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伽达默尔阐释学翻译观解读杨必译《名利场》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13_y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伽达默尔阐释学三原则“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建立了哲学阐释学的理论体系,通过理解在阐释学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实践哲学体系和哲学阐释学本体论的翻译观。本文以杨必翻译的英国小说家萨克雷的批判现实主义名著《名利场》为例,阐述了伽达默尔阐释学翻译观对于创造性文学翻译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伽达默尔 阐释学 翻译 杨必 《名利场》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名利场(Vanity Fair),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萨克雷的成名作。小说以19世纪英国中上层社会为背景,以两个女性蓓伽(贝基)·夏普和爱米丽·赛德利的命运为主线,描写了英国中上层世态炎凉的生活百态,用辛辣幽默的语言批判了上流社会争名夺利、腐化奢靡的社会现实,指出一切尔虞我诈,只不过是一场虚幻的表演,是英国经典的讽刺性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前苏联学者对该小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萨克雷观察细微,对人生和人类的心灵了解深刻,富有幽默感,刻画人物非常精确,叙述故事非常动人……在当代欧洲作家里,萨克雷是第一流的大天才。”20世纪初,该小说被引入中国,1935年出现了伍光建的节译本《浮华世界》。新中国建国后,杨必女士在1957年重新翻译了这一作品,其创造性的翻译生动地再现了英国19世纪上层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物。杨译本语言诙谐,用词准确,行文流畅自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作的风格。哲学阐释学之父伽达默尔曾经指出“文学作品的真正存在只在于被展现的过程。作品只有通过在创造或再现而使自身达到表现”。杨必译的《名利场》赋予了原作新的生命力,使其成为文学翻译的范本。学者李端严在谈及杨必译《名利场》时,曾指出其“达到了译作的较高境界:忠而不泥,活而不滥”。本文试图以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的三原则,从本体论的角度来重新解读《名利场》杨必译本。
  二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翻译观
  阐释学(Hermeneutics),起源于古希腊和中世纪,19世纪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原本是一种旨在理解文本意义的方法论。20世纪60年代,海德格尔使其实现了本体论的转向,理解不再是一种方法,而成为了人类的基本存在状态。伽达默尔秉承海德格尔的理论体系,从人的具体存在经验出发,通过理解在解释学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实践哲学体系,即哲学阐释学。在他的代表作《真理与方法》中,伽达默尔以“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等概念,实现了以语言为主线的阐释学本体论转向。在他看来,理解者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会将文本的原意与理解者的具体语境结合起来,理解本身就是一种应用,理解是一种实践。通过强调理解的普遍性,伽达默尔确立了阐释学以理解为核心的哲学地位。理解的历史性是指,无论是理解者本人还是理解的对象本文,都是历史地存在着的,“理解总是以历史性的方式存在的,无论是阐释的主体(读者或接受者)还是客体(文本)都内在地嵌于历史之中,因此有其无法消除的历史特殊性和局限性,而真正的理解不是去克服历史的局限性,而是去正确地适应和评价它。”伽达默尔同时指出,“每一时代都必须按照它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历史流传下来的本文,因为这本文是属于整个传统的一部分”。“在重新唤起本文意义的过程中,解释者自己的思想总是已经参与了进去”。因此对于任何一个文本的理解,都不可避免地要打上时代与阐释者视域的烙印,文本意义生成的过程就是“视域融合”的过程,是建立在差异基础上的融合。伽达默尔还对理解的真理性进行了探寻,在他看来,历史不再是静态的过去,而是一个不断实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特定的时代和情境,直接影响了理解的效果,因此理解就成为了过去与当下的对话,是一种具体实践,这种实践的结果就是效果历史的形成。由此看来,文本的意义和理解者是处于动态形成的过程中的,效果历史要求把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构建历史文本对于当下社会的意义。哲学阐释学的建立使得文学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解释更加有效,也对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一切翻译就已经是解释,我们甚而可以说,翻译始终是解释的过程,是翻译者对先给予他的语词所进行的解释过程。”
