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将军村漠陂村:一村出了四将军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m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省吉安县渼陂村方圆仅一平方公里的红土地上走出四位将军:两位中将和两位少将,四位将军同姓梁,其中三位同族叔侄孙三代人,分别是梁仁芥、梁兴初以及梁必业;另一位是专业技术少将梁必骚。因此,渼陂村被誉为“将军村”。
  祖辈梁仁芥
  梁仁芥(1912 -1991),江西省吉安县人。1930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时期,梁仁芥任中共晋绥六地委书记兼晋绥军区第六分区政治委员,1948年张开基任西北野战军3纵独2旅旅长,梁仁芥任独2旅政治委员,率领独2旅参加宜川战役。当时刘戡带了30000人马,到了瓦子前街停下不走了。张开基和梁仁芥商量后,下达命令攻击宜川外围,其中19团攻击太子山,36团攻击外七郎山。为了加强领导,梁仁芥到36团。破晓,36团攻下了外七郎山,迫使刘戡部进至瓦子街任家湾一带,进入我军即设阵地。为了防止刘戡放弃北援,掉头突围,张开基和梁仁芥指挥19团攻进宜川,当敌军慌了手脚,全力反扑之时,张开基和梁仁芥即使将19团撤出战斗。这一攻,逼得刘戡东进,后路被我军切断,败局已定。1949年,梁仁芥任第一野战军3军7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军政治委员。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军政治委员。回国后,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1957年毕业。后历任军政治委员,军事电信工程学院政治委员,1969年到1978年任甘肃省军区政治委员,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
  1955年,梁仁芥被授予少将军衔。1991年11月8日因病逝世,终年79岁。
  父辈梁兴初
  梁兴初(1913-1985年)出生于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
  1929年2月,毛泽东率领的工农红军转移到吉安一带,在那里轰轰烈烈地开展革命运动,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了革命政权。梁兴初怀着兴奋的心情,于次年2月报名参加了红军,从此告别家乡父老,踏上了革命征程。
  梁兴初刚参军不久,便赶上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围剿”。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连中三弹,在鲜血直流的情况下,他挣扎着继续与敌人搏斗拼杀,直到战斗胜利结束。在中央苏区,梁兴初后来又参加了其它四次反“围剿”作战,曾多次英勇负伤。他先后身中枪弹9处,也升了9级,正好是一弹升一级军阶。他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逐渐成长为红军的优秀指挥员。梁兴初于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开始后,梁兴初参加了平型关等大小战斗。在平型关战斗中,梁兴初担任八路军第115师第685团第1营营长,被安排在“斩蛇头”的位置上。日军板垣师团进入八路军伏击圈后,他率领的第1营打响第一枪,全营将士满怀国仇家恨,打得敌人人仰马翻,四散逃命。完成“斩蛇头”的任务后,他又率领全营“扎口袋”。为了防止敌人逃跑,梁兴初率第1营死死堵住老爷庙这个缺口,致使敌人陷入绝境,保证了平型关战斗的全部胜利。
  解放战争初期,梁兴初奉命率部挺进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第1师师长。进入东北不久,他与梁必业搭档,指挥部队进行了著名的秀子河战斗。随后又在著名的四平战役中,一战成名,成为我军在东北战场上的骁勇战将。
  此后,历任第六纵队副司令员兼16师师长,第十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47军军长和38军军长。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纵横中原、挥师南下的战斗中屡立战功,特别是在威名远扬的黑山阻击战中,立下赫赫战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梁兴初率领38军参加抗美援朝,由于战功卓著,被中央军委通令嘉奖,赞誉为“万岁军”。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代司令员,志愿军西海岸指挥部副司令员、代司令员。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1985年10月5日,梁兴初在北京301医院与世长辞。
  孙辈梁必业
  梁必业是从江西红土地上走出来的一位开国中将。他1916年3月7日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县渼陂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梁必业的母亲刘年彩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吃苦耐劳,生活俭朴。
  梁必业参加红军后,于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4月中旬,梁必业与军长梁兴初率38军南下作战时,他的家乡吉安县于7月16日解放了。乡亲们告诉梁必业的母亲:“当年的红军回来了,咱们的苦日子熬到头了,翻身解放了!”
