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语文朗读教学之我见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jo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内容之一。在新课标新教材使用,新课改推行,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更应该重视和落实朗读教学。要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就应该深切地去认识和研究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和具体运用。我认为其作用和运用方法有以下几方面:
  一、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朗读必先出于口,再入于耳,后人于心。在朗读中让学生感知语言的优美和谐。揣摩作品的艺术境界。如教读宗璞写的《紫藤萝瀑布》一文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句意,掌握好语句的停顿,把握好朗读节奏,才能抒情自然。又如《背影》中“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要重读“背影”,因为速度的快慢,朗读者要始终以作者代言人的身份,怀着真情实感以朴素自然的声音朗读。同时,一首优美的诗歌,一篇抒情的散文,一个动人的故事。有感情地朗读,可以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出它的意境美、色彩美和音乐美。特别是那些文质兼美的名人佳作、典范性文章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会收到常读常新,陶冶情操的效果。
  二、饱含感情。反复地诵读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朗读是理解教材内容的一种手段。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文章对于理解的重要性。通过朗读可以使学生深切领会蕴涵在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到各种语文知识所起的作用,这是仅凭老师讲解所达不到的。许多文学作品的意境、美往往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的理解。比如通过激情朗读《安塞腰鼓》,学生们就比较容易理解黄土高原的雄浑和厚重。感受安塞腰鼓震撼人心力量的源泉。如《春》一文“怎样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这一问题,如果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和揣摩,就可以知道春天给人们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充分的机会。作者告诉人们要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在这里作者颂扬了奋发向上积极进的精神。
  新课改古诗文教学中,尤其重积累,包括词汇、句子、文学常识等方面的积累,我在教读《短文两篇》时,注意引导学生养成高声朗读的习惯,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出深义,让学生自己去体味、揣摩这两篇短文,《陋室铭》通过对陋室的描绘,表现自己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志向和追随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而《爱莲说》以莲喻人,将莲人格化,这正是作者心志的写照,是作者理想的寄托,进而熟读成诵,之后让学生自然而然领会短文的含义,不拘于死记硬背,而骈文或骈散文、行文的句法和一些常见的实词、虚词的意思也会在学生培养出语感后迎刃而解,并在头脑中慢慢积累起来。有助于以后更好地理解古诗和文言文,更好地去体味古典文学作品的美。
  三、持之以恒的多朗读。有助于写作,亦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分文章七分读,涵咏工夫兴味长。一篇范文,只有反复诵读,涵咏其中,才能得其妙处。记忆文章靠读,领会文章靠读,鉴赏文章靠读。写作文章也靠读。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形象地概括了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重积累、感悟、熏陶,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又可谓是写作的经验之谈。换言之,朗读是获取信息而写作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没有信息,处理信息就无从谈起。学生可以从朗读中掌握字、词、句、语法、修辞、逻辑的用途,可从朗读中了解选题、取材、篇章结构的方法。持之以恒,目积月累,写起文章也就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了。同时,朗读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教读《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文,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们充分想象盲孩子、影子、几只萤火虫、一群萤火虫的感情与语气及神态,再由物及人,去想象整个文章字里行间,晃动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子,写影子、萤火虫意在写人,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其借鉴意义显而易见。
  可以说笔者在新课改语文教学中是把朗读当作一把“钥匙”,让它带领学生去开启理解的“锁”,而且笔者让朗读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催化剂。让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朗读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提高口语交际及写作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因此,语文新课改教学中更需要牢牢抓住朗读这一重要环节,有效地发挥其应有功能,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对语文教学的新奇和热爱是我孜孜不倦研读教材教法的十足动力。但不知从何时起,总感觉自己对教材内容已成竹于胸,总认为驾驭课堂已轻车熟路。殊不知事物的发展规律有时是会发生逆转的,多次的教训经过总结的确会变成宝贵的经验,但如果把多年的经验奉为经典而一味因循守旧,这也许又会成为新的教训,成为超越自我时无法逾越的障碍,也会成为新时期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  我开始深深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转眼间,如火如荼的班级整风活动已接近尾声,在年级部大力支持下,在各任课教师的密切配合下,我行之有效的完成了本项工作。当然,此次活动中,有顺利亦有挫折,有成功亦有失败,有困惑也伴随启迪……现将整风工作总结如下:  一、班级现状分析  本段时间,针对班级在日常行为规范,学习态度及习惯等方面,着力进行规范教育,班级整体状况稳定,并在各方面表现出良好发展势头。从学生个体来看,大多数自我定位正确,但个别学生
期刊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古典文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再到唐诗、宋词、元曲,名篇不断,大家倍出,她是中国人永远的精神家园,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  一、诗化育人环境,营造诗香校园  被国学文化润泽的校园是最富生命力的校园,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校园。走进校园,你会被浓郁的古诗文文化氛围所感染,铺设大道的大理石上镌刻着一首首教人惜时求学的古诗词,每一层教学楼的走廊两侧,设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燃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已成为现代语文教学的追求目标。  第一、从朗读入手,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凡是感人的作品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之所以能使人爱读或流传不衰,不仅因为其语言文字美,更重要的是文中渗透着作者炽热的情感。而对一篇血肉俱丰的课文,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中把握贯穿于作品中
期刊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向。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童趣的散文,尝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们赏心悦目,视听得到了充分的享受。  多媒体辅助教学,充满诗情画意。一张张精美的图片展现在学生眼前,图片上俯身躬腰的古桥、青翠摇曳的树林、清澈宁静的山泉、一泻千里的瀑布、叽叽喳喳的云雀、与我共患难的蚂蚁┅┅你看,多么美丽景色,学生
期刊
新时期,在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是教育学生成长的指导者,是各科教师、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因素的协调者,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教育者,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引路人。提高初中班主任的思想认识,对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适用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在初中生教育教学中,由于其普遍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学
期刊
在四川什邡快递界,一个叫徐璐的女子小有名气,她曾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北京大学新闻专业。身为北大才女,婚后,她却放弃了北京的白领生活,选择回乡创业,选择做快递,甚至自己还骑车到处送快递。  有人说:如此创业不仅浪费了别人的北大指标,回过头来还抢了普通人的饭碗,真浪费了四年的大学时光。  也有人说:人人都有选择自己职业的权利,人人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对北大才女送快递也不必大惊小怪。  还有人说:每个大学生
期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工具,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语文就应该突出阅读.教学实践表明,单纯以课堂教学,以课本为唯一对象的语文教学,是不可能真正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要从
期刊
作文教学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修改作文又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客体地位。在讲解与批改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与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那么,如何解决作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以下就是笔者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  一、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才是构成语文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也是最基本的对象。语文教师
期刊
写作是一个弘扬个性的创造性劳动,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作文缺少创新,因此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具有创意的文章,是当前语文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走出平庸,突出个性呢?对此,在日常作文训练中我进行如下尝试。  一、培养学生独到的观察能力  作文创新来源对于生活的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要想捕捉生活中的新事物,广泛地认识生活,就必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因此必须指导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