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自”,为语文课堂增色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ll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繪画艺术中留白是一种常用的表现方式,使画面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更容易激发观赏者思想及情感的共鸣,同样文章也有着类似的留白艺术。正因为有了留白,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有了通过补充、解释和延伸,让文本更充实饱满的“补白”教学活动。将“补白”与读写结合有机地整合起来,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身的现实经历和生活体验,展开个性化的“补白”,能够有效地促进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努力做到“善读必易于达到善写,善写亦有裨于善读”的理想境界,在读与写两者相辅相成、交相辉映中,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别样的光彩,推动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持久发展。
  一、由课题处补白。凸显学生的整体感知
  课题是整篇文章的窗口,通过它可以窥探到文本的大体内容,如文章的中心主旨、重要人物、事件发展等,但是标题又不可能真正囊括文章的全部内容,从而形成了天然的文本“留白”。教师可以由课题处展开“补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展开读写结合练习,在对课题的补充过程中进行文本的整体感知。
  如在教学《鞋匠的儿子》一课时,课文的标题就包含了文章的冲突核心,因为是鞋匠的儿子,所以林肯当选总统令出身名门望族的参议员感到尴尬和难堪;因为是鞋匠的儿子,所以林肯刚上任就遭遇公然的挑衅……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着课题展开补白,思考鞋匠的儿子是谁?他是怎么样的人?他做了什么……一系列问题作为指引,让学生展开想象,帮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意,在形成整体感知的同时也理解了这一特殊的身份定位是整个事件的起因缘由,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林肯襟怀坦荡、仁慈正义的形象。
  二、由背景处补白。深化学生的认知厚度
  拥有相关的背景知识,是实现理解阅读的基础;然而受限于学生的认知储备和教材的篇幅限制,这些背景资料的缺失就形成了空白,为由背景处补白提供了现实基础。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深化学生认知厚度的过程中,通过读写结合训练,了解在特定的背景下人物行动和情感的微妙之处。
  如在教学《负荆请罪》一课时,文章人物性格鲜明,展现了廉颇知错就改以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情操。其中“秦王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这句话是本课的难点,也是本课需要补充的背景空白。因此教师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两个故事的基础上,为学生介绍了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并以此让学生展开读写结合训练,以自己的理解写一写两个故事中廉颇所发挥的作用,让学生在写作尝试中理解:蔺相如之所以能完壁归赵是因为廉颇的大军压阵;渑池之会也是由于秦王知道廉颇已在边境做好预防秦兵进攻的准备,所以廉颇功不可没,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对于“将相和”理解上的偏颇。
  三、由细节处补白.推动学生的情景再现
  如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时,文中的第2自然段写了肖邦告别老师和同学、告别自己的祖国、告别华沙城,尽管肖邦一言未发,但是其中饱含的真情就在这种沉默中流露出来。从“在城郊,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肖邦送行,他们咏唱着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这一句中,教师挖掘出歌曲细节,让学生聆听《即使你远在他乡》的乐曲,并在乐曲中展开想象补充,感受到当时人们内心的呐喊,如即使你远在他乡,也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即使你远在他乡,也不要忘记了在波兰被欺凌、被压迫的人民啊……这种细节上的读写结合练习,使学生深深地卷入到其情其景中来。
  四、由结尾处补白。促进学生的情感升华
  如在教学《船长》一课时,文章的最后一句话:“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这句话内涵丰富,其中“又一次”中的“又”说明哈尔威与船员们不止一次直面死亡;而“成为一名英雄”则说明在死亡面前,我们可以选择成为普通人甚至胆小鬼,也可以选择成为英雄,而哈尔威的选择,从一开始就是坦然的。在厘清这些内涵之后,教师组织学生以“船长,我想对您说”为题进行练笔,尽情抒发对船长的崇敬之情,学习他那遇事镇定、舍已救人的伟大精神,初步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抓住文本的空白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放飞思维,对文本进行合理的“补白”,必将为阅读教学增色,从而收获意想不到的精彩!
