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阅读中的文本细读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细读源于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一个流派——语义学。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说过:“文本细读就是读者徜徉在语言的途中,在语言之途散步,悠闲自在地散步。”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老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文本细读这一媒介,它能够激发学生语文课堂的兴趣,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笔者结合朱自清的《背影》谈谈对文本细读粗浅的见解。
  一、把握文本,捕捉文本切入点
  初中语文课堂要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就是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分析和把握课文的切入点。一篇课文的“眼”就是找准文本的切入点。这一切入点可以是课文中的一个标点、关键词、关键句、场面描写或者细节描写。文本的切入点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它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找准课文重难点的突破口。我们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围绕这一切入点来引导教学,让学生深入浅出地和文本对话。
  朱自清的《背影》是我们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经典篇目,文中的父子情深着实让人感动,但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在的独生子女很难体会父亲买橘子所展现的父子深情,更有同学提出父亲是不是违反了交通法规。如何让经典篇目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深入体会背影背后的父子深情,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找准课堂切入点,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体会经典篇目的魅力。
  笔者结合新课改的理念选择了文中第六段第二次背影作为课堂的切入点,并且要求学生用批注法来进一步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上课前用PPT出示第六段让学生初步感知,设问:你从这背影中能读出什么,学生读出了父亲艰难的攀爬月台,衣着朴素。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还有哪些信息没有读出来,文章中几次描写了父亲的背影?哪一次背影最为感人?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是第二次。老师顺势提出为什么普通的背影如此感人?文中刻画了哪些细节?再读几遍画面时,你读出了哪些第一遍没有读出的内容?学生通过朗读,再一次感悟了第二次背影的内容。
  二、细读文本,优化语文教学设计
  文本细读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只有细致深入地细读文本,才能优化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与此同时,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是老师与文本对话的思考感悟传授给学生的必要媒介,有效的教学设计能够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课堂提高效率的关键。因此要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就需要老师细读文本,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优化初中语文教学设计,需要老师深入细读文本,精心设计凸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问题。在一次公开课《背影》教学中,笔者通过细读文本,创设了以下几个问题:《背影》中让你最为感动的是哪一处?试着描述你被感动的瞬间的真实的心理活动;作者看到父亲的“背影”,眼泪很快流下来了,是哪些原因造成的?(生:感激、理解、同情、忧虑、忏悔);课文除了写朱自清看到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流泪,还描述了其他两次流泪的情景,这两次流泪是什么原因?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语文老师深入地与文本对话,细读文本,这样才能围绕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切实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三、深挖文本,发掘文本深度价值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立足文本,关注文本中的细节,深度挖掘文本呈现的内涵和价值。与此同时,语文老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本细读的能力,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会关注文本的细节,让细节成为语文课堂的发光点。
  在《背影》中朱自清描写了四次流泪的细节,每次流泪都有不同的原因。如果粗略的读文本便不能很好地把握流泪的深层次原因,不能把握文本的深度内涵。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引导学生反复咀嚼,反复细读文本。第一次落泪时因为家庭衰败,祖母过世,是伤心的泪;最后一次流泪的原因是作者思念父亲以及对父亲的愧疚之情;然而第二次和第三次落泪的原因就不是很容易理解。特别是第二次流泪的原因,促使我们细读文本,找出文本中的细节,来挖掘出深层次内涵。可以让学生找出父亲爬月台的动词:“探、攀、缩、倾”等体会父亲买橘子的艰辛。
  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一个细节,要爬上月台就不容易了,这句子中“不容易”三个字有更深刻的意蕴,这也是我们理解这段文字的突破口,老師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思考“不容易”的深刻内涵:父亲爬月台的不容易其实更多地是因为生活的艰辛。作者流泪不仅仅是因为父亲攀爬月台的动作,更是因为对父亲在困顿生活中的挣扎的深切感悟。
