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生活化教学浅探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car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来源生活,最后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很多教师为了降低中学物理的学习难度,纷纷把生活化教学带入到物理教学中,以使物理知识变得直观、立体而易懂,是一个极有效的教学方式.那么什么是生活化教学、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以及相关从业者的关注,这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1 生活化教学的界定和作用
  生活化教学是指把教学活动放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目的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并在学习中学会更好地生活,从而使知识变成一种有生命力的存在,并陶冶学生的情操.简单来说,生活化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和制定的教学目标,把物理课堂中的理论知识的选择性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抽象、艰深的物理知识变得具体而易懂,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制定的教学目标.
  在中学物理课堂中进行生活化教学有很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以新课改角度出发,新课改标准中曾明确指出:学习物理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并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领域发展中的影响,以培养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物理与我们的实践活动息息相关,实施生活化教学可以让物理知识变得简单而有趣,更容易达到新课改中的标准;从教师方面来说,把生活实例引入物理课堂中,能使物理理论知识变得有趣、直观而易理解,同时加强了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使他们切身体会到物理对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且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使教师较为轻松地就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从学生方面来说,以身边的生活实例进入物理知识的学习中,使他们感到亲近且轻松,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以及参与性,从而提高同学们的物理素养.
  2 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措施
  在高中物理课堂中进行生活化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进行,组织生活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多元化、生活化.
  2.1 教学内容生活化
  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就是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基础,紧密联系他们的日常生活实际,在增加物理问题的趣味性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中存在的教学内容.物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到生活,因此教师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收集并选取与同学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素材,以此来分析和讲解物理课本中的知识和内容,从而让同学们感受到物理知识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向同学们讲解《圆周运动》中的离心运动时,可以把同学们熟悉的侧翻车祸案例带入到课堂中,让他们更好地认识离心运动.2015年5月4日凌晨6点左右,在江西省乐平市的206国道塔山工业园路段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辆大货车发生侧翻,将一辆小轿车压埋.截至上午10点左右,现场施救工作进行完毕,当时小轿车上共有6人,4男2女,均告死亡.此次车祸伤亡重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和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在此案例的基础上,向同学们解释大货车为什么会发生侧翻,最终造成车祸.利用多媒体在投影仪上展示出大货车转弯时的实物图并在旁边配备原理图,向同学们解释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货车,转弯时所需要的向心力是由车轮与路面的静摩擦力提供的,如果转弯时速度过大,所需向心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也就是最大静摩擦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时,货车将做离心运动,最终造成车祸.通过案例,让同学们对离心运动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也让他们认识到离心力和向心力的作用,把这熟悉而又陌生的教训牢记心中,让他们以后在开车时增大合力或减小速度以避免车祸的发生.还可以以洗衣机脱水为例,对于洗衣机脱水来说,当水滴跟物体附着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时,水滴做离心运动,从而让同学们明白为什么湿漉漉的衣服在洗衣机中转几分钟后几乎会变干.通过这样常见的生活实际,加深同学们对离心运动的理解、印象和应用.
