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为众多教育者所熟知,但个人主义凸显以及“去道德化”的应试教育仍一步步演变为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如何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这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家庭的责任。而其中需要探寻的问题是:我们需要怎样的道德教育,学校与家庭又该如何实施?
关键词:道德教育,学校,家庭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每个时期的学校都有一个最为突出的教育目标,例如近代中国的学校,力求培养出一批以救国、强国为己任的学生,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彼时的中国面临着国破的危机,面临着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所以学校教育是以当时面对的严峻的社会挑战而做出的调整。那么,当下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
一、道德教育危机的出现
当今社会“个人主义”的兴起,正对整个社会产生越来越大的震荡,这种震荡更多发生在价值观还未定型的青少年身上。曾在网络看到一篇关于班级集体活动是否有必要参与的讨论,令我诧异的是,大部分评论偏向于没必要,很多人给出的解释是:集体荣誉、集体主义都是落后的思想,以集体主义来要求学生是一种“道德绑架”。对这种说法先不予置评,但从中我们能够发现当下的一种思想趋势:个人主义高于一切开始成为越来越多人所信奉的价值观。这样的情况也曾在美国出现,“196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个人主义’思潮”[],“人们开始把任何对个人自由的限制视为对个体的不可容忍的禁锢。他们强调个人自由,提倡反对一切权威,并且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对行使自己合法权利的部分权威人物(包括老师和家长)表示出不情愿。”[]这样的情况出现在美国的六十年代并不是偶然,刚刚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人相信“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而不取决于公民个体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自律。”[]所以道德教育为科学教育让道,此后的十年二十年间,这种让步所带来的社会道德问题迅速显露了出来。相比而言,这样的情形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晚了许多,1960年代的中国正是集体主义思想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但随着改革开放后西方思想的大量传入、中国国力的迅速加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发生了巨变,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变,比如笔者本段提及的由崇尚集体主义到崇尚个人主义的转变,以及“道德绑架”这一概念的滥用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利己主义越来越占上风的社会现实。并且与美国相似的是,中国的学科地位长期是自然科学高于社会科學,追求数理化的学风让社会科学学科的道德教育功能实现难度增大。
但在此情况下,学校教育的现状是什么呢?不否认很多优秀的基础教育工作者仍不遗余力地进行道德教育,但在那些充斥着“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打倒官二代、超越富二代”等等口号的学校里,“去道德化”的应试仍然是教育的第一目标,而这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也就是说,我国整体的学校教育在道德培养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那么,我们需要确立怎样的道德教育目标呢?
二、当下所呼唤的学校道德教育
狭隘的个人主义兴起导致的一个问题是社会基本的道德标准受到挑战,就如欧阳斐副教授在《当前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理念及实现方式》中对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问题描述一样:“倡导‘价值中立’、崇尚‘自由选择’的价值澄清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并没有使青少年的道德状况得到有效改善,美国社会在‘绝对的自由选择’的鼓动下反而抛弃原本的共同道德标准,从而出现了道德相对主义泛滥、个人主义倾向明显等诸多问题。”[]在《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一书中同样认为,一些学生甚至成年人会把很多琐碎的问题与重要的伦理问题混为一谈,比如是否喜欢阅读文学作品与是否应该废止死刑被认为是同样的道德问题,概念不清将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前文提到的“道德绑架”概念的滥用,他们无法区分什么是社会的基本道德,只知道狭隘的“个人自由不受侵犯”。于是,本该作为整个社会基础的基本道德受到质疑,甚至被推翻,只因为这些道德标准限制了个人的“自由”。
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健康的道德观与价值观,从而确立个人与整个人类社会命运相连的共生理念。那么,什么样的价值观是应该向学生传达的呢?《美式教育》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参考目标:“在一个多元化社会,存在着具有客观价值、为人们广泛接受的、学校能够而且应该讲授的价值;学校不仅要让学生们认识到这些价值,还要帮助他们理解、吸收并实施这些价值。”[]具体而言,托马斯教授认为最重要、最需要传达的两项道德价值观是尊重与责任,其次是诚实、公平、宽容、谨慎、自律、乐于助人、同情心、合作、勇气等一系列民主价值,回到我们的中国社会,这些道德价值观同样适用,比如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即是意味着,基本的道德价值观无论在哪个国度都被承认,它们规范着整个人类社会的良好运转。那么这些价值观落实到学校道德教育层面时该如何实施呢?
