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规模、质量、效益、品牌的办学水平评估设计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ong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办学校以体现办学规模和质量、效益、品牌的学校综合实力来求得其教育市场的生存地位。它不仅仅要接受政府的规范性办学评估,以谋求其存在的合法性;还要开展以自我发展为基点的学校自我评估,以体现其市场存在的能力和合理性。民办学校的办学水平评估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估,包括学校规模、学校质量、学校效益和学校品牌等四个基本的取向和维度,是学校自发进行的,有利于评价和改进民办学校的生存能力,应该成为民办学校战略管理的常规手段。本文拟以广州市华美中加国际高中(以下简称“华美高中”)制定的办学水平评估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例,对民办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估问题做一些分析。
  一、立足民办学校和国际高中的特质来设计
  (一)体现民办学校的市场化生存取向
  作为一种依托市场而生存的教育机构,民办学校的任何问题都要归结于:活着,更好地活着。民办性质的双文凭国际高中以发展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追求“剩”者为王,已成为了市场型的国际高中的主导理念。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方案”把“招生营销”放在指标序列之中的第一位。学校规模决定学校的基本实力。
  一方面,中国的投资办学者大多务实,因为民办学校的办学盈余是其办好学校的前提。另一个方面,代表民办学校短期和长期办学盈余能力的效益指标是其核心竞争能力的表征。因此,对民办学校办学水平评价不能不重视效益指标。
  (二)基于国际高中所处的“平行四边形”中的发展状态
  目前,国内国际高中主要有两种发展模式,一是把国外的文凭项目搬迁到中国,二是走中外合作以互换学分为前提的双课程、双文凭之路。华美高中属于后者。双文凭国际高中属于民办学校的范畴,依靠自主筹集的经费、面向市场而生存。一方面,中国高中教育和外国高中教育构成了对立统一的两极;另外一方面,学术和市场又构成了另一个两极。这两个两极构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以规范双文凭国际高中的发展和运作空间。
  华美高中的“方案”体现出国际高中生存与发展的这些指标,也反映出民办学校的生存特质,更体现国际高中的个性要求。
  1. 以达成中外双方的规范性要求为经
  国际高中的学术质量标准涉及到中外教育的内在标准。从中外合作的双方来说,要在一定的时空之内进行两个国家的高中教育,且避免“两张皮”的状况,必然不能只是简单地做“加法”,必须从思想、制度、操作等多个层次做“混合运算”。具体地说,达成中国新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合作国家(引入项目)教育部门的政策要求,这是基本的要义。“方案”之中设定达成广东省省一级民办学校评估或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和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部的督学年度检查要求的项目,作为政府控制的规范性质量指标,反映的就是对中外双方教育政策规范性要求的尊重。
  2. 以学校内外满意度评价为纬
  办学定位、教育服务产品特质、课程结构和水平、毕业生质量和去向的空间、资源利用、市场拓展、核心竞争力塑造、品牌锻造等都是体现教育服务本质的考量要素。学术和市场的矛盾表现在规模与质量、效率和公平、追求学生发展和投入回报、教育科研和市场拓展等。为此,找到学术和市场两极的各种因素在同一时期的平衡,这是国际高中发展的主线之一。在本“方案”之中,学生、家长、员工满意度成为了三种基本的判别指标,自然成为品牌建设基础。
  (三)考虑“反思平衡化”的指标设定
  民办学校的办学和评价既要代表政府和社会的要求,又要代表举办者的利益,还要代表学生和家长的诉求与教育期望,这三个代表应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 “方案”一级指标设置了招生营销、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品牌建设、后勤服务、队伍文化、项目工作、财务执行等八个维度,匹配学校发展的规模、质量、效益、品牌四位一体的取向,体现为教育与学校经营的平衡,体现出学校的现实(规模、质量、效益)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品牌建设)的平衡,体现出关键性指标与辅助性指标的平衡。“方案”的设计在多维的指标之中,用罗尔斯所倡导的实现各种原则、判断之间融合、贯通的反思平衡法,去“寻找合理性的最高标准就是普遍而广泛的反思平衡”。
  二 引导“正确地”走学校发展之路
  “方案”的设计还希望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如:建立在黑白之间寻找“中间地带”的导向意识,确立走中方、西方之外的“第三条道路”的教育思维创新模式,以增加加拿大课程(增加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课程)为抓手实现课程的真正整合,以中方为本的管理理念,合理吸纳操作方式中的西方教育元素,选择中国传统高中和加拿大的做法作为解决某些教育问题的策略,等等。
  (一)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对于中外合作高中而言,“四边形”的几条边都对学校发展有着极大的制约。在“亦中亦加”“非中非加”之间的空白地带建构出新型的中加国际高中,即第三条道路,它反映的是对纯粹“中国路”或者纯粹“加拿大路”的扬弃:从本体上认识中国、加国各自的课程及其管理体系的差异性及其合理性,认识各自的教育思想的不同,把它们放在同一教育时空之中;从价值观层面接受,教育观念、教育策略、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形成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从操作的方法论角度来看,无论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教育载体、教育内容,都落到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基本要求上来。例如,质量维度的评价指标之中,设立了“招生数量和质量的平衡”,这被视为走第三条道路的标识;教育教学的指标不仅包括中、加方课程学习的质量,还包括英语水平测试的情况、双文凭和大学录取率。
