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澳門真正的危機?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0864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隨著時間的推移,由增量而存量、由效率而公平勢必成為一種全新挑戰,尤其是在經濟全面放緩時期,理性看待多元訴求,如何形成一种相对均衡的利益格局,如何形成一种使得利益格局能够大致均衡的机制,“在最大化其偏好的前提下,又不损害其他主体最大化其偏好,也就是追求自己合理利益的权利”,将成为一个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問題。
  澳門正經歷一場少有的經濟挫折,或者說,是一場危機。在以賭為生的小城,賭業風光不再,賭收同比連跌十二個月,整體經濟急轉。6月初,有投行發表研究報告指,六月首七天澳門日均賭檯博彩收益僅4.66億元(澳門元,下同),遜色於預期,較五月最後五日的5.88億更弱,也低於五月整體平均每日賭檯收益的6.02億元。
  在博彩業持續受壓的大氣候下,其他行業也在發生變化。統計局資料顯示,今年首季零售業銷售總額爲164.1億,較去年第四季的173.3億跌5%;較去年同期的183億下跌11%,當中鐘錶及珠寶行屬重災區,按年跌幅達31%。
  龍頭受到了打擊,作爲龍身的零售業也受到了打擊,經濟放緩進入新常態,出現負增長不再令人驚訝。在經濟頽勢下,一向如火在燒的房地産,也淡定了許多,去年全年住宅總成交僅七千餘宗,按年跌38%,創十年新低。樓價由去年中開始下跌,個別樓盤跌幅達25%。“預測今年樓市,在現行抑制博彩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及調控房地産的相關措施不變下,樓價或有兩成跌幅”。
  從宏觀經濟學的角度看,本澳現在正處於經濟週期的調整中。雖然我們不能據此認爲澳門經濟出現了大的問題,但也必須承認,現在本澳處於一個歷史艱難期,更令人焦慮的則是,現在似乎仍未見底,市場上的悲觀情緒成為主流。
  然而,我們認為,經濟上的挫敗固然令人沮喪,甚至畏懼,但澳門真正的危機卻不在此,隱藏於澳門社會深層次的矛盾,才是最大的危機。最值得警惕的是,這些矛盾過去掩蓋在經濟繁榮的背後,一直無法得到應有的重視,或者寄托於“發展的問題應由發展來解决”,但當經濟出現停滯,這些矛盾就隨時可能爆發,産生無法想像的後果。
  一、社會結構失衡
  大約在三、四年前,我們在檢討賭權開放十年得失時就指出,過去的十年間,澳門發展迅速,却並不平衡。在快速的經濟發展中,社會的總財富在大量增加,廣大居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貧窮階層人數在减少,中間階層在逐步擴大,但大量財富向極少數上層最富裕群體集聚的態勢也比較明顯,不均衡的金字塔型社會結構狀况並未根本好轉,貧富差距呈繼續擴大之勢。以本澳的貧富差距看,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現象並沒有隨著城市的發展和經濟的繁榮而縮小,相反還在加大。“澳門20%居民擁有社會近70%財富,情况值得關注”。尤其過去數年貧富差距擴大的增速,等同於過去10至20年的速度。在居民收入平均數持續增長的背景下,基層收入、財富增長能力依然偏低,則令貧富懸殊的問題日益突出。
  貧富差距擴大,帶來的社會結構上的失衡,其危害無疑是巨大的。一方面,社會貧富差距擴大,就業結構、收入分配結構、家庭結構、消費結構等都程度不同地呈現失衡;另一方面,貧富差距擴大必然帶來社會階層結構的失衡,階層固化、社會向上流動梗阻,帶來的社會公平失衡感和相對剝奪感,極易引發社會不滿情緒的滋生蔓延,影響人心所向,容易生成社會不穩定的心理溫床。
  應當指出,在一個結構失衡的社會中,階層間呈現出的互相隔離、封閉的狀態,必然引發階層緊張、對立的關係,仇富仇官的心態必將蔓延。在正常的民主社會,普通民衆可以通過選舉系統將自己的意見納入到決策頂層,但本澳“由於立法機構缺乏代表性,對官僚系統缺乏制衡的機制”,既然體制之內的發泄路徑得不到疏通,那麽,就勢必會激發體制外的手段,最直接的就是街頭政治傾向越來越明顯。去年連串發生的反離補、民間公投等事件,引起的社會反響是過去所少有的,也不得不引起重視。尤爲沉重的是,我們在批評街頭政治的同時,也要反思,縱然街頭政治有民粹的成份,但是,是否也包含有民意的成份?
