立起来的信任。特别是在“文革”年代,邓小平遭到诬陷、迫害的时候,她始终以善良、真诚的心去爱抚和温暖丈夫那颗深受伤害的心。邓小平的一生之所以能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杰出贡献,与他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有一位温柔、善良,不断给自己支持与帮助的妻子是分不开的。
  邓小平的烹饪技术略胜一筹
  卓琳关心邓小平,邓小平也十分爱护卓琳。有一次,卓琳患了重感冒,她担心传染给邓小平,就嘱咐警卫人员:不要让老爷子到我的房间,免得传染给他。邓小平那天要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出门前他特意嘱咐工作人员:给卓琳找个医生看看。会议结束,邓小平一进门就问:卓琳怎么样了?他不顾警卫人员的劝阻,径直来到卓琳的房间,仔细询问病情,嘱咐卓琳一定要多喝水,按时吃药。夫妻情深可见一斑。
  邓小平关心和爱护高雅的国粹艺术,支持十足的“戏迷”卓琳看戏,卓琳每每去看戏,邓小平都是知道的,因为卓琳总是向老爷子“请假”,以免挂念。邓小平只要不太忙,也会问问哪个剧场、看什么戏。卓琳还喜欢听评书,她曾请人帮忙找了很多诸如《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评书的录音带,没事的时候就听上几段。在中国的古典文学名著中,她尤其喜爱的是《红楼梦》,其中不少精彩段落还能背下来。
  在家里,卓琳虽是主妇,但烹调手艺并不被孩子们看好。在孩子心目中,父亲的烹饪技术要高出母亲一筹,他做的菜特别具有川菜风味。因而,有时候,邓小平特意为卓琳寻找“实习锻炼”的好机会。
  卓琳夫妇俩都非常喜欢孩子,自己的5个孩子、邓小平的妹妹及妹妹的孩子、卓琳姐姐的孩子都生活在邓家,由卓琳照顾。和孩子们在一起,邓小平总是无比开心。他平常说话不多,但跟小孩子可有话说了,逗呀、抱呀。
  在邓小平晚年,卓琳“规定”孙辈每天定时要看爷爷,要来亲爷爷,要在爷爷面前坐一坐。每天老爷子还没起床,卓琳就把孙辈抱到他被窝里去陪老爷子。卓琳说:“他呀,最喜欢跟小孩玩了。小孩在他办公桌底下玩啊闹啊,他有事则专心地做自己的事,没事时就跟他们玩,或分发给他们一些巧克力。”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邓小平从不说教,可他的品格却深深影响着孩子们,既亲切又威严。
其他文献
所谓“绝笔诗”,是指死前最后所写的诗而言。用联语方式表示对死者的哀悼。称挽联。若按被挽的对象分,挽联有挽人和自挽两类。一些革命烈士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曾写下“绝笔诗”或题联自挽,以寄情寓意,或嫉恶如仇,或激励后人,表现了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堪称我们的楷模。  周文雍(1905—1928)。广东开平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省港大罢工和广州起义。历任广州工人代表大会特别委员会主席
期刊
一位伟人的身影太高大了,自然就会遮挡住与他互为伴侣的另一位杰出人物的光辉。对于周恩来和邓颖超夫妇来说,就属于这种情况。  中共“九大”后,毛泽东的夫人江青、林彪的夫人叶群都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其实,论资历、论能力、论贡献、论威望,身为周恩来夫人的邓颖超哪一点都不在她们之下,以她的才干和资历,担任党和国家的高职本来应该是顺理成章。但是,在周恩来生前的岁月里,邓颖超一直都保持着低调,除了在全国妇联担任
期刊
1947年3月告别延安,1948年3月告别陕北,1949年3月告别西柏坡。连着3年的3月,都是父亲告别的季节。每年的3月,无论是春意盎然还是春寒料峭,对我来说,都是对父亲无限缅怀的3月。  1947年3月告别延安  父亲(本文作者系毛泽东之子毛岸青与儿媳张少华)曾经度过3个不平凡的3月。这3个3月,几乎是中国历史的三大步,蒋家王朝的三部亡魂曲。  蒋介石亲手关起了和平之门,粗暴地折断马歇尔手中那根
期刊
