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诗教的记忆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mw3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怎样進行诗歌的有效教学,怎样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意境,怎样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将是我们不断探索的方向。很荣幸,全市初三语文教研活动,市教研室安排我上了一次研讨课。一周左右的时间内,我把《一个深夜的记忆》试上了三次,研磨了三次。《一个深夜的记忆》一课三上三议,为我打开了诗歌有效教学之窗,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磨课对教师成长的意义,也让我对现代诗歌有效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一次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
  诗歌是最为精粹的文学样式,在文学的大家庭中,它的历史最为悠久。诗人,是时代最敏感的人,是思想最丰富的人,即使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也能独自思考,思绪万千。
  今天,我们一同学习一首现代诗——鲁藜《一个深夜的记忆》。
  二、读出感情
  1.朗读诗歌,想象画面,体会意境,用一个词来形容你对这首诗的感受。
  老师范读、男女生交换读。
  2.出示背景资料,体会诗人心中的思想感情。诗人经历、七月诗派、写作背景。
  3.再读诗歌,读出诗人感情。
  三、读出意境
  挑选你喜欢的诗句,说说诗句中用了哪些意象,并赏析诗句,看看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如何表达诗人感情的?
  学生独立学习,写下批注;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
  小结:分析诗歌后,你再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你现在对这首诗的感受。
  四、学以致用
  阅读鲁藜《泥土》,写下你的阅读感受。
  上完这节课,我自己觉得有些力不从心,诗歌教学真是不好上,我怀着求助,甚至是迫切求救的心情与我们语文组一起评课和研讨。
  周老师说,这堂课环节比较完整,从多种形式的朗读,到寻找意象体会意境,这是诗歌教学的常态,总体来说,比较平稳,但缺了点诗歌的味道,课堂缺少活气!
  顾老师说,学生课前缺少预习,因此课堂上学生反应较缓慢,导致课堂显得拖沓,所以课前充分预习很有必要。另外,这节课就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是按照自己的预设,按部就班地完成一节课的教学,课堂也就比较沉闷。
  最后我们组长陈老师说,诗歌简短,但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诗歌教学就是要带着学生细细读慢慢品,含英咀华,齿颊留香。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要注重方法指导,所以我认为在“怎样教”上,老师还要好好琢磨琢磨,探究诗歌教学的有效性。建议在听取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再深入研读诗歌,钻研教法,在下次上课时有所改善。
  教后记:听了几位老师的点评,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我今天的教学方式,是我一贯的模式——问答式的教学方式,对于这样富有美感的诗歌,真是大煞风景!作为年轻教师,竟然在这样“老套”的教学方式下“乐此不疲”!
  第二次教学设计
  经过我反复思考,修修改改之后,我有了第二次的设计思路:
  一、导入课文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现代诗鲁藜《一个深夜的记忆》。
  我们一起来朗读这首诗,要求:字正腔圆,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二、初读感知
  1.朗读诗歌,想象画面,体会意境,用一个词来形容你对这首诗的感受。
  2.出示背景资料,体会诗人心中的思想感情,诗人背景、七月诗派、写作背景。
  3.再读诗歌,读出诗人感情。
  三、师生齐赏
  老师带着学生共同赏析、朗读第一节诗。
  总结方法:展开想象、重现画面;寻找意向、分析特点;品读语言、赏析美点;联系背景、揣摩情感。
  四、小组共赏
  小组合作,共同赏析第二节诗。
  五、我读我赏
  学生独立思考,写下对第三节诗的体会。
  六、总结
  1.通过学习、鉴赏,你再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你现在对这首诗的感受,并简述理由。
  2.齐读诗歌,再次感受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这次上完课,自己觉得比较轻松,学生反应也不错,所以有那么一点点喜悦,教研室蔡老师也参与听课评课,心中还是比较忐忑。
  顾老师先说,她说这次教学板块清晰了,从师生齐赏,老师带着学生赏析诗歌,渗透方法,到小组共赏,合作学习,最后我读我赏,学生独立学习,逐步放手,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但老师对学生的点评缺乏引导作用。
  陈老师说:我也觉得这次的课整体还是不错的,老师牵着学生读诗,读出方法,再放手让学生慢慢独立阅读体验,从学生的课堂反应来看,他们找到了一点学诗歌的自信!但在诗歌的解读上,还可以更深入、透彻些。另外,还是觉得对这首诗歌的教学缺少一个有力的着眼点,以至于课堂教学有那么一点点散的感觉。
  教后记:刚上课的时候,我有些喜悦,但评课后,虽然不失信心,但心中的压力还是很大的!的确,我的这节课对诗歌的朗读、画面的体会、感情的理解,好似面面俱到了,也有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但这样的讲解缺少了诗歌的灵气和活力。加上写作背景的出示,学生陷入了固定思维,也使诗歌带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毫无美感,更无法让学生感受到诗歌本身的魅力!
