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话视角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thu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新的知识点教学的时候,往往是站在与学生对立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命令式的教学,这对于喜欢自由、追求天性的小学生而言,无疑就是教学的大忌。尽管说教师命令式的教学能够使得学生暂时提高学习成绩,但是这样会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厌恶感,使得学生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一想到数学学习就是压迫,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就需要将对话式的小学数学教学应用进来,尊重学生,和学生站在平等的角度来进行学习,听取学生对于学习的想法,从而逐渐使得学生喜欢上数学,这对于学生的长久发展是大有裨益的。下面我们就以《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为例,来说明如何基于对话视角来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
  一、引入生活场景,吸引学生思考
  师:同学们,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看到哪些东西是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
  生1:课本合起来就是长方体的。
  生2:鞋子的盒子是长方体的。
  生3:魔方是正方体的。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长方体,比如这个冰淇淋的盒子、音乐盒、衣柜等都是长方体的,这些长方体的运用,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很整洁,是吗?
  生:是。
  师:那么接下来同学们来说一说,通过观察这些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规律呢?长方体和正方体与我们之前学习的图形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生1:长方体和正方体是立体的,而我们以前学习的图形大多都是平面的,比如圆、三角形、长方形以及正方形等。
  生2: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12条边。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棒,观察也很仔细,已经基本上将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概括出来了。没错,长方体和正方体有12条边,同学们再数一数,是不是有六个面、八个角呢?
  生:是!
  设计思路:在进行这部分内容设计的时候,主要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让学生自己来学习新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新的学习图形进行观察,这样学生就能够参与到新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在教学中,并不是教师立即就告诉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性质,而是学生自己去发现,最后由教师来进行总结,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的感知就十分具体,在教师说出答案的时候,学生也能够理所当然地去接受,这样就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鼓励学生动手,增强知识感受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已经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了较为直观的感受,也已经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性质,那么现在哪个同学能够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又在哪里?
  生1:长方体六个面不一样,而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一样的。
  生2:长方体的边长不一样,而正方体的边长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正方体的十二条边,六个面都是完全一样的,而长方体的边和面并不需要这样的条件,应该说正方体是长方体的一种特殊情况,同学们能够理解这句话吗?
  生:可以理解。
  师:那么同学们现在通过自己动手来制作一个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在制作中来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性质,并且要量出自己制作的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边长是什么。那么同学们就开始动手吧!
  (然后整个班级里面的同学都开始投入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制作过程中,由于在讲课之前,让学生准备了卡纸和剪刀,因此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制作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师:同学们都制作好了吗?有哪个同学能够将自己的成果在同学们面前展示一下?
  生1:我制作的是一个长方体,在制作过程中发现,长方体的十二条边中,有三种长度不一的边长,每一种长度的边长都有四条。
  生2:我制作的是正方体,十二条边都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那么我们接下来算一算你们折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六个面的面积和体积,面积公式我们之前已经学过,有谁能够说一说面积是如何求的呢?
  生1: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宽,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边长的平方。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那么下面哪个同学能说一说如何来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呢?
  生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底面积×高,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边长的立方。
  师:说得非常棒,看来生1同学在私底下已经仔细预习了,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别的同学要向生1同学学习。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重点,就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就像刚才生1同学所说,长方体的体积就是底面积×高,而正方体的体积是边长的立方,这两个公式是非常重要的,贯穿在你们整个数学学习的阶段,所以同学们要好好领悟这两个公式。那么接下来,为了让同学们增强对这两个公式的感悟,大家可以根据你们测量的边长数据,来计算一下你们制作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尤其是在计算长方体的体积的时候,同学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底面积和高来进行计算,看最后的结果是否相等。现在同学们就开始动手吧!
  (然后,接下来每个同学都开始认真测量自己制作的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边长,每个同学都表现得很积极、很兴奋。)
  师:同学们计算好了吗?有哪个同学能够谈一谈自己的测量结果,在测量中有什么发现呢?
  生1:我制作的是正方体,但是在测量计算中发现,无论我以哪个面为底面的时候,最后计算出正方体的体积都是相同的。
  生2: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也是由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演来的,正是由于正方体的每条边都是相同的,所以最后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就是边长的立方。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真正含义,这样我们今天的教学目的就已经达到,同学们以后在遇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内容的时候,也要能够灵活运用。
  设计思路:这部分的内容是课堂的主体教学内容,教师在对学生引导的时候,需要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进来,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就对其外形有直观的感受。然后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样学生不仅对前面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回忆和巩固,然后再进入新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时候,学生就能够自然而然理解,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测量,学生就能够将知识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够深入理解。而这样学生对于公式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入,学生在以后想不起来具体的公式的时候,也能够通过回忆测量过程记起来公式。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点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点一滴探究出来的,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角度进行对话,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学生也会喜欢上这样的教学过程。
  三、拓展课堂内容,发散学生思维
  师:我们刚才已经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性质以及体积计算公式进行了了解,下面同学们就来思考如何来计算生活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在生活中一些物体并不是严格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在计算体积的时候,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1:我们可以把这些体积分解成我们熟悉的图形体积,就像我们之前学习面积的时候,会使用分割的方式来对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进行计算。
  师:很好,一些图形是通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拼凑在一起的,而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就需要将这些物体的形状来分解成我们熟悉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比如椅子,椅子的靠背部分是一个长方体,而座椅部分又是另一个长方体,通过分割和组合的方式就能够很快计算出这两部分的体积。而同学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回到自己家的时候,来看看家里面有哪些东西是由简单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构成的,然后去测量边长,计算出体积。同学们要仔细去观察周围的东西,去感受周围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下节课我们再通过同学的作业来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组合应用,下课!
