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只负责记录,不负责渲染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式的黄房子
  老吴的裤子晾在二楼
  喊一声 胯下就钻出戴眼镜的脑袋
  众所周知,这是于坚名篇《尚义街六号》的开头。白衣飘飘的年代,让老吴一举成名,现代诗歌的版图上,从此有了一点细小的标识:尚义街六号。在中国,在云南,在昆明。
  可尚义街六号的屋主老吴本人,却走出家门,走出国门,总在路上。
  最近正重温2001年上海文艺版的《镜头像自己的眼睛一样》,作者吴文光。其实里面的文字,大都在《书城》杂志读过了,那时并不知道吴文光便是诗句中的“老吴”,只凭直觉喜欢他的文字。一来因为平实,二来因为他总谈论一个我所感兴趣的话题:纪录片。
  作为中国独立纪录片开山之作《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的拍摄者,写一本关于纪录片的书再合适不过。《镜头像自己的眼睛一样》,有一个副标题叫“纪录片与人”,顾名思义,吴文光笔下记录的,是他关于纪录片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准确地说,眼睛看是主要的,他的笔像镜头一样只负责记录,而不负责渲染、思索、挖掘。凡涉及个人意见,吴文光都下笔谨慎,每每括号注明:(我愿意这么想),(我没敢问,瞎猜的)。这算一种职业病,还是一种职业操守呢?我想两样都是。
  一个观影狂人大抵不会漏掉纪录片这一课,读老吴的书,我惊讶地发现,书中提及的许多人名我并不知道(抑或看过便忘,根本没上心),许多影片我却一早看过。也就是说:他帮我反刍了囫囵吞枣的恶果,帮我把一脑袋糨糊梳理出轮廓,把满屋子碟片分门别类做成资料小卡片。从此,在纪录片这个问题上,我也不至于满口黄腔、贻笑大方。
  吴文光的讲述多次涉及一个名字:怀斯曼。从最初的一无所知到后来“我的老英雄”,这中间经历了好几年,从中我们也能获知吴文光本人对纪录片的见解和偏爱。
  怀斯曼的作品不好“看”,这位几十年如一日,像车床前的工人、田野里的农夫一样拍纪录片的劳作者,其作品如他本人一样冷静如铁、犀利如手术刀。他总把镜头对准一个地域、一个行业,不动声色地记录,按吴文光的话说“舒缓沉静、从从容容、悠悠叙来”。那些平淡琐碎的庸常生活,一章接着一章,几十年下来,竟集成一本“美国社会百科全书”。这不禁又让我想起厚天雄春回忆小津说过的话:“无论如何,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成就的。”
  怀斯曼的坚持成为一种常态,观众的忍耐和意志却经受着考验。因为,和通常两个小时左右、有跌宕起伏戏剧冲突激发感官愉悦的故事片相比,长达三四小时的纪录片,镜头注视的生活水波不兴、匀速运行,这样的观看,有如沙漠中的慢跑。所以说,怀斯曼的观众,全都有备而来。
  《镜头像自己的眼睛一样》整本书读下来,我得出结论:纪录片是纪录光影在地上一寸寸移动的苦活累活,没有起码的耐心,是做不成事的。
  首先要在场,其次是时间。两大要素,成就索然无味的影像背后非凡的意义。纪录片是一种见证,证明一切流逝,均有意义。
  说到见证,吴文光笔下,复述了一个故事,碰巧我也看过,它来自一部叫作《烟》的电影,美籍华裔导演王颍的处女作。片中两个主角,一个是零售雪茄烟店的店主,一个是住在附近的作家。
  作家的妻子两年前在一次街头暴力事件中被流弹击中意外死亡,从那以后,他一直精神郁悒。作家常去烟店买烟,而渐渐与店主熟络起来。有一天,他发现烟店柜台上摆着一台照相机,这才知道店主的一项“业余爱好”——摄影。而他所谓的“摄影”,与其说是拍照,不如说更像一场行为艺术:
  时间:每天早上八点整
  地点:第七大道和三十街的十字交叉路口
  频率:每天一张
  就这样,这位普通的烟店店主,在十四年的四千多天里,风雨无阻,从不间断,给他的小店所在街口,做了一份“每天早上八点整记录”。
