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文化之根 守望精神家园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anm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然而,随着韩国影视剧、流行音乐和娱乐明星的登陆,韩国文化风行一时,引发了所谓的“韩流”现象。这些浸透着韩国特有文化气息的纯粹的韩国式生活方式在国内青少年中掀起了新的流行风潮。
  在“韩流”热浪的对比之下,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青少年是我们的未来,一味追求外来流行文化,而将国风、民族、传统文化抛至一旁,令人担忧。长此以往,我们的民族文化何以继承?民族精神何以发扬?我们的国家未来又将怎样?
  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留住中华传统文化之根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已深深地融进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
  1.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潜在推动因素
  今天的中学生正是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承担者。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根植于民族传统之中,只有把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才能赋现代化以民族特色,也才是真正现实、具体、有活力的现代化。由此可见,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所以,我们在对中学生进行“爱科学”的现代化教育中,应当加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并追求教育的深度和力度。
  2.民族精神是培养和激发广大中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因素
  民族精神蕴涵于传统文化的积淀之中,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一个国家的历史越悠久,传统文化越丰富,所蕴涵的民族感情就越深厚,民族精神也越强烈。可见,对中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培养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包含了丰富的民族精神的精华,如“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用这些来熏陶学生,重新树起民族文化的旗帜,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中华民族培育更挺拔的脊梁。
  3.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可以抑制市场经济的“负效应”,为新形势下中学生教育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市场经济是一种趋利经济,它虽然强化了人们的平等观念和经济意识,但也可能导致以金钱来作为衡量人的价值尺度,容易导致极端个人主义、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等。这些都会对中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
  我国传统文化经过千百年的积淀,蕴涵着许多可贵的人文精神,如“天下为公”、“先义后利”、“公正公平”、“诚实守信”等。在对中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继承、发扬这种精神,通过分析与取舍赋予传统义利观以时代的内涵,则对于冰释滞存于他们思想中的金钱至上、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观念,会产生立竿见影的积极效果。
  二、挖掘乡土资源,守望我们的精神家园
  鲁迅先生曾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教育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作为学校,应充分关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要重视乡土教学资源,以丰富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科整体效益,也使传统文化教育得以渗透落实。
  首先,乡土史教学资源引入课堂教学是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对民间习俗的保存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传统节日不再受重视,民间传说的载体日渐消失,社火庙会已举行甚少。对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乡土教学资源,学校可以倡议学生自发组织编写地方历史小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如各地的特产很多,在教学中有机地渗入有关本土特产的知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渗透了地方传统文化教育,进而增加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传承文化的目的。
  其次,乡土教学资源是提升学校精神底色的绝佳契机。对于每一所学校来说,所在地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是我们开发的重点。教师可以先从当地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地理等特色领域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及时组织师生收集整理本地的名人古迹、社会风物等,汇编成“地方教育资源库”,让学生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激发兴趣,不断开发出新的资源,然后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地方人文特色,开发出系列校本课程教材。
  在世界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且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韩流”会渐行渐远,但是它的影响不会立刻销声匿迹。我们迫切要做的不是驱赶“韩流”带来的冬天,而是带着民族自豪感,用我国民族的、传统的文化来滋养当代中学生,从而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
  作者单位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城关初中
  (责任编辑 刘 颖)
其他文献
中小学布局调整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涉及千家万户,维系国计民生,关系社会和谐稳定。随着人口的减少,新一轮的中小学布局调整已经势不可挡。学校布局调整绝不是简单的撤并、联办,它是教育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步骤。这种调整和优化配置,不仅涉及学校、教师和学生等教育资源的迁移,而且还涉及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等。因此,要使中小学的布局调整顺利进行,必须从根源上把握其内在动因,深刻认
将天然胎漆器打造成“可收藏”家居,同时又建立桂林“第一村”,李志用这两个妙招,打响了“观古楼”的名气。  几年前,广西漓江樟木村沿江一带还是密密麻麻的猪圈、破厂房,如今,村里已是绿植葱郁、红砖青瓦,弥漫着淡淡的漆香。这里,是桂林最大的漆艺文化园——观古楼艺术村,七八十位年轻的漆艺师聚集于此,潜心制作天然胎漆器。艺术村的创建者李志,巧妙地结合了乡村的静与漆器的雅,吸引着每位过往的旅客。  漆胎取天然
垮掉的一代?迷惘的一代?不不不,“90后”拒绝被定义。  千年前孔丘的发问犹在耳畔:“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随着数字化、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的不断介入,手工艺、设计、艺术之间的概念边界日渐消弭与融合。这群已经在竞逐中崭露头角的手艺“后浪”,或许并不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手艺人,但一样也在赓续传承中国的手工艺文化。  毕竟,青春少年样样红。  黄子昕  独立设计师、大学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是地域文化
3月7日,在新加坡国会举行的2011财政年度供给辩论委员会(Committee of Supply)上,教育部各领导在辩论教育部开支预算时的发言主题为:增强面向所有人的教育。从预算辩论中,可以看出新加坡2011年教育工作的重点。   第一,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为提升学前教育的素质,教育部将在未来五年为这个领域注入2.9亿新元,这笔投资比前五年增加了近一倍。教育部和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还将从今年
课前预习,是学生在课堂学习前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大体了解,找疑点,提问题,之后带着问题听课,再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学习掌握新知。预习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因此它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预习内容是所学新知识的先导和基础,所学知识是它的延伸和发展。通过预习活动,学生可熟悉、掌握一些旧有的知识,初步认识知识的构架和网络,为完成由旧到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
据英国广播公司官方网2012年5月15日报道,国际调查显示,教师实行绩效工资与学校水平的提升之间没有清晰的联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检验了来自Pisa测验的数据以考察目的工资增长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以前的研究证明高质量的教学有着重要意义。但是,OECD的安德里亚斯·史莱克(Andreas Schleicher)表示,一项国际调查表明学生的测试成绩与教师的绩效工资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  
如何唤醒当代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创新高中教育模式?近年来,我校(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民族高中)从学生社团建设人手,给高中教育开启了一个新的突破口。  一、了解学情,遵循规律,有的放矢开展活动  90后的孩子爱看动漫,喜欢网络游戏、网上购物,他们追求个性化,渴望被赏识,认为自己很完美,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踌躇满志但又拈轻怕重。在学生进入高中的那一刻。他们抱着必胜的信念展开高中生活。但是,高中
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学校德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和人生观,形成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其主体是满足学生的道德需要,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启发学生的道德觉悟,引导学生践履道德责任,让学生求善、知善、行善、扬善。小学阶段德育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这些都是指向学生心灵的,这就要求教育应该以人为本,直达学生内心,培养身心和谐发展
近日,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召开了提高教师素质的特别分会,讨论了以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社会为特点的21世纪对中小学的新要求,审议了教师教育、教师培养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今后教师教育、教师培养改革的方向以及措施。  一、教师教育、教师培养  面临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1.新要求  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以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社会为特点的新世纪的到来对中小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有两点。  第一、今后中
多年来,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与工业园区现代化、特色化、均衡化、国际化的背景相契合,学校以“和而不同”为校风,以“诲人不倦”为教风,以“学而不厌”为学风,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办学,现已成为苏州一流、省内知名的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文明学校、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    一、轻负高质,践行素质教育    在多年的素质教育实践中,我们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本质——关注人,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