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进教育现代化,是立足教育事业发展新形势、推动我省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跨越的重要举措,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迫切需要。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把教育当成真正的民生福祉,凝心聚力,改革创新,针对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不断丰富教育服务的内容与种类,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水平。
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化教育,肯定是彰显公平的。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推进教育现代化,一定要着眼全局,关注全体,协调全程。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更加关注粤东西北地区,着力提升我省东西两翼经济欠发达区的教育发展水平,缩小区域间差异;必须继续以标准化、均等化為重要抓手,提升我省农村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缩小城乡差距;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留守儿童、特殊孩子、非户籍学生等弱势群体的关注力度,保障他们依法享有受教育权利和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化教育,肯定是多样的。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理解与需要已经由单一走向多元,对教育服务的选择由被动走向主动,只有不断推进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服务上日益增长的多样需求。因此,推进教育发展的多样化,首先要不断完善教育的结构体系,现代化的教育,应当有合理的结构。要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大教育结构调整的力度。其次,要倡导办学特色多样,办好每一所学校,“好”的内涵包括标准、质量、特色三个方面。要引导学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大胆改革创新,办出自己的特色;大力推广集团化办学、一校多区、委托管理、学区制管理、九年一贯制学校等办学模式,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只有通过不断完善教育的结构体系,办出有特色的学校,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不同需求。
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化教育,肯定是优质的。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度、期望值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越来越迫切。只有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满足人民群众“读好书、上好学”的强烈愿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实现教育的优质化,就应该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把立德树人要求贯穿到教育各环节和全过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质量是教育的生命。要牢牢把握提高教育质量这个核心,把精力和资源更多地用在内涵建设上,更高水平推进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教育获得感。
责任编辑 罗 峰
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化教育,肯定是彰显公平的。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推进教育现代化,一定要着眼全局,关注全体,协调全程。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更加关注粤东西北地区,着力提升我省东西两翼经济欠发达区的教育发展水平,缩小区域间差异;必须继续以标准化、均等化為重要抓手,提升我省农村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缩小城乡差距;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留守儿童、特殊孩子、非户籍学生等弱势群体的关注力度,保障他们依法享有受教育权利和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化教育,肯定是多样的。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理解与需要已经由单一走向多元,对教育服务的选择由被动走向主动,只有不断推进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服务上日益增长的多样需求。因此,推进教育发展的多样化,首先要不断完善教育的结构体系,现代化的教育,应当有合理的结构。要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大教育结构调整的力度。其次,要倡导办学特色多样,办好每一所学校,“好”的内涵包括标准、质量、特色三个方面。要引导学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大胆改革创新,办出自己的特色;大力推广集团化办学、一校多区、委托管理、学区制管理、九年一贯制学校等办学模式,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只有通过不断完善教育的结构体系,办出有特色的学校,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不同需求。
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化教育,肯定是优质的。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度、期望值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越来越迫切。只有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满足人民群众“读好书、上好学”的强烈愿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实现教育的优质化,就应该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把立德树人要求贯穿到教育各环节和全过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质量是教育的生命。要牢牢把握提高教育质量这个核心,把精力和资源更多地用在内涵建设上,更高水平推进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教育获得感。
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