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课教学的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wil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尽管职业教育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但是由于生源数量逐年减少,家长的传统思想,以及就业等多方面的原因,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不但不能保质,许多学校就连基本的招生任务也无法完成,这就导致学校招生的门槛越来越低,甚至没有门槛,来上中职学校的学生基本都是上初中阶段基础知识差,学习习惯不好,上高中无望的学生的最后的选择,面对这样的学生,中职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就更加困难和现状令人担忧。本文就目前中职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文化基础课 专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和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展开,而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却相对滞后,无论在教育观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文化基础课教学问题尤为突出,急需改革。
  一、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生源质量偏低使文化基础课教学遭遇尴尬
  随着我国教育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人们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而且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好找个工作的思想,他们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文化基础课就“头疼”。由于生源质量偏低,大多数学生对文化基础课学习没有热情,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大酱碟”,需要了就“沾一口”,否则就弃之一旁。文化基础课教师也成了不受学生欢迎的人,相对专业课程而言,文化基础课教学情景甚是尴尬。
  2.教育部门认识不够使文化基础课教学被“忽视”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一定的专业教育为基础的,专业技能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优势和特色所在。中等职业教育为抓住这根生命线,人为地使得“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素质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在课程设置和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非常突出“专业课”的地位,甚至提出“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好务、让好路” ,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陪衬。为了满足专业课时数,任意删减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由于时间、学制等方面的限制,在过于强调“专业课”的同时便忽略了文化基础的全面提高。结果只注重单一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文化基础方面的教育被忽视,培养出来的人才发展不够全面,心理素质较低,缺乏自信,转岗再就业能力低。此外,由于忽视基础文化素质的提高,专业技能发展本身也受到很大的制约。难以进行自我教育与提高,使以后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3.文化基础课缺乏教学评价的“分量”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成为重中之重,人们的目光都盯在学生專业课程的成绩上,专业课程的成绩好,就业安置相对就容易的多。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完善的学校、社会考核评价机制,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的评价厚重有力,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能否取得专业等级证书作为评价这个学生学习优劣的标准。而文化基础课教学则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内部评价机制又不够完善,对教师而言,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监控与评价无疑是“宽松”的;对学生而言,其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价更是“宽松”的,这便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考核评价缺乏“分量”,起不到激励作用。
  二、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途径与对策
  1.摆正“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是学习的主旋律,由于就业的需要,很自然的就把专业课的砝码加大了。其实,“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宽厚的文化基础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中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注重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实现“文化高移、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的中等职业教育目标。通过课程整合、弹性学制和必修、选修结合等多种方式组织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个性和实际需要,加强文化基础素质的教育,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要克服重专业课轻文化课,重专业技术培养轻文化基础培养,重眼前谋职轻终身发展的倾向,处理好专业课和文化基础课相互关系,使学生全面发展。
  2.准确定位文化基础课
  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学科定位问题应放在整个中等职业教育系统中来考虑。要根据生源状况,改革、完善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认识。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致力于教会学生谋职求职的能力和素养;它不仅是工具性和基础性的统一,而且还是职教性的体现。只有明确了这一定位问题,才能使文化基础课教学更具有目标性、方向性和针对性。
  3.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认识
  造成“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认识不够。教育系统内部那种认为学生生源差,文化基础课能学多少算多少的思想的存在,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不高,教师缺乏教学激情。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加强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的认识。文化基础课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还关系到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技巧型、技能型人才从而解决就业问题,更关系到学生潜能开发、终身发展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重要性的认识,将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安排放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整体课程结构中,使文化基础课程真正体现其学科价值。
  4.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机制的有效建立对于提高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质量,提高学科品位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研究,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方法,同时应借鉴专业课教学评价方法,不断开拓新的教学评价方法,强化评价功能。例如语文教学可以引进和采用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开发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成绩合格的学生可获得“职业汉语水平等级证书”,对学生学习文化基础课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总之,我们要打破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目前所面临的尴尬局面,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抛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使文化基础课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笔者通过自身长期以来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经历和经验,深入分析了当前高中作文教与学两个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归结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高中作文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作文,高中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4  一、概述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害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写作文缺乏素材、作文缺少提炼和升华等情况,我们一般都会将所有责任与问题统统推到学生身上,其实不然。
1993~ 1998年 ,构建了携有抗稻白叶枯病新基因 Xa2 3的近等基因系 ,命名为 CBB2 3。以全生育期高度感病并具有改良株型的籼稻品种 JG30为轮回亲本 ,与携有 Xa2 3的抗性供体 H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氟化物对实验大鼠血清中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骨钙素(bone carboxglutamic containing proteiN,BGP)、降钙索(Ca;cotoninCT)、碱性磷酸
目的:通过不同碘营养水平的动物模型,阐明碘缺乏及碘过量时哺乳期甲状腺和乳腺摄碘能力的变化及其影响机制。 方法:选择体重40~60克的雌性Wister大鼠30只,按体重将大鼠随机分为
黄绿青霉素(citreoviridiN,CIT)主要是黄绿青霉的次级毒性代谢物,分子由吡喃酮色基、多烯烃和氢呋喃环三部分组成,广泛存在于低温高湿地区被黄绿青霉等真菌污染的谷物中。黄绿
目的:代谢组数据可用来表示研究机体在外界刺激或基因改变的影响下变化的代谢模式特征。通过代谢组表达数据的分析,可以辨识和解析被研究对象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分析的主要困难是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MTI新疆多元文化特色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以期新疆的MTI在培养全面综合系统了解新疆本土多元文化的翻译人才,让新疆以正姿态存在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新 疆; 多 元 文 化 ;特 色 课 程; 教 学 模 式  中图分类号:G632  翻译的培养建设滞后于现实需求,导致人们对新疆文化的误读。作为培养新疆翻译人才的平台,新疆大学MTI任重道远,MTI必须与本土特色相结合
【分类号】G633.8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课题名称:小学数学“五步循环”问题解决教学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JCJYC140409109  内容摘要:  小学阶段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利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发”、“问”;创设机会、空间,让学生敢提、敢问;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会提、会问;适当评价,让学生乐提、乐问。  关键词: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生动语言、创设空间、方法
摘要: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一直是信息技术教师想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文章从四个角度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推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进步做出贡献。  关键词:初中教育;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效果  中圖分类号:G434  信息技术是初中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其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以及基础信息技术技能的掌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信息技术并非中考科目
目的综合评价昆明市嵩明县和石林县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基金筹集及其运行情况、补偿方案及其实际补偿情况、参合农民受益度、不同人群对新农合的评价等情况,探讨适合当地实情的对策和建议,为有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通过报表收集两个样本县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补偿方案、参合情况、资金筹集、门诊费用减免、住院费用补偿等资料;2.入户问卷调查:分层和单纯随机抽取的两个样本县参合农民对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