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形势下的中小学语文创新教育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anhua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小学阶段的教育至关重要,在这一漫长的学习阶段中在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以及学习兴趣上有着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这一阶段的重要课程,创新是现今最重要的发展条件之一。在新课改的推行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极大的成绩,语文作为教育中的一门大课,同时也是中国所有科目的母课,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现今我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大的误区,缺乏创新能力。本文就根据本人多年的从业经验和多方的考证浅谈学习新课改形势下的中小学语文创新教育。
  【关键词】新课改;中小学;语文;创新;教育;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新课改形势下中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课程改革的效果不明显
  在新课程改革中,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对于改革的接受和运用都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效果。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依然是以教师为主角,而且学生在课堂上的投入情况都让人心忧,新课程改革中的核心内容是以学生为主角,在课堂上,教师立于引导地位,学生自行学习和合作探究,从而更深入地认识语文的精髓,在现今的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课文的导读,而后讲解相关考点,以考点为中心辐射,讲解每年典例,在课时结束后要求学生背诵,但是数千百年的文学沉淀反而忽略不讲。现今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主角意识不强,而且对于语文课程没有求知欲,没有兴趣,加之教师对于课程的“掌控”,导致了学生思维的限制,加之高中课堂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对于语文的学习更是雪上加霜。
  (二)课堂教学方式存在误区
  我国的语言和文字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极深的文化底蕴,我们为我们的特殊文化宝藏而骄傲,并将其传承下去,从进入教育阶段开始,语文就是我国文化的主要载体,而语文的教学随着年级的升高而越发随意,语文教学的体系越发地散乱,课堂越发地散漫,往往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更加放松,注意力不集中,教学不深入,对于语文课程的讲解缺乏专业性,对于课文,大多数高中教师的教学方式都是先由老师讲解,后期要求背诵。实际上,这只会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依赖,限制了思维发散。
  (三)对于高中语文课程的忽视
  在中学课堂上,语文似乎已有退居二线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从教者和领导者对于语文教学的态度变化,一方面是由于中考和升学带来的压力所造成的紧迫感,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现选语文课程简单易学,都使其对语文教学力不从心,只能单一地追求学生的分数。语文在考试中不具有太大的拉分优势,得不到学生和执教者的青睐。受教者和施教者都抱有这样的态度,对于高中语文课程的忽视导致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总体呈疲软无力的状态。同时由于观念和中考需求在短时间内不可能产生太大变化,所以家长和学生以及老师对于语文教学的要求会保持一个相对消极的态度。
  二、关于新课改形势下的中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几点建议
  首先,结合国家的考试标准,培养语文的文学素养。对于语文的学习要从贴近生活的内容入手,语文教学中含有大量的关于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传颂,这是我们从小就耳濡目染,在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安排中,考虑到学生正处于性格和价值观念成型的时候,课文多选得有深度,适合这个年龄段的中国传统教育,比如《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还有我国优美的散文诗词,在国际上都有极高的地位,比如感情真挚、感人至深的《背影》,千百年来的积累和沉淀都值得我们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对于事物的评判更具有高度。
  其次,调整语文教学结构。根据上文所述,建议在语文的课程安排中,小学教育以背诵为主,初中针对考点进行出题上的改进,减少背诵的范围,加大学生思考的深度,从而改变语文课堂的侧重点,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的内容,考试中偏向于深度的考查,更多地考查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深度解析,建议增加阅读理解的深度和改变考核角度,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在课程的学习和考点的解析中,课程学习更有创新发展的天地。最后,培养学生和教师对语文的兴趣。教师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并根据本班学生特性选择适合学生使用的方法。教师要在明确考试大纲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采用创新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同时,学生自主培养自身的语文思維,用新的方法去学习以后的学习生涯。
  三、结语
  现在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才的教育是立国之本,我国在教育上所做的所有努力,就是力求可以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大量的人才,以科技立国、以教育立国、以人才立国,创新思维是国家发展争先的前提,我们只有培养出具有无限创造力的新型人才,才能够为国家发展提供新的生命力和动力。创造创新课堂,传承国家传统文化和精神精髓,培养品学兼优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鹏云.刚柔并济,成就中学生管理工作的精彩[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4).