  听到这一消息,这位历尽岁月风霜,已是满头白发的老人,每天搬个小凳子坐在马路边,一天一天地等啊等啊,盼着儿子回家见上一面。她遇有解放军队伍路过,总要问:“我儿子梁必业过来了吗?”碰巧的是四野48军奉命从吉安进军赣南、广东,许多人对梁必业的名字比较熟悉,听说是梁必业的母亲,就热情地回答道:“大娘,你的儿子已经当军政委了,他没走这条路南下,从湖南那条路走了,你不要再在马路上等了,以后有机会碰到他,我们一定转告你儿子,叫他来看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梁必业在武汉工作,任中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干部部长。在一次开会时,原四野48军军长贺晋年告诉梁必业:“你母亲还健在,盼着你回家见你一面呢!”听到如此好消息,梁必业真恨不能插翅飞到家乡,见一见离别20多年的老母亲和乡亲们。但建国之初,工作繁忙,军务缠身,不能如愿。于是,他只得派手下人将老母亲从吉安县老家接到自己身边来。
  梁必业本想把老母亲长期留在身边,安度晚年。可住了一段日子,老人家觉得不习惯。梁必业理解母亲的心情,于是派人将母亲送回了老家。
  1983年,他回到阔别56年的家乡。当他从亲友中了解到母亲临终时的情景时,不禁老泪纵横。他深情地来到母亲长眠的墓地,毕恭毕敬地在母亲坟前肃立三鞠躬。献上花圈后,他声泪俱下地说:“娘,儿今天来看你了,我来晚了,你安息吧!”将军擦干了眼泪,在警卫员的搀扶下,一步一回首地离去。
  梁必业于2002年10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技术少将梁必駸
  梁必骎,1939年12月出生。同其他三位将军相比,梁必骎虽然没有统领过干军万马,在战场上同敌人撕杀。但他用自己的哲学思想和著作影响着共和国一大批军队的初、中、高级干部,其影响力同样不可小视。
  1957年,梁必骎以优异的成绩被西安航空学院(今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录取。他在繁忙的学习中并未放弃自己对军事知识的学习和业余研究,还尝试写作军事方面的文章,其中一些文章受到了当时全军唯一的一份军事杂志《八一杂志》的重视和赞扬。
  1959年元旦,《八一杂志》给他寄来新年礼物:一封热情洋溢的鼓励信和几本军事理论方面的书籍。这些都极大地鼓舞着梁必骎,也更加坚定了他从事军事科学研究,为国防建设和解放军的强大作贡献的决心。
  1959年,学校把梁必骎调整到国家刚刚设立的尖端技术专业,学习火箭、导弹的遥控遥测技术。这时,他已经利用课余时间,边研究边写作那篇对自己将来产生重大影响的论文。
  1961年底,倾注他多年心血的、长达10万字的军事论文——致胜论》终于诞生了。
  1962年7月梁必骎毕业时,军事科学院即函告西北工业大学:“经总政治部批准,你校学生梁必骎毕业后到军事科学院工作。”
  1983年,梁必骎到南京高级步兵学校先后担任宣传部长、研究生办公室主任兼研究生导师,配合教学需要,讲授军事科学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写作《军事方法学》,于1990年10月出版。这是全军第一部军事方法学著作。据查询,当时也未见其他国家有军事方法学著作。
  1999年,梁必骎被授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
  (据《38军传奇》、《统领万岁军:梁兴初将军的戎马生涯》、《新闻午报》等)
其他文献
1947年3月告别延安,1948年3月告别陕北,1949年3月告别西柏坡。连着3年的3月,都是父亲告别的季节。每年的3月,无论是春意盎然还是春寒料峭,对我来说,都是对父亲无限缅怀的3月。  1947年3月告别延安  父亲(本文作者系毛泽东之子毛岸青与儿媳张少华)曾经度过3个不平凡的3月。这3个3月,几乎是中国历史的三大步,蒋家王朝的三部亡魂曲。  蒋介石亲手关起了和平之门,粗暴地折断马歇尔手中那根
期刊
许世友(1905-1985年)  1976年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党委第一书记,在毛泽东逝世后带枪进京,令“四人帮”不敢轻举妄动。  许世友襟怀坦白,光明磊落,表里如一,敢于讲真话。他虽然出身行伍,但为人胆大心细、富于机变。在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北京当时的政治形势十分紧张,参加毛泽东追悼会的许世友,其机敏品质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带枪进入毛泽东灵堂  许世友将军战功赫赫,是一位在战争中从普通战
期刊