  三 伽达默尔阐释学翻译观下的杨必译《名利场》
  1 翻译的历史性
  “翻译总是在历史中进行的。”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历史性,决定了翻译必然与译者所处时代的历史、文化、意识形态、甚至是译者的审美倾向、生活阅历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伽达默尔理解的历史性的原则,使得译者对文本的选择深深打上了时代和译者个性化的烙印,特别是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因为文学作品想引起关注,所选主题必须与社会系统密切关联。杨必一生译作不多,《名利场》的翻译正是新中国建国初文学翻译对资本主义国家现实批判精神的关注,是当时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的反映,因此其翻译文本的选择就带有明显的历史性。同时该小说的翻译还受到了当时翻译思潮的影响,我国著名文学家茅盾曾指出,“好的翻译者一方面阅读外国文字,一方面却以本国的语言进行思索和想象;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译文摆脱原文的语法和语汇特殊性的拘束,使译文既是纯粹的祖国语言,而又忠实地传达了原作的内容和风格。”在同时代翻译家傅雷的影响下,杨必开始着手翻译“大作家的名著”,并在老师默存的推荐下选择了萨克雷的Vanity Fair,并最终定名为后来广为传颂的《名利场》。毫无疑问,杨必的翻译行为是在其所处的历史当下,基于译者主体需求而对于客观存在的文本的一种再阐释活动,其流畅灵动的译本正是“创造性翻译”的典范。
  2 翻译中的视域融合
  翻译就是在跨文化的历史语境中,具有历史性的译者使自己的视域与源语文本视域互相发生融合形成新视域,并用浸润着目的语文化的语言符号将新视域重新固定下来形成新文本的过程。译者作为特殊的读者要对特定的目标文本有着透彻、完整、深刻的认知,译文则是结合了原文视域和译者视域而产生的新视域。翻译中的这种视域融合不仅是历时性的,而且也是共时性的。在翻译的视域融合中,现在与过去、译者和原作者、译本和原文本构成了一个无限有机的整体,实现了原文视域的丰富与延展。每一次创造性的翻译都是原文本开放性和译者阐释多样性的体现。在杨必译《名利场》中,视域融合主要体现在语言形式、文化视域和性别视域的融合。   杨必译《名利场》选词的精确和句式的多样化,充分体现了翻译中语言的融合。由于英汉词汇在词义上不是一一对等的关系,在译文中,杨必采用了更精确的中文表达,使得译文中文表达与原文英文表达在词句之间转换自如灵活,生动传神。如:
  例1: She had such a kindly,smiling,tender,gentle,generous heart of her own.
  译文:她心底厚道,性格温柔可亲,器量又大,为人又乐观。
  例2: It contained a brilliant account of the festivities,and of the beautiful and accomplished Mrs.Rawdon Crawley's admirable personifications.
  译文:有篇报道文章描写宴会花絮,形容美丽多才的罗登·劳莱太太演技怎么出众,说得天花乱坠。
  文化的融合在杨必译本的中更是比比皆是。Vanity Fair源自17世纪作家约翰·班扬所著的《天路历程》,原指堕落天使用来引诱耶稣犯罪的集市。作为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题目,Vanity Fair体现了西方的基督教价值观。伍光建的节译本将其译成《浮华世界》,原文深刻的宗教意味和寓意荡然无存。“名利场”一词出自清朝章回小说《镜花缘》,体现了东方佛教轮回的观念,杨必用它作为Vanity Fair的对应翻译,有效地融合了东西方的宗教文化。除此之外,杨必翻译中的文化融合更多地体现在文化意象的转换与融合,如:
  例3: …for what can be prettier than an image of Love on his knees before Beauty?
  译文:痴情公子向美貌佳人跪下求婚,还不是一幅最赏心悦目的画儿吗?
  “痴情公子”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象,“跪下求婚”是西方的婚俗文化,二者的结合使译文诙谐幽默,生动活泼,同时又不失原作的意义,实属佳译,又如:
  例4: He may go and tell Miss Pinkerton that I hate her with all my soul.
