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王子的跨时空质询

来源 :上海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p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年初,上海大剧院上演了李六乙导演的《哈姆雷特》。笔者近年来看了许多不同版本的《哈姆雷特》,各种感觉沉淀交杂在一起,恰如导演所言,每十五分钟世界的某一个地方就在上演《哈姆雷特》。尽管此话的确切性有待考证,不可否认的是,经典之作的不同诠释必然会揭示主创的艺术、生命和价值观,甚至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信仰。由此看,这个丹麦王子早已跨越时空,成为某种衡量人们情感和思想的基准线,各种心理的、身体的、语言的复调意义都在他身上聚焦和折射。
  在《哈姆雷特》的舞台表演上,剧场空间历来是创作者重要的考量。20世纪6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剧场设计就是全剧的一个意义象征体系,即这个空间得承担揭示现实背后和秘密所在的象征功能。此后又有莎剧专家认为,《哈姆雷特》的表演剧场的设计旨在不断推动观众的自我意识,而非让观众与人物形成角色代入和共鸣感受。
  此剧就舞台形式而言,其简约留白的特征从大戏开演之初就彰显无疑,一大块围绕中轴可以四周高低倾斜的活动平台,一个挂在上方可以升降的球体,让现实背后的秘密昭然若揭。于是观众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了演员的演绎和语言表达上。
  令我疑虑的是背景中那个自始至终都在持续的读秒“嘀嗒”声,虽然声音微弱低沉,似乎不会干涉演员的台词表达,但在节拍的规律中会对剧场中的观众产生心理催眠效果,以至于笔者很确定地认为这次观戏是迄今最需要动用自我意志力与瞌睡抗争的一次体验,必须屡屡挣扎着保持清醒,理智上不断告诫自己这种有意味的形式自有深意。不过,或许主创有意含蓄地放入时间这一恒久的生命母题,无奈对于心理催眠机制了解不够,否则不会冒如此巨大的催眠风险吧。
  此外,《哈姆雷特》的东方诠释在表演中有着独特的艺术体现。从明显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处理,到女性歌者不断引领人物情绪和渲染氛围的无词吟唱,甚至是东方色彩浓郁的服装设计,无不显现出莎士比亚地方化的跨时空特质。空灵、叹息般的旁白式吟唱让简约空茫的舞台更显出中国水墨画的留白韵味,这种文化空间移植和陌生化处理,在审美上颇有新意。尤其是歌者的无词吟唱感叹,在一定程度上沟通了剧场公共空间和演员及观众的个体情绪,让作品有了气韵的流动,同时潜在地传递了改编创作上的主题意图。
  此剧的另一个独特设计点是让奥菲莉亚和王后葛楚由同一位演员扮演,无论是年龄跨度、声音的有意违和,例如故意让少女奥菲莉亚的表述语调显得沉静稳重等,这些都易引发争议和讨论。尤其是墓地的一场,葛楚和死去的奥菲莉亚在舞台上合二为一,不再是之前不同时出场的两人,观众无需特别告知就立即明白了两者合一的设计。王后白衣飘飘,宽袖大幅度甩动,刚为少女的消亡哀伤怜惜,为她撒上鲜花朵朵,随后就地躺下,王后即刻成为了逝去的少女本人。这瞬间的转化,显然寓意着这两位女性在哈姆雷特生活中的高度同一。她们是王子情感的依恋和投射客体,是王权和男权之下的犧牲品,也是脆弱和被动的女性形象象征。
  美国当代作家约翰·厄普代克曾经创作过一部现代小说《格特鲁德和克劳狄斯》(2000年),从女性主体追求情爱和自由的角度颠覆性重塑了王后形象,让原本副线的弑兄娶嫂故事成为了主线的爱情传奇。
  然而这个版本的设计恰恰是选择性省略了女性在爱情、伦理、价值选择上的主体能动,更多突出了她们相对类似甚至一致的辅助功能,即以渲染哈姆雷特的情感、思想发展为主,两者合体成为男性审美及情感的被动客体。不知女性观众是否感受到其中的微妙,又会有怎样的反思?