  這裡,我們不得不承認,作爲社會結構平衡的一支重要力量,特區政府在治理方式上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低劣的巴士服務、日漸堵塞的道路、來勢凶猛的通脹、愈來愈大的貧富差距,都使得民怨四起、輿情震蕩,也慢慢沉澱了民粹的生長土壤。
  尤為不可思議的是,特府主觀上的“做個好政府”與實踐中的“自擺烏龍”構成了天生的矛盾,令政府深陷泥沼不可自拔。以最近政府轟轟烈烈的收地行動為例。本澳地細人稠,所有的問題都受制於土地供應,眼下公屋、私樓供應緊絀,除了填海造地,整合現有土地資源也是主要的著眼點之一。近年來,政府把目光瞄向閒置多年未見動靜的土地,對於超出一定時限的土地予以收回。近月,收地行動多有進展,計劃分四批收回十餘幅閒置土地,理由都是承批人沒有按合同所訂定的期限內履行利用土地義務,按新“土地法”宣告批給失效要回收,納入國家私産,承批地主無權獲賠償。
  這本是一件體現政府魄力和治理能力的事情,自然也能在民眾中贏得口碑。然而,事件的進展令人瞠目結舌。由於本澳新、舊“土地法”,以至批給合同均沒有“閒置”定義,“閒置”譯作葡文應爲弃置不處理,所以法律或合同只講“利用期”;而講到“利用期”,政府更被“倒打一耙”,承批人之所以未能按合同規定在“利用期”內發展土地,就是因爲政府“不批則”導致,換言之,政府的低效率和不作爲造成了“閒置”,承批人不追究政府責任已屬開恩了,遑論被罰?
  到目前為止,事件還在進展中,但政府收地行動以“轟轟烈烈開始,灰頭土臉結束”成大概率事件。我們認爲,此次事件中折射出的政府管治能力令人擔憂。其一,如此重大事件,政府那麽多的法律精英,在政府實施行政行爲之前,居然毫無評估?其二,長期以來,本澳閒置土地絕非個案,新土地法制定時,竟然視而未見,對於“閒置土地”並無定義,以至於在執法環節無法可依,真是咄咄怪事!其三,因爲這種可怕的缺失,令新“土地法”剛一頒布就遇到此類挑戰,不知今後還會如何?規則制定者,居然輸給了規則,外帶把公衆利益也輸了,又如何能取信於民?   這裏面蘊含了一個可怕的隱患。既然政府得不到信任,遊離於體制之外的民間力量,尤其是在互聯網中長大的年青一代,自然會采取自認爲有利和直接的方法,至於是否會和現有社會秩序相抵牾,那顯然不是他們所要考慮的核心問題。這當然加劇了社會失序的可能風險。
  不過,儘管在周邊地區社運、學運風潮影響下,本澳民粹主義被激發也是不爭的事實。但有一點可以保證的是,本澳的街頭政治再如何發展,也始終會保持澳門本土特色,而不會太過走樣。
  和香港的社會運動不同,長期以來,澳門建立起的一套公民社會模式以追求公正公義爲主綫,以關注民生問題、文化權利、環境保育、動物保護、監督政府、自身權益等為核心,這些訴求並不與總體的政治方針衝突和違背。
  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在澳門的政治陣營中,也可以分出建制派和反對派,但澳門由於擁有强烈愛國愛澳和反殖民主義的政治傳統,即使在最過激的場合,也不會有反對派舉著葡國旗要求澳門重回殖民管治。
  這一點很重要,也提示我們,在看待澳門現在和日後出現的抗爭事件中,雖然不排除有鄰埠的影響,但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這和香港有本質的區別。
  這樣看來,至少,政府還有實現對話的可能。雖然,對話並不輕鬆。
  二、多元利益訴求
  今年6月21日父親節,行政長官崔世安在特首辦網頁上發表網志,題爲“用愛捧起幸福家”,向全澳父親致以節日的問候,家和萬事興,期望社會大衆珍惜家庭,用愛守護家庭。或許是有感而發,特首由家庭談到了社會,他指出,特區政府把居民的期望當作肩上的重擔,努力創造條件讓居民切實感受到家庭溫暖。從維護社會公平著手,加快建設社會保障體系、醫療、住屋、教育、人才培養長效機制,集合全社會的能量,促進家庭友善、社區和諧,齊心協力建設幸福家園。
  在這篇網誌中,特首還指出“我們要樹立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堅定道德、文明自信。應該肯定,我們在進步,有成績,並繼續努力。但也要冷靜看到,多種的訴求在現行制度下,暫時未能妥善解決。政府有責任加強制度建設,認真研究和解決新舊問題。我們誠懇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持續自我完善。”
  在這篇應景的網誌中,行政長官還不忘檢討,應該說是對澳門社會問題的深刻認識以及急於改變的迫切心情。