  2.2 教学方式多元化、生活化
  所谓教学方式多元化、生活化,就是利用贴近我们生活的现象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这不但要求教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注意观察生活周围的细节,还要思维开阔,具有创新精神,不再拘泥于用生活实际解释物理知识,而是把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贯穿于整个课堂,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自信心.所以在物理课堂上,除了利用生活实例来讲解物理知识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拉开课堂的序幕或者做实验,如在学习气体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向同学们提出以下问题:生活中常见的馒头、蛋糕 、爆米花等,在没有增加数量的情况下,经过一些特殊处理体积会增大,口感也会有所改善,这是为什么呢,让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去阅读材料,从而开始对本堂课物理知识的学习;物理课堂中会需要做很多的实验,不可能每一样需要的实验仪器实验室都有,因此我们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做一些简易的实验,这些同学们熟悉的仪器可以帮助他们快速地进入学习的状态,如在学习空气阻力时,可以把石头和纸巾在同一高空同一时间抛出,谁会先落地呢,当然是石头,因为空气阻力对比较重的物体影响较小,对较轻的物体影响较大;在学习完电的有关知识后,可以鼓励同学们在课后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一串七彩灯,在节日时装点教室;在学习完重力的知识后,向同学们播放一段宇航员在太空舱中的生活状态并结合他们乘坐电梯时的感觉,让他们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综上所述,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效率有着重大作用.单纯的物理知识是抽象的 、枯燥的,也是深奥难懂的,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可以把物理知识变得具体、有趣、易懂而亲切,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观察生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心理情况把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完美的应用到物理课堂中,以便更好地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
其他文献
随着微课、电子白板、网络教学等多媒体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大量使用,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很少板书或根本不写板书了,取而代之的是具有大量图片、声音、动画、视频和大段文字的多媒体课件.现代多媒体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诸多优势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传统意义上的板书仍具有不可替代的教学功能和强大的生命力,一个好的板书设计对于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中国教育学家韩作黎先生说:“教师的板书应练得又
电视剧《便衣警察》的主题曲中有“危难之处显身手”这样一句歌词,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一个能力缺失,把它叫作“细小问题显身手”,就是在平时练习的一些小题中,学生会经常出现同样的思维障碍,由以下题目来分析这一问题.  例1 如图1所示,质量m=1 kg、长L=0.8 m的均匀矩形薄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右端与桌子边缘相平.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现用F=5 N的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它翻
素质教育一直致力于倡导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用教师的智慧与师爱建构一个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生本课堂,让学生充分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通过主动地提升学生参与课堂
物块在小车上滑动类问题(本文简称“滑块木板模型”)是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在高考中也多次出现,如2014年江苏卷第8题,2013年江苏卷中由惯性演示实验改编的第14题,2010年重庆卷第25题等.这类问题变化多、难度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教师讲解此类问题有所裨益.  1 滑块木板模型的特征  (1)组成:此模型通常由长木板(或小车)与滑块组
课堂提问一直是课堂改革的焦点话题,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各学校也相应的展开变革.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沟通的桥梁,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要实现高效课堂首先要有有效课堂提问.课堂提问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对于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质疑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乃至终身发展均具
拿破仑可以说是人尽皆知.拿破仑曾使整个欧洲在他脚下发抖,欧洲各国的君主都不得不对这位“科西嘉的暴发户”俯首称臣,恭维有加.但这位声名显赫的“战神”最终却被囚圣赫罗那
1 问题的提出  为了直观反应某元件的电压和电流的关系,经常画出(U-I或I-U图象).对于电阻的U-I或I-U图象,若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则其电阻不变,称为线性元件.若不过原点或是曲线,则电阻随电压变化,为非线性元件.  若电阻变化的导体接到一个恒定的电源上(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不变),就无法直接用闭合回路的欧姆定律来求.若导体电阻不变,而接到一个电动势恒定、电源内阻变化的电源上,依然无法直接用闭合
一直以来,高中物理都是学生“谈虎色变”的学科,大多数学生感觉无力难学,也有一部分老师认为物理难教,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得出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教与学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忽视了物理学思想与方法的教育和学习.因为不论试题类型是什么样,题目多么得新颖,教育改革如何深入与变化,物理学思想和解题方法永远不变,这是解决物理问题最根本的东西,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只要我们掌握了物
类比法是根据两个研究对象或两个系统在某些属性上类似而推出其他属性也类似的思维方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推理形式. 其结论必须由实验来检验,类比对象间共有的属性越多,则类比结论的可靠性越大.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会发现某些不同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形式上的相似性,其中包括数学表达式上的相似性和物理图象上的相似性. 类比法就是在于发现和探索这一相似性,从而利用已知系统的物理规律去寻找未知系统的物理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的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的院士大会上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可见,培养初中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与要求.但是,在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初中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情况如何呢?  在2015年厦门市初中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竞赛决赛中,试题二是在学生必做实验“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能力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接入滑动变阻器实现多次测量并且通过多个开关的闭合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