  第三次教学设计
  经过资料查阅和同组老师的点拨,《一个深夜的记忆》新设计终于诞生了。
  一、导入课文
  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度过45分钟的文学之旅,今天老师给你们推荐一首现代诗——鲁藜《一个深夜的记忆》。
  请大家自由朗读,说说你喜欢这首诗吗?并简单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二、师生齐赏
  1.老师范读第一节诗,学生边听边圈划喜欢的词或句,体会它们好在哪里。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点拨。   3.小结:我们读到的画面之美、感情之烈都是从这些看似无理的描绘中体会出来的。诗歌的妙处就妙在这无理之处(无理而妙)。
  4.再读体会(个别读、齐读)。
  三、小组共赏
  1.小组合作,品读第二节诗,探寻其中的无理而妙。
  2.学生交流。
  3.朗读体会。
  四、我读我赏
  学生独立品读,写下独特感受,体会无理而妙。
  五、总结
  这次我是借班上课,从诗歌的“无理而妙”作为切入点展开教学,课堂比较流畅,学生比较积极,但我还是想听听其他老师的看法。
  陈老师说,这样的诗歌教学别开生面,以读激趣,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无理而妙的情境中不断提升对诗歌的解读,让我们看到了诗歌教学的一片蓝天。唯一的遗憾就是最后结束时略显仓促,对这首诗的整合朗读稍微弱了点。
  教后记:朱光潜先生说“诗比别类文学更严谨、更纯粹、更精微,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 ”。 诗歌是文学之母,诗歌中蕴藏着丰富的精神营养,对青少年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反复诵读———诗歌教学的基础环节
  诵读法是古人流传下来的学习诗歌的科学有效的好方法和好经验。汉代杨雄强调:“能读千赋,则能为之。”朱熹主张:“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首先要教给学生方法,注意要读准字音,读准节奏,体味诗的音乐美。
  诵读时,不能反复的无目的读,要为理解诗歌内容做准备,因此要营造氛围,把学生带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在学生读准《一个深夜的记忆》之后,配上宁静悠远的画面,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这样一个宁静的深夜,体会月光、北风、河岸、山影、流星等意象所营造出的意境。
  体会情感 ———诗歌教学的重要环节
  诗歌不同于与其他文体,它的文字蕴含着深意,暗含着哲理,涌动着情思。 “诗道贵在悟”,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前次上课,在朗读之后出示诗人的相关资料和写作背景,学生便在思想上先入为主,体会到的情感全是期待战争胜利之类,毫无自己所读到的体会。第三次上课,舍去了这个环节,学生的思维更为广阔,对诗歌的理解更为深入,课堂也更加灵动。
  找准切入点 ———诗歌教学的关键环节
  诗歌语言精练、含蓄,有丰富的意境、强烈的思想感情。但一些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不高,因此诗歌的教学对我們来说是一种挑战。教师首先要对整首诗有深入细致的解读,找准诗歌的关键,再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或能引发学生思考、兴趣的点,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第三次的教学,我对此作了点尝试,用诗歌的“无理而妙”作为切入点,“月光流进门槛”,“流”看似不合常理,但正是这个“流”字让人感受到月光的皎洁明亮,感受到了宁静柔美的画面。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215600)
其他文献
背景  新课程理念倡导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在这样的语文课堂里,情感体验不仅仅是教学的一个目标,也是促进学生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成长历程中“生命”意识的激发与呵护的一种有效手段。七年级学生对于具象的“生活”已经稍有积累,而对于抽象的“生命”则缺乏明确的认知。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互动与互惠的情感交往活动,教师与学生的情感體验同异共存。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
期刊
琦君怀旧散文,将怀念故土的乡愁具象化,作者依附着对传统文化的追忆,使文化乡愁达到了探寻人们精神原乡的高度,这种文化乡愁的书写,通过对故园情怀的深深眷恋,将至纯至美的心灵奉献读者。  琦君1949年迁至台湾,后定居美国。到台后对故乡的一花一木总是难以忘怀,对亲人师友有着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使她禁不住琐琐碎碎、片片断断地去写。她说:“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
期刊