  亡父幽灵和克劳狄斯在剧中也由濮存昕一人饰演,但是这两个人物却是截然对立和反差巨大的,这恰好与女性角色的一人分饰两角形成比照。不过笔者个人认为男性角色的一人分饰并非出自艺术设计需求,可能是更多考虑知名演员的戏份和票房号召力吧。
  该剧最引人关注的重点在于,哈姆雷特的行动延宕和犹豫在这一版中被解构和稀释了,因而那段最脍炙人口的“To be or not to be”独白,前半段遵照原剧本,放在了戏剧中间部分,但形式上并非孤独的沉思,而是与奥菲莉亚的感喟形成了某种平行对话。
  当笔者还在迟疑为何只有未完的半段时,出乎意料之处显现了:剧终时,当其他人物一一退场,倒地身亡的王子起身再次走到活动舞台的中央,照明的光影显然极具未来感,死去的王子复活般再次吟诵着这段话,似乎要在曲终时分将人们的思绪给予显在形式的升华。而且原来的独白段落增添了不少行数,尤其是萦绕不去的“To be or not to be”,在中文表述中,从最脍炙人口的朱生豪译文到此后各位译者的版本渐次被一一表述。
  从这一版令人耳目一新的译文“在还是不在”,到“生存还是毁灭”“活着还是死去”……多重中文诗行将原本复调含混的简单一句不断排比铺陈、变奏演绎。观众似乎被这个需要作出选择的“A还是B”的结构给镇住了,于是大家领悟到,王子在复仇和爱恨上并没有丝毫的迟疑犹豫,而是执意要抛掷给观众一道选择题,一个关于在场和缺席、生命和信仰、意义与虚妄、理智与情感的设问。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一,也许主创的核心创意就放在了这个独白位置的调整上,目的是要让强烈的戏剧间离效果拽着人们进入更高层次的思索。
  这一质问中隐藏着一个重要的,或许也是本质的选择,即人究竟是命运的受控者,还是掌控者?
  根据一位戏剧学者所言:“剧作家创作戏剧作品;台词则是特殊制作中的内在图解;剧场艺术是演员在特定的演出中演绎的一套特定姿态;而表演就是观众和演员同时参与的完整事件。”(Chitanu)那么在剧终时刻,不知观众能从这同时参与的完整中反思到怎样的自我生存状态,又将如何从这看似历史的故事中,面对现在和未来。这大概也是主创想要最终达成的思想触动吧。
  莎剧中哈姆雷特的独白首先具有强烈的非对话性质,对戏剧情节的推动形成某种反讽式的中断或障碍,因而成为舞台改编上的重要挑战。这一内心化的心理揭示在这一版中改换到剧终,从原先设定的自我反思悄悄地转为面对观众的、带有质问和启发性质的倾诉。有趣的是,这段独白即便在莎士比亚剧本中,也因为观众深知剧中众人在舞台隐蔽处或帷幕后的“旁听”而被称为“所有莎剧中处于最拥挤状态的独白之一”(Charney)。   此版中,這一独白最初与奥菲莉亚的祈祷交织对应,在意义上相互对应补充,在情感推进上动力充足。独白表达的同时,哈姆雷特自觉意识到这段话正被旁人偷听,甚至带着有意被听见的心理在倾诉。此剧最终,王子游离出剧情,演员超越了剧中角色进行吟诵,他要表达的就不再是丹麦王子是否要采取复仇行动或结束生命的迟疑,此举的目的也不再是原来的王子有意引导幕后窃听者步入他需要的理解情境,而更多是演员以自身真实的身份跳脱出剧中人物身份,对全剧的创作主题进行了总结性反思。当然,这样的改变也因此可能会承担寓教过重、略嫌用力的风险。
  反倒是有不少回味隽永的诗意表达,因为在对话交流上展开,观众回顾起来会因其不着痕迹的自然流露,有了更生动的启迪作用。例如,哈姆雷特在和自己同学罗森格兰茨和吉尔登斯登对话时,因谈及梦想,感叹自己要不是有了恶梦,“那么即使把我关在一个果壳里,我也会把自己当作一个拥有无限空间的君王。”(2.2.255-7)这一句话的意味常常超越了戏剧语境,让当下的人们在反思生存意义时发出“身陷樊笼,心鹜八极”的生命感叹。
  《哈姆雷特》在莎剧中一直被公认为最具有丰富、灵活、有力的语言特色,诗意潜能巨大,表演和改编的挑战难度最大,在艺术上的影响焦虑毋庸置疑。不少片段,尤其是王子独白的真诚和假装程度历来是人们不断解读的对象。戏剧反讽抑或真挚坦言,人物心声或是剧作家、导演的意图介入,这些程度不一的不同异演绎和诠释,也由此汇成了观众心目中始终活跃生动的莎剧意义。
  (作者本名张琼,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①Chitanu, Cristina. "Theperformativity of literature." TheAnaChronisT, 2010, p. 73+. LiteratureResource Center, http://link.galegroup.com/apps/doc/A361553256/LitRC?u=fudanu&sid=LitRC&xid=3bec6c64. Accessed 17 Jan. 2019.
  ②Charney, Maurice. "Asides,Soliloquies, and Offstage Speeches in Hamlet: Implications forStaging." ShakespeareanCriticism, edited by Michelle Lee, vol. 91, Gale, 2005. Literature Resource Center, http://link.galegroup.com/apps/doc/H1420067062/LitRC?u=fudanu&sid=LitRC&xid=361f0e69. Accessed 17 Jan. 2019. Originallypublished in Shakespeare and theSense of Performance, edited by Marvin Thompson and Ruth Thompson, University of Delaware Press,1989, pp. 116-131.
