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检测网络课程建设初探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as9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信息化和当代社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驱使下,在线视频型网络教育因其高效、低成本、不受时空限制等多种优势,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模式的探索方向。以生物化学检测课程为例,制作技能操作标准化视频和构建专业网络课程,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系统性课程展示,以QQ、微信群等App辅助教学的模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反复巩固和掌握知识技能,为“工学结合”一体化职业教育提供教学素材和实践启发。
  [关键词]  职业教育;网络课程;在线视频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7-0134-02
   生物化学检测是生物技术专业职教体系中一门应用型专业课程,课程主要涉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如核酸、蛋白质、糖类的基本检测原理和方法。其理论内容丰富,包含检测对象的基本性质及检测反应的理论等,知识分布实操性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教学需要使学生掌握专业操作技能,含药品、食品、日化品、环境、基因检测的操作技能。在“互联网+”“工学结合”“一体化”职教模式大趋势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早已退出这门应用性颇高的课程的舞台。然而即使是基于项目驱动的课堂教学,由于时间、地点的限制,学生仍是走马观花,对技能操作理解不到位,实操能力差,达不到“工匠精神”的要求。随着职教改革的深入、社会高速发展及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新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探索一种更合理的教学模式尤为重要。根据生物化学检测教学大纲要求和课程特点,在生物技术专业教学中积极开展在线视频课程,通过这种辅助型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反复巩固和掌握学习内容,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降低教学成本。现将初步实践情况总结如下,为将来形成更完善的培养生物技術行业大国工匠的教学模式提供素材和实践基础。
   一、网络课程建设的基础——课程结构
   (一)在线生物化学检测课程教学目标的制订
   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一体”的职教人才培养模式及“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的教学宗旨,我们将生物化学检测课程制订为“知识+技能一体化”课程。课程任务通过企业实际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使学生学习掌握生物化学检测常规方法、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常用技术,以及生物技术行业中其他常用生物化学检测技术。通过实训使学生具备生物化学物质检测的基本技能,实现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的对接。本课程的网络课程教学目标依据上述任务需求制订,其结构依照培养学生在其职业领域的具体方面具备实施检测技能的特点进行设置。
   (二)基于生物化学检测课程结构的网课设置
   课程以企业实际项目为驱动,项目设置依据检测对象分类,即课程总体结构包含三部分,涉及核酸、蛋白质和糖类的相关生物化学检测。通过实际应用案例,使学生掌握这三类物质的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包括核酸的提取与检测、PCR扩增和检测、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分离与检测、多糖的制备与检测等。同时依托项目案例,贯通涉及的仪器设备的操作技巧,使学生掌握离心机、电泳、核酸成像仪、PCR仪、微量及超微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灭菌锅、酶标仪、微量移液器等常用设备的规范操作与维护技能。技能在课程中占有重要比重(≥60%)。传统以“教师为中心”在上一轮职教改革中已退出专业教学舞台,项目教学经历了一段时间探索与实践,逐渐成为主流教学模式。目前教学中充分利用实验材料、设备、视频录像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同时进行启发性教学,以工作岗位的项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抽象的理论知识已形成“具现化”的状态。例如,生物化学物质检测中的常见现象“变色”“沉淀”“分解”等均可十分清晰地在课堂中展示。还有诸如“参与式教学”“创客教学”等方式,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上述方式是目前我们面授式教学常用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然而,由于学生未来就业的需要,技能岗位的要求是操作的规范性和熟练性,局限于课堂的实操训练往往不能满足学生掌握标准化技能的目的。有很多教学形式,如小班教学、分组实训、学徒制教学,都在为使学生(学员)的技能达标而努力。除这些现场教学模式外,在线教学以其高效、低成本、不受时空间限制等多种优势成为新时代职教模式的探索方向。
   二、网络课程建设的意义和方法
   (一)网络课程建设的意义