  设计思路:在进行这部分设计的时候,主要就是对课堂内容进行拓展,让学生能够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并且再次巩固分割的概念,这样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就能够积极参与进来。这个作业是发散式的,站在尊重学生的角度上,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的作业,也是对话视角的具体体现,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小学数学学习的时候,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天性,要基于学生的认知和学习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就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这就需要教师站在对话视角来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将学生作为独立的、平等的个体来进行教学,这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所在。
  作者单位  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第三小学
  编辑  张晓楠
其他文献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课件出示大小、形状不同的两个三角形,引出课题:三角形内角和。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述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出示三角形进行演示)  二、探索与发现  活动一:预习检测,量一量,填一填。  1.四人一组拿出量好角度的三角形,填写小组活动记录表。(课件出示表格,小组长负责分工完成。)  2.小組交流:通过观察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你们发现了什么?  3.小组汇
期刊
一个教育学者曾说过:“当一个孩子跨进学校的大门成为你的学生时,他会无限信任你。”的确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启发者、倾听者,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做学生可亲、可敬、可近、可信的人,课堂才能有效的产生知识、情感、思想的融洽交流,才能有效发展学生。  一、消除怕“说”心理。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师生间年龄和身份的悬殊,学生的自尊心强,怕说错。于是,
期刊
高考记叙类作文要想脱颖而出,在构思上就一定要有过人之处。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就只能在“基础等级”里徘徊了。下面笔者谨以2016年高考各省(市、区)涌现出来的拔尖之作为例,探究八种记叙类作文精巧构思技法,以期为广大高中生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  一、一线串珠法  “流水账”是记叙类作文写作的大忌,
期刊
在繪画艺术中留白是一种常用的表现方式,使画面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更容易激发观赏者思想及情感的共鸣,同样文章也有着类似的留白艺术。正因为有了留白,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有了通过补充、解释和延伸,让文本更充实饱满的“补白”教学活动。将“补白”与读写结合有机地整合起来,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身的现实经历和生活体验,展开个性化的“补白”,能够有效地促进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努力做到“善读必易于达到善写,善写
期刊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习惯于通过发布指令来指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练习,这种教学方式虽然看似简单高效,然而却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地位,不利于学生体育学习的持续发展。在“非指令式”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着力激发起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内在需求,促使他们主动地、积极地投入到各项练习中来。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使教师的教学方式从指令变为引领,而且极大地活跃
期刊
2015年10月19日至23日,我参加了榆林市“名师大篷车”科研送教下乡活动。记得刚接到通知的那段时间,我就一直在琢磨该上哪一课呢,该怎样体现生本教育理念和民主、公正、自由、平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反复翻阅教材,最后确定上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生活中的比》。  “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百分数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采用先学、后教
期刊
我参加了两届“阳光师训”活动,硕果累累。我认为:参加阳光师训为我们这些在教学上有一点点成绩的人提供了自我成长的舞台,搭建了自身提高的跳板,引导我们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发展的过程,给了我们一个更好、更大的成长机会。另外这一路践行我也结识了其他学科的专家、名人,欣赏了他们高超的教学艺术,对自己提高帮助甚大。这项活动大部分时间是在周末,每次我们的对象都不一样,但当自己真的找到大
期刊
“送教下乡”是专门针对某学科教师在课堂实施操作技巧等专业性问题的培训,是最新理念、关键环节等方面的传经送宝,是城乡教师、专家一线之间的重要交流平台,是农村教师快速学习、直接充电的专门窗口。  近年我市送教下乡每学年上学期进行一轮,每县区2-3天,形式有省市教学能手示范课展示、课堂点评、问题交流、专家报告等,对于打破思维桎梏跳出小区域局限,冲击传统理念碰撞灵感火花,发现培养锻炼人才都起到很大的积极作
期刊
小学生的习作从三年级就正式开始了,学生们对于作文既熟悉又陌生。虽然起步作文要求不是很高,但要乐于书面表达,把内容写清楚,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学生对作文不害怕,敢于动笔,我觉得若是能做到这点,孩子们会更加喜欢我们的母语,学会运用手中的这支笔倾吐真挚的心声,那将是多么幸福、享受的一件事。听了崔栾老师的报告,回想平日的教学方法,我觉得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拓宽内容,丰富形式,创设良好的写作
期刊
我们解读新课标后发现对于低年级写话的要求有所降低,教师在教学时应鼓励学生多想多说,并把自己所想所说通过文字的形式写下来,这样做能消除孩子对于写话的畏惧,从而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做到“我手写我心”。当然写话的前提是要会说话,由此可见,写话教学和阅读教学应是相辅相成的 。  所谓的“随文写话”就是紧紧跟随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写话训练,就文取材,把学生就语言的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