  译文:他尽不妨回去告诉平克顿小姐,说我恨她恨得入骨。
  “骨头”代替了“灵魂”,使译文更加符合译入语的审美习惯,同时生动地传达了原文的神韵。除了在语言与文化视域的融合外,作为一位女性翻译家,杨必《名利场》译本还体现了性别视域的融合,其女性翻译家视域的创造性翻译实现了小说主体间(作者与译者)的性别对话,即杨必和萨克雷之间的两性对话。杨必对翻译文本进行了女性主义的创造,旨在“识别和批评那些将女人和翻译都放逐于社会和文学底层的纷扰的概念”,如:
  例5: …and whether she was to have that honor:to the Lord Mayor’s ball she knew she want to go.
  译文:她还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进宫,不过市长开的舞会她是一定会有请帖的。
  “honor”并没有被直译为“荣幸”,从而将女主人公从弱势的地位解脱出来,作为女性译者的杨必重新改写了男性作家萨克雷笔下的女性形象。
  例6: In their long acquaintanceship and intimacy they could not recall a harsh word that had been uttered by Amelia She had been all sweetness and kindness,always thankful.
  译文:她们和爱米丽亚从认识到相熟,那么长的一段时期里面,从来没有听见她说过一句伤人的话。她温柔近情,待人和气,得了一点好处就感谢不尽。
  杨必作为女性译者对女主人公含有深深的同情,对原文中意义进行了引申,实现了与原作者在性别视域上的融合。
  3 翻译与效果历史
  基于文学翻译的历史性原则与视域融合的原则,其效果历史主要体现在原文本与译本不断形成的动态历史过程中。每一次翻译都是在克服时间距离和历史情境所造成的差距,每一个译本就是一个效果历史,杨必翻译的《名利场》中译本是对1935年伍光建《浮华世界》中译本的超越。从哲学阐释学的角度来说,杨必与原文本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一次对话,是一种具备了历史价值的创造活动。
  四 结语
  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的翻译观,使译本脱离原文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存在,从而实现了翻译学本体论的转向。在《名利场》翻译的过程中,杨必作为译者承担解释角色,在其所处时代、社会环境及其所具有的文化背景的影响下,通过语言、文化和性别视域的融合,再现了英国19世纪上流社会的尔虞我诈,同时也是对5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虚伪、腐化的批判,准确地把握了《名利场》作为文学巨著的内涵。
  注:本文系2010年度北京市属高等人才强教深化计划支持项目,项目编号:PHR2010008035。
  参考文献:
  [1] 《俄罗斯作家论文学著作》(第二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2] 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3] 李端严:《杨必译〈名利场〉技巧举例》,《兰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
  [4] 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中国翻译》,2003年第6期。
  [5] Bassnett,Susan,and Andre Lefevere.Constructing Culture: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6]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 朱健平:《翻译即解释:对翻译的重新界定——哲学诠释学的翻译观》,《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8] 杰里米·芒迪,李德凤等译:《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作者简介:龚文静,女,1974—,天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翻译与教学,工作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以约翰·邓恩的《爱情的圣徒》(The Canonization)和本·琼生的《致西莉亚》(Song:To Celia)两首诗歌为文本,分析意象在诗歌中的应用,欣赏意象在表达相同爱情主题下的魅力。通过比较意象应用的差异发现:两首诗歌运用意象都精准到位,完美地为读者呈现了爱情的力量和爱情的美好,通过分析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及社会背景为读者欣赏邓恩和琼生的诗歌提供新的解读。  关键词:意象 约翰
期刊