   在缺乏足够实践操作场地的现实情况下,如何将生物化学检测课程中项目实施的过程和技术操作的内容直观展现出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转化,成为本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的重点,亦是我们构建网络课程的意义。生物化学检测课程需要学生掌握的技能十分精密,大部分操作针对微观世界的探索,从剂量上就需要精准把控。目前生物技术行业及研究领域已全面上升为分子水平,为了让学生能够适应毕业后的行业技能需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仅仅靠教师演示操作无法让学生完美掌握技术要点,教学视频因其多级层展现教学内容的特性成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最常见形式。然而国内现有相关课程视频资源参差不齐,许多不符合现代新型技工、高职院校教学需求,在关键实操技术指引上存在错误和不精确性。由于没有相应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在课后复习巩固,或在课堂实训中深入对照学习,以期更精准的操作训练,在此背景下,我们为生物化学检测网络课程教学开发了一套高度精准及完整的操作视频体系,并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尝试融合此视频体系用于网络课程的建设。
   (二)网络课程建设的方法
   随着当代“互联网”“微信息”“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多样化的视频教学资源促成的“碎片化学习”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利用微视频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生物化学检测网络课程中的操作视频体系,系由学校提供的专业录制团队,运用信息化技术对技术操作流程进行标准化视频制作。目前课程共录制标准化操作视频20个(共10课时)。专业教师团队通过对课程脉络、章节内容进行分析,设计并构建了生物化学检测网络课程,包含了章节教学(以视频教学为主)、技术提高、讨论、小组任务、课前/随堂/课后练习、单元测验、班级专业论坛、教学评价等模块。通过投放到网络教学平台上(“得实e学”和“腾讯课堂”)运行,以实践标准化视频及网络课程的应用效果。还利用QQ班级群、微信群等平台积极开展线上答疑,丰富师生间互动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热情。这种在线教学的模式可以灵活地进行学习考核与学习过程的评定,且自动化程度高,可通过在线系统自动设置评分,也可经由教师评价。借助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微视频资源的共享与交流还将进一步加强,有助于凝结和打造优秀教学团队,为技工、高职、培训机构等职教的生物技术实操的信息化教学提供借鉴,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三、网络课程的初步应用与运行评价
   (一)网络课程的实施模式初探
   生物化学检测课程的在线视频与网络课程的运行于2020年2月10日起在深圳技师学院的在线教学平台(“得实e学”校园云平台)以及“腾讯课堂”中展现,涵盖课程的140学时的内容,其中在线理论教学占40课时,实训教学占60课时,标准化的技能演示微视频占10课时,其余为师生互动教学与考核(包含讨论、小组任务、课前/随堂/课后练习、单元测验、班级专业论坛、答疑、教学评价等)。学生在整个学期中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及App随时随地进行在线课程学习,同时可自行对复杂理论与操作技术有针对性地进行反复观看、记忆,保障掌握技能关键要领。课程采用小组式教学法、场景模拟教学和项目驱动教学,引导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生物化学检测课程重点技能的参与度和学习能力,达到以“学生为主体”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目的。我们还设计开放性学习任务和练习,培养学生在融会贯通各项技术和理论后,能够具备初步設计完成项目的思路,并以小组合作的模式完成技术流程设计和优化,提高学生的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网络课程的运行评价
   本次网络课程的实施将生物化学检测课程作为载体,以“得实e学”“腾讯课堂”等平台为工具,把“知识+技能一体化”的理念与场景、“理论与实操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及“大国工匠”的培养目标融合到一起,在特殊时期,使学生通过网课直观地贯通知识点和技能要素,获得良好效果。截至2020年6月1日的数据显示,课程共吸引包括1个教学班(含41名学生)在内的175名学生、教师及家长观看,并积极参与讨论。由于学生在特殊时期的网络直播课程学习中无法亲手操作实验,这套课程中展现的现场实操场景广受欢迎,学生通过反复观摩,对技术的理解更为深入。其中还有学生在学期末对某个技术流程的操作提出了合理的优化建议,说明其初步具备了独立设计项目、解决问题和创新创造的能力。总体来看,多数观看者对这套网络课程的评价都是积极的,课程不仅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同时学习的场所和形式更灵活,提高了教学质量。未来在其他专业课程的尝试和开发定制化的课程,有望为学校、培训机构进行规范化教学管理提供素材。
   四、小结
   生物化学检测属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操作性。通过对本课程教学大纲的梳理,对关键知识点进行微视频设计、录制和编辑,结合知识结构分布特点开展线上标准化技能视频学习、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的网络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模式既可作为面授教学的补充和辅助,又可在专业技术人员技能培训中作为一种高效的培训模式,为满足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提供支持,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提供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冯月燕,叶红庆.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药物制剂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以芝麻丸的制备为例[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1):164-166.