  澳門回歸十五年來,經濟領域進行的改革,說到底是一場增量改革,在“把餅做大”的思維指引下,整體經濟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由增量而存量、由效率而公平勢必成為一種全新挑戰,尤其是在經濟全面放緩時期,理性看待多元訴求,如何形成一种相对均衡的利益格局,如何形成一种使得利益格局能够大致均衡的机制,“在最大化其偏好的前提下,又不损害其他主体最大化其偏好,也就是追求自己合理利益的权利”,将成为一个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問題。
  很明顯,訴求的背後是利益。理性地看,現階段本澳的多元訴求並以此衍生的諸多矛盾,說到底,就是利益矛盾和利益衝突的問題。列寧講過,利益刺激每個人的神經。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看,本澳經濟社會發展正處於關鍵階段,這個階段既是“黃金發展期”,又是“矛盾凸顯期”,整個社會呈現出利益主體多元化、利益取向多極化、利益差別顯性化、利益矛盾尖銳化等諸多特徵。在利益分化條件下出現的多種利益主體,各自有著明顯的利益要求。
  具有典型意義的議題當屬旅遊承載力。審視地看,旅遊承載力的凸顯就是宏觀和微觀層面的博弈和較量,其中伸發的多元訴求就是政府面對的難題之一。一方面,博彩業、旅遊業等需要人氣支撐;另一方面,普通民眾對超3000萬的遊客不堪其擾。“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利益分配的機制並不均衡,有人盡享發展紅利,有人卻忍受著因發展而產生的陣痛。”在这种“外部不經濟效應”下,政府的政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特別地,在經濟放緩時期,原有的問題、矛盾有可能被放大,在轉型、重塑甚至衝突中,社會呈現出動態特質,構成一股巨大的社會張力,激發了各種社會矛盾,使各種衝突有可能集中顯現化,甚至不排除出現大規模社會抗爭事件的發生。
  需要提醒的是,儘管這樣的陳述多少有點沉重,但在技術處理上或許沒有那麽悲觀。我們必須清楚地看到,基於利益的衝突是理性的衝突。利益矛盾不同於政治矛盾,也不同於宗教矛盾和意識形態矛盾。“一般來講,政治矛盾、宗教矛盾和意識形態矛盾都具有某種不可調和性,矛盾各方存在原則性對立,而就這些原則往往無法做出讓步和妥協。這些矛盾又總是帶有强烈的感情色彩,雙方勢不兩立,一旦激烈爆發,亦時常難以通過協商談判的方式達成有限的共識,而是往往不惜訴諸暴力也要捍衛各自的原則和立場”。相反,利益矛盾是可以用協商的方式進行理性解決,並且能夠避免大規模社會動盪。冷靜地認識和判別這些問題,無疑考驗著文明的理性上限和集體智慧。因此,在錯綜複雜的社會發展中,保持認識和行動上的方位感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認爲,對這些社會矛盾和衝突進行準確的判斷和定位,就是要爲其設立規則,要爲這類問題的解决提供制度化的渠道與方式。良性的體制不是要消滅衝突,而是能够容納衝突和並用制度化的方式化解衝突。這就要求特區政府必須提高管治能力,有效整合社會各成員、各階層、各利益群體、各行業之間的利益關係,逐步建立適應澳門社會轉型要求的利益整合機制,實現澳門社會可持續發展。其中,構建完善的利益表達機制,就是正視多元訴求,爲各利益表達主體表達自己利益要求提供一個暢通有效的渠道,以利益表達機制的制度化和長效化實現本澳的長治久安。
  澳門現在面臨的危機,需要全澳社會來面對。從這個角度看,或許比之於上述的所有危機,真正的危機是“沒有危機感”,如何形成全社會的共識,付諸於集體行動力,决定了我們現在面對的究竟是危險,還是機會。
其他文献
澳門七月,選舉第四屆行政長官的前夜,按說競爭雙方博弈已進入白熱化,全然沒了初始溫文爾雅,理性駁辯的講究,有的是攻其一點,不及其餘的廝殺、毀譽。我們常見的西方選舉莫不如此。但澳門不這樣,澳門的政情決定了幾十萬人關注一個人的選舉。有團體不信邪,本月弄了個“民間公投”來測試民意,結果引來澳門各界的聲討、斥責,其聲浪,鋪天蓋地。A區規劃調整,增加公屋兩萬八,並採納民眾建議,修改《經屋法》。兩項利好舉措,加
期刊
