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习作“语有伦次”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y_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描述一件事或一个场景时,常常说得眉飞色舞,趣味横生,而一旦写在习作中,就会出现条理不清、语无伦次的现象。学生说得清,写不明,这是怎么回事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带着这种困惑,我查阅了中外作文教学的相关理论,其中的作文心理转换理论使我内心一动,茅塞顿开。
  作文心理转换理论认为:作文是把思维活动转变为语言表达的心理过程,在这一心理过程中,除了思维和表达两大因素外,还存在着一个极为重要而又常常被人们忽视的因素,即转换。学生之所以谈文色变 ,是因为这种心理转换太复杂。首先,人的思维是立体的,非线性的,而人的语言表达却必须是线性的。要想用语言把思维表达出来,学生必须把存于脑中的立体的、非线性的思维一一分解, 形成便于表达的线性结构。其次,思维是跳跃的,而表达却必须具有逻辑性。因此,要想用语言把思维表达出来,学生必须经历一个按逻辑顺序加工整理已有思维的过程。
  结合理论反观实践,作文教学难见成效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教师不清楚学生要完成这种心理转换过程,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具体指导;二是因为这种转换是内隐的,作文心理转换的复杂性是人的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达在组织结构和运作规律上的差异造成的。教师在进行指导时要准确把握,认真倾听,及时反馈,合理调控。
  找到了症结所在,我在习作练习中便对症下药,大胆尝试。在讲《燕子专列》一文时,我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了这样一个想象补白:“贝蒂来到一个小树林,仔细地搜寻着。忽然,一阵轻微的鸟叫声传入她的耳中 。”以此来引导学生开展想象,梳理思路,结构内容,流畅表达。
  为了进行对比,在学生进行补白时我没有参与任何指导,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发挥。在拿到他们的作品后,针对补写中呈现的问题,我进行了一次指导调控。
  一、大胆发问,参与习作内容的构建
  师:同学们,在救助燕子的市民中,作者告诉我们有一个叫贝蒂的小女孩救助的燕子最多,此时你想知道些什么?
  听了我的提问,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回答。
  生1:我想知道贝蒂都是在哪找到燕子的?
  生2:我想知道贝蒂都看见了什么?
  生3:我想知道天这么冷,燕子挨饿受冻,贝蒂发现它们时,燕子是不是已经快死了。
  生4:我想知道贝蒂是怎么救燕子的?
  生5:我想知道贝蒂和燕子都说了些什么话?
  ……
  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中,学生以一名读者的身份参与了习作内容的构建。根据学生的发言,我把学生想知道的内容一一罗列在黑板上。
  二、合理想象,丰富续写内容
  师:你们的渴望和我一样。贝蒂都做了什么?燕子是什么境况?贝蒂在救助燕子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有哪些细节?让我们想象一下。
  生1:我想,受冻的燕子一定会躲到山洞里。
  生2:燕子也可能会躲到岩石缝中,平时它们就爱在屋檐缝中搭窝。
  生3:贝蒂一定是先听到了燕子的叫声,才发现燕子的。
  师:什么样的叫声?
  生3:非常微弱的叫声,燕子很可能已经冻得奄奄一息了。
  师:你们想象得很合理。贝蒂发现它时会怎么做呢?
  生4:贝蒂应该先跑过去。
  生5:抚摸它的羽毛。
  生6:把它抱在怀里。
  生7:把围巾解下来,给燕子围上。
  师:是围上吗?燕子很小啊。
  生8:应该是裹上,然后把小燕子抱在怀里。
  生9:贝蒂一定会解开棉衣,把小燕子揣在怀里。
  师:你用了一个动词“揣”,很好。“解”、“裹”、“抱”、“揣”,这些动词让我们眼前浮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贝蒂救助小燕子的情景会变得怎么样?
  生:(齐答)生动形象。
  三、梳理内容,形成语言表达的层次
  师:那么,这些内容在顺序上该怎样安排呢?
