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是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无论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历史文化的传承方面来讲,都应保证初中文言文教学质量。因此,本文以《为学》为例,分析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于漪认为,教学应将立足点从传统的“教”转移到“学”上,重视研究教学方法,使教师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学习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是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无论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历史文化的传承方面来讲,都应保证初中文言文教学质量。因此,本文以《为学》为例,分析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于漪认为,教学应将立足点从传统的“教”转移到“学”上,重视研究教学方法,使教师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学习提供服务。课堂教学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性,而不是突出教师的主体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加教学活动,从而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而兴趣才能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一个点,以此向外延伸,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为学生学习文言文提供自主合作、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氛围。
如:在《为学》的教学中,采用激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可以结合《为学》的内容提出学习是否存在难易的差别,困难和容易分别是针对什么样的情况而言。这样的问题能够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并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而后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看法进行科学的评价。如果学生指出学习困难和容易的情况,则教师可以借此引入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进入正式的教学。可见,在初中文言文的教学中,只要教师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的畏难情绪,结合初中生的思想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则可以夯实文言文教学基础,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二、加强对文言文的诵读教学
在《为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以下几点加强文言文的诵读教学。
首先,保证读音的准确性。文言文中有很多的文字是通假字、多音字和生僻字,学生很难准确掌握读音,增加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困难。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注释等资料进行阅读,消除文言文阅读障碍,保证读音的准确性。
其次,阅读时保证语调的正确性,准确读出文中蕴含的情感。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工作的战场,也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阅读初中文言文时,要保证口、眼、心都运用在阅读上,全方位地将感官运用到文言文阅读中,并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和文言文阅读潜能。同时,要运用情感去阅读。如:《为学》中的“吾欲之南海,何如……”这一段话,学生如果能够运用情感去阅读,则可以分析贫、富二僧的形象。对此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何如”“何侍”等词语的阅读语气、蕴含的情感,从而准确读出文章中的感情。故此,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的策略应包括诵读教学。
三、以“文言并重”開展教学
从目前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学中存在最为明显的弊端是重言轻文,但是文和言存在互通性,二者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因此,在初中文言文的教学中,应以“文言并重”的方式开展文言文教学,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古典文化知识,又可以拓宽其文化视野,提升语文素养。
首先,学习贵在有疑。文言文的教学中文言不分家,在二者之间来回穿梭,将深奥的知识转化为比较浅显的内容,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的内容,改变文言文教学枯燥的形象。
其次,文以载道。文章的主要作用是表达情感。道是文章的主旨,其立足的根本在于文章的内容,而文需要以言来作为有效支撑。很多的文言文都是很含蓄地在曲折中抒发情感、或是利用景物抒发情感等。如《为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文中内容问学生:“贫富二僧的故事最终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在学习之后找出文中的关键句子,准确回答教师的问题,这也是文章的主旨,揭示“事在人为”的人生道理。
四、注意文言文教学课后延伸
课后延伸是巩固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措施。在完成《为学》的教学之后,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搜索《为学》的全文、《白鹤堂集》或是彭端淑的其他作品,以此拓展《为学》的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对《为学》一文和作者的了解,增加文言文阅读量。
此外,教师在拓展教学内容时,可以针对文中的字词或语句等进行拓展,即指导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文言文字词含义,阅读其他文言文,并尝试翻译成白话文,而后根据文言文的准确翻译进行对比,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针对不足进行有针对性学习,提高文言文学习效果,进而提升初中文言文教学水平。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为实现有效教学,应在完成教学之后落实课后拓展教学措施,实现文言文教学的全面优化。