  综上所述,我们初中语文老师要认真关注文本细节,深入研究语文教材,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细读的世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梁寨镇梁寨初级中学(221741)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作文教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从小学开始,教师就注重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还是有很多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困难,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学生们不知道写什么内容,感觉无话可说,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生拼硬凑的现象,写出的文章空洞无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指导学生作文
期刊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语文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作文能力和审美情趣的要求是:语文课程应“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怕作文,对作文不感兴趣,这跟我们教师对作文的重视程度和引导方法有关,因为语文的大部分时间是花在阅读教学上的。从客观上无意识地造成了语文教学重“读”轻“写”的局面,学生的作文兴
期刊
语文教学往往有一个误区,有些教师斤斤计较于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或者是一篇课文的教学,而不去关注一个单元或者是一册语文书的教学,或者是一个整体教学目标、整体教学要求、整体的重难点教学,即没有很好地研究教学大纲,没有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和基本的内容。这样教学,学生学到的知识,形不成综合知识体系,对于知识的前因后果茫然不知,只是一味的为了学习而学习。  一、大语文教学之生字教学  在现代应试教育的驱使下
期刊
老舍先生作为一代文学大师,以其通俗易懂、幽默诙谐又不失老北京韵味的独特语言、优美的文学画面及深刻的主题思想打动了千万读者。《济南的冬天》一文以其精妙的结构设计、内涵丰富及手法灵活等,成为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课堂中加强对文中修辞、结构及手法的品析,从而引领学生掌握好的写作方法,为提升自身写作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品修辞,感受景之美  《济南的冬天》一文中恰当地运用了大量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反复强调,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尊重每个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生成过程,不能以教师思维或教参思维代替学生去思考、体会,也不能以个别学生的思考、体会来代替其他学生。《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个性化解读文本”以及“充分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老课新上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一、方法一——以点带面  执教九年级上册的《孤独之旅》时,班级里近一半
期刊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与同年级的张冬梅老师签订了“师徒合约”,师傅为“蓝”,徒弟为“青”,并创立了“一课双构”的教学模式。什么是“一课双构”呢?就是同一篇课文由两名教师在同一个班级分别授课,但是这两次授课的教学方式、教学思路、教学重点完全不同。然后在同一班级各自教授一遍。师傅教时,徒弟听课;徒弟教时,师傅评课。  在“双构”教学课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月迹》这篇课文。  一、“青”课堂实
期刊
对于被唤之日益风干,学生渐成木偶的语文教学,就必须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但这种积极思考的过程单靠外部施加压力是不能实现的,只有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身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积极思考才能有效的实现。因为在兴趣的诱发下,学生会更加干劲十足地学习,他们的感知会更敏锐,想象力会更丰富,我们整个语文课堂也因此而变得“活色生香”。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 
期刊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怎样進行诗歌的有效教学,怎样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意境,怎样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将是我们不断探索的方向。很荣幸,全市初三语文教研活动,市教研室安排我上了一次研讨课。一周左右的时间内,我把《一个深夜的记忆》试上了三次,研磨了三次。《一个深夜的记忆》一课三上三议,为我打开了诗歌有效教学之窗,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磨课对教师成长的意义,也让我对现代诗歌有效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一次
期刊
何谓“写景”?笔者以为就是将眼中之景真实而又艺术地转化为文字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言之有物,情景交融”。“情景交融”就是在描写景物时不单纯地流于描形摹态,更应将作者的情感融入其中,让笔下之物着作者之色彩,让作者情感的活水渗透其间,使得描摹之物不仅有鲜明的外在特征,更有“我之色彩”。观眼前之景,抒心中之情,景因情显,正如中国画讲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方可动人心魄。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笔者以为可
期刊
人道主义,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提倡关怀人,尊重人,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主张人格平等,互相尊重。其宗旨就是关心人类幸福。中国的人道主义思想源远流长,在周代时,已有“惟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人命关天”、“仁者莫大于爱人”等思想。由此看来,人道主义精神是一个让人类共同崇拜信仰的观念,在这个观念的意识作用下,人类的一切活动行为及其规范,都将在这个范畴内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