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效率是十分重要的教育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针对初中生学习地理的现状,地理学科的特点及新形势下的地理学习方法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结合地理学科的特色及现有形势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本文着重以发展学生主动学习为探究目标、培养学生地理理念的形成及地理技能掌握为主,从而探究初中生学习地理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提高;初中生;地理;课堂效率
一、初中地理学习课堂效率分析
1.现状分析
(1)预习效果差强人意
教学过程中,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1至2分钟的时间用于学生自习,可大部分学生阅读教材时走马观花,对新知识的了解十分模糊,没有思考过哪些知识可通过自己探究便能掌握,哪些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哪些知識又是难以理解的,更无法抓住要点,自习的效果不佳。
(2)未充分利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学的眼睛,可见地图是地理信息非常重要的载体。在教科书 中有着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这些地图几乎能把所有的地理教学内容更加完整、形象、直观、生动的呈现出来,易于理解。而学生利用地图的情况却是差强人意。学生往往会忽视了配合相应的地图去学习,文字和地图脱节,使得知识抽象化,内容枯燥,渐渐产生厌学的情绪。
(3)未直接笔记在相应图上
地理学科的很多知识往往需要直接笔记在相应的图上,可是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未认识到这一点,做笔记时都很随意,随便在书本上的一块空白处写。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地图的重要性。
(4)知识死记硬背
初中生的思维发展迅速,但仍是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主导地位,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较为困难,难以弄明白,只有选择死记硬背知识,经常会出现学生把知识点弄混淆。甚至,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学习地理的关键就是靠谁的背功厉害。这种方法,不仅让学生感到头疼,也由此严重影响了地理学科的吸引力。
2.原因分析
(1)教育者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传统教学观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忽视对学生形成良好学习方法的能力的培养。久之,学生滋生了厌学情绪,开始被动地接受学习。
(2)学生缺乏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学习的关键在于培养兴趣,这样的学习才会事半功倍,学生“学轻松,教师教轻松”。但是,有的学生对地理知识不感兴趣,没有学习的动机,对这门学科持有一种无所谓的心态,从不会考虑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是合适自己的,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别的同学是怎样做的等等。
二、提高初中生地理学习效率的措施
1.精心备课
课堂教学设计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做出关于学习目标的分析;二是从教学实际出发,研究学生学习的方法。
2.创设情感氛围,促进师生和谐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地理课堂教学的基础。老师要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我认为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轻松的教学流程
保持好心情,才有好气氛。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轻松起来。因此,老师要努力保持微笑,让微笑成为教师课堂上的基本面部表情。通过轻松的形式呈现有趣的地理学科知识,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学习,不仅易懂,而且乐学。
(2)幽默的教学表达
老师讲课有时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犹如画龙点睛。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3.地理教学中几种有效学习方法的指导
地理不难学,就是不好记,这是某些学生的感受。的确,初中生他们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兴趣贯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的兴趣,那么活动效率就较高,而且不易产生疲劳或负担过重的感觉。兴趣贯课堂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
(2)采用多样化手段。
运用多样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努力挖掘潜力,充分发挥图片、模型、实物、自制教具等传统的直观教具的作用;另一方面,努力创设条件,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三、重视地图作用
图文结合读图,用图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文字依托地图,方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类插图,课堂上的常见工具——地图册,一定要学会把知识点落实到图中。
1.学会读图
(1)纵向联系法
地理学科也和其它学科一样,有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读地图,便可知道新知识的来龙去脉。如在学习中国气候特点之一气候复杂多样时,联系以前所学习的中国温度带的划分、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中国地形图等诸多影响气候的诸因素,便可得出结论:疆域辽阔,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距海远近差别大,地势高低相差悬殊,地形类型齐全,使得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2)横向对比法
进行地理学习的横向比较时,往往需借助地图,这样容易掌握地理事物的特点及其成因等。
2.简单填图、绘图
培养学生获得地图知识,关键能记图,只看图并不一定能够有效地记住地图中的有效信息。因此会填图和绘图就显得尤为重要。勾画轮廓:将较薄的纸(如图画本的纸张)放到大洲(区域或国家)的图 来绘图和填图;又如区分山谷和山脊时,把规律性的“凸高为谷、凸低为脊”用示意图画出来,这是既方便又形象的记忆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
地理知识源于生活实践,高于生活实践,又用于生活实践。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地理,是一把学习的钥匙。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生活知识,调动学生的兴趣,体会学习地理的意义。
以上是本人对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效率的一些简单认识,学生抓住了课堂,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因此课堂效率在教学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初中地理学法指导.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830 /18/155919_49943013.shtml