  [2]林中顺,何世英.中学文言教材中的同义复词辨误[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0(2).
  [3]陈彬莉.高考制度历史演变轨迹探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作者简介:葛丽华,女,1981年生,山西省宁武县,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趣味生成过程,是教师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研读过程,是教师对文本内容进行充实丰富的过程,是教师善于借助教学“意外”适时创造过程,是学生对文本内蕴迁移运用过程……它的成功生成,不仅体现在趣味所营造出课堂外在活泼、热烈、有声有色的“面子”,更体现在“面子”背后,基于文字理解、表达、运用所需要思维力度触发心灵愉悦的“里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趣味生成;“里子”;“面子”  【中
【摘要】阅读是人们“学习与吸收”的主要途径,是“积累与积淀”的有效手段。就学校教育而言,阅读是语文课程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开展“工具性教学与人文性教育”的有效载体,而且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平台。“过去教科书是语文学习的全部内容,如今社会生活则是语文学习的教科书。”这就是说,在现代教育形势下,语文阅读既具有开放性的基本特征,又具有多元化的活动内涵。正因为如此,只有坚持
【摘要】随文练笔是一种常用的读写结合的语言文字训练方式,能有效地架起阅读与作文的桥梁。然而在教学实践中,随文练笔常陷入流于形式、追赶潮流的误区,形同虚设。本文将以小学高年段为例,围绕紧扣文本的生长点、动情点、重难點,找出恰当的随文练笔引爆点,有效落实随文练笔展开讨论。  【关键词】随文练笔;文本;小学高年段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文练笔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语文教学的改革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家长和学校都认识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今后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阅读作为一个关键的教学内容,在课程设计中突出阅读的重要性。所以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的设计,分析目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问题。根据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摘要】打开语文课堂和生活实际的通道,让学生有相关的语言储备,培养孩子的主动参与意识,引导孩子会讲得体的话,善观窗外之景,能大胆地去体验与提问,从“修学游”中得到更多的乐趣,在生活中学好语文。  【关键词】旅游;课堂;语言;体验;发现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学生参加校
【摘要】国家近年来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为学生学习减轻负担。与此同时,国家也倡导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发展,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小学语文来说,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开展素质教育呢?本文从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出发,主要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谈谈如何开展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学习目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万
【摘要】西方有句谚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将其用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上,就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所以,作文是生活的反映,让学生写作就应该让他们以自己的人生经历、情感体验及一定的习作水平为前提。  【关键词】写作;情感体验  
【摘要】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通过古诗词塑造了许多儿童特有的真、善、美和奇、趣、乐形象。教师在教学这类古诗词时,如何采取有效策略,引导学生捕捉古诗词中自有的童趣、童真,从儿童认知水平、心理需求、能力发展出发?本文总结出了四种较为符合儿童天性的教学策略,期望在这一类型的古诗词教学中能渗透美育因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古诗词;儿童;美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摘要】近几年以“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传播媒介的微事物,正以其短小精悍的特征吸引着大众。于是微课应潮流而生,它满足了微时代的教育需求,顺应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为教育信息化的开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关键词】高职语文;微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技术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微课逐渐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
(江苏省昆山市裕元实验学校,江苏 苏州 215300)  【摘要】小学语文老师布置作业必不可少的就是预习新课文,然而在预习新课文的时候一定会让学生给课文分段、分层次。所以说,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给课文分段是非常重要的,从分段情况可以看出你是否看懂了此文章。那么分段的前提是我们必须要做到通读课文,然后要读明白每一段的主要意思,接下来要根据上下文去把关系密切的段落连起来,组成一部分,最后把所有内容连贯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