其他文献
新课程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觉得这也是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充分受益的关键。儿童具有潜在的学习欲望,关键是看教师能不能激活。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能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一种主动的精神去汲取知识,运用知识。教学有预设的一面,也有生成的一面。在生成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他们可能会产生灵感,发挥出创造性。课堂中
期刊
去年暑假,BBC纪录片《中国式教育》在网上热播,片中展现的中英教育方式冲突,在两国都引起巨大争议。英国和中国的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同?他们的课程和我们有哪些差别?他们的老师是否也像我们这样承担着很大的压力?借中英连线校际交流的机会,我们走进了英国的中小学校,带着这么多的疑问,近距离观察了英国的基础教育。  不以上大学为目标的中学教育  我们来到一个名为沃灵顿的小镇,位于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中间。朋克斯中学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小学作文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逐渐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如何调动小学生的写作热情,帮助小学生养成勤于练笔与勤于动脑的好习惯成为提升小学作文教学水平的核心内容,作文后记这种新型写作教学尝试开辟了小学作文写作的新思路。  一、作文后记的概念与自身特点  从字面上看作文后记就是写在作文习作后面的文字,是学生对教师点评及课堂所学内容的自我分析与把握,是学生受到的感悟与启发。作文后记
期刊
早在2014年乾县第一中学(以下简称乾县一中)“西部农村高中新课程课堂思维导图:‘梳理·探究·训练’”成果喜获国家级二等奖,该成果是陕西省唯一的农村中学获奖项目。省内多所学校都听取了关于“梳理·探究·训练”高效课堂模式的介绍,参观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展板,观看学生自主管理、激情洋溢的课间操,观摩“梳理·探究·训练”模式的各学科课堂教学情况。咸阳市教研室学科组专家盛赞:该校的高效课堂模式能充分挖掘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必须在教学的全过程贯彻“面向全体、分层施教、分类推进”的教学思路,真正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  一、深入了解学生 , 合理分清层次  以每个学生学情测试成绩在全班中排名为依据,确定一个中间学生,以这个中间学生为准,往前往后各排出10名,把这些作为B类学生;高于B类的前
期刊
活动目的:通过“心手相伴,让爱回家”这一主题少先队活动,激发队员感受父母浓浓的关爱和生活的幸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身边的留守儿童,使留守儿童体会到父母以外的温暖和幸福。  活动平台:依托西安市教育局联合市文明办、市文广新局、团市委、市妇联、市文联、市工商联、市关工委、市慈善会等单位开展的关爱留守儿童“小葵花”爱心集市品牌。  活动主题:同城同心能帮就帮,爱心牵手传递温暖。  活动形式:“小葵花”爱心
期刊
历史学科反映过去的客观事实,而这种客观事实既不能重演也不能通过实践去感知,因此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教得枯燥单调,学生学得乏味无趣,达不到预期效果,提高不了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提高初中歷史课堂教学效率呢?本人结合多年课堂教学实践,就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创新“六法”进行阐述。  一、“点面交叉”法。拓展历史知识内容  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使之融会贯通。
期刊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课件出示大小、形状不同的两个三角形,引出课题:三角形内角和。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述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出示三角形进行演示)  二、探索与发现  活动一:预习检测,量一量,填一填。  1.四人一组拿出量好角度的三角形,填写小组活动记录表。(课件出示表格,小组长负责分工完成。)  2.小組交流:通过观察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你们发现了什么?  3.小组汇
期刊
一个教育学者曾说过:“当一个孩子跨进学校的大门成为你的学生时,他会无限信任你。”的确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启发者、倾听者,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做学生可亲、可敬、可近、可信的人,课堂才能有效的产生知识、情感、思想的融洽交流,才能有效发展学生。  一、消除怕“说”心理。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师生间年龄和身份的悬殊,学生的自尊心强,怕说错。于是,
期刊
高考记叙类作文要想脱颖而出,在构思上就一定要有过人之处。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就只能在“基础等级”里徘徊了。下面笔者谨以2016年高考各省(市、区)涌现出来的拔尖之作为例,探究八种记叙类作文精巧构思技法,以期为广大高中生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  一、一线串珠法  “流水账”是记叙类作文写作的大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