[2]冯月玲;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宁夏教育;1990年11期
关键词:提高;初中生;地理;课堂效率
一、初中地理学习课堂效率分析
1.现状分析
(1)预习效果差强人意
教学过程中,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1至2分钟的时间用于学生自习,可大部分学生阅读教材时走马观花,对新知识的了解十分模糊,没有思考过哪些知识可通过自己探究便能掌握,哪些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哪些知識又是难以理解的,更无法抓住要点,自习的效果不佳。
(2)未充分利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学的眼睛,可见地图是地理信息非常重要的载体。在教科书 中有着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这些地图几乎能把所有的地理教学内容更加完整、形象、直观、生动的呈现出来,易于理解。而学生利用地图的情况却是差强人意。学生往往会忽视了配合相应的地图去学习,文字和地图脱节,使得知识抽象化,内容枯燥,渐渐产生厌学的情绪。
(3)未直接笔记在相应图上
地理学科的很多知识往往需要直接笔记在相应的图上,可是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未认识到这一点,做笔记时都很随意,随便在书本上的一块空白处写。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地图的重要性。
(4)知识死记硬背
初中生的思维发展迅速,但仍是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主导地位,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较为困难,难以弄明白,只有选择死记硬背知识,经常会出现学生把知识点弄混淆。甚至,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学习地理的关键就是靠谁的背功厉害。这种方法,不仅让学生感到头疼,也由此严重影响了地理学科的吸引力。
2.原因分析
(1)教育者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传统教学观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忽视对学生形成良好学习方法的能力的培养。久之,学生滋生了厌学情绪,开始被动地接受学习。
(2)学生缺乏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学习的关键在于培养兴趣,这样的学习才会事半功倍,学生“学轻松,教师教轻松”。但是,有的学生对地理知识不感兴趣,没有学习的动机,对这门学科持有一种无所谓的心态,从不会考虑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是合适自己的,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别的同学是怎样做的等等。
二、提高初中生地理学习效率的措施
1.精心备课
课堂教学设计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做出关于学习目标的分析;二是从教学实际出发,研究学生学习的方法。
2.创设情感氛围,促进师生和谐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地理课堂教学的基础。老师要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我认为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轻松的教学流程
保持好心情,才有好气氛。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轻松起来。因此,老师要努力保持微笑,让微笑成为教师课堂上的基本面部表情。通过轻松的形式呈现有趣的地理学科知识,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学习,不仅易懂,而且乐学。
(2)幽默的教学表达
老师讲课有时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犹如画龙点睛。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3.地理教学中几种有效学习方法的指导
地理不难学,就是不好记,这是某些学生的感受。的确,初中生他们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兴趣贯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的兴趣,那么活动效率就较高,而且不易产生疲劳或负担过重的感觉。兴趣贯课堂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
(2)采用多样化手段。
运用多样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努力挖掘潜力,充分发挥图片、模型、实物、自制教具等传统的直观教具的作用;另一方面,努力创设条件,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三、重视地图作用
图文结合读图,用图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文字依托地图,方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类插图,课堂上的常见工具——地图册,一定要学会把知识点落实到图中。
1.学会读图
(1)纵向联系法
地理学科也和其它学科一样,有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读地图,便可知道新知识的来龙去脉。如在学习中国气候特点之一气候复杂多样时,联系以前所学习的中国温度带的划分、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中国地形图等诸多影响气候的诸因素,便可得出结论:疆域辽阔,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距海远近差别大,地势高低相差悬殊,地形类型齐全,使得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2)横向对比法
进行地理学习的横向比较时,往往需借助地图,这样容易掌握地理事物的特点及其成因等。
2.简单填图、绘图
培养学生获得地图知识,关键能记图,只看图并不一定能够有效地记住地图中的有效信息。因此会填图和绘图就显得尤为重要。勾画轮廓:将较薄的纸(如图画本的纸张)放到大洲(区域或国家)的图 来绘图和填图;又如区分山谷和山脊时,把规律性的“凸高为谷、凸低为脊”用示意图画出来,这是既方便又形象的记忆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
地理知识源于生活实践,高于生活实践,又用于生活实践。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地理,是一把学习的钥匙。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生活知识,调动学生的兴趣,体会学习地理的意义。
以上是本人对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效率的一些简单认识,学生抓住了课堂,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因此课堂效率在教学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初中地理学法指导.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830 /18/155919_49943013.shtml
[2]冯月玲;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宁夏教育;1990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