  作家把集子翻开。开始他翻得很快,他觉得没什么可看的,每张照片都一模一样。这时,店主说了一段精彩的话:“它们是一模一样,可是却又彼此不同,有时阴,有时亮;有时夏天,有时冬天;有时工作天,有时周末;有时人穿厚衣,有时穿T恤;有时是同一个人出现,有时却空无一人。地球每天绕着太阳转,太阳从不同角度照着地球。”
  作家放慢翻阅照片的速度,然后,他看到了他死去的妻子:生前某一天的早上八点整,正穿越这个街口。作家大恸,掩面而泣。
  这便是时间和镜头两要素,在平淡如水的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诗意。我觉得吴文光本人对诗意的解读特别好,他说:“诗意是产生在日常生活的流程里面的,不是那种无病呻吟。一个酒吧里面,一枝假玫瑰花搁在桌子上,在微黄的灯光下,一男一女对坐着,这种所谓的诗意有多可怕!”
  正因为诗意无法制造,只能等待,见证它,才如此之难。想想看,《烟》里面这个店主,为了每天坚持拍这样的照片,十四年的时间里,不能外出旅行,不能睡懒觉,甚至不能生大病出意外。每天早上八点整,他必须和他的相机、他的三脚架一起,来到那个街口的固定位置。这实在不是人干的活儿,早超出了“业余爱好”的范畴,连“偏执狂”的概念也无法容纳,所以他只能出现在一部虚构的电影里,寄托人们对记录真实生活的美好向往。
  拍纪录片的人多少得有这位店主的坚持,会累积大量无用素材,也可能在尘封已久的影像日记里翻出宝藏。也就是说,纪录片拍摄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做“无用功”,为了等待有价值的时刻,镜头必须一直在场。而所谓的等待,也不一定能够保证都有结果,半途而废的情况时有发生。
  那些纪录片人的访谈中,不约而同屡屡提及拍摄一个题材,或一个人物,素材积累了很多,终不能成篇,只好放弃的情况。也可能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却突然有了下文,重整旗鼓,继续拍摄。
  如今的老吴,依旧举着他的摄像机在路上,由他指点扶持开始拍纪录片的人很多,他的笔却很少露面。而我,经由这可贵的记录,看到了他在路上看到的美妙风景。我希望,他的旅程,永远别停。
其他文献
为孩子拼了  王丽将女儿的儿童床挂网上给卖了。他们的新家,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容纳女儿的小床,三口人以后不得不每天挤在一张双人床上睡觉,因为他们买了一所重点小学的学区房。为了买这套学区房,把家搬到了面积缩小一倍的房子里。王丽说:“为了女儿,值!”  37岁的李鑫是某报社的编辑。但为了赚取更多的提成,他最近开始频繁地做发行和广告的工作。每天的午饭,从“外面吃”变成了“带饭”。单位的聚会现在一概不参加。
期刊
寇建平:住在这里的人基本上是在北京上班的上班族,每天几万人潮汐一般在北京和燕郊之间迁徙,由此产生的最大的问题莫过于交通了,对了,你们都还坐814路吗?  张友红:寇老师你OUT了,现在我们流行拼车。  谭桥英:原来网上说得最多的就是燕郊的交通问题,就是您说的那个最著名的《开往北京的814路公交》,但就是因为公交太挤,所以衍生了别的出行方式。现在网上和QQ里面有很多的拼车群和拼车个人的信息,你可以提
期刊
寇建平:今天来的几位,都是住在燕郊的北京人,因为住在燕郊这个“神奇”的地方,所以应该有和其他北京人不一样的感受和体会,有着和其他北京人不一样的生活状态和故事。  几年前,我们杂志做过回龙观社区,回龙观也是北京的睡城,聚集了大量的年轻人,他们的心理归属感都很强,认为自己就是北京人。由于燕郊和北京的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住在燕郊有什么样的感觉?有什么样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有什么不同的生活味道呢?  张友