综上所述,要想保证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还应实现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可以采取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加强对文言文的诵读教学、以“文言并重”开展教学、注意文言文教学课后延伸等措施。通过实施以上措施,可以完善初中文言文教学活动,从而实现文言文的有效教学。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四中学 (734500)
其他文献
《爸爸的花儿落了》收录于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此文节选自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作者写此文时已三十多岁了,她以一个成年人的眼光去探求少年时期自己的心灵,用成年人的理性去思考童年的往事,深表自己对童年生活的追忆。作者写此文后曾说:写这篇文章的动机是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下面我们踏上作者心灵的旅程,去感受此文所表达的情感世界。 本文以花为线索,贯穿着整篇文章的始末,在花之中蕴藏
文言文教学是所有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教学历史最为悠久,教学经验最为丰富的一种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从字词出发,进而翻译句子,最后整合成篇,进行理解、分析、鉴赏。这一方法清晰、有条理,但学生难以感受到文章连贯的文气、流畅的文意。而文言文教学需要解决的重头戏,主要是字词、语句和内容三大重点。笔者于是尝试逆传统教学之式,以“文”为起点,在感受文意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细化句意、词义,从读文开始,逐渐译句
文言文中的“言”和“文”两者相辅相成,学生通过“言”的学习,可以掌握文言词汇的意义和特殊句式等知识,为赏析“文”奠定基础;对“文”的探究,可以提高学生品味文章思想内涵的能力,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这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关键。然而,教师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过分重视“言”的讲解,花费大量精力向学生灌输字词含义及文言语法,而对文中折射出的思想情感、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等品味鉴赏少之又少,忽视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一块瑰宝。赏析古诗词,经常会强调“意境”一词。那么,何为意境呢?简言之,意境专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组合营造出无穷韵味的诗意想象空间。个别形象是构不成意境的,它必须是以个别形象组合成的整体形象,属于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诗境”顾名思义,就是诗词的意境,诗词创作出来的美好画面以及审美想象的空间。这在古代诗词中非常突出。因为古典诗词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
合作学习乃至合作探究,是学生进行阅读学习之必由之路。初中学生的阅读,或者就是我们自身的阅读教学,都应当去考虑学生的合作探究。学生的合作探究可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都是十分利好的。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笔者从拓宽学生学习渠道以及提高学生探求能力之角度,思考并实践着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相关问题。 一、合作探究学习需要学生的阅读必须是自主性的 应当说,无论是怎样的学习,都应
常聪是从黑土地走出来的少年作家,8岁开始发表作品,12岁出版《小聪聪童话集》,19岁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被文学界誉为“小神童”。现在她虽然已经步入青年行列,但仍旧怀着一颗不变的童心,推出力作——校园奇幻系列小说《猎妖学堂》。笔者现在只读到已出版的第一集《妖灵时空》和第二集《嗜血之眼》,就深深地为其奇丽的想象、多彩的画面、灵动的情节和鲜明的性格所吸引。 一、奇丽的想象 《妖灵时空》的想象是奇丽的,
李白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以瑰丽而奇特的想象展露了自己因身临其境而无法窥视庐山全貌的遗憾。但在笔者看来,如今的作文教学却是“不知作文真情况,只缘不在此山中”。许多时候,教师对学生在作文中的许多情况并不了解或者说了解甚少,可见我们缺失的恰恰是“只缘身在此山中,才识庐山真面目”。教师只有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入乎其中”,才能真正地“出乎其内”,对学生的作文指导具有即时性,有效性和
引导学生对寓言体小说的人物、意蕴做多元化探讨,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生成。 教学目标: 透过小说人物看人性,观照自身,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设计突破: 《窗》出自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说之林”,体式上比较接近寓言体小说。语文教学界一般认为,小说通过对同病房的两位病人相互之间所持态度的描写,表现了美与丑两种不同的心灵,体现了极其深刻的扬善贬恶的道德力量。笔者认为,这
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词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吟诵记忆了许多诗词,但在考试中更多局限在默写,而且这些意蕴悠远的经典诗词大餐,却被老师分条缕析,简化成索然无味的开盘小菜。那我们何不把古诗词教学和写作有机结合,从中不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又能使学生在古诗词中学以致用,提升作文层次。我发现在平时记叙文的习作中,
提到教学导语,人们自然会想到各种导入语言,如最为常见的几种技巧,故事式、悬念式、渲染式、引用式等,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以上这些导语,都是从“形式”上来划分的,因为课文内容涉及的太少,对此有必要重视起来,合理设计导语内容,争取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以下笔者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分别从时间、地点、人物三方面为内容来设计教学导语。 一、以“时间”为内容设计导语 时间是记叙文六要素之一,这个“时间”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