   [2]王世波,赵庆娥.探讨“互联网+”工学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研究[A].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西安会场)论文集(五)[C],2020.
   [3]鲍国,郝璐.浅析参与式教学法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0(21):273-274.
其他文献
[摘要]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要注重培养实用型人才,实现与社会、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课程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关键环节。为了更好地培养中职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尝试运用问题导向学习法。将问题导向学习法过程中的经验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期待在以后的教学中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中职计算机;问题导向学习法;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在“职教20条”政策的指引下,在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教学中,通过分析中职PLC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的融合点,探索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思政设计思路和实施手段.通过中职PLC课程教学的
[摘 要] 高尔夫运动的普及和高尔夫产业的迅猛发展,给我国高尔夫职业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可能。从分析高尔夫职业教育现状入手,概述了新常态下中国高尔夫职业教育具有的优势,进而提出了新常态下中国高尔夫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路径,希望对高尔夫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关 键 词] 新常态;高尔夫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 G849.3 [文献标志码] A
对我国课程衔接理论研究的梳理有利于该理论的发展.基于这样的逻辑,梳理课程衔接理论的发展脉络.通过梳理发现,不论是从纵向或横向视角剖析课程衔接理论,研究最后的落脚点均
[摘 要] 基于高职铁道工程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践经验,通过分享高职铁道工程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现状分析、建设模式与途径、基地结构体系构建等实践经验,对高职教育铁路类院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铁道工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
[摘要] 钢琴是职业院校重要的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职业院校的钢琴课程需要及时进行改革和创新,其中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是影响钢琴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更好地保证钢琴课程教学质量,职业学校还需要更加重视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拓展,通过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更好地构建符合当前教育环境的教学模式及课程体系,从而更好地保证钢琴课程教学质量。首先分析了当前钢琴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究职业学校钢琴
[摘 要] 近年来,我国代表团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屡获好成绩,让世界对我国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刮目相看。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在职业教育上存在起步晚、课程开发弱、人才培养落后等困境,我国职业技术院校应根据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解剖世界技能大赛的技术文件,研究竞赛内容,从中汲取比赛特征和经验,推动一体化课程开发和专业建设。  [关 键 词] 世界技能大赛;一体化课程开发;探索  [中图分类号
现代学徒制试点以来,如何评价学徒的学业情况一直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评价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导向作用不容忽视.我国现代学徒制存在评价主体较为单一
[摘要] 在中等职业学校电工专业教学中,电工基础是一门基础课程,其中包含大量的理论知识。中职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薄弱、综合素质较差、自主学习水平低等问题,因此对电工基础知识学习缺乏兴趣,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电工基础知识。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中职教师要积极探索电工基础教学方法,合理应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职;电工基础教学;应用策略  [中
[摘 要] 目的:探讨基于翻转课堂的外科护理学实践教学实施策略。方法:抽取2018级护理本科2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按班级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88.3±9.3)分、实践考核成绩(89.9±5.6)分,对照组理论成绩(72.0±6.5)分、实践考核成绩(73.2±3.3)分,P<0.05;观察组课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