期刊
上期《中国周刊》发表调查稿件《神农架机场环评疑团》后,引起强烈反响。5月8日,该机场如期通航。至今,环保部仍未答复机场是否通过环评一事,环保部网站也未公布该其环评结果。  5月22日,《中国周刊》记者了解到,在质疑声中,该机场环评报告早已悄然通过批复,编制单位是环保部环境发展中心。  环保部主动为机场“保驾护航”?  “从这份环保部提供的材料显示,神农架机场是通过环评了的。”5月22日,“自然大学
期刊
这个看似身弱体瘦、年过半百的小个男人,在校园里走起路来总是像一阵风一样,怎么也慢不下来,平日出门购物和给学生上课,总是喜欢拎着个环保布袋。如果走在街上,很少有人会把诸如中国知名环境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二级教授、博导等头衔与他联系在一起。更想不到,他主持和参与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几乎近20年来我国所有环境法律、法规的起草及修订工作,有些甚至由其执笔起
期刊
多事之人  距上次“曝潜”(曝光潜规则)不到两个月时间,5月11日,黄鸣把他的第10次“曝潜”发布会移师到了刚刚落成的中国首个消费安全警示馆——曝潜馆。这个位于山东德州太阳谷二楼的曝潜馆除了揭露太阳能行业“潜规则”外,还涉及食品、医药等行业。  黄鸣称,要为国内企业树立一个道德底线,拯救“中国制造”。这是这个新能源狂人一直以来的愿望。  当年,以黄鸣为首的行业内企业家为了公平竞争,成立了一个民间协
期刊
赵威工作在北医三院,旁边的北京大学医学院,就是她和刘恂的母校。虽然已经毕业13年,但两人的友情和校园的情愫,一直不离左右。  “无论感情问题还是工作问题,无论喜还是悲,只要有问题,她就会一个电话打给我。”赵威说。  赵威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倾诉。倾诉的持续,意味着友情的长久。  18年前的相知相遇,让赵威觉得很幸运。“刘恂很open,但不是对谁都这样。她是认准了朋友就会掏心挖肺的那种人。”  1996
期刊
有学者感叹,保护村寨比保护故宫还要难。  前段时间,本刊执行总编郭晓东从某县城回京,感叹“该城虽小,但现在也被城镇化推动得‘高大上’了,北京的很多影子都可以在那儿找到,但唯独缺少特色。”  从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般在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自毁特色,千城一面,个性几乎消失殆尽。无法想象,多年后,面对后世子孙,看着那些拆掉老村寨、旧胡同、古巷子后建起的高楼大厦,我们真的会骄傲吗?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
期刊
“你到过武大吗?”坐在桌子对面的陈永纯问。  “你真应该去看看。”他接着说了一句。  正当中年的陈永纯自在、闲适,言谈举止间透着对生活的轻松掌握。他的人生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标:事业有成,与妻子二十多年的感情一如往昔,女儿今年大学毕业即将赴美。一切都很圆满。  陈永纯1983年进入武汉大学计算机系。那是个人才济济的地方,“基本上湖北、河南一带上不了北大、清华的尖子生,都会选择到这所大学来。”  回忆母
期刊
“表面上看来,这是动物保护者的一次护狗行动。从行为艺术到网络谩骂,双方争得死去活来。在虐杀、道德沦丧等血淋淋的词语下,爱心软暴力一再赢得眼球。盲从欢呼者似乎没有意识到,保护每个人的合法权利才是现代法治社会必要的核心价值观。”  这是2013年,广西玉林狗肉节时,《华声晨报》应时应景的一篇报道里的一句话。对,它是广西的一份报纸。  在这份报纸里,虐杀、道德沦丧这些词语变成了血淋淋。  在这份报纸里,
期刊