最直接明了的一种解释方式即施德者身体力行,在学校的道德教育体系中,这个施德者就是教师。学生在学校所受到的影响,一方面来自同学,一方面来自老师,而老师作为学生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在一定程度上比同学带来的影响更深。在托马斯教授看来,教师应当作为道德楷模、道德权威从而成为学生的道德导师,具体方式体现在尊重和关爱学生、建立起师生间融洽的关系、成为好的典范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教导学生重视道德规范、对学生的具体行为做出针对性的引导等。以上这些是教师通过自身就能够达到的,还有一些是需要教师去构建和营造的,比如帮助学生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提高集体影响的质量、增加学生的集体认同感和集体责任感、师生共同制定道德纪律等等。
这些方式方法都需要教师在较长时间内贯彻于学生管理中,从而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在我们的课堂中还有另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那就是以道德为主线的课堂教育。人文学科以其先天优势,在学校道德教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那么国家、社会就应当利用好这些优势,凸显人文学科的价值。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更能在人文学科中挖掘和放大自己课目中所蕴含的伦理问题与道德价值,并且更大程度上被学生接受。同时,这种道德课堂不应该是死板的、说教式的,而是需要教师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有效的教学手段将道德观念传达到学生心里,不让道德教育和价值观传达流于形式。
三、家庭道德教育的配合
在《美式教育:品质教育学校方略》一书中看来,“即使学校得以提高学生们在学校的行为水准——事实表明他们实际上可以做到这些,如果这些学校价值在家庭中没有得到支持,其长久影响孩子品格的可能性就打了折扣。”[]作为社会最重要的育人机构,学校理所应当承担起道德教育的大部分责任,但必须明晰的一个关键是,学生在学校表现出来的道德问题大都来自于家庭,当学校对这些问题进行纠正和引导,可家庭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却是缺失的话,那么很可能最后收效甚微。从一些大的趋势来看,家庭参与度越多,学生的道德教育、文化教育成果相对都会更好。但问题在于,很多家长在将孩子交给学校后,就忽略了自己的职责,他们认为教育小孩是学校的责任,从而将自己撇开在外。令人欣喜的是,情况总还是向好的方向在改变,一些学校开始设立家校联合课程,让专业的老师去教导家长们明白孩子们的问题出在何处,如何教育和引导自己的孩子,如何与学校配合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这些都是我们能够看见的进步。
四、结语
“不用道德意识去影响青年是社会严重的失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不能以道德退化为代价,但遗憾的是,我们总是在问题出现以后才意识到此前的做法所带来的代价。那么,在道德问题已经显露出来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去思考如何进行补救,如何在这种危害进一步扩大的时候将其“扼杀”。现在来看,最有效的处理方法依然要回到学校中来,学校的道德教育功能在现在看来依然具有不可取代性,作为社会道德教育的中枢,学校仍然需要承担起引导、稳固社会基础道德的重任,同时以家庭为联合,增加家长在道德教育中的参与,以“家校联合”的方式营造校园内外的良好道德氛围,最终能够共同维护起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基石。
参考文献
[1]、[2]、[5]、[7]、[9] (美)托马斯·里克纳著,董晓航等译:《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第8页、第35页、第51页、第33页、第9页
[3]、[4]、[8] 欧阳斐:《当前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理念及实现方式》,《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年11月第6期,第97页、第99页
关键词:道德教育,学校,家庭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每个时期的学校都有一个最为突出的教育目标,例如近代中国的学校,力求培养出一批以救国、强国为己任的学生,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彼时的中国面临着国破的危机,面临着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所以学校教育是以当时面对的严峻的社会挑战而做出的调整。那么,当下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
一、道德教育危机的出现
当今社会“个人主义”的兴起,正对整个社会产生越来越大的震荡,这种震荡更多发生在价值观还未定型的青少年身上。曾在网络看到一篇关于班级集体活动是否有必要参与的讨论,令我诧异的是,大部分评论偏向于没必要,很多人给出的解释是:集体荣誉、集体主义都是落后的思想,以集体主义来要求学生是一种“道德绑架”。对这种说法先不予置评,但从中我们能够发现当下的一种思想趋势:个人主义高于一切开始成为越来越多人所信奉的价值观。这样的情况也曾在美国出现,“196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个人主义’思潮”[],“人们开始把任何对个人自由的限制视为对个体的不可容忍的禁锢。他们强调个人自由,提倡反对一切权威,并且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对行使自己合法权利的部分权威人物(包括老师和家长)表示出不情愿。”[]这样的情况出现在美国的六十年代并不是偶然,刚刚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人相信“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而不取决于公民个体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自律。”[]所以道德教育为科学教育让道,此后的十年二十年间,这种让步所带来的社会道德问题迅速显露了出来。相比而言,这样的情形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晚了许多,1960年代的中国正是集体主义思想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但随着改革开放后西方思想的大量传入、中国国力的迅速加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发生了巨变,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变,比如笔者本段提及的由崇尚集体主义到崇尚个人主义的转变,以及“道德绑架”这一概念的滥用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利己主义越来越占上风的社会现实。并且与美国相似的是,中国的学科地位长期是自然科学高于社会科學,追求数理化的学风让社会科学学科的道德教育功能实现难度增大。
但在此情况下,学校教育的现状是什么呢?不否认很多优秀的基础教育工作者仍不遗余力地进行道德教育,但在那些充斥着“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打倒官二代、超越富二代”等等口号的学校里,“去道德化”的应试仍然是教育的第一目标,而这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也就是说,我国整体的学校教育在道德培养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那么,我们需要确立怎样的道德教育目标呢?