亚洲院士、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委员陆德,是曾任国务院副总理、文化部部长陆定一的长子。很多年之后,女儿跟陆德吵:“我沾你什么光了?”而陆德深刻铭记父亲的教诲:一切自力更生,老一辈打天下不是为了你们当官。  活跃于各种媒体平台上  亚洲院士、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委员陆德,是曾任国务院副总理、文化部部长陆定一的长子。这些年,陆德的声音一直活跃于各种媒体平台上,作为父辈共产主义理想的继承者,责任感驱使
期刊
作为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1897 -2003,出生于上海)在人们心中始终是一个传奇人物。她跨越了三个世纪,经历了百年中国的政治变迁,对近现代内政外交产生了重要影响。蒋介石去世后,她淡出台湾政坛,客居纽约,晚年仍关注台湾政局。  蒋介石于1975年4月5日在台北病逝。按宋美龄自己的说法,蒋的离世“是自己一生最伤痛之事”。此后,宋美龄就在台北、纽约两地漂泊。  蒋介石刚一去世,孔祥熙的长子孔令侃就匆
期刊
孙毅(1904-2003)出生于河北省大城县一个贫农家庭,原名孙俊华。1920年10月,他高小还没毕业,因为家庭生活困难,被迫离开家乡出去找事做。就在那个时候,他把自己原来的名字改成了孙毅。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取“杀敌为果,致果为毅”的意思。  外面的世界到处都是军阀混战。孙毅漂泊了两年多,从北转到南,到过上海、厦门、潮州,还是没有找到一个安身立业之所。他只好又从南转回北,投奔在河南开封做事的哥
期刊
古城淮阴有四个城门均为瓮城门,其中南门后来被命名为“佳标门”,是为了纪念1945年9月6日在此发生的一场惨烈攻城战中,一位叫徐佳标的新四军战士在失去双手的情况下,舍身堵住枪眼的壮举。这一壮举比耳熟能详的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还早了七年,堪称我军舍身堵枪眼第一人。  档案资料记载,徐佳标1926年出生在江苏省灌云县一户贫苦农家。1942年冬,徐佳标的父亲被日军抓去修炮楼,后被活活打死。1943年,新年刚
期刊
杨松,原名吴绍镒,1907年11月14日出生在湖北省大悟县四姑墩大吴家一户知识分子家庭。三十年代初中期。在东北工作时化名吴平。他先后担任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驻东北巡视员,中共吉东特委书记兼抗日联军第四军政委。是东北抗日联军的积极倡导者和组织者。东北抗日武装的卓越领导人。1938年至1940年,在延安任中宣部副部长兼秘书长。并执教于马列学院。1941年春,创办和主编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是一位优
期刊
“万元户”,一个1980年代初很流行的词,也是许多农民羡慕的称谓。顾名思义,“万元户”就是收入达万元的户,或是家里有万元积蓄的户。在当时的农村,谁家能称得上“万元户”,就是家庭拥有巨额财富的代名词,是先富起来的代名词。  1980年4月18日,新华社播发一篇通讯《雁滩的春天》,报道了1979年末兰州市雁滩公社滩尖子大队一队社员李德祥家里有六个壮劳力,当年从队里分了一万元钱,社员们把他家叫“万元户”
期刊
卓琳比邓小平小12岁,两人都属龙。两人是一对性格迥异的夫妇,但他们心心相印、相伴走过58载春秋。可以说,家庭的温暖,是帮助邓小平从容应对政治逆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邓小平两次主动找上门来  卓琳比邓小平小12岁,两人都属龙。在北京景山后街的一条胡同里,有一个两进的普通院子,灰砖灰瓦,方方正正,院内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这就是“邓小平生前的生活世界,全家是1977年搬到这里的。他们住的院子里,有
期刊
至今回忆起来,吴桂贤都觉得自己的一生,充满着太多的不幸与幸运。由于家庭贫困,年仅13岁,吴桂贤就独自出门谋职。从纺织女工到共和国首位女副总理,再到企业董事长,她的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那个时代的命运紧密相连……为了孩子四处“化缘”  1951年,13岁的吴桂贤进入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国棉一厂细纱车间当工人。“文革”开始后,她被树为“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和当时许多劳动模范一样,被推上了政治舞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