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提高教师素质的政策改革方向和措施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903630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召开了提高教师素质的特别分会,讨论了以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社会为特点的21世纪对中小学的新要求,审议了教师教育、教师培养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今后教师教育、教师培养改革的方向以及措施。
  一、教师教育、教师培养
  面临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1.新要求
  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以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社会为特点的新世纪的到来对中小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有两点。
  第一、今后中小学必须培养富有先见性、创造性的人才,让学生掌握基础、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活用知识技能时所需的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并且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型学习,重视学校与地方的协作。
  第二,为培养新型人才,学校需要具备值得社会尊敬和信赖的,具有培养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的教学实践能力,具有研究和探究能力的教师。
  2.新挑战
  中小学对高素质的教师人才的迫切需求,凸显了教师教育、教师培养中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必须培养能够传授21世纪新型知识(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的教师。
  第二,必须培养能够应对欺凌、逃课等问题的新型教师。
  第三,必须要充实特殊教育。
  第四,必须要提高教师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第五,必须解决无法适应学校工作的新教师不断增加,老教师大量退休,知识技能的传承功能日益低下的问题。
  二、教师教育制度和教师培养体制的改革方向
  在严峻的现状面前,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认为目前的教师教育制度和教师培养体制需迫切进行改革。经过一段时期的审议和讨论,会议提出了改革的总方向和切入点。
  1.改革的总方向
  改变教师教育(成为教师之前)由大学承担,教师培养(在职培训等)由教委承担,二者缺乏有效衔接与深入合作的断层现状,构建教师生涯一体化培养的体制,使教师能够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深入的专业发展。
  2.改革的切入点
  促进大学和教委的合作,使教师培养内容高度化、多样化、实质化。
  3.改革的具体方向
  会议提出了教师教育制度和教师培养体制改革的具体方向。
  (1)教师的硕士化培养,将教师定位为高度专业性人员
  今后的教师必须在掌握基本教育教学工作知识、技能的同时,具备能够使学生掌握21世纪新型知识的教学实践能力,具备结合理论进行实践反思的研究能力,具备开展合作性学习的能力,具备良好的交流能力,具备顺利履行职务的能力等。这些能力必须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外。通过亲身实践。并根据理论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考察才能做到。为此,在本科四年的课程基础上,必须对未来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践性的硕士教育,使其能够将实践性的教育理论运用到教学工作中,
  (2)改革教师资格证制度,设置“基础资格证”、“一般资格证”和“专业资格证”
  “基础资格证”能够保证该资格证的获得者掌握基础的教育能力,获得该资格需要本科毕业。
  “一般资格证”能够保证该资格证的获得者在习得基础、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具有培养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新型知识的教育能力。具有高度的专门知识、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要获得该资格必须在本科四年的基础上,修1~2年的硕士课程。本科阶段以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为主,硕士阶段以教学研究或个案研究为主,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专业资格证”能够保证该资格证的获得者掌握特定领域的高度专业性知识技能,例如学校管理、学生指导、升学指导、教学科目指导(各个科目)、特殊教育、外国人儿童教育等领域。一个人可以拥有多个领域的“专业资格证”,而获得该资格证要求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教师,通过研究生院的学习。或者利用教委提供的在职研修,习得更加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专业资格证”与学位没有关系,但今后具有“专业资格证”很有可能成为学校管理职位(校长、副校长等)的必要条件。
  三、教师教育制度和教师培养体制改革的
  具体措施
  在提出改革方向的基础上,中央教育审议会也提出了改善和促进中小学、教委、大学之间的合作。构筑教师生涯一体化培养的体制的具体措施,
  1.教师教育、教师录用及新教师阶段的改革措施
  充实本科教师教育课程,加强课程与实际教育工作的联系,构筑整体体制,推进个性化课程,使课程功能明确化,保证教育质量:开发与硕士课程相衔接的本科课程:探讨教育实习的理想方式,积极提倡学校志愿者(到学校去做教学或学习活动志愿者):强化国立大学附属学校作为教育实习示范点的功能:促进有实际教学经验的教师成为师范院校教师;对于师范院校的研究性教师要从培养实际教学能力的角度出发加强教学审查和教师评价等:利用教师教育评价体系、大学问相互评价的体系和评价实习前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体系等评价方式保证教师教育的质量。
  充实和改善硕士阶段的教师教育。改革教职大学院的课程和硕士课程,构筑培养教育实践能力的模式,推进阶段性体制的完善,包括增设教职大学院的教育科目,增加教育内容,推进特色化。培养实务型教师:改革一般大学研究生院的硕士课程,提高课程实践性,规定一些实践性课程为必修科目,支持实践性教育学的研究等措施,
  改善博士课程,确立培养师范院校教师的体制,探讨专业型博士学位的应有状态。
  改善新教师入职培训,促进教委与大学、教职大学院的合作,提高新教师研修的质量,构筑2~3年的新教师支援体制。
  改善教师录用制度,包括积极进行30岁~40岁之间的教师录用,改善教师年龄结构:加强临时教师、兼职讲师的实绩评价:开发能够准确地评价报考者资质能力的教师选任考试方法:促进教师选任考试中笔试的全国统一性,提倡共同考试、多次考试等方式。
  2.在职阶段和管理层阶段的改革方向