  (二)创新学校经营方式
  民办学校要走经营之路,走带有公共服务性质的教育经营之路。打造品牌是形成学校教育服务优势和学校经营的有利手段,应该成为评价的指标。
  民办学校的经营依靠多经营主体的合作,特别是学校经营的产权主体(董事会)、经营主体(管理团队)、服务主体(员工)、消费主体、利益主体等。“方案”选择的满意度是聚焦了多个经营主体的诉求和满足程度的指标。除了让“老板”满意之外,家长、员工等“兄弟”的满意度也是体现学校的经营性的重要维度,学生的满意度更加是根本。几种维度的满意度之间的权重值得在评价和实施之中进一步平衡和推敲。   (三)关注阶段的发展特征
  “方案”强调依据学校所处的发展阶段来做出指标权重的调整,即使在某项指标内部,也要考虑到各具体指标之间的达成情况和对学校的整体的影响,做出一些弹性化的处理。在评价的实施时,根据学校发展的主要矛盾和某方面指标的主要缺失,做出适合学校阶段性特性的评价,以引导学校正确地发展。
  三、整体评估学校自我发展战略的执行情况
  华美高中的“方案”体现出明显的学校自我发展色彩,以全面诊断为基础,以学校战略执行为核心,以勾画学校办学水平为目标,体现出一种务实求真的学校发展态度。
  (一)学校发展的视角:自我发展
  学校发展的主要表现是硬件和软件建设,如,学校规模增大、办学条件改善、教育特色增多、与同类学校的距离拉大。民办学校的本质是一种自我发展,这种发展是学校在一定的办学方向和目标的导引之下,分析、适应、利用环境,有机、合理地利用资源,采取一定的策略,去实现发展目标的过程和行为。
  华美高中的“方案”体现了自我发展的导向。首先,相关指标的量化标准,建立在学校自身资源和实力基础上,以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为主要参照系,基于学校的全面壮大来考量,意在推进学校发展。其次,反映发展的指标包含保持、增加(资产、资源、规模)、增大(面积、学校影响力)、增强(课程的优质度、德育的有效度、师资的提高度、管理的合理度)、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家长和学生的满意度、品牌知名度、排名)等几个侧面,体现为学校在时间上的延伸和空间上的拓展。
  (二)民办学校自我发展的“三维”评价
  1. 以与竞争对手为参照的差异发展评估
  决定民办学校在竞争之中获胜的砝码是取得比较优势。而比较优势的获得又取决于差异化定位及其实践。为此,学校办学水平自我评估必须首先着眼于对学校自身发展的差异化发展的评估。评估学校与同质的或异质的竞争对手之间定位的差异、竞争力的差异、资源的差异、教育服务的差异、品牌的差异等。这一评估可以为办学者诊断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家长的细化的留学需求的吻合度。华美高中的“方案”包括项目选择、出口定位、生源质量和数量、市场份额以及所形成的规模,升学指标尤其升入世界名校的指标,这些可观测指标都利于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分析。
  2. 以学术标准为参照的趋近发展评估
  学术造诣是双文凭国际高中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双文凭国际高中必须满足中国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高中教育政策、课程要求等的需要,还受中国教育传统文化的约束。其次,它还必须满足教育品牌与资源输入国的或组织的政策要求、行业规定,尊重输入国或组织的文化、教育传统。学校没有抛弃和所在的广州市天河区的普通高中的学业考试成绩的比较,以及和加拿大安大略统一的英语读写测试水平成绩的比较指标,就是为了考虑保持学术标准的重要性。采用学生和教师参加世界范围内广泛被认可的考试(如雅思、托福、AP)和学生竞赛的成绩作为学校学术参照,也是这样的道理。
  3. 以自身的基础为参照的成长性评估
  对基于自身基础的增长、增大、增强、增效、改善、提高等成长方面的了解、分析、判断,对成长的方向性正确与否和是否延伸,对成长程度的诊断,对成长原因的深入分析,是成长性评估的重要内涵。“方案”之中多处启用“环比”“同比”等量化指标,意在对办学成本和效益,对招生营销等数据,对质量出口等做出历时性的描述,为学校的自主改进提供切实的建议。
  “方案”以办学水平为主线,融合三种评估的优势,围绕学校的自我发展,体现的是“校本化”的评估思路,展开的是对学校发展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全面评估,能够提供学校战略的执行情况及其定性评价,对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引导应该是理性和良性的。
其他文献
2016年底,全省推进粤东西北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现场会在清远英德市召开。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边远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现场会、教育部2016年度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现场会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全面对口帮扶工作的意见》精神,总结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工作和经验,研究部署推进全省、特别是粤东西北地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提升各地教育信息
7月6日,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场地启用仪式暨2019年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演大赛启动仪式在佛山市南海区千灯湖创投小镇举行,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佛山市市长朱伟等为中心场地揭牌。  省教育厅副厅长那佳,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佛山市副市长谭萍,省教育厅、佛山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华南理工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深圳大学等高校领导和专家,金融投资机构和孵化器企业代表,以及2019广东