其實假期的修改在澳門一直被提及,特別是一直爭論不休的“疊假補假”問題,至今沒有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更何況要談論其他假期的修改,更是難上加難。那麼,為何勞工假期的修改會備受關注?而增加勞工假期又需要考慮什麼因素?對於這些問題,本期的受訪嘉賓也提出了他們各自的看法。  澳門工會聯合總會的副理事長李從正指出勞工假期的修改關鍵在於勞工假期是帶薪的,而且有“三工”,即在強制性假期如被僱主要求上班,是要補償額
期刊
司警起出百餘個偽造  一萬港元現金碼拘兩男  7月21日,司警接獲氹仔某娛樂場報稱,兩名內地男子一同進入娛樂場洗手間,離開洗手間後到不同的賭台下注。37歲的徐某下注七個一萬港元籌碼並勝出,莊荷準備派彩時,發現籌碼的鐳射標簽模糊,經檢驗證實是偽造籌碼;36歲徐某在另一賭台投注一個一萬港元籌碼亦被揭發是假碼。娛樂場報稱損失九萬港元。司警在徐某身上搜出六個偽造的一萬港元現金碼,娛樂場職員又在場內廁所、垃
期刊
3月28日讀報看到一則“永利澳門主席及行政總裁史提芬永利先生向永利澳門及永利皇宮7,500位員工贈送1,000股股份”的消息。如他所言:“唯一一個能充分讓員工分享公司成功的方法就是給予他們公司的股份,讓他們與我一起共同擁有這家公司。”永利做出此之舉,實是開了澳門企業向員工派股份的先河,每人一千股,等同向每名員工派31萬元花紅,讓其他博企員工何其羡慕,一時間澳門各網絡議論熱爆。  當下澳門人力資源現
期刊
3月24日晚上,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譚俊榮代表行政長官到善豐花園外與小業主對話時表示,“澳門是一個法治、文明的社會,善豐花園小業主霸佔道路,是違反本澳法律的行為。”這一番振振有詞的談話立即引起在場集會小業主的噓聲。反觀近期在台灣愈演愈烈的反服貿學生攻佔立法院集會活動,同樣是事前也沒有向當局申請,卻可獲警方宣布為合法的抗爭集會,兩相比較亦可見台灣政府遠比澳門政府開明。  善豐花園小業主在馬路上聚集及紮
期刊
不知道是否有人統計過,當成年人踏入職場開始工作後,一生的三分之二都在工作當中度過,而假期則成為勞動者在忙碌工作中值得期盼的一件大事。此次探討的是澳門假期制度的修改,一眾受訪者欣然就此發表各自的看法以及對假期的修改提出了寶貴的意見。  在針對澳門當下的假期制度是否需要修改或者調整,還是只需要維持現狀?這一問題上,四位受訪者意見均一致,修改假期已經是澳門的大勢所趨。來自澳門工會聯合總會的副理事長李從正
期刊
初見她,是在澳門路環市區的一間不大不小的劇場裡,著一襲淡藍色的似京劇表演者扮相的長裙,一眼便知是劇中的“旦角”,扮演身邊那位帥氣男演員的妻子。“旦角”是有來由的。“旦得名之始,必系姐字之誤。緣青衫所扮為小姐或大姐,詞中略署為且,後更略而為旦。”她就是那戲中正直莊重、賢良淑德的婦人。想必不單單是戲中,生活中也是如此。每每提及粵劇戲曲,從亮相、唱腔、造型到神態,都流露出她對粵曲濃濃的喜愛之情。  劇場
期刊
貴刊每月一篇關於“澳門法治”的文章,已成為我必讀的文章,每期總能從中受益匪淺。三月號中的《“開門立法”:解决法律滯後的有效途徑》,看完文章以後,本人願爲大家分享一些看法。  由於澳門歷史原因致使目前特區法律滯後已成不爭的事實,文章作者開篇就提出以“開門立法”的方式來解决澳門目前法律滯後的問題,而後作者提出了通過對民衆參與立法的必要性、引入聽證程序、善用論證會這三種主要的模式來解决澳門法律滯後的困局
期刊
2015暑期活動為加強青年事務委員會及體育委員會彼此之間的交流,以及了解暑期活動的開展情況,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於7月22日中午,假澳門文華東方酒店一樓設宴招待兩委員會。席間,各委員就青年及體育事務相互交換意見,場面熱鬧和諧。宴後,兩個委員會委員隨即參觀暑期活動的文娛及體育活動的上課狀況。  由教青局及體發局合辦之暑期活動,每年均為本澳兒童及青少年學生在暑假期間提供豐富多采的活動,以使他們能善用餘
期刊
中央政府再三強調澳門經濟需適度多元發展,但是時至今日,大多數的本澳民眾也不完全認可特區政府在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  長期以來,澳門社會對“經濟適度多元”的探討從未停止,社會各界積極表達意見並紛紛提出建議。但均繞不開“澳門土地局限,影響多元化之路”這一掣肘。澳門僅有的發展土地大多已被龍頭產業博彩業所“佔據”,“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期望在有限的土地空間上,承載起非博彩的經濟產業,談何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