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lu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危重且清醒的患者施以有效救治的同时,也应及时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改善负面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有针对性、有计划、有目的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对恢复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重症监护;应用体会;情绪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由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以达到其自身的最佳、最适宜的身心状态[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013年12月~2014年06月收治重症监护室,20例均为清醒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33~75岁,COPD急性加重期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例,重症肺炎7例。
  2护理方法
  2.1营造重症监护室良好的环境 病室要保持清洁整齐,空气新鲜,通风好,光线、温湿度适宜。安静、低噪音的环境对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十分有利[4]。因此医护人员应做到操作轻,走路轻、说话轻、为患者进行护理操作及治疗时尽可能集中进行,避免过多的翻动病人。面对陌生且封闭没有家属陪同的环境,患者易产生抵抗、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护士应耐心给患者解释,告诉患者进入监护室治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取得患者配合。
  2.2注意患者的隐私保护 给予患者创造尽可能属于个人的治療环境。为患者进行导尿、擦浴、更换排泄物等需要暴露患者身体的操作时,应向患者先进行解释工作,不要盲目去暴露患者。如果遇到临床患者抢救、或有死亡病人,应注意给患者进行遮挡,避免因此给患者造成负面情绪。患者有合理的需求时,应尽可能去满足。
  2.3掌握沟通技巧,加强与患者间的交流 首先,得体的称谓是保证医护人员和病人良好沟通的前提,护士对患者的称谓非常重要,称谓是否得体往往决定着护理人员和患者护理期间必要交往活动的成败。护理人员在大致了解患者心理需
  要的情况下,运用舒服、得体的称谓,就能很好地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从而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也能拉近很多[2]。其次,也要要重视非语言的交流,为患者进行抽血、穿刺时,做到稳、准、轻柔,对建立人工气道而不能说话的患者,可通过一些手势、写字板应用、患者讲话的口型、询问患者时,患者点头或摇头、面部的表情等方式,与其进行交流,例如,当给患者更换排泄物或者擦浴翻身时,患者皱眉头、摇头、抖动四肢等,护士应即刻主动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应观看患者的手势或口型进行确认。不能仅说知道了、等一下词汇来应付患者,应积极寻早患者不适的问题所在,并让患者能相信你可以为其解决。对清醒并急躁焦虑,且有人工气道的患者,因需要使用约束带约束时,护士应理解和尊重患者,跟其解释目的,取得患者理解配合,切不可强行约束,加重患者精神心理负担,对疾病的恢复产生负面影响。由于每位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不同、社会地位的不等及宗教信仰等不同,也因此对疾病的的态度及对治疗护理中得文化要求也不尽相同,我们需要有针对性的为其提供满意的医疗护理服务。
  2.4对产生心理依赖的患者加强解释工作 患者在疾病初期,因病情需要,需用到镇静类药物,待病情趋于稳定后,不再使用镇静类药物后,患者往往会产生对药物依赖的心理,对即将离开重症监护室而产生依赖心理时,护士一方面要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也可以向患者例句成功的病例,使患者既明确自身疾病已经缓解,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自身抗病能力,而因病情初期建立人工气道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产生的对呼吸机依赖心理、不愿意脱离呼吸机时,应向其耐心解释病情已有好转,趋于稳定,可以间断停止呼吸机使用,直至完全撤离呼吸机,拔除人工气道,消除患者紧张的心理。对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医护人员应予以满足。
  2.5重视与患者家属的心理沟通与疏导 每天家属探视时间,应主动热情向患者家属介绍自己,简单介绍患者今日生命体征情况,如体温、肠胃营养、大小便情况等。如遇不懂的不确定的问题,应请医生向家属解释,以免错误的解释使患者家属产生负面情绪,家属向值班医护人员询问患者当日病情时,应避开患者,避免患者引起不良情绪。
  3小结
  危重患者因为病情急且重,随时可能危急生命,患者在短时间内病情发展迅速或对于突然发生的疾病,有强烈的就医求生渴望,也因此,会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的心理反应,为此,在为患者进积极有效的抢救治疗同时,应给予患者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心理护理干预,配合全面的护理技能,使患者进入良好的状态,树立坚强对抗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王志红,周兰姝.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71-175.
  [2]曲振瑞.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年10月第5卷第14期.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鼻腔冲洗对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FESS)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2月500例FES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0例,观察组使用鼻腔冲洗球冲洗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对照组以注洗器冲洗进行常规指导。结果,观察组复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1. 2 方法  使用前检查鼻腔冲洗球外表是否完整清洁,负压球有无漏气阻塞;检查无菌生理盐水是否清澄透亮、有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控制对策。方法 抽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6例ICU应用呼吸机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进行估计,并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性进行观察,并据此采取相应的防控对策。结果 16例患者中,6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7.5%,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因素有:胃内容物反流、血清白蛋白
期刊
摘要:目的 对临床神经外科中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抽取我院13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成A、B两组各6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 B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A组,不仅抢救事件发生少,且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也高。结论 针对临床脑出血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其专业化护理,将能大大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抢救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脑出血;神经外科;抢救事
期刊
摘要:对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致机械性静脉炎防治进行了综述,预防方法包括做好患者的评估,选择合适的导管型号、合理选择静脉,心理护理等,治疗和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湿热敷和微波等治疗方法。  关键词:PICC置管;机械性静脉炎;预防;治疗  随着经外周静脉置中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的广泛开展,其应用为肿瘤化疗患者开辟了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通道,但同时PICC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穿刺后导管对静脉内膜、静脉瓣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月12月因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需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者20例(腔镜组)和开腹手术者24例(开腹组)。两组患者在手术前24h及手术后24h、48h、72h采集外周静脉血,分别测定血糖(BG)、皮质醇(P)、C反应蛋白(CRP)。结果:两组患者术前24 h的BG、P、C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前馈控制管理在有自杀倾向老年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方法: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对老年患者259例入院时采取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筛选有自杀倾向高危人群,采取前馈控制的具体措施。结果:通过具体前馈控制管理方法,在住院期间无1例患者发生自杀的危险。结论:运用前馈控制方法有效地防止自杀意外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质量。  关键词:前馈控制管理;自杀倾向;老年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运用便携式呼吸机和呼吸球囊院内转运危重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危重患者分为两组,用呼吸球囊转运的患者为对照组,用便携式呼吸机转运的患者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转运前后的心率,自主呼吸频率变化、血压和氧饱和度进行比较及分析。结果:实验组转运前后各项指标波动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2结果  表一 本组转运前后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呼吸比较见表  项目氧饱和度血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后路椎体次全切植骨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年4月到2012年12月,我院采用后路椎体次全切植骨钉棒内固定治疗28例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经一期后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椎弓根钉棒固定,钛网或髂骨植骨。记录术中术后一般情况,术前术后神经功能ASIA分级,术前术后影像学对比。结果 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25个月,平均18个月。术前、术后即刻、末次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开展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219例,分别给予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临床检验的实际效果并开展分析。结果: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对照,超声诊断良性结节的符合率为89.15%(115/129),恶性结节的符合率为31.11%(55/90)。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形象描述出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5月在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产科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共88例(妊娠高血压疾病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孕妇30例(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孕妇28例(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3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以同期正常晚期妊娠孕妇32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