二、当下所呼唤的学校道德教育
狭隘的个人主义兴起导致的一个问题是社会基本的道德标准受到挑战,就如欧阳斐副教授在《当前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理念及实现方式》中对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问题描述一样:“倡导‘价值中立’、崇尚‘自由选择’的价值澄清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并没有使青少年的道德状况得到有效改善,美国社会在‘绝对的自由选择’的鼓动下反而抛弃原本的共同道德标准,从而出现了道德相对主义泛滥、个人主义倾向明显等诸多问题。”[]在《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一书中同样认为,一些学生甚至成年人会把很多琐碎的问题与重要的伦理问题混为一谈,比如是否喜欢阅读文学作品与是否应该废止死刑被认为是同样的道德问题,概念不清将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前文提到的“道德绑架”概念的滥用,他们无法区分什么是社会的基本道德,只知道狭隘的“个人自由不受侵犯”。于是,本该作为整个社会基础的基本道德受到质疑,甚至被推翻,只因为这些道德标准限制了个人的“自由”。
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健康的道德观与价值观,从而确立个人与整个人类社会命运相连的共生理念。那么,什么样的价值观是应该向学生传达的呢?《美式教育》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参考目标:“在一个多元化社会,存在着具有客观价值、为人们广泛接受的、学校能够而且应该讲授的价值;学校不仅要让学生们认识到这些价值,还要帮助他们理解、吸收并实施这些价值。”[]具体而言,托马斯教授认为最重要、最需要传达的两项道德价值观是尊重与责任,其次是诚实、公平、宽容、谨慎、自律、乐于助人、同情心、合作、勇气等一系列民主价值,回到我们的中国社会,这些道德价值观同样适用,比如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即是意味着,基本的道德价值观无论在哪个国度都被承认,它们规范着整个人类社会的良好运转。那么这些价值观落实到学校道德教育层面时该如何实施呢?
最直接明了的一种解释方式即施德者身体力行,在学校的道德教育体系中,这个施德者就是教师。学生在学校所受到的影响,一方面来自同学,一方面来自老师,而老师作为学生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在一定程度上比同学带来的影响更深。在托马斯教授看来,教师应当作为道德楷模、道德权威从而成为学生的道德导师,具体方式体现在尊重和关爱学生、建立起师生间融洽的关系、成为好的典范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教导学生重视道德规范、对学生的具体行为做出针对性的引导等。以上这些是教师通过自身就能够达到的,还有一些是需要教师去构建和营造的,比如帮助学生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提高集体影响的质量、增加学生的集体认同感和集体责任感、师生共同制定道德纪律等等。
这些方式方法都需要教师在较长时间内贯彻于学生管理中,从而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在我们的课堂中还有另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那就是以道德为主线的课堂教育。人文学科以其先天优势,在学校道德教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那么国家、社会就应当利用好这些优势,凸显人文学科的价值。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更能在人文学科中挖掘和放大自己课目中所蕴含的伦理问题与道德价值,并且更大程度上被学生接受。同时,这种道德课堂不应该是死板的、说教式的,而是需要教师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有效的教学手段将道德观念传达到学生心里,不让道德教育和价值观传达流于形式。
三、家庭道德教育的配合
在《美式教育:品质教育学校方略》一书中看来,“即使学校得以提高学生们在学校的行为水准——事实表明他们实际上可以做到这些,如果这些学校价值在家庭中没有得到支持,其长久影响孩子品格的可能性就打了折扣。”[]作为社会最重要的育人机构,学校理所应当承担起道德教育的大部分责任,但必须明晰的一个关键是,学生在学校表现出来的道德问题大都来自于家庭,当学校对这些问题进行纠正和引导,可家庭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却是缺失的话,那么很可能最后收效甚微。从一些大的趋势来看,家庭参与度越多,学生的道德教育、文化教育成果相对都会更好。但问题在于,很多家长在将孩子交给学校后,就忽略了自己的职责,他们认为教育小孩是学校的责任,从而将自己撇开在外。令人欣喜的是,情况总还是向好的方向在改变,一些学校开始设立家校联合课程,让专业的老师去教导家长们明白孩子们的问题出在何处,如何教育和引导自己的孩子,如何与学校配合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这些都是我们能够看见的进步。
四、结语
“不用道德意识去影响青年是社会严重的失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不能以道德退化为代价,但遗憾的是,我们总是在问题出现以后才意识到此前的做法所带来的代价。那么,在道德问题已经显露出来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去思考如何进行补救,如何在这种危害进一步扩大的时候将其“扼杀”。现在来看,最有效的处理方法依然要回到学校中来,学校的道德教育功能在现在看来依然具有不可取代性,作为社会道德教育的中枢,学校仍然需要承担起引导、稳固社会基础道德的重任,同时以家庭为联合,增加家长在道德教育中的参与,以“家校联合”的方式营造校园内外的良好道德氛围,最终能够共同维护起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基石。
参考文献
[1]、[2]、[5]、[7]、[9] (美)托马斯·里克纳著,董晓航等译:《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第8页、第35页、第51页、第33页、第9页
[3]、[4]、[8] 欧阳斐:《当前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理念及实现方式》,《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年11月第6期,第97页、第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