摘要 文学作品的成功主要在于语言的有效运用。本文运用语言学中的句法学和修辞学相关理论知识对英语文学作品——狄更斯的《双城记》第一章(范本)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句法学中句子的多样性、变异性以及修辞学中的排比句和修辞词语是英语文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该项研究的目的在于,在研究和欣赏英语作品时,须对语言的动态性加以高度关注。  关键词:英语 文学作品 语言 动态 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王维山水诗中的“落花”不同于中国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它受到佛源禅典的淫染,具有异质性。在诗人“空观”的审美关照下,“落花”超越了自然“物”的形质,以花体禅,花已非花,成为“虚空花”,是王维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写照,同时透映出诗人在静与寂的艺术实境中,寻求空明本体,达到一种刹那永恒的人生体悟和审美境界。  关键词:王维山水诗 “落花” 虚空花 禅宗审美 境界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本文从波德里亚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梳理波德里亚理论与麦克卢汉理论的关系。指出波德里亚理论是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与麦克卢汉的理论联系起来的,并且在波德里亚理论本身的框架内延伸了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从而成为后工业化时代媒介理论的代表之一。  关键词:波德里亚理论 麦克卢汉理论 媒介理论  中图分类号:B151 文献标识码:A  让·波德里亚从来不在意自己的学科定位,他总是徘徊在体系内与体系外之间,用林
期刊
摘要 在对王国维“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的研究中,学界已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万千气象,但鲜有从印度佛学这一层面和背景着眼去揭示其内在的佛学意蕴。王国维顺向式继承了叔本华的佛教思想(主要是《奥义书》),其理论和作品有相当一部分均闪烁着佛学的灵光。特别是《人间词话》中,“有我”“无我”的观点承袭了印度佛教中“小我”“大我”的表征和内涵,“天人合一”之论亦与印度佛教中的“梵我一如”相契合。不难看出,王国维
期刊
摘要 模糊性作为英语的一种重要属性,也是英美文学的重要美学元素之一。本文在分析美学与英美文学翻译的基础上,分析了英美文学中的模糊性特征,并结合实例分析了英美文学作品模糊性的翻译技巧,使广大中文读者能够深入享受英美文学的模糊性之美。  关键词:美学 英美文学 模糊性 翻译技巧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模糊性是语言的重要的属性之一,它在每一语体中都得到了较为显著的体现。而性对于其他语体,
期刊
摘要 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与其语言研究在来源上有很大的关联,如在修辞学方面,他从智者的修辞术中总结出比喻理论,从而创建了著名的《修辞学》理论系统;在语法学方面,极其经典地表现了语法与逻辑之间的承递关系;在语义学方面,可以说,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逻辑学说,得益于其对语义的探索,因此,语言因素在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修辞学 逻辑学说 渊源  中图分类号:B81 文
期刊
摘要 乌托邦的空想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历史上一直为人类所接受和利用,虽然在其发展中的某一段时间里被人类所否定,但是其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它不仅仅是一种意识或精神,而且作为一种成熟的思想,或多或少地让人们产生对未来的憧憬和想象,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乌托邦的空想主义的起源与发展出发,探讨了它形成以来对社会的影响、对后世产生的意义,以及它的存在对人类是利还是弊。  关键词:乌托邦 空
期刊
摘要 《乐记》的物感说中,主体要虚静澄澈,客观物象诱使主体生发相应的情感情绪,也要合乎礼乐规范,注重感物的礼乐诗教传统。主体在虚静澄澈心境下与物像之间的一种瞬时直觉和情感顿悟,而外在物像性态决定着主体所生成的情感情绪,要符合礼乐仪式规范下的范式结构。所以,《乐记》提出要“慎所以感”。  关键词:《乐记》 物感 感兴 审美活动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感兴,是一种审美活动,有两
期刊
摘要 道格拉斯·罗宾逊提出翻译是一场作者、译者、译文读者共同开展的双声对话。本文拟从罗宾逊翻译双声对话中,译者、作者对话关系视角入手,对春树的《北京娃娃》以及毕飞宇的《玉米》葛氏译本进行评析,通过对比译者与作者的非常态对话关系,以期揭示译者与作者能够开展平等的翻译对话必须具备的条件。  关键词:道格拉斯·罗宾逊 双声对话 葛浩文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传统翻译观中,作者与译者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