古诗词作为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板块,对发展学生个性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有利于学生享受诗情画意的同时,学生个性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本文重点围绕如何在初中语文中开展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以期为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以情境式教学体会诗词意境  由于古诗词距我们现在生活的年代比较久远,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
期刊
众所周知,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作文教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从小学开始,教师就注重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还是有很多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困难,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学生们不知道写什么内容,感觉无话可说,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生拼硬凑的现象,写出的文章空洞无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指导学生作文
期刊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语文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作文能力和审美情趣的要求是:语文课程应“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怕作文,对作文不感兴趣,这跟我们教师对作文的重视程度和引导方法有关,因为语文的大部分时间是花在阅读教学上的。从客观上无意识地造成了语文教学重“读”轻“写”的局面,学生的作文兴
期刊
语文教学往往有一个误区,有些教师斤斤计较于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或者是一篇课文的教学,而不去关注一个单元或者是一册语文书的教学,或者是一个整体教学目标、整体教学要求、整体的重难点教学,即没有很好地研究教学大纲,没有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和基本的内容。这样教学,学生学到的知识,形不成综合知识体系,对于知识的前因后果茫然不知,只是一味的为了学习而学习。  一、大语文教学之生字教学  在现代应试教育的驱使下
期刊
老舍先生作为一代文学大师,以其通俗易懂、幽默诙谐又不失老北京韵味的独特语言、优美的文学画面及深刻的主题思想打动了千万读者。《济南的冬天》一文以其精妙的结构设计、内涵丰富及手法灵活等,成为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课堂中加强对文中修辞、结构及手法的品析,从而引领学生掌握好的写作方法,为提升自身写作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品修辞,感受景之美  《济南的冬天》一文中恰当地运用了大量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反复强调,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尊重每个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生成过程,不能以教师思维或教参思维代替学生去思考、体会,也不能以个别学生的思考、体会来代替其他学生。《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个性化解读文本”以及“充分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老课新上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一、方法一——以点带面  执教九年级上册的《孤独之旅》时,班级里近一半
期刊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与同年级的张冬梅老师签订了“师徒合约”,师傅为“蓝”,徒弟为“青”,并创立了“一课双构”的教学模式。什么是“一课双构”呢?就是同一篇课文由两名教师在同一个班级分别授课,但是这两次授课的教学方式、教学思路、教学重点完全不同。然后在同一班级各自教授一遍。师傅教时,徒弟听课;徒弟教时,师傅评课。  在“双构”教学课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月迹》这篇课文。  一、“青”课堂实
期刊
对于被唤之日益风干,学生渐成木偶的语文教学,就必须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但这种积极思考的过程单靠外部施加压力是不能实现的,只有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身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积极思考才能有效的实现。因为在兴趣的诱发下,学生会更加干劲十足地学习,他们的感知会更敏锐,想象力会更丰富,我们整个语文课堂也因此而变得“活色生香”。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