许世友(1905-1985年)  1976年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党委第一书记,在毛泽东逝世后带枪进京,令“四人帮”不敢轻举妄动。  许世友襟怀坦白,光明磊落,表里如一,敢于讲真话。他虽然出身行伍,但为人胆大心细、富于机变。在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北京当时的政治形势十分紧张,参加毛泽东追悼会的许世友,其机敏品质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带枪进入毛泽东灵堂  许世友将军战功赫赫,是一位在战争中从普通战
期刊
亚洲院士、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委员陆德,是曾任国务院副总理、文化部部长陆定一的长子。很多年之后,女儿跟陆德吵:“我沾你什么光了?”而陆德深刻铭记父亲的教诲:一切自力更生,老一辈打天下不是为了你们当官。  活跃于各种媒体平台上  亚洲院士、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委员陆德,是曾任国务院副总理、文化部部长陆定一的长子。这些年,陆德的声音一直活跃于各种媒体平台上,作为父辈共产主义理想的继承者,责任感驱使
期刊
作为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1897 -2003,出生于上海)在人们心中始终是一个传奇人物。她跨越了三个世纪,经历了百年中国的政治变迁,对近现代内政外交产生了重要影响。蒋介石去世后,她淡出台湾政坛,客居纽约,晚年仍关注台湾政局。  蒋介石于1975年4月5日在台北病逝。按宋美龄自己的说法,蒋的离世“是自己一生最伤痛之事”。此后,宋美龄就在台北、纽约两地漂泊。  蒋介石刚一去世,孔祥熙的长子孔令侃就匆
期刊
孙毅(1904-2003)出生于河北省大城县一个贫农家庭,原名孙俊华。1920年10月,他高小还没毕业,因为家庭生活困难,被迫离开家乡出去找事做。就在那个时候,他把自己原来的名字改成了孙毅。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取“杀敌为果,致果为毅”的意思。  外面的世界到处都是军阀混战。孙毅漂泊了两年多,从北转到南,到过上海、厦门、潮州,还是没有找到一个安身立业之所。他只好又从南转回北,投奔在河南开封做事的哥
期刊
古城淮阴有四个城门均为瓮城门,其中南门后来被命名为“佳标门”,是为了纪念1945年9月6日在此发生的一场惨烈攻城战中,一位叫徐佳标的新四军战士在失去双手的情况下,舍身堵住枪眼的壮举。这一壮举比耳熟能详的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还早了七年,堪称我军舍身堵枪眼第一人。  档案资料记载,徐佳标1926年出生在江苏省灌云县一户贫苦农家。1942年冬,徐佳标的父亲被日军抓去修炮楼,后被活活打死。1943年,新年刚
期刊
杨松,原名吴绍镒,1907年11月14日出生在湖北省大悟县四姑墩大吴家一户知识分子家庭。三十年代初中期。在东北工作时化名吴平。他先后担任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驻东北巡视员,中共吉东特委书记兼抗日联军第四军政委。是东北抗日联军的积极倡导者和组织者。东北抗日武装的卓越领导人。1938年至1940年,在延安任中宣部副部长兼秘书长。并执教于马列学院。1941年春,创办和主编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是一位优
期刊
“万元户”,一个1980年代初很流行的词,也是许多农民羡慕的称谓。顾名思义,“万元户”就是收入达万元的户,或是家里有万元积蓄的户。在当时的农村,谁家能称得上“万元户”,就是家庭拥有巨额财富的代名词,是先富起来的代名词。  1980年4月18日,新华社播发一篇通讯《雁滩的春天》,报道了1979年末兰州市雁滩公社滩尖子大队一队社员李德祥家里有六个壮劳力,当年从队里分了一万元钱,社员们把他家叫“万元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