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循证分析及护理探讨

来源 :健康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l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循证分析及护理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心脏介入术患者20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组均为10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参照组的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对比,显著高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显著低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心脏介入术患者的症状,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关键词:心脏介入术;迷走神经反射;循证;护理
  针对心脏病的病理特点,临床治疗主要应用心脏介入术,该手术安全易于操作、效果较好,但若操作不当会产生迷走神经反射的并发症[1],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表明了实施护理干预的必要性。本文依据我院收治的心脏介入术患者,对比了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在该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心脏介入术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成立两组:实验组(n=100)、参照组(n=100);实验组中,男性与女性患者比例55:45,年龄区间46-75岁,中位年龄(60.4±3.6)岁;参照组中,男性与女性患者比例61:39,年龄区间44-76岁,中位年龄(61.3±2.7)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于自愿前提下,与患者及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临床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等护理内容[2],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主要护理步骤如下:(1)护理人员分析造成患者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形成因素,查找相关医学文献,与患者的病情相结合,制定护理方案。(2)患者受不良情绪的干扰,极易出现焦躁、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让其保持良好的心态。(3)由于心脏介入术的操作,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护理人员采取合理的疼痛护理措施,比如在对患者行穿刺部位,可采取局部麻醉的方式,拔管时力度不宜太大,手法要轻柔。(4)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术前进行合理禁食禁饮,建议术后前期患者食用流食或半流食食物,多喝水,补充体内水分[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具有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
  1.4 统计学分析
  依据两组心脏介入术患者的资料,使用SPSS19.0软件,计数资料使用(%)表示,用卡方值检验,P<0.05,两组间数据经比较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情况
  实验组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为4(4%),参照组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为13(13%),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X2值=5.2073,P值=0.0224。
  2.2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3%)对比,显著高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2%),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心脏介入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肌梗死、心绞痛及心律失常等疾病,迷走神经反射是心脏介入术引起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患者具体表现为冷汗、头晕、胸闷等临床症状。虽然心脏介入术的风险较低,但一旦引发迷走神经反射并发症,直接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质量,若该并发症治疗不及时,甚至可直接造成患者死亡。常规护理模式相对落后,难以满足临床需求,循证护理是护理医学的主要内容,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是指医护人员充分查找相关医学文献[4],与自身的专业经验相结合,从患者的病情出发,制定针对性、系统性的护理方案;循证护理打破了传统的护理模式,力求以科學的护理内容为依据,切实改进护理工作。
  本文研究中,参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实验组运用循证护理,两组数据对比可得知,实验组的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仅为4%,远远低于参照组的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13%;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3%,远远高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2%。通过本次研究,实验组的护理效果对比,显著好于参照组,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表明了循证护理的价值和优势。
  综上所述,结合心脏介入术患者的病情,采取循证护理的方法,减少了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情况,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成效,这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鑫,肖向莉,张欣等.循证护理在预防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2):2805-2806.
  [2]邓晓兰.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4(7):114-116.
  [3]邵春霞.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106-107.
  [4]顾巧英.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减少心脏介入术后患者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的护理效果[J].母婴世界,2016(8):131-13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协同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录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协调护理模式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操作。对两組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相关结果进行统计。结果:对比分析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在LVEF、LVSD、LVDD、IVST、HAMA焦虑评分、HAMD抑郁评分之间均无差异性;治疗后,观察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心内科护理当中应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心内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使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比较两组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护理事故出现率、护理差错出现率以及护理纠纷出现率均显著低于
期刊
摘要:这篇文章主要是分析老年患者的消化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以及应该采取的对策,随机的从我院抽取了2015年6月到2018年6月的300例消化不良的老年患者,分析这些老年患者在接收治疗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以及解决的措施,这样对于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事故时非常有意义的。做好老年患者的消化内科护理工作,能够非常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护理;消化内科;安全隐患  引言
期刊
腹腔镜手术是在1992年第一次在国外取得手术成功,由于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比较高,在国外应用也很广泛,并成为了治疗肾上腺肿瘤的最佳选择标准。随着我国医学的发展,腹腔镜手术也在国内得到了积极开展和推广。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方案,提高手术成功率,我收集了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来我院进行腹腔镜下肾肿瘤手术切除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详细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多次置入PICC导管的患者血栓形成的原因,总结护理方法,改进PICC置管前的评估标准,提高患者带管安全。方法:通过对比患者多次置入PICC导管情况的对比,分析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多次置管的风险因素,改善多次置管患者的置管前评估。提高患者置管安全。结果:对于多次置管的患者,增加置管前评估项,做好置管前的充分准备,B超选取最佳内径血管,首选贵要静脉,配合使用超声引导下的PICC
期刊
摘要:通过总结18例热射病患者的急诊救治过程,首先调度员接到电话开始,指导患者开始采取降温措施,救护车到达现场后直至到达医院,采取不间断降温措施,院内采取联合物理和药物降温方法尽快降温,并做好降温过程中的观察,未出现不良并发症,降温取得满意效果,为改善患者预后起到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热射病;急诊;降温;护理  热射病属于高温综合症,是一种致命性急症,典型表现为高热、无汗和神志障碍[1]。201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利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利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利用早期
期刊
摘要:ICU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是有效地解除患者呼吸困难、改善其呼吸功能的一种手术。然而患者在气管切开后,极易发生并发症,影响患者病情,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生命。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优质的人文关怀护理必不可少。因此,本文就ICU气管切开重症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做一综述。  1. 前言  气管切开术是ICU抢救危重患者的最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将适当大小的套管插入气管,患者可以直接经套管呼吸或借助呼吸机辅助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PET-CT图像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来我院接受PET-CT检查的80例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PET-CT图像质量,应用焦虑、抑郁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图像质量的优良率为97.50%、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37.54±4.26)分、(3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胃癌術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76例行胃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照组38例,给予早期肠外营养支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7d后的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初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初次排便时间、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