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y_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是教育中常常讨论的热门话题,也是新课改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话题。自主学习,就是学生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和需要,自主确立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觉调控学习状态,并作出有效的自我评价。其实质是,突出强调学生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真正树立学习的主人翁意识。
   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切实提高“学”的质量和效率。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学习的效果。学生学习的目标明确与否、态度端正与否和方法得当与否等,都是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改变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新时期学校大力开展的自主性学习实践活动,对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促进整个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
   强烈的求知欲望,能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兴趣是人的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较强的可塑性,使学生不仅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而且在较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形成习惯。一定的自控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重要保证。自主性学习,符合新时期广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键在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再过渡到“会学”。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一一地讲给学生听,且教师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将所有的知识全部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讲课的过程中,要把事物中共有的、类似的、关键的地方讲清楚,并引申开来,使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中要设计有诱导性的问题,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是在愉悦、宽松、和谐、有激情的气氛中进行。减轻学生的压力,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使他们主动地去探究、轻松地去理解和自主地获得知识,使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的关系更加和谐。因此,创设和谐的学习气氛,寓教于乐,是让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的主要战术。
   二、实现课堂的角色转变
   新课标要求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而不是学习的主体。自古以来,教与学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不平等的,这一点到现在为止似乎也没有消除或逆转的迹象。但在教学关系中,忽视学生主体的地位,把学生当作客体来看待的话,却是不得不纠正的误区。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那种把教师看作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和权威的观念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应当过分注重讲台上的居高临下和权威,应常常走下来,融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即“平等中的首席”。改变过去那种“你教我学”的课堂局面,使教学具有互动性,从而大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避免缺少教师的指导而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盲目。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大量而细致的工作,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敢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与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获取知识,并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融会贯通,综合运用,最大限度地实现课改的目标。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看能不能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自主渴望获取知识,期盼认识世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才会觉得学习不是一种枯燥乏味的苦役,而是一种乐趣,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所以,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就要激发学生对本学科及教者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就要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用生动的语言,融知识的丰富性、生动性、灵活性及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于教学中,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对知识的占有欲。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中自主地学习知识,活跃思维,努力进取。学生喜欢这门课,对它感兴趣,觉得需要它,即使不教他,他自己也会去学习,这就是学习的动力。如果对某一课程,学生觉得没有兴趣,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才勉强去死记硬背,这就是彻底的失败。
   四、创新教学意识和学生的学习意识
   “自主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有创新,包括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过程的安排、问题提出的角度、练习题的题型等,都要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知识,另一方面也不要被教师的思维所束缚,要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自主学习是创造性学习,它把学习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提出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的过程,显然,自主学习的目标指向是为了让学生创造性地去学习。
   五、积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个性化教育是为了适应学生个性良性发展的需要,是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天赋、兴趣、爱好等个性差异的基础上进行的教育。以发展学生的优良素质、形成独特的个性为根本目标,重视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形成好学、要学的良好氛围。个性化教育是提高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个性化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体性是学生发展的原动力,有了这个原动力,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认识评价和调节能力,培养他们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在个性化教育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读书和实践,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获得人类已有的知识成就,并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检索、分析、摘取、积累信息资料,去接触自己感兴趣、有争议的问题,去浏览与所学内容有关的书刊,扩大知识面,加大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其他文献
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要灵活多样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不断地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师教学的基本目标。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思维的发散性与逆向性,都体现了思维的基本特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着力于这些方面的培养。   一、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   努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从小养成能独立、批判性地看问题的习惯。譬如说,这里有一个
期刊
小说以方鸿渐始,以方鸿渐终,对主人公方鸿渐的叙述有始有终。茫茫大海里驶来一艘航船,客轮载来了小说的主人公,其始也;这位主人公消融在茫茫的幽冥之中,其终也。“所有乘客的票都是终点的,但每站都必须有一些乘客要下去,给新上来的乘客腾出地方。”下去的乘客也许一去不复还,但也或许会在此站盘桓些时日,再上来去另一个站——这就是真实的人生旅程:并在多为歧出,生离可判死别。   人在婚姻、职业、乃至人生中,万事
期刊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历来都是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祖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的重要途径,而是培养学生审美兴趣的最重要的教学过程之一。“新课改”是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标志着中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重大转变,这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深入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借助“新课改”的契机,改革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多措并举,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授课效率,并
期刊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这也就说明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它是借助一篇篇融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如果离开美,语文就缺少了灵性;如果离开美,语文课堂也就失去了它本身所独具的魅力。但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形式简单化,致使学生倦怠,教师厌烦,课堂气氛沉闷,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学习效率不高。那么,如
期刊
目前,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缺少素材,内容空洞干瘪,尤其是议论文的写作,论点摆出后,缺少富有说服力的论据,论证干瘪无力,论点就得不到充分的论证。不少学生感慨甚至发牢骚:没有时间看课外书,到哪去弄写作素材?殊不知课本就是一个巨大的材料宝库,只是学生没有有意识地去发掘罢了。一篇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和事件,课文作者和他的生平事迹,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课文中出现的思想观点,等等,都可以是写作的好材
期刊
应该承认,在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把“应考”的需要,作为阅读教学内容取舍的唯一依据。这种“应试语文”,不但使语文在学生眼里失去了应有的魅力,而且造成了学生语文知识懂与会的分离、学与用的脱节。最终语文教学所追求的语文教育成效,也自然无从谈起,从而也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种现状,与语文教学所追求的语文素质教育的最佳目标相比,无异于南辕北辙。   “生活与教
期刊
昨天家里停电,到网吧翻些资料,天正热,街上少见行人,网吧门前积车如山。好不容易等一空位,坐下,转头一看,都是学生。再看,都在玩游戏,聊天。找了一会儿,茫然无绪,学生的啸声此起彼伏,如疾风骤雨,如山呼海啸,声音里充满兴奋和快乐。   他们真的快乐么?他们真的快乐——游戏以其姿彩炫目,网络以其情景牵心。终于到了暑假,紧张的时间和心情得以放松,终于可以暂时逃出书山题海,为什么不快乐?   题海的确让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所以,从实质上来讲,教师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未尝不是件好事,教师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决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位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为学生准备一桶“水”   教师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设计创设自觉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  
期刊
语文的学习是个慢功夫,不可一蹴而就。语文知识浩如烟海,非长期积累、定期梳理不能学有所成。特别是在高一高二这样的基础阶段,学生更是需要为将来的振翅翱翔,梳理好每一片羽毛。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后的知识梳理,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建议学生要准备几个本:   一、基础归类本   这虽是老生常谈的方法,但真正能做好,能坚持下来的学生却寥寥无几。这些文学大家
期刊
一、教师要以情带情,激起共鸣   教师丰富、纯洁而高尚的情感,可以左右学生的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把握自己的情感。按照心理学中的情感转移的原理,教师应先入情,再动情,再析情,再移情。根据这一感情的发展过程组织教学,就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语文教材,往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为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通过语文学习,能够更多地看到的,是主观感受,是内心情感,是个人见解和人生观。教师如果在教学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