  促进教委和大学的合作,共同开展面向有10年教育经验的教师的研修、国家和地方主办的各种研修;推进在职研修的项目化、学分化,不仅利用校外研修,还要充分利用教委和大学的资源提高校内研修的质量,确定校内研修的内容和相关体制:促进与近邻学校的共同研修,积极任用教职大学院毕业者为干部教师:强化教师研修中心提高教师资质能力的机能:通过教委和大学的合作推进高端研修项目的开发和实施。
  推进与教职大学院、都道府县教师研修中心的合作,构建管理职、教育行政职员的培养体制。充分利用教职大学院、都道府县教师研修中心的学校经营研修,提高管理职的学校经营和管理能力。
  3.录用多元化人才
  创设想要成为教师的社会人士进入教育行业的多种路径:为应对信息化和全球化,广泛录用特定领域的高度专门化人才,例如信息技术人才等。对于理数类人才和英语人才,通过给予“教师特别资格证”或者聘任为兼职教师等方式,使其进入教育行业。
  4.特殊教育
  促进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取得“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为了提高普通学校中特殊教育班级的教师资质能力,要求该类班级的教师掌握普通教师所应具备的基础知识。
  (责任编辑 甘璐)
其他文献
美国著名教育杂志《LEDAERSHIP》最近刊登了加里鲁宾斯坦的文章,谈新教师应避免的十个教学误区。  1 一天中不要尝试教太多  这是一个容易犯的错误,因为它的背后是新教师的期望值很高。当然,教师应要求学生做最好的自己,但对于很高的期望也要正确对待,如果很容易实现的话,每个老师都会非常成功了。  新教师,特别是没有经历太多教学经验的,把这个建议只当成是字面理解,把课教得太难,太满,或者发展目标不
大学毕业后,我幸运地成为一名乡镇中学语文老师,走上三尺讲台,是学生们给了我无限的感动,是他们让我重新审视自己,进一步解读教师的神圣与伟大。我曾写过一首诗来记忆初为人师的生活,刊发在《诗歌榜》2009年第1期上:  学校安排我任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班里大多是农村孩子。我肩头负着怎样的一副重担,我要实现二十年前便开始盼望着的幻梦与理想。在他们身上,演绎着我的坚持不懈。  每个生命都拥有一片纯净的蓝天,老
中小学布局调整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涉及千家万户,维系国计民生,关系社会和谐稳定。随着人口的减少,新一轮的中小学布局调整已经势不可挡。学校布局调整绝不是简单的撤并、联办,它是教育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步骤。这种调整和优化配置,不仅涉及学校、教师和学生等教育资源的迁移,而且还涉及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等。因此,要使中小学的布局调整顺利进行,必须从根源上把握其内在动因,深刻认
将天然胎漆器打造成“可收藏”家居,同时又建立桂林“第一村”,李志用这两个妙招,打响了“观古楼”的名气。  几年前,广西漓江樟木村沿江一带还是密密麻麻的猪圈、破厂房,如今,村里已是绿植葱郁、红砖青瓦,弥漫着淡淡的漆香。这里,是桂林最大的漆艺文化园——观古楼艺术村,七八十位年轻的漆艺师聚集于此,潜心制作天然胎漆器。艺术村的创建者李志,巧妙地结合了乡村的静与漆器的雅,吸引着每位过往的旅客。  漆胎取天然
垮掉的一代?迷惘的一代?不不不,“90后”拒绝被定义。  千年前孔丘的发问犹在耳畔:“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随着数字化、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的不断介入,手工艺、设计、艺术之间的概念边界日渐消弭与融合。这群已经在竞逐中崭露头角的手艺“后浪”,或许并不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手艺人,但一样也在赓续传承中国的手工艺文化。  毕竟,青春少年样样红。  黄子昕  独立设计师、大学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是地域文化
3月7日,在新加坡国会举行的2011财政年度供给辩论委员会(Committee of Supply)上,教育部各领导在辩论教育部开支预算时的发言主题为:增强面向所有人的教育。从预算辩论中,可以看出新加坡2011年教育工作的重点。   第一,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为提升学前教育的素质,教育部将在未来五年为这个领域注入2.9亿新元,这笔投资比前五年增加了近一倍。教育部和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还将从今年
课前预习,是学生在课堂学习前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大体了解,找疑点,提问题,之后带着问题听课,再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学习掌握新知。预习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因此它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预习内容是所学新知识的先导和基础,所学知识是它的延伸和发展。通过预习活动,学生可熟悉、掌握一些旧有的知识,初步认识知识的构架和网络,为完成由旧到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
据英国广播公司官方网2012年5月15日报道,国际调查显示,教师实行绩效工资与学校水平的提升之间没有清晰的联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检验了来自Pisa测验的数据以考察目的工资增长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以前的研究证明高质量的教学有着重要意义。但是,OECD的安德里亚斯·史莱克(Andreas Schleicher)表示,一项国际调查表明学生的测试成绩与教师的绩效工资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  
如何唤醒当代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创新高中教育模式?近年来,我校(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民族高中)从学生社团建设人手,给高中教育开启了一个新的突破口。  一、了解学情,遵循规律,有的放矢开展活动  90后的孩子爱看动漫,喜欢网络游戏、网上购物,他们追求个性化,渴望被赏识,认为自己很完美,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踌躇满志但又拈轻怕重。在学生进入高中的那一刻。他们抱着必胜的信念展开高中生活。但是,高中
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学校德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和人生观,形成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其主体是满足学生的道德需要,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启发学生的道德觉悟,引导学生践履道德责任,让学生求善、知善、行善、扬善。小学阶段德育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这些都是指向学生心灵的,这就要求教育应该以人为本,直达学生内心,培养身心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