静摩擦力,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力,也是高考试题中最常考的知识内容。运用实验探究静摩擦力的规律,是物理教学的基本思路,也是物理研究的常用方法。对静摩擦力进行高端备课,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上有所启发,为学生在理解概念提供帮助。  一、教材分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第3版物理1必修第三章第3节为摩擦力,是该章教学重点,也是该章教学难点。人教版教师用书把该节内容课时设置为3节,静摩擦力的课时应该为其
21世纪以来,先后爆发的数次由动物传染人导致的大规模疫情,给我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恐慌。非典、禽流感、猪流感等这些人畜共患病已然成为我国公共卫生安全领域最重大的威胁之一。而每当发生人畜共患病疫情时,当全社会陷入恐慌而对各种家禽、家畜甚至家养宠物唯恐避之不及时,在华南农业大学,一支动物疫病防控团队总是能够挺身而出、勇于担当。他们用专业严谨的研究和义无反顾的担当,为公众的信心和国家的经济稳定保驾护
当前,我国设计教育生态圈已经形成新的样态,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着市场需求变化与技术革新带来的巨大挑战。作为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己任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必须深刻思考如何进行内涵建设、办出特色优势。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设计教育业发展状况的梳理,反思艺术设计人才培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结合实践,提出基于“工学商一体化”项目制课程的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面临着新挑战
四会市位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因“四水会流”(西江、北江、绥江和龙江)而得名。“四水”滋养下,“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华侨文化”“现代文化”在这里交汇融通,形成了“开放、包容、务实、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四会精神”。  四水会流,和合共生。  2012年7月,刚刚于2011年底通过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的四会市立马着手推进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工作;2016年1月,四会市通过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督导评
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地处东莞市南城区水濂山麓,群山环抱,绿意盎然。2006年,中信地产东莞投资有限公司和广东世纪城集团有限公司强强联手,斥资五亿,按照“省一级学校”标准,兴办一所小学、初中、高中十二年一贯制寄宿式学校,它就是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目前,该校有在校生近6000人,教职工650多名。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处处碧绿,处处自然。洁净的校园、优雅的环境、彬彬有礼的师生……于熙熙攘攘的街市之外,给
3月19日,由省教育厅和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笔正字衍——第八届广东省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优秀作品展”启动仪式在广州图书馆举行。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超华为启动仪式致辞。他指出,举办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是落实《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服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师生规范汉字书写水平,培养青少年丰厚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重要影响。朱超华
10月11日上午,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联合主办,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同一堂课·走进深圳——2019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深度融合专题网络教研活动”在深圳龙华外国语学校举行。全国75.9万人次通过互联网直播平台观看和参与互动交流。  活动现场,深圳龙华外国语学校教师王丽丽和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文华学校教师龚刚以九年级上册“Aunt Linda’s advice page”一文
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STEM教育,以培养未来型人才。STEM教育就是让学生面对真实情境中的问题,通过团队合作将科学(S)、技术(T)、工程(E)和数学(M)有机统一,运用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来解决复杂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力。推进STEM教育是全面提升小学科学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符合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方向。  《设计制作小赛车》的教学内容来自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