  生1:应该先写燕子怎么样了,再写贝蒂是怎样做的,因为只有先看见燕子可怜的样子,贝蒂才会去救助它。
  马上有很多学生表示了不同意见。
  生2:贝蒂一定是听到叫声之后才跑过去的,所以应该先写贝蒂一边用眼睛四处寻找,一边细心地听,顺着声音找,终于看到了燕子。
  生3:之后写贝蒂抚摸它,温暖它,还把带来的食物喂给它吃。
  生4:最后写贝蒂把小燕子带下山。
  师:你们真的很棒,棒在把事情的经过想象得这么生动,又推测得合情合理,安排得井然有序。大家快动笔写吧。
  我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的发言进行引导,这时,一名学生又举起手:“老师,贝蒂最后还应该把燕子送到燕子专列上。”
  在学生们的相互补充修正后,我及时进行内容的梳理,把续写的顺序排列出来,板书在黑板上:寻找(看、听)—发现(燕子的惨状)—救助(解、裹、抱、揣)—送离
  通过板书,我将学生思维中要表达的内容整理出来,将原本内在、隐形的思维过程进行转换,显示在板书中,避免了表达的空洞和无序。
  以下是指导前后的学生范文:
  【指导前】
  贝蒂来到一个小树林,仔细地搜寻着。忽然,一阵轻微的鸟叫声传入她的耳中。她赶忙跑过去,看见一只小燕子趴在地上,正在拼命地抖动着翅膀。贝蒂把它抱起来放在衣袋里,把它送上了燕子专列。
  【指导后】
  贝蒂来到一个小树林,仔细地搜寻着。忽然,一阵轻微的鸟叫声传入她的耳中。会不会是小燕子?贝蒂立刻随着声音跑过去,看见树下的雪地上有一个黑黑的东西。啊,果然是小燕子!小燕子闭着眼睛,缩成了一团,在那里不停地发抖,看上去快要死了。贝蒂赶忙捧起小燕子,用嘴对着它使劲哈了几口气,她怕小燕子冷,又把头上的围巾解下来,给小燕子裹上,然后抱在怀里。渐渐地,小燕子睁开了眼睛,它叽叽地叫着,好像在说:“小姑娘,快救救我吧,我要回家。”贝蒂轻轻地摸着小燕子的脑袋,说: “小燕子,别担心,有我保护你,你很快就会好的。”第二天,贝蒂和爸爸妈妈一起把小燕子送上了燕子专列。小燕子在车厢里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向贝蒂致谢。看着小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贝蒂开心地笑了。
  通过老师的有效指导,学生知道了写什么、怎么写,不仅有了充实的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使三言两语即可完成的小练笔也能如此动人。
  (责编 莫彩凤)
其他文献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时至今日,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仍然是小学习作教学的普遍现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主张似乎成了遥不可及的理想境界。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怕写作文,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对习作没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习作的兴趣,就不会对习作产生恐惧心
当前。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显得实际而又紧迫。教师可通过以下途径丰富学生的交际内容,使学生主动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进而在实践中规范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一、双向互动,多向交流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活动。只有交际双方处于互动状态,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我们在口语交际训练的过程中,应该从挖
在苏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中有一类课文,它既不属于纯粹的故事,也不是纯粹的知识性说明文,而是一种借助故事的形式传达一些知识的文体(下文简称知识性故事)。像这样一类知识性故事,教师往往会在教学中因为忽视文本的特性而走向两个不同的极端:要么纯粹地以知识性为主,注重知识的传达;要么过多地关注故事本身,只追求情感的熏陶。那像这样的文体,到底该怎么教学呢?笔者认为,教师不能一味地挖掘故事情节,而忽略了知识的
童诗是诗歌的重要分支。一般而言,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阅读、听赏、吟诵的诗歌,既包括成人为儿童创作的诗歌,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歌。由于受到特定读者对象的制约,它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所进行的艺术构思、所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所运用的文学语言等,都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心理需求和审美特点,必须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易于接受的。这样才能在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激发、丰富他们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独创。《黄鹤楼送别》就是一篇优美的文包诗,教学本课时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体验、感悟、质疑和表达,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美,享受学习过程的快乐。  一、创设情境,构建诗意课堂  良好的情境好比乐曲的基调,又如美术作品的背景底色。这篇课文景美、情深,如果教师重视创设情境,就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  上课伊始,伴随情意绵绵的《阳关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和亮点。然而,在践行中,由于一些教师机械地理解“自主”一词,学生自主学习变成了学生自由学习,“三为主”的课堂,只剩下学生这一主体,没有教师的主导,也没有了训练这一主线。学生坐在学堂里,犹如在家中自学。那么,新课程理念下的自主学习应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教育专家靳玉乐给我们作了精辟的论述:自学不等于自主学习,独立学习也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
“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这全新的作文评价理念,为我们今后的作文评价指明了方向。  一、作文评价的兼异性  作文评价的兼异性,就是指在进行作文评价时,不统一或少统一目标,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为每个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体验自信,在作文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记得有一次,我让学生写片段练习《蓝色》,有三位学生是这样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充分关注学情、以学定教,加强对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运作和及时性调控,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只有充分参照和运用好“学情”这个学生学习的晴雨表,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人性,真正成为属于学生的“学堂”,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搭乘新课程改革这列快车越行越远,顺利抵达预期的终点。  一、预测学情,为课堂找到立足点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一名成功的语文教师,不仅应对自己和自己的
在学校组织的校本研讨课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了吴伯箫的《早》一课。品味之余,我总感觉师生对文本的解读少了些什么,不由引发自己更多的思考。现将其教学片段进行摘录并试作剖析。  【教学片段】  师:细读课文,了解哪一自然段描写了梅花的“早”。  生:第一到第五自然段。  师:仔细品读第五自然段,说说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生:我对“迈进后园,腊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感受最深,说明梅花开得很多。  师
小语教材中孕育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要让学生感其情、生其情、表其情、抒其情,语文教师就要全面、准确地把握教材中的情感点,充分开掘文本中丰富的情感资源,拨动学生内心深处的琴弦,让课堂达到“情融融,意切切”的氛围,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心灵。    一、读透标点,体会情感    中国汉字意蕴丰富,标点也往往意味深长,隐含丰富的潜台词,引导学生仔细推敲,有助于触发学生的情感。如《梅花魂》一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