其他文献
如今,舞台多媒体已经广泛运用在舞台演出中,成为舞台视觉的一部分。这些运用中,有的是动画特效,有的是摄影摄像,其中,实时影像显得更为特殊——它不仅仅是一种舞台多媒体,或多或少的,体现了一种新的观演方式。  实时影像(live capture)是指,在舞台上设一台摄影机(或摄影师带着摄影机),在演出中实时拍摄画面,并同步播放到舞台的成像面上。这个技术之前多运用在演唱会、体育比赛等大型场馆活动中,为方便
期刊
今年英国的奥利弗奖提名已于3月5日晚公布,其中改编自桑德海姆20世纪70年代的概念音乐剧《伙伴们》(Company)。(本文依约定俗成将剧名翻译为《伙伴们》,但笔者对该译名持保留意见)。获得了9项提名,和音乐剧《来自远方》(Come From Away)齐平,将会共同领跑今年的奥利弗奖。《来自远方》笔者还没有来得及去看,但《伙伴们》从呈现形式和完成度来说,确属佳作,实至名归。本剧由执导《战马》、《
期刊
时 间 古代 地 点 桃源  人 物 苦良——男,桃源人。  芷兰 ——女,桃源人。  假洞君——男,苦良幻化的形象。  水公、水婆、左邻、右舍、老人、小孩  (注:苦良、假洞君由同一演员饰演,分别唱范派、尹派)  序  [夜色如水。小孩静静地听老人讲古老的传说……  老 人 古老的桃源,山多洞多。传说,就在那桃  源洞里,住着一位风流多情的洞君。洞君  若见女子美丽,就在夜里与她幽会,偷去  她
期刊
先 声  [末扮白居易引旦扮白夫人丑扮船家舟行上。  末 (唱)【凤凰阁】渭声仍在,薪俸钱塘犹厚。东吴偏又除郡守,霜鬓何能强奏。(我只得)千里移就。(惟幸)多醪酒,娇妻左右。  末 下官白居易,去岁刚从杭州卸任回京,本想蜗舍容身,雀罗少客,做个闲官。不想新帝即位,命我再到江南,往苏州任职。上命难违,只好行走起来!正是,江上今重去,吴中勉一行!  旦 (唱)【绕池游】春光迤逗,绿遍江南柳,千紫
期刊
2019现代戏剧谷中有许多国际大导的名字,但请大家在关注大导的同时,将目光也投向中国青年戏剧导演,这些当今中国剧坛的新锐势力值得关注,因为他们的作品或许会给你惊喜和更多的文化共鸣。现代戏剧谷致力于扶持青年戏剧导演,此次邀请了三位中国新锐戏剧导演,带来他们的最新作品。他们会给中国戏剧带来怎样的新鲜能量呢?本刊采访到了丁一滕、黄俊达,且听中国新生代青年导演如何回答——  请介绍一下今年亮相现代戏剧谷的
期刊
3月22日晚,“根植沃土、玉兰盛放——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题之夜”在上海大剧院举行。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登台,向上海昆剧团《临川四梦》剧组和秦腔表演艺术家李梅颁发组委会“特别奖”。  颁奖仪式上,81岁高龄的刘子枫高歌一曲,全场掌声雷动。刘子枫以话剧《生命行歌》摘得本届白玉兰戏剧奖“主角奖”,他是本届年龄最长的获奖演员。站在颁奖仪式的舞台上,刘子枫难掩内心
期刊
里玛斯·图米纳斯,立陶宛国宝级戏剧导演。1990年,他建立了立陶宛维尔纽斯小剧院(VMT剧院),现任立陶宛国家话剧院首席导演、立陶宛VMT国立剧院艺术总监,2007年他成为了俄罗斯莫斯科瓦赫坦戈夫剧院唯一外聘的艺术总监。图米纳斯忠实秉承了瓦赫坦戈夫的戏剧理念,将“幻想现实主义”贯彻到排演过程中。2018年,图米纳斯受邀成为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艺委会成员,并带来了《三姐妹》和《假面舞会》两部作品。2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非营利艺术组织在我国文化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非营利表演艺术组织的发展不仅迎合了政府文化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有利于传播艺术、提升人民文化素养,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本文根据国内演出市场的相关情况,对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现阶段运营方式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非营利表演艺术组织;北京当代芭蕾舞团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进文化职能转变与文化体制改革创
期刊
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后,我来到上海滑稽剧团工作,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那时候的我对滑稽戏既熟悉又陌生。很多人认为滑稽戏就是要让观众笑一笑,放松放松,它的娱乐功能要远远大于艺术教化功能。但作为一名研读了四年戏剧导演的毕业生,我坚信任何一种戏剧样式对观众而言除了迎合,更重要的是引导,迎合也是为了更好地引导。我们要抚慰那些悲伤者、不幸者和潦倒者,也要赞美那些无畏者、智慧者、崇高者,并最终提高人们
期刊
编者按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1915年,《新青年》发刊词如是说。当时的青年,他们以青春之热情创建青春之中华;当代的青年,他们用艺术的魅力点燃红色的情怀。为迎接建党百年,上海集中展演了一批经典与新创红色剧目,其中多部作品由本市文艺院团的青年骨干和中坚力量担当主演。让我们通过一部部艺术作品,与这些鲜活的生命相遇,看当代文艺新青年